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墨家思想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墨家思想到底是什么,为何没能像儒家和法家一样发扬光大和历史上,墨家为什么没有胜过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墨家思想到底是什么,为何没能像儒家和法家一样发扬光大
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最为耀眼,一个是千载文脉之根,一个是富国强兵之法,除了两家之外,道家也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有一个思想流派,其贡献和影响均不可忽视,却和以上三者比起来显得名声不显,这便是墨家。
关于墨家,许多人都读过《公输》一文,对墨子其人和墨家的思想有一丝模糊的印象。墨家的“兼爱”和“非攻”原则也成为了墨家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这一看起来不符合战国混乱局势的思想为何能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又为何没能留下传承?
一、墨家的哲学思想原则
与许多人了解的“兼爱”与“非攻”不同,墨家的哲学思想原则,其实是“利”。这里的“利”的涵义与儒家所说的代表利益的“利”有所不同,墨家的“利”包括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是一种能让人开心、喜悦、满足的事物的总和。墨家的这一思想原则,自然与其代表的阶级有所关联。
很多人认为墨家代表的是平民阶级,这话说的也没错,只是在战国时期,这里的“平民”指的是小生产者,墨家代表的就是小生产阶级的利益。在小生产者生产关系下,墨子从“兼爱”原则中引申出来交利论——利人即是利己。《墨子·兼爱中》中载“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这种对于“利”的重视,在诸子百家中是比较罕见的。
二、倡导实用主义的墨家
在耳熟能详的《公输》一文中,墨子机智的应对背后,是墨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墨家代表了中国的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墨家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则要追溯到墨家的渊源。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家源自巫祝。杨宽先生认为:“原始的科学技术是混杂在‘方术’当中的”。这样的源于“巫祝”的墨家,自然很重视科学技术,因此我们甚至能在《墨经》中找到关于力学和光学的探讨。
除了技术的突出,墨家的政治主张同样别具一格。墨子的政治主张力求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而处于战国乱世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学说能为统治者所用。墨子提出了“三患”的观点,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而对于统治者,墨子又提出了“三务”,即“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他将“三患”的解决作为“三务”的前提,体现了墨子努力协调上下的矛盾,在发扬学说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
而对于“三患”的解决,墨子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希望人们互帮互助,各司其职。另一方面,墨子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主张,反对人们追求过度的享受和礼仪,从而保障更多人的生活。
墨子的“非攻”观念,同样影响巨大。他认为攻战要杀害人民、损坏建筑,因而主张“非攻”。在《公输》一文中,我们看到了墨子的守御之器和防守战术的先进,先进的技术没有被墨家用来制作攻城武器,而是为小国制作防守装备,这充分体现了墨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
然而,这样的主张,注定不可能为当时各国统治者所采纳,更多的人只是利用墨家的观念和技术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三、独特的传承体系和“墨者”
墨家的最高领袖是“钜子”,钜子之位由前任钜子传下,一般而言,墨家钜子是德才兼备的贤者。而追随钜子,信奉墨子学说的,被称为“墨者”。杨宽先生认为墨者作为一个有组织的集团,其力量不可小觑。《淮南子·泰族篇》即写到墨者“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楚攻宋时,也有三百墨者守在宋国的城上。由此看来,墨者这一组织,对墨家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和执行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抱守着“兼爱非攻”学说的墨家,才会在战国乱世有立足之地并受到重视。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其传承体系也造成了墨家思想的分化,在墨子之后的墨家传人中不乏优秀的人才,然而他们的思想各异,互不认同,墨家便一步步走向分化和衰落。而他们独有的“墨者”,也沦为了各国争夺的力量。
四、走向末路的墨家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墨家在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那为何墨家没能传承下来呢?
一个比较受到认同的原因即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然而,细想一下,这个原因或许值得商榷。在“焚书坑儒”中,除法家以外的百家传承都受到了破坏,而有的学术流派也不是毫无应对的办法,儒家便通过藏书和思想的传承保留了珍贵的思想,道家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那么精通制器之术的墨家,难道毫无办法和准备吗?我想不是的,墨家的衰落,更多的是其自身的原因。
前面已经提到了,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而在混乱时期,小生产者家无定所,力量分散,墨家自然也失去了可以凝聚的力量。在秦汉更迭之后,黄老之学和大一统儒学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最终儒学成为了统治思想。混乱的百年使得墨家传承支离破碎,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们更多地选择学习儒家学说,出将入相。
巧合的是,当时儒家传承的观念,正是轻视劳动者。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那么作为小生产者的墨家自然处于“鄙视链”的下端,于是墨家传承便由于失去了年轻血液的输入而中断。
在墨家传承断裂的千年里,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但其精神仍然体现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在今天,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重新认识到了墨家思想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其重视技术的追求与今日的“工匠精神”所暗合。墨家的互利观念和保障平民生活的理念也与今天的社会价值追求相一致。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那个纷争不断的时代中处处碰壁,不得重用,墨家和墨者们也始终努力为当时的社会做出贡献,其思想之伟大精神,甚至穿过了千年的时光,在今天焕发光彩,如此看来,一时之荣辱兴灭,对于墨家而言,远没有留芳后世来得重要。
作者:减一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战国史》《墨子》《汉书》《淮南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历史上,墨家为什么没有胜过儒家、道家、佛家?
因为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宣扬的论调无视了人性,墨家的基本理论就是“瘸腿”的。孟子有一句话,就完美的诠释了这种现象,叫“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时期,战火不休的春秋群雄中,涌现出了不少名噪一时的大思想家,学术流派,墨家,作为巅峰时期和儒家,道家,法家等知名流派相提并论的宗门,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
甚至,儒家的一代宗师孟子,曾经认为“天下之士,不归杨则归墨”。在他看来,好像全天下的文人士子,要么就是杨朱学派的拥趸,要么就是墨家的门生,连儒家都无立锥之地了。
不过,墨家的崛起,堪称是如同火箭一般的速度;墨家的没落,也让很多人始料未及。毕竟,短短数十年之内,墨家就能一个拥有着数万门徒的学派,沦落到无人问津,的确是相当凄惨了。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一部讲述墨家政治观,价值观的典籍。纵观所有的历史记录,我们只能从《史记》中找到关于它的蛛丝马迹。墨家遗留下来的唯一原典,只剩下了一部《墨子》。
但是,墨子是墨翟讲述墨家攻城器械制造方法的一部书。墨家为什么最终会在这场角逐中成为了失败者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墨家的追求太过于理想化,而且丝毫没有现实可操作性。
“兼爱非攻”这样的理想,说好听了,是非常高尚,常人所不能及;说不好听的,就是毫无意义的唱高调。特别是“兼爱”,在孟子眼里,这堪比“无君无父”的禽兽行为。
孟子有句话说得好,叫“逃墨必归于杨”。反感墨家的人,最后会从极端利人转化到极端利己的杨朱学派。
二、创立于先秦时期的墨家思想,与儒家有何不同?为何被长期湮没?
墨家思想,是由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先驱墨子创立的,墨家思想当时与儒家和杨朱思想并称为显学(指盛行于世且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然而我国两千年来,各个朝代却都独尊儒术,墨子和他的思想被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了,现代人们对他的了解也不多。
本文将简单介绍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分析一下与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及它被长期湮没的原因。
一。 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墨子是墨家思想(墨家学说)和墨家的创立人,也是墨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曾与儒家并称"显学",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说。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下面简单说一说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1.兼爱为核心、非攻为主导
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反对当时社会上"强欺弱、富侮穷、贵傲贱"的"非爱"现象。具有不少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墨子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是相对的。
墨子思想
非攻,即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墨子是平民出生,身处春秋战国交替年代,深知广大人民已饱受长年战争之苦,因此他一生中极力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当时的战国七雄正为称霸统一而争得你死我活,因此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与那时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墨子救宋",为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墨子不顾一切,从遥远的齐国徒步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并当着楚惠王的面,与设计云梯(攻城工具)的鲁班模拟攻守战术,让鲁班甘拜下风,也使楚惠王心甘情愿的收回了攻宋的想法,用一己之力成功避免了一场战争的发生。
与鲁班玩了一通模拟攻防战
墨子认为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他反对那些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等的掠夺性战争,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与无尽的灾难,并对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大国的侵略,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见《墨子-备城门》)。可见,墨子反对战争是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行动的。
2. 节用、尚贤双支点
节用,是墨家极力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各种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长期守孝)、厚葬的风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三代圣王(尧、舜、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能身先士卒。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及天子国君两方面。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这就是现在说的反对"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倡导"任人唯贤"与能者上、庸人下。
二。 墨家思想为何长期被湮没?
墨家核心思想提出的出发点,是维护穷苦大众的根本利益,反对战争,反对世袭制,提倡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有能力的贫民也能当官、进入管理国家的行列。
墨子团体
这些思想与历史上的封建统治阶级格格不入,因为他们要争权夺利,不可避免地发起战争、战乱;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需要世袭制,让君权、官职代代相传;他们需要通过愚弄百姓来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必须反对墨家思想,防止普通民众拥有太多的聪明才智,掌握过多的权力,从而威胁他们的皇权、官职利益。
由于统治者的高压,加上墨家提倡艰苦朴素、节衣缩食,让许多知识分子、墨家传人无法将墨家思想延续相传。导致墨家学说被长期湮没于历史,造成墨家最后流传下来有姓名可考的学生不到四十人。司马迁修史纪时未给墨子单独立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的篇尾,给他们留下了寥寥24个字。
三。 对墨家思想要传其所长,去其所短
墨家的思想与我们现在的许多做法是相通的,如了上面所说的:提倡各阶层人们互相友爱(兼爱),这与现代提出的构建和诣社会是相吻合的;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也是我国主张世界和平的主导思想;墨家反对各种奢侈浪费,提倡节衣缩食,与我国目前开展的反腐倡廉、勤俭节约也是一致的;还有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与现在提倡的改革丧葬制度、从简办丧有异曲同工之处。
墨子的思想
特别是墨家除了创立了政治、军事、哲学及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外,还在科学研究上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并在力学、光学、几何学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的成果。李约瑟曾说过:"墨家的科学成就,超过了整个古希腊。"这就是说,墨子所做的科学研究,在当时国际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卫星之名取自于我国科学家先贤,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墨子的科学研究成果是认可的。
当然墨家的思想也有不应提倡之处,如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是宣扬天志鬼神。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有天命、鬼神,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这与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是不相符的。我们应该对墨家思想去粗取精的研究。
三、古代儒道墨法家思想盛行,为什么唯独墨家消失的那么彻底?
墨家消失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当时时代的不适应,过于理想的社会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形态下无法实现。二是各个学派的打压以及统治者的不重视,三是没用一些精神信仰来帮助苦难的老百姓寻求精神上的安慰。
我们来逐个进行议论,当时处于战乱的时代,土地四分五裂,各国都想历经图治的改革增强国力,然后进行大一统。这个时候,正是这样的契机,所以各个学派开始百花争艳,法家的依法治国和儒家的仁治似乎更能教化人民,以至于到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也实行的也是外法内儒的机制,而墨家的兼爱非攻对于当时的人民和社会渴望统一的心愿来说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在当时的时代下以及后来的发展中墨家学说逐渐被其他的学说所取代从而走向衰落之中。反观儒家和法家确是成为了治国大家。但是墨家的学说对今天来说还是非常具有时代性意义的,其中就包含了热爱和平,艰苦奋斗,维护正义,崇尚贤能等思想等,这些思想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墨家思想也是比较超时代的思想体系。
当然,要成为一门广为流行的学说,其思想体系应该有某种信仰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佛教和道教都有其教义去引导人们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正好墨家却没有这种正规的教义去吸引人们的加入 。
如今的墨家已经近乎销声匿迹了,但是他的思想充满了现代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科学的精神。但是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也会重新让墨家的光芒再次燃烧起来。
关于墨家思想的问题,通过《创立于先秦时期的墨家思想,与儒家有何不同?为何被长期湮没?》、《古代儒道墨法家思想盛行,为什么唯独墨家消失的那么彻底?》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墨家思想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