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和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 北京冬奥会为何让世界放心?
  • 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是什么?
  • 一、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2月1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图为加拿大队队员查尔斯·哈梅林(右二)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2月12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女子钢架雪车比赛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图为获得季军的荷兰选手金伯莉·博斯在赛后致意。新华社发

    2月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滑降项目比赛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图为获得亚军的法国选手约翰·克拉雷在赛后庆祝。新华社发

    2月9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图为挪威选手伯克·鲁德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北京冬奥会精彩纷呈,运动员们努力拼搏,挑战极限,不断超越自我,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冬奥故事,向世界传递“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挪威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伯克·鲁德——

    因为热爱 梦想成真

    本报记者 陈尚文

    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见证了冬奥会新增项目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的产生。2月9日,挪威选手伯克·鲁德凭借出色的前两跳提前锁定冠军。鲁德在赛后坦言:“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梦想成为滑雪奥运冠军。如今梦想成真,我感到十分骄傲。”

    在北京冬奥会上,无论是资格赛还是决赛,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看起来都很放松,总是面带微笑。“这种感觉就像与滑雪相恋。”鲁德说,最初选择滑雪就是因为热爱,“这份热爱,让我时常忘了训练的辛苦和比赛的压力”。

    鲁德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2016年利勒哈默尔冬青奥会上获得自由式滑雪坡面技巧障碍金牌后,他满怀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冬奥会,但因为资历的缘故,未能入选2018年平昌冬奥会挪威代表团。

    之后的赛季,鲁德没有灰心,而是积极参加更多比赛。2020年7月,父亲查出癌症,让鲁德备受打击。“那是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鲁德回忆说,面对父亲的病情他感到有些无助,他选择更多地陪伴在父亲和家人身边。遗憾的是,鲁德的父亲还是在2021年4月离开了人世。

    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冠后,面对镜头,鲁德举起手臂,近距离展示了一个金色手链。这是父亲送他的礼物。“父亲总是鼓励我,无论怎样都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从不在乎我的比赛结果,只在乎我是否快乐。”鲁德相信如果父亲看到他获得冬奥冠军,一定会为此而骄傲。

    对鲁德来说,首钢滑雪大跳台并不陌生。2019年,他就曾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的“沸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获得冠军。在这里再次夺冠,让鲁德感叹,“这个滑雪场地细腻流畅,从高高的出发台上看到的风景令人享受。”他说,“雪飞天”成为世界上首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将是滑雪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福音。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挪威以16金8银13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挪威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不足百人,整体实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挪威具备开展冰雪运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国土超过1/3位于北极圈内,很多地方一年中近一半时间是冬天。此外,在鲁德看来,更为重要的是,挪威人有爱好体育运动的传统。很多人童年的快乐来自在冰天雪地中的尽情玩耍,父母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任教练。据估算,挪威全国有1万余家体育俱乐部,为儿童接受体育运动启蒙和全民广泛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超过90%的挪威儿童和青年定期参加体育活动,专业的体育运动员从中脱颖而出。

    挪威的儿童和青少年体育教育不设置奖牌,也禁止给未满13岁的孩子排名打分。“孩子们运动的目的不在于竞争和取胜。”挪威冬奥代表团团长托尔·奥弗莱博表示,人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积极融入社会,参加运动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成为职业运动员。

    法国高山滑雪运动员约翰·克拉雷——

    奋力拼搏 终有收获

    本报记者 杨迅

    在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赛中,41岁的法国选手约翰·克拉雷获得银牌,他也成为高山滑雪领域年龄最大的冬奥奖牌获得者之一。克拉雷用这枚宝贵的银牌,诠释了坚持和拼搏的意义,他在赛后说:“不管是20岁还是41岁,这都不重要。获得这块冬奥奖牌将成为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1996年,15岁的克拉雷就开始参加国际雪联旗下的赛事,首场比赛排名第三十二,他对未来充满期待。2003年,他第一次参加世界杯,总积分排名140位,2010年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他未能完成比赛,2019年获得世锦赛银牌。岁月如白驹过隙,克拉雷不再年轻。他的排名进入世界前列,却总也触及不到冠军,正常发挥时能进前10,每隔一两年能站上某个分站赛的领奖台。在之前的3届冬奥会上,他都未能进入前3名。有人问他准备何时退役,但克拉雷始终活跃在赛场上。

    高山滑雪是复杂程度最大的冬季体育项目之一,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其比赛地形陡峭多变。在滑降比赛中,瞬时滑行速度会突破100公里/时。克拉雷在训练时曾多次受伤,他有时感到耳压有变化,甚至耳鸣,但他从未言放弃。

    北京冬奥会前,克拉雷的世界杯滑降年度排名连续3个赛季位列前10。北京冬奥会对这名老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再度冲击奖牌的机会。比赛发令枪响,克拉雷就全力以赴向前冲,“我一直在冲,冲得非常狠,冒了很多险。”克拉雷说,虽然自己看不到计时器和排名,“但我知道自己滑得很好”。

    比赛结果出来,克拉雷虽没能站到最高领奖台,但一枚冬奥会银牌已经足以证明他的拼搏和奋斗是值得的。

    “从小时候起,我做事就比别人慢,包括走路、说话和其他事情。而我的运动生涯,也延续了这个特点。”克拉雷坦言,“在35岁时,我曾经一度怀疑过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我还是没有放弃这份事业,最终决定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考虑未来的规划。”

    “现在我也没有感觉自己年龄很大,我妈妈一直都还叫我‘男孩’呢。”克拉雷笑着说。虽然这枚冬奥奖牌来得迟了些,但克拉雷表示,“我觉得这样的坚持是值得的,因为这让我在面对未来时更有信心了。”

    加拿大短道速滑运动员查尔斯·哈梅林——

    相信自己 不懈努力

    本报记者 暨佩娟

    2月16日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男子5000米接力比赛中,由37岁老将查尔斯·哈梅林领衔的加拿大队获得冠军。哈梅林参加了5届冬奥会,共获得4金、1银、1铜6块奖牌,是加拿大历史上获得冬奥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之一。

    哈梅林说:“在这次比赛中,除了我自己,其他队员都很年轻。过去4年里,我们付出巨大努力,在冰面上度过了很多难忘的训练时光。决赛时,我们进行了完美的接力,最终获得了胜利。”

    哈梅林也是北京冬奥会加拿大代表团开幕式旗手。“太意外了,我做梦都没想过能成为旗手。”哈梅林说:“无论如何,这是一份荣耀,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我和队友们在奥运村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我们玩得很开心,也能专注于练习和比赛,在需要认真的时候认真面对,最后带着金牌回家,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最好状态。”哈梅林告诉记者,首都体育馆的冰面和赛道,是“最好的冬奥会短道速滑场地之一”。

    哈梅林1984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体育世家。他的父亲先后担任加拿大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主管。在父亲的激励下,哈梅林10岁时开始接触短道速滑。他于2003年加入加拿大短道速滑队,并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短道速滑5000米接力比赛中,与队友一起赢得银牌。

    每逢假期,哈梅林就和他的弟弟、后来成为他队友的弗朗索瓦·哈梅林一起滑冰。“我很喜欢在冰上滑行的刺激。每次我们去溜冰场,就像在参加一场家庭活动,玩得很开心!”哈梅林说。

    关于如何长期保持训练和比赛的热情,哈梅林说:“我只是在做我最喜欢的事情。我想说,如果你心怀梦想,同时相信自己,去为之努力,就能实现它。一切皆有可能,哪怕你已经不再年轻。”

    短道速滑项目男子5000米接力是加拿大的强项,自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设立该项目以来,加拿大在这一赛事中共获得7枚奥运奖牌。

    加拿大有着悠久的冰雪运动历史。19世纪80年代,冰球运动在加拿大迅速普及。为了摆脱严寒,一些地区相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随后,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以及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了室内速度滑冰比赛。为了推动和普及速度滑冰,加拿大于1887年成立了国家管理机构加拿大速度滑冰协会。该协会在全国拥有多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加拿大的一个省或地区,其成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官员和志愿者。该协会经常举办全国开放日活动,向公众普及短道速滑运动的知识。

    谈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哈梅林充满热情地表示,他会继续从事钟爱的冰雪运动事业,积极帮助有志于参与短道速滑项目的孩子,“我希望向他们展示在这项运动中如何做正确的事情并使自己达到高水平,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同时尽自己所能让短道速滑为更多人所喜爱”。

    荷兰钢架雪车运动员金伯莉·博斯——

    成功转型 创造佳绩

    本报记者 白紫微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感到非常自豪!”荷兰钢架雪车运动员金伯莉·博斯在获得北京冬奥会女子钢架雪车铜牌后激动地说。她不仅为荷兰夺得了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奥运奖牌,同时也创造了荷兰女子钢架雪车的奥运会最好成绩。

    在获得2021/22赛季女子钢架雪车世界杯总冠军后,博斯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夺冠热门人选。她没有因此感到过多压力,“我并不觉得困扰,而是相当放松。因为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并倾尽全力,我的目标是四轮都跑出好成绩。”她在赛前表示。

    在钢架雪车项目中,运动员以站姿开始比赛,通过奔跑约40米获得启动速度后,运动员需要趴在钢架雪车上,以头朝前的姿势从赛道中滑下,并通过腿和肩膀控制方向。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30公里/时,可以说,这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

    博斯一直对北京冬奥会充满期待。去年在北京参加测试赛期间,她就绘制了一幅以中国龙为主要元素的作品,庆祝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参加北京冬奥会期间,博斯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了她参赛和生活的点滴,入住冬奥村后,她晒出了与“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合影。

    博斯从小就经常参加体操训练和比赛,一次机会让她与冰雪运动结缘。“我和几个朋友在一个运动会上帮忙,那里有一条雪橇赛道,我便第一次接触到了雪橇。”博斯回忆说,运动会结束一个月后,当时16岁的她收到电子邮件,被询问是否愿意去奥地利接受雪橇训练,从此她便参与到此项运动中来。在2012年因斯布鲁克冬青奥会上,她与队友代表荷兰国家队获得了双人雪橇项目的铜牌。

    然而在更高级别的比赛中,相较于身材高大的成年组选手,博斯在雪橇这个要求运动员必须保持一定体脂率的项目上逐渐丧失优势。“荷兰雪橇和雪车联合会建议我尝试钢架雪车,他们认为我在体操训练中获得的灵活性将使我在操控钢架雪车时更具优势。”她说。

    2013年秋天,博斯的主项从雪橇变为了钢架雪车,但这个转变并非一帆风顺。“我还记得,第一次训练时的情况并不理想,但我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博斯熟练掌握了钢架雪车的基本原理。“我绝不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但在第一个赛季,我在欧联杯上获得了几次前十名的成绩,我认为这是很好的起点。”

    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终见成效。2016年,博斯在钢架雪车青少年世界锦标赛上获得银牌,并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第八名。由于在平昌冬奥会上的亮眼表现,她第一次有资格获得国家资助,组建了个人支持团队。如今,在新团队的支持下,她的钢架雪车运动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尽管我从事的是一项个人运动,但如果身边没有团队支持,就不可能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训练和比赛之余,博斯还会回到体操协会帮助年轻女孩练习体操。“体操是我第一个参与练习的运动,尽管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从事体操项目了,但我真的很喜欢参加体育协会的活动。”博斯所说的体育协会,对促进荷兰体育运动发展功不可没。在荷兰,有超过2.3万家非营利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很多孩子从小练习体育项目,早早加入各类业余体育俱乐部。一些业余俱乐部与专业俱乐部保持长期合作,让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专业俱乐部训练。通过这种合作,专业俱乐部能在早期发现有潜力的孩子,为体育运动项目输送大量青少年人才。

    作为荷兰目前唯一的钢架雪车女运动员,博斯期待有更多运动员出现在钢架雪车赛道上。“如果我的竞技表现和体育故事能激励其他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我将非常开心。”

    《人民日报》(2022年03月21日第17版)

    一、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

      " 我们遇到的是身体有残缺,可能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演员,而我恰恰在这种不完美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美。因此我们这一次也放弃了很多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编排方式和表现方式,选择了向内心寻找,去挖掘每一个生命给我们带来的鲜活能量和温暖。" 林辰这样给动静记者说起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节目表演创意。

      林辰是贵州凯里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会徽展示节目的导演组长。

      以 " 世界有你就温暖 " 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 3 月 4 日晚上开幕,在开幕式 30 分钟左右的节目表演中,会徽展示环节占到了 13 分钟,采用了从未在开幕式上出现过的戏剧表演形式。

      " 会徽展示向来是开幕式上凝聚创意令人期待的环节,也是每一届导演组都要拼想法的地方。林辰介绍说:“表演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要在一万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做戏剧的表演、哑剧的表演," 我们需要把它的内容点无限地放大,否则观众就看不见。这其中还有一个需要磨合调整的问题,就是我们有很多参演的残障朋友都是素人,在镜头前怎么向观众传达他们自己本身的一个模样?刚开始会比较担心我们这些残障朋友内心会不会有抵触的感受,但在排练过程中发现他们完全的配合,而且很愿意展现自己,那我就去打磨他们愿意展现而且很有信心的那个部分。"

      排练过程中,他们要克服比健全人更多的困难。 ”到后期的排练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有时候连续很多个晚上的节目合成都要排练到凌晨四五点,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都十分辛苦。很多的残疾朋友是坐着轮椅参加排练,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他们身体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去表达和表现这个节目,他们从来没有一个人跟我抱怨过很苦很累。" 林辰说。

      说起家乡贵州,林辰一脸眷恋," 我的记忆我的味蕾都有浓烈的贵州情结,我也很热爱贵州这片土地。我在这十多年的创作过程中,很多的作品、舞曲都是为贵州创作的,所以我对贵州的文化艺术也比较了解。我们如何讲好我们自己的贵州故事和我们贵州文化?也是要更多地向内寻找,去寻找文化上的根,去寻找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涵。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很愿意为家乡再做更多的事情,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了信心、友爱与希望,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期待本届冬残奥会为世界展示竞技之美、精神之美、生命之美。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他怀着热切心情观看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感谢中国再次为世界呈献一场完美的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相信北京冬残奥会将激励全世界更多残疾人拥抱体育、超越自我。

      出席了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克罗地亚残奥会主席拉特科·科瓦契奇说,开幕式非常成功,各项组织工作非常好,冬残奥会各项设施、条件也非常好,有很多非常友好、乐于助人的志愿者。相信北京冬残奥会必将成功举办。

      阿根廷参赛运动员恩里克·普兰泰说,开幕式充满了创意和细节,表达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包容。普兰泰表示,残疾人同样能在运动中超越自我。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表达了包容性主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奥运栏目在社交媒体上向美国观众介绍了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认为“雪容融”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的勇气与毅力。

      意大利安莎社报道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热情好客和包容的象征,这一吉祥物将世界多样文化融合成一个强大而热情的“统一体”。意大利代表团旗手贝尔塔尼奥利在参加开幕式后对媒体说:“开幕式太壮观了……真是不可思议。”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规划专业名誉教授基莫·索米说,他对中国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大型赛事的能力充满信心。残奥运动将人们团结在一起,让人们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共同未来一起努力。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

      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开幕式上,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4名师生献出了他们完美的演绎。2021级舞蹈表演专业11名听障男生参与了手语“唱”国歌,12名听障女生参与了《冬残奥圆舞曲》舞蹈表演,辅导员程爱琪担任手语指挥。他们用努力展现了勇于挑战、不断突破的长大人的风采。

      参与表演的师生从12月末抵京后,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六十多个日日夜夜,反复推翻,反复排练,反复试动作,最后才达到了舞台呈现效果。《冬残奥圆舞曲》由听障舞蹈演员演出,他们听不到音乐,所有对节拍的感知,对动作的变化,几乎都依靠手语老师的指挥。

      开幕式结束后,师生们又马上投入到闭幕式演出的紧张筹备中。

      师生们: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圆满成功。

      5天磨破一双舞蹈鞋。

      王可闻:我很荣幸能够代表长春大学参演了《冬残奥圆舞曲》。我们的表演是与椅子共舞,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我们数不清编了多少个版本了,每天都在改节拍、改动作,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打好这场仗!最终,我们完美呈现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向全世界的宣告:这就是生命的绽放!

      徐可心:我们能代表长春大学参加这次冬残奥会开幕式,除了激动更多的是忐忑,怕自己拖后腿。到了北京排练,老师说用椅子跳群舞,还是和不同的团队一起完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最珍贵的记忆。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我们的雪花头饰,有大有小,有的完整有的残缺。化妆师曾告诉我,“每一个雪花都是不一样的,它们和你们一样有的残缺有的完美,但每一朵残缺的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你们也是独一无二的',绽放最美的自己……”残缺的雪花,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独一无二的美丽。

      刘巧:我是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大型演出,既紧张又激动。我们的舞蹈需要旋转椅子来完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艰苦的训练,身上的疼痛,我们没有一个人放弃。当开幕式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我和伙伴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一刻艰辛和泪水都化为笑容。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终身难忘。

      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

      他们留下了长春大学师生美丽的身影,

      他们用出色表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追逐梦想的坚强。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4

      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此外,沈晨还透露,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也将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在运动员入场时带领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残疾人运动员。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5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国旗”进行调整。

      “万国旗”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国旗”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主席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近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近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近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国旗”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二、北京冬奥会为何让世界放心?

    北京冬奥会让世界放心首先来自于中国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这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奥运专业网站“五环旗下”指出,疫情是对奥运会最大的威胁,而中国以具有战略眼光的防疫措施阻断了新冠病毒的大面积传播。

    同时,这份信心还来自于中国冬奥筹备工作的有序推进。人们看到,尽管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但冬奥会筹备工作通过了“压力测试”,成果斐然。

    截至目前,所有12个竞赛场馆如期建设完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高颜值场馆相继亮相;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工程项目一些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图标也顺利发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还搭乘嫦娥五号进行了历史性的月球之旅。

    扩展资料

    中国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将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

    疫情之下,中国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不仅将带动3亿中国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将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中方提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这为后疫情时代开展体育赛事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合理方案。

    另一方面,疫情之下,世界更加需要坚定的信心和团结的力量。北京冬奥会必将成为一个纽带,让全球人民感受团结一致对抗危机的重要性,更深刻地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可以预见,2022年,世界将见证中国的一诺千金、言出必行,共享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而北京作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必将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独特贡献。

    三、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是什么?

    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是:冬奥会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增强民族自信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它不仅为各国体育健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竞技场所,而且也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化交融、传递文明友谊搭建了最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通过承办冬奥会,可以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宣传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展示大国实力和精神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北京冬奥会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理念是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拓展,廉洁办奥则是奥运战略与中国战略交融后的创新。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国内评价

    中国举办冬奥会,将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更好地传播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将推动全国人民以不同方式投身冰雪运动及相关产业,并将为健康中国、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申办冬奥会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北京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力和信心。

    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体坛中迈出了更大一步,进一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信任。全球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国家和人民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是人心所向,个别国家利用北京冬奥会搞政治作秀和政治操弄的做法注定不会得逞。

    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的问题,通过《北京冬奥会为何让世界放心?》、《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和精神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冬奥故事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和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