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百佳案例丨推行“农民工匠”法,开创农村项目建设新模式

百佳案例丨推行“农民工匠”法,开创农村项目建设新模式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百佳案例丨推行“农民工匠”法,开创农村项目建设新模式和山西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百佳案例丨推行“农民工匠”法,开创农村项目建设新模式
  • 山西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 如何建设好新农村
  • 一、百佳案例丨推行“农民工匠”法,开创农村项目建设新模式

    2018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三年来,南粤乡村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广东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特别推出【广东乡村振兴百佳实践案例】专栏,展现广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可落地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各地在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三农”战线新的更大贡献。

    揭阳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直面农村基础差、历史欠账多的实际,全力推行“农民工匠”模式,积极破解农村工程项目流程繁琐、建设进度缓慢、资金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难题,开创了一条“多快好省”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模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根本转变,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此举得到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的肯定和推广。

    揭西县大溪镇大东村采用“农民工匠”法建设美丽乡村。

    (一)勇于开拓创新,简化项目建设流程。针对之前农村工程项目操作程序复杂,基层干部怕担责、有钱不敢用不会用等突出问题,揭阳市着力打破传统思维和固有模式,积极探索简化农村项目建设流程,以惠来县隆江镇为先行试点,探索推行“农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建设项目模式。实践证明,此举取得良好效果,不但工程报批和建设速度提高两三倍,工程成本压减超过四分之一,而且工程用工还带动当地农民参与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快资金效益发挥。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当地迅速总结形成农村工程项目采用“农民工匠”10步法(即标准、出图、估价、表决、申报、公示、竞标、管理、验收、结算),并向全市推广。各县(市、区)对技术含量不高、建设资金100万元以下的农村工程项目,按照“村为主、镇审批、县备案”的工作机制,出台了优化农村小型项目建设流程的具体方案或指导意见。通过依法依规精简程序、下放相关权限,使得各镇、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更加“有责、有权、有钱”,实现事权、财权和责任的统一。同时,指导镇一级出台更加切合当地实际、明确易懂的操作规程和建设指引,为基层快速实施农村建设项目提供了简便、快捷、易懂的操作办法,有效消除了基层干部的顾虑,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走上“快车道”。

    (二)坚持公平公正,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以“农民工匠”法推进农村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有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在项目筛选上,聚焦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项,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方式、投资概算等进行讨论表决。在主体选择上,明确行政村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村委会作为项目责任主体,要求优先选择本村能人巧匠,从新农村建设咨询委员会、乡贤委员会和村内老工匠中推荐5至7人成立项目建设理事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负责承接项目施工组织、材料采购、财务管理、质量监管等具体工作。

    惠来县采用“农民工匠”法推进项目建设。

    (三)突出精简实用,节约成本促进增收。将“精简、实用、节省”理念始终贯穿于“农民工匠”模式全过程,既节省大量时间,又将资金用在刀刃上,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体现在具体项目实施上,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设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和减少了立项、图审、财审、招投标等7个流程,真正实现了建设流程的全面“瘦身”,有效推动项目快速上马实施,使得效率快速提高,成本大幅缩减。如揭西县新四村实施的新四大桥至拦河坝“河堤农耕观光路工程”,通过采用“农民工匠”模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河道的卵石堆砌路基,利用黑白不同颜色的碎石子铺设路面。整个工程全程雇佣本村农民工匠,仅用1个月就完成,比往常节约成本约40%,节省工期60天。体现在资金使用上,在简化流程减少项目设计费、图审费、招标代理费等传统开支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变传统工程施工既包工又包料模式,落实项目建设主体(建设理事会)自行采购施工材料,单项工程节约成本30%以上。如揭西县坪上镇采用“农民工匠”法推进万梅谷精品线路工程项目66个,建设资金累计约1139.78万元,节省资金约393.66万元。据统计,2020年全市适宜采用农民工匠法的工程项目共2090宗(占农村工程项目的99.19%),按照传统工程建设模式,预计投入资金76627.86万元。通过“农民工匠”模式,实际投入资金60388.30万元,节约了16239.57万元,节约成本达21.1%。2020年利用“农民工匠”模式,引导在家农民工就地就近参与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6220万元,有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总体稳定。

    一、山西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12月27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该《方案》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

    《方案》提出工作目标,2021年-2022年,有序推进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工作,重点抓好一批典型试点,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一批示范农房建设、村容村貌提升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项目,探索有效推进工作的方法和路径。2023-2024年,全面推广试点工作经验,推动全省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全省农村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房建设品质明显提升,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需求,乡村特色风貌进一步显现,村庄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建成一批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连片示范区。

    同时,《方案》还提出四大类、18项工作任务,内容如下。

    (一)提升村庄建设水平

    1.严格规范农村建房选址。农房建设选址应严格执行《山西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符合村庄规划(未编制村庄规划的应符合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房屋选址应合理避让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及洪涝灾害频发区、地下采空区和地震断裂带等危险区域。严格管控“切坡建房”,确因用地困难需要切坡的,要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做好坡体防护,确保建房安全。因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拟实施搬迁撤并的村庄,应当严格限制建房活动。

    2.注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坚持“生态友好、环境友好与邻里友好”的原则,在村庄建设中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和村庄肌理,坚持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提升农房服务配套和村庄环境,鼓励新建农房向基础设施完善、自然条件优越、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景观环境优美的村庄聚集。农房布局要与周边农业景观、自然地形地貌充分融合,延续传统街巷肌理和建筑布局,不盲目拉直道路和追求大广场、大牌坊,形成自然、紧凑、有序的农房群落。

    3.提升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尊重农村生产生活演变规律,及时编制并大力推广符合农村实际的设计通用图集,合理布局农房居住空间、储物空间和生产空间等建筑功能空间,统筹考虑保温采暖、通风采光、卫生厕所、无障碍设施、抗震安全等要求,免费供建房群众选用。突出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加强对传统建造方式的传承和创新,鼓励使用乡土材料和绿色材料,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建设具有晋风晋韵和现代气息的山西民居。

    (二)突出乡村特色风貌

    4.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深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持续做好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消除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乱摆乱挂,清理残垣断壁和农村“四堆”,避免在墙体上过度低品质涂画,实现街巷干净整洁、农房立面整齐、环境和谐优美。对村庄出入口、公共空间节点和街道沿线风貌进行重点整治,打造环村风貌景观带,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利用空心院和闲置宅基地,改建成文化广场、农村幸福院、小游园,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5.塑造乡村特色风貌研究提炼我省不同区域农村民居建筑的色彩和代表元素,出台农村民居优秀案例图集,突出晋风晋韵和乡土特色。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引导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栽种花草树木,通过对院墙、篱笆和小菜园等微观景观的改造,保护村庄固有的乡土气息,塑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村容村貌。到2025年,全省完成1000个村庄建筑特色风貌整治。

    6.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五年行动,在历史文化相对完整、区域特色鲜明、保护价值高、活化利用条件好的片区先行先试,支持开展传统风貌传统建筑保护修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人居环境改善、数字化保护、特色产业培育等项目,到2025年,550个中国传统村落实现数字博物馆建设全覆盖,建成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完好、人居环境优美、康养休闲等特色产业发展成熟、保护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的典型示范传统村落,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山西模式”。

    7.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富有山西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形成山西乡村民宿特色品牌。到2025年,全省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5个、“山西美丽休闲乡村”300个,推出10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三)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

    8.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水泵、蓄水池、输配水管道、村级供水管道等进行维修养护,保障工程正常运行。2021年维修改造农村供水工程3132处,巩固提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

    9.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于城镇周边的村庄,推动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对于人口集聚度高、无法纳入城镇管网的村庄,推动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对于居住分散、污水产生量较少的村庄,推动采取单户或联户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2021年全省新开工600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0.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突出以城带乡,将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城镇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2021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9%以上。重点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垃圾焚烧处理的比例。持续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四分法”,到“十四五”末,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村庄数量达到5000个以上。

    11.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因地制宜选择清洁取暖技术路径,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设计”的理念,继续扩大乡村清洁取暖覆盖面。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绿色建筑,推动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进燃气下乡,推动城镇天然气管道向周边农村延伸覆盖,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12.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农村公路路网进村入户、向自然村延伸。结合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和村民出行需求,按照“以通为主、结构多样、标准适宜”的原则,2021年推动新改建撤并保留较大人口规模(30户及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600公里,加快农村旅游公路建设。

    13.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极端天气预警,健全电网事件处置预案,提升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发展乡村分布式新能源,建设乡村全电景区。开展跨林线路隐患清理,消除电力山火隐患。做好农村电网滚动规划,结合偏远地区重点项目落地、新兴产业发展等社会用电需求,做好电力供应保障。

    14.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动使用需求大、人口密度高、基础条件好的行政村和农业生产作业区、旅游景区、扶贫产业项目区等有条件地区实现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转型升级。2021年实施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建设项目,在9个市655个行政村,每村建设1个4G基站,实现全省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普遍覆盖。

    15.完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2021年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支持供销、邮政系统仓储物流进农村,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16.严格落实“四办法”在农房建设活动中严格执行《山西省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山西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服务办法(试行)》《山西省农村自建房用作经营场所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履行好相关建房手续。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农房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对农房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日常巡查,为建房群众提供服务和指导。要尽快健全县级农房建设监理管理服务机构和乡镇规划建设办公室,配齐专职人员,加强农村房屋建设管理。

    17.健全农村建筑工匠管理体系。深入落实《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试行)》,由县级住建部门建立农村建筑工匠名录,定期组织培训,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将工匠信息录入山西省智慧建筑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统一实施信用管理,提高农房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从业素质。要鼓励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成立农房建设专业合作社、建设公司、监理公司等,承揽农房施工项目,从源头解决散兵游勇建房、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18.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为路径,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群众在村庄建设中的各项权益,站在村民的角度选择最佳的建设和改造方案,增加村民参与感。建立村庄建设农民满意度调查评价制度,引导村民将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有关要求写入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章程,构建村庄治理机制新格局。

    二、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七大内容之一。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农村建设乡村振兴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1

    20__年7月6日-14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我参加了__大学乡村振兴专题研讨班学习,先后听取了__大学、__省农办等七位专家教授的授课,参观了柯桥棠棣村、桐庐环溪村、荻浦村、安吉横溪坞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所学、所看、所思感触颇多。__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首创之地。20__年_同志亲自调研、部署、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__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10多年来,在__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从盆景变风景、化苗圃为森林,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成为全省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__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省。

    __乡村振兴的 经验 很多,其中我认为最主要、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一下几点:

    一是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现实担当。乡村振兴是个长远工程、系统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农”发展与国家现代化蓝图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可以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关键是如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好落实。纵观__省乡村振兴的经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万村景区化”再到“大花园”建设,无不是靠一任接着一任干,才取得了今天的硕果。正如__省农办林爱梅处长所讲的,“__省最大的经验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匠心。”

    二是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乘车前往安吉横溪坞村的路上,放眼望去,满山的毛竹翠绿连绵,碧绿的荷塘一望无际,各具特色的民宿点缀其中,让人流连忘返。13年前,时任__省委书记的_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给当时正在犹豫要不要关停矿山的余村指明了一条“绿富美”的大道。__年来,关掉矿山的余村,空气干净了,山上的竹子也更绿了,一切都慢慢恢复了生机,余村人着实让绿水青山变成了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余村的发展也正是__省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本与缩影,像德清的“洋家乐”模式,像遂昌的“遂昌公社”模式等,无不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中奔向小康大道。

    三是要有“敢闯创”的创新精神。__民营企业家的“敢闯创”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创新之花离不开培育她的土壤。这中间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基层干部敢想敢干、敢闯敢创的精神,是__经济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比如,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上,__省探索的“抱团飞地”(将贫困村、薄弱村用地指标集约打包和城郊用地指标置换)模式,就很值得学习借鉴。比如,当年“淘宝大学”大学生创业的做法曾经受到非议,但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成就了一批年轻人的财富梦想的同时,也引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

    四是要有尊重城乡发展规律的科学观念。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比如,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的振兴作为基础和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才会有人气,才会实现生活富裕。而产业的兴旺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必须是生态宜居的,否则这样的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像安吉县,除了发展乡村旅游之外,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开发的安吉白茶俨然已经做成了大产业,价格是当地同类产品的3倍。安吉的竹业年产值200亿元,全国第一;竹制品年出口总额全国第一。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要注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升,要注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__省的“五水共治”(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工程, 文化 礼堂建设等,应该说是为美丽乡村“里子”建设探索了成功经验。比如,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上要灵活,要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要做好农民增收、市民良好体验相结合的 文章 ,做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文章,政府在规划、引导和规范上多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创造力和市场的调节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2

    完美答好脱贫攻坚大考后,我们迎来乡村振兴大考。年轻干部作为大考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青春之“我”而言,积极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锻炼的练兵场,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台,我们只有遵循成长成才规律,保持正确的“蹲苗”姿势,克服经验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长的烦恼”,在基层沉淀、成长,才能以更沉稳的心态、更矫健的身姿和更强大的能力迎接未来。

    保持“向上向阳”的姿势,接受“朝露日晞”的滋养。“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对年轻干部而言,向上向阳是心态、是状态、也是姿态。首先,要有向上向阳的心态。乡村振兴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责、担当使命而熠熠生辉,生命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而更有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观,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志向,把握难得的成长进步机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化解“成长的烦恼”,在逆境中“拔节生长”。其次,要有向上向阳的状态。要发挥年轻人精力旺盛、思路宽、办法多的优势,通过书本、网络、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学习,特别要注重多向基层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为自己“加油充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自己的状态始终“在线”。最后,向上向阳也是一种姿态。年轻干部既要有积极进取、勇担使命、永不言败的阳光姿态,也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坦荡姿态,通过基层工作的锻炼,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向下向深”的姿势,汲取“强根壮骨”的力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年轻干部要茁壮成长,必须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将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群众这根永恒的“血脉”中。一要深入实地查实情。对当地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巩固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结构情况、 教育 、医疗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为制定针对性振兴计划打下基础。二要深入群众听民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开坝坝会、走村串户拉家常、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他们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深入田间获真知。实践出真知,深入田间地头去挥洒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历练本领、在日晒雨淋中积累经验、在化解矛盾中增长才干,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贴心人”。

    保持“面向四方”的姿势,积蓄“开枝散叶”的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进步的“黄金期”和干事创业的“关键期”,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四方”,广泛学习和吸收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及意见,汲取更多的“养分”,使自己的“根系”更为发达,为“开枝散叶”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上,既要学好百年党史,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又要学好法律法规和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为干事创业引入“源头活水”;在思路上,既要全面系统思考、长远规划,又要关注当下,细化、量化短期目标并在具体实施中适时调整完善,做到既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 方法 上,既要抓住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 热点 、痛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又要在时机成熟后进行整体推进、全面推动;在能力上,既要争当自己负责领域的“种子选手”,也要争做多岗位锻炼、多领域发展的“多面手”,确保各项工作得心应手、取得实效。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3

    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组织委员,怎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理清“振兴什么”“谁来振兴”“怎么振兴”等关键问题。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振兴的责任落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每月研究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村党组织书记定期交流等机制。二是突出村党组织领导地位。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行“四位一体”村级治理机制,全面清查村干部严重违纪行为,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农村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营造清朗环境。三是打造过硬农村带头人队伍。通过拓宽选育 渠道 、加强教育培养、完善考核激励、畅通晋升渠道、提高待遇保障等举措,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四是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深化党员冬春训、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积分管理、民主评议等做法,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农村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民主和谐水平。五是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一方面,改变观念,加强学习,提升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着力服务群众,了解村情民意,从抓好群众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广泛引进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退休人员、退役军人以及其他人才返乡进村创业;另一方面,积极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和乡村振兴专干,充实基层工作力量。要善于挖掘有一定技能、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种养殖能人”建立本土人才库,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颁发执业、培训证书,同时注重提升学历。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扶持一批农民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 三是打造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文艺骨干、民间艺人、专业人才等的扶持和培养,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文艺活动锻炼人才。四是组建“两支工作队”下乡驻村帮扶。选派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和科技人才服务队,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科技帮扶。

    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绿色引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健康养生”“现代农业+电商”“现代农业+文化”等美丽经济。二是发展新型服务业,盘活农村资源,拓展农民创业就业新途径。推进乡、村、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建设,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积极参与生态养生、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等新兴服务业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强化电商企业与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销对接,鼓励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4

    右玉与安吉同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是朔州、湖州的下辖县,又同是_指示和肯定的县,两县、两市的发展有其相似性,发展的阶段又出现明显的差别,究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安吉看右玉,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 反思 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 总结 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 政策法规 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8篇

    ★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7篇

    ★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篇】

    ★ 实施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 202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7篇)

    ★ 2022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感想作文五篇

    ★ 202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范文5篇

    ★ 乡村振兴话题作文

    ★ 2022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作文五篇

    三、如何建设好新农村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多方主体的参与。一、政府主导作用1、抓好规划,本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因地制宜,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等方面编制规划,突出农村特色,做到新农村规划与生产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统一,不是单一的村庄建设规划。2、抓好投资,对各项纸农政策要研究透,争取够,使用足,更多的把投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中去,加强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如: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的方式。政府根据规划发放一包水泥,群众必须用一车沙石,两个工作日进行配套,让群众见到上面政策真实性,思想也随之积极起来,这样政府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克服了群众对政府的观望怀疑态度,加快了建设的步伐。3、重点扶持,新农村建设中,各村基层组织积极性不一样,应把重点项目和资金放在力度强大的村,让想干事的村委有事干,形成村班子与项目建设的联合效应,建成高质量项目建设的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如:卢村石峻村支部,大力的实施项目建设,计划修建8公里村级道路,彻底的解决群众出行难,经济发展受制约的问题,短短两月既07年2月底,收群众集资款30万元,为整条“同——田路”争取“村村通”建设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其它的兄弟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象这样班子活力强,工作作风正,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应得到重点扶持。4、政府领导联系及帮扶单位帮扶制度真正落实,领导干部及帮扶单位要抓好联系点发展这一要务,尽心尽力,立足联系村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立清思路,寻求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解决联系村在项目建设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尽力的给予协调扶持,做到联系帮扶“见人见物”。5、加大对党员干部、农民的培训力度,政府的基层组织要搞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带动群众致富能力,也要搞好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培训,搞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广泛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和文化知识,大力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农民主体的表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是受益者,又是建设者。1、充分发挥好,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把建设新农村的热切期望转化为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2、鼓励农民创业,不断激发农民干事创业的巨大潜力,大力倡导崇尚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3、还权于民,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中让农民自己成立农民理事会,理事会在村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营造干群的和谐关系,能解决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减轻村委的工作压力。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的经济组织,把农民和市场联系在一起,使农民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经济组织(协会)抵御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三、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1、要做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新的事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充分认识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联系、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有责任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要积极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张贴标语、标牌、召开会议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浓厚的兴趣。2、要做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指导者。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认真做好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建立一整套长效的工作机制,使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要做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基层组织发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导作用,抓品牌,拓市场,建协会,注重科技,强化技能,提高素质。四、社会各界力量,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须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向农村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支持农业,服务农民。

    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的问题,通过《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如何建设好新农村》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案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