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熔化和凝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熔化和凝固学习笔记和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整理归纳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熔化和凝固学习笔记
一、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整理归纳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写笔记,方便日后的复习使用。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的重要知识点。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
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凝固:液态→固态(放热)
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
升华:固态→气态(吸热)
凝华:气态→固态(放热)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明: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3、力的概念的理解
(1)发生力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②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4、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
(2)可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发生改变。
二、初三物理热血部分的摘录笔记,共两章内容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热学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二、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不同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1)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气体间扩散的最快,固体最慢。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实验一:
空气与二氧化氮接触
★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水接触
★硫酸铜溶液比水密度大
实验三:(P125)
磨得很光的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
2、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什么?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只在很近的距离内(10-10m)发生。
第二节 内能
一、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不论温度高低)
(3)内能与机械能不同,内能与分子热运动(微观)有关,不可能为零,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宏观)有关,可能为零。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
(2)内能还与物体体积(分子间距,即分子势能)、质量(分子数)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课本P128)
(1)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焦耳。
(2)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可以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具有内能
2、做功
实验一:硝化棉燃烧,这是由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从而使硝化棉燃烧。
实验二:瓶内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即白雾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第三节 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物质的比热容,用 c 表示
c水=4.2×103 J/(kg •℃),
比热容大的含义:
①比热容大,说明吸热或放热能力强
②在质量相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③质量相同时,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小。
暖气用水做介质: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较多,所以在生产生活中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在生活中有一些机器在工作时发热很多,这些机器常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做冷却剂。
。
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冰凉的。这是为什么?
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热量时,与水同样质量的沙子温度上升得更高,所以在烈日当高空的海边,沙子比水热的多
第四节 热机
1.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
三、关于初二物理 物态变化 的知识笔记?
1.水气凝结的雾 (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附在空气中的微小物质上,形成了雾)2.云滴形成的雨 (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水或凝华小冰晶,然后落下,小冰晶在落下时也可能融化成水,变成雨)
3.冰晶连成的雪 (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华成小冰晶,然后落下,变成雪,即冰雹)
4.雹云孕育的冰雹 (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华成小冰晶,然后落下,变成冰雹,即雪)
地面凝结的露水 (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露水)
水循环
学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情况
会解析水的三态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感知物态变化条件
通过观察理解水资源的珍贵
通过实践了解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同学们应有热爱自然,珍爱水资源的优秀品质,养成节约用水,保护人类资源的好习惯。
学习内容:
一、物态变化
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凝华都是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
注:物态变化时总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吸热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物体能量减少。
典型例题
例1、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解析:凝华现象是物体由气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固态,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因此B选项正确;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解析,正确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解析: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气”是由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的,属液化现象,选项A是错的,选项C是对的;剥去包装纸,冰棒“流汗”,是由于冰棒熔化了,不是液化现象,B选项是错的;D选项中的“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答案:C、D
例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这个小平面镜在医学中叫做口腔镜,在检查牙病时,医生总是把口腔镜先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有的同学以为医生这样做,只是为了消毒,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即使是检查同一个病人,使用同一面口腔镜,每用一次都要烤一烤,可见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外界气温要比口腔内的温度要低,温度较低的口腔镜一旦放在潮湿的嘴里,呼出来的热气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口腔镜就会迅速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上,这时镜面就会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医生事先把口腔镜烧热,使口腔内的水蒸气不能在再它上面凝成小水珠,这样就能通过镜子看清牙齿上面的毛病。
答案:在检查牙齿时,先把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一是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例4、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窑里的菜冻坏,常在菜窑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时 热,而使菜窑里气温不致太 。
答案:凝固 放 低
关于熔化和凝固的问题,通过《初三物理热血部分的摘录笔记,共两章内容》、《关于初二物理 物态变化 的知识笔记?》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熔化和凝固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