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

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生产管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和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
  • 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
  • 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 如何做好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 一、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

    引言:去年的时候专门就这个话题写过些文字,当然现代企业的管理、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变化还是挺大的。接下来就结合现阶段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现状再聊一聊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期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启发。

    现在是一个万事皆卷的时代,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居高不下的人力资源成本让很多生产企业被动地陷入困境,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国家在这方面给予了不少税收方面的照顾,那么企业自身也应该积极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优化生产管理,拓宽管理思路,以尽可能的降低企业自身的消耗,提升市场竞争力。

    接下来我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聊一聊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的问题:

    一、人效管理

    现如今生产自动化的确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我们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忽略人效管理。人效简单来说指的是人均生产效率,而人效是会影响到产能的。人效在生产环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管理者效率,其二是操作工效率。管理者效率体现在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保障操作工能动性两个方面;操作工效率体现在保障生产供给、保障作业精准和熟识度上。

    提升管理者效率主要还是强化精益化管理,把生产目标和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按照生产流程拆解落实到每一项生产环节(注意标准)、把可能发生的问题落实到管理工具上,最大化降低主观管理模式,建立标准化流程管理制度。在操作工层面提升本岗位能力培养,把优秀的人才经验在车间内部积极推广,提升劳动效率。同时,人和机器的最大区别是思维,管理者要关注操作工的积极性发挥,避免出现"警察抓小偷"似的对立对立管理,管理者毕竟是少数人群,如果被操作工当成小偷来防着,那么管理就很难形成1+1>2的合力,无形中产生动能消耗。

    二、品控管理

    每个企业对于成品率都是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的,但是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成品率的标准是有什么来决定的呢?是由企业本身的人均生产水平决定的,还是企业前30%甚至20%的人的平均生产水平决定的呢。这里面的差别在哪?在于及格线的划定,如果60分及格,那么,大部分人的标准就会最大限度地贴近这个标准,而且表面上看这样可能会增大人均产量;如果按照30%的人划定标准,那么就会有70%的人需要提升作业技能,产量会不会下降呢?短期的下降是有可能的,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企业的产品品质是不是提升了一大截呢?当70%的人当中有60%提升了作业效能的时候,它的产能和品质两者是不是都提高了呢?而且姑且不论品质提升带来的市场反应,单就废品率来说是不是有所降低呢?

    三、损耗管理

    这一点其实不想多说的,毕竟生产型企业精益化生产已经提了好多年。不过走了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后发现,还真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差距在哪不多讲,明白的自然懂,单就说说如何避免这样的现象:第一,生产资料限定供应;第二,肥料分类分析;责任该是谁的就找谁,采购的问题找采购、操作工的问题从操作工这里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损耗管理是一定要与品控管理相对应的,避免成品率的降低。精益化生产的精髓不就是两者的对立统一吗,这就要考验我们管理者的智慧了。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生产管理的职业化尤为重要,当然,改善效果也会更好。

    四、数据化

    结合上面的内容我想强调现代的生产管理应该用数据化思维来做,中小企业粗放生产模式在未来竞争中必定会被居高不下的成本压的喘不过气来。把生产全流程的关键环节建模,建立数据信息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企业的生产环节在哪里有问题,在哪里尚存提升空间,用普遍现象的分析来代替原来抓某一作业点问题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但会更加精准,同时也有助于在企业产能增大的时候保障生产有序进行。

    综上,精益化管理依然是生产管理的主旋律,数据化思维应该被应用到生产管理环节。尤其对于中小型生产企业,用系统化、精准化、标准化的思维和方法构建完整的生产管理闭环才是现阶段生产企业的成本自信,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关键所在。

    一、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

    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

      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公司绩效管理的举措必须涵盖整个组织.并且,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我们要有意识到,员工的绩效和公司的绩效是密不可分的,以下是关于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

      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1

       1、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

      相信很多企业的员工都认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金钱,因此当员工获得理想中的薪酬时就会停滞不前。实际上,工作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工作同样是一种历练,同时会因为工作业绩上表现获得他人的尊重,提升个人影响力,对那些想创业的员工,工作还可以扩展人脉。

      因此,让员工了解工作的意义以及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2、培养员工对工作的兴趣

      员工只有对工作真正的感兴趣,从中获得快乐,才能竭尽全力的把工作做好。要想让员工把工作当成兴趣,就要给予员工完全自由发挥的空间。企业的基层员工通常最了解产品和市场,经常在这方面迸发新鲜的创意。

      所以,让员工自由的发挥空间,企业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持,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员工以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并将之当成一种兴趣。

       3、为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

      员工希望通过工作获得肯定,因此企业不要吝啬于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培训来挖掘员工潜力,这既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其次,在管理者的选拔上应该给员工更多的机会,以内部培养选拔为主,这样能使员工充满期待的投入到工作中,自然也会更加努力。

       4、打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莎士比亚曾说过,庄严的大海能产生蛟龙和鲸鱼,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美味鱼虾。舒适的环境只会让人安逸,失去进取心。对企业来说,要想让员工都能够成为"蛟龙"和"鲸鱼",就要让员工之间存在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通过优质竞争,使整个团队充满竞争力。

       5、用荣誉激发员工的热情

      企业都希望员工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努力工作,但在现代社会,集体荣誉与个体荣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个人荣誉是集体荣誉的体现和组成部分,集体荣誉是个人荣誉的基础和归宿。

      因此,要想让员工拥有集体荣誉感,企业要通过个人荣誉来换取员工的认同感,进而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

       6、培养员工的危机感

      危机感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同时也是进取心的源泉,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供应商,但任正非仍然高喊"华为的冬天要来了",正是在这种危机感中,华为不断的成长,并成为中国企业的典范。

       7、保持平等公正的沟通

      与员工保持相互沟通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平等、公正的沟通,可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当员工犯错误时,只是进行严厉批评和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造成员工积怨和流失,有时与员工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反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2

       1、 搭建闭环

      搭建闭环,以生产效率为圆心,对生产的全流程实施闭环管理。管理的核心表现在精益化,精益化的管理首要的是搭建管理各环节的闭环管理。管理思路首先要在生产管理全流程上设计好关键节点,根据关键节点与生产效率的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并以关联度为标准进行重要程度分级。

       2、 推动三化

      推动三化,在生产中落实标准化、可视化、动态化的管理思路。设计好管理闭环后,有效的管理需要以可实现、好管理、简单有效的方式落实。

      其中,标准化是生产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这是由生产企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尤其是制度化的规范和流程缺一不可;可视化要建立现场管理和看板管理的概念;动态化则是数据管理的动态化概念。

       3、 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在生产的现场实施走动管理、看板管理和动态监测。落实闭环管理、实现三化的有效性落地,车间管理人员要多频次开展走动管理,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并实施有效解决。

      看板的管理要简单、全面反应生产要素的情况,起到预警和调整的作用;对于看板、数据的统计要实现动态监测,以完全了解生产的进度情况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4、 统筹管理

      统筹管理,对人、设备、物流、工艺、环境、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生产管理的具体实施将围绕这七个要素开展并实施统筹协调,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效率的优化。

      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3

       有效管理的六项原则

       注重成果

      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能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秘方”,其实这是一种冒险行为。倘若真的有什么“秘方”,那专注要点应该是最重要的。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利用优点

      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相互信任

      怎样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呢?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来做,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正面思维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

      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二、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企业的发展是所有上层领导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而一个企业不能没有管理,好的管理模式才能带领企业走向辉煌。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管理的思路和方法1

    注重成果

    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检验管理的一个原则是: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个原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管理者应该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

    把握整体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们能眼观全局,着眼于整体,把整体发展视为己任。管理者应该理解自己的任务,不应从自己的职位出发,而应着眼于如何运用源于职位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为整体效力。

    专注要点

    专注要点的关键在于专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许多管理者热衷于寻找所谓的“秘方”,其实这是一种冒险行为。倘若真的有什么“秘方”,那专注要点应该是最重要的。具备专注要点的能力、技巧和纪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现。

    利用优点

    是指利用现有的优点,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开发的优点。但现实中,很多管理者总是致力于与之相反的方面,即开发新的优点,而不是发挥现有的优点。如果这样,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学,但造成的管理失误却是无法弥补的。

    相互信任

    怎样在自己的部门或组织内部创造和谐、完美的工作氛围呢?有些管理者一板一眼地按照教科书上说的来做,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只要管理者能够赢得周围其他人的信任,那么他所管理的部门或组织的工作气氛就会是和谐的。

    正面思维

    正面思维的关键在于运用正确的或创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维的原则能让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机会上。事实上,发现和抓住机会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可以忽视存在的问题。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够清楚地看到问题和困难,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寻找可能的办法和机会。

    管理的`思路和方法2

    一、责任心:

    1、工作认真、诚信。

    2、盯住流程,注意细节。

    3、求胜欲望非常强烈,

    4、对工作投入,

    5、团队精神良好,

    6、乐于学习等。

    二、悟性:

    1、有自动、自发的能力。

    2、善于分析、判断、推理和应变的能力。

    3、 创新意识强等。

    三、编制行之有效的管理文件;

    四、认真学习和实施5S;

    五、提高本人素质;

    1、熟悉和学习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技术知识;

    2、了解本部门的作业规程和有关规定;

    3、熟悉个人的工作职责和本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法;

    4、了解与本部门相关的部门的作业方式和工作职责;

    5、熟悉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六、增强管理能力:

    1、要做到一、本权限内的责任一定做好。二、权限外的责任也要尽心尽力。

    2、本部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业务、新工作等干时要盯在现场。

    3、部门出现事故和问题时要盯在现场。

    4、工作紧任务重要干在现场。

    管理的思路和方法3

    怎样才有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

    一、管理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学习。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是经验,而理论学习赋予我们的是进一步实践的有力武器。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实践中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

    二、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同,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组织行为,即是一种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因此,促进创新的最好方法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激发创新,树立创新观念,使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跃跃欲试,大胆尝试。要造成一种人人谈创新,时时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组织氛围。

    三、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管理者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好舵手,遭遇风浪时,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执行力体现在完成公司目标的程度上,管理者必须执行公司确立的目标,使目标清晰具体落实。作为管理者落实执行力上,最基本的就是严格执行公司的既定目标与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认真履行组织赋予的职责。

    四、管理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

    提高思考能力,要善于从全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去思考去观察,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看问题的敏锐性,提高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真正做到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善于把握好“度”。

    很多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同一样问题时,处理的方法会不一样,有的管理者处理得恰当,而有的管理者处理得草率。那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不要简单地急于处理,要勤于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把握好“度”,以最佳的方法去进行处理。

    五、管理能力的提高,要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处于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状态,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好部门之间、基层之间、部门与基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要注意与上级、同行之间的协调和沟通。管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依赖于组织成员良好的沟通,成员良好沟通,又依赖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因此,良好的沟通成了实现组织行为过程中重要的成功要素。

    三、如何做好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如何做好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作为管理者,一谈到生产管理,你可能会想到很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订单准交率不高、计划达成率不高、生产效率低、在制品太多、生产周期长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你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你还是一名企业主,你甚至经常会对管理层、对下属大发雷霆,因为在制品有很多,但是客户要的货、急着要出的货又做不出来,不急的货却做出来一大堆摆在仓库里。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做好制造业的生产管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任务不断细化

      任务不断细化是属于生产计划PMC运作的范畴,现在很多企业都设有PMC部(计划物控部)。

      我到企业里面走访调研的时候,有的老板跟我说:“我的企业里面设PMC部很多年了,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个专职的计划员,每天也有日计划,我们每天、每周也在进行物料的准备,但是为什么我们的计划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落实呢?”

      正好,这个企业的老板和高管陪着我一起到了现场去看,我到车间现场,发现车间现场的在制品非常之多,根本不是PMC运行得很好的一个现场。于是,我又到各个车间去了解,当我到了注塑车间,我到了包装之间,我到了五金车间之后,我都会找一些基层的员工来问一些问题,问的问题也很简单,“你知道今天应该做多少个产品吗?你知道今天的任务量是多少吗”?

      结果,没有一个员工能准确地回答,这就说明了问题!你的企业确实有很多的计划,但是你没有把这个计划细化到最小单位。

      生产计划要细化到最小单位,能够细化到机台就细化到机台,能够细化到班组就细化到班组,能够细化到个人就细化到个人。

      当然,不同的企业类型细化的单位也有区别,像注塑车间,你得将生产任务细化到机台,每一个机台今天注塑什么产品?做多少量?一条流水线,那你就要细化到这个班组今天的任务量是多少?如果是一个小组的计件,那你就要细化到这个小组中的3个人、5个人的一个任务量,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早会)将生产任务传达给每一个员工,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确的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任务是多少。

      只有这样你的任务不断细化,做的才有意义,你的日计划才算是贯彻到底了,也才有基础去落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现在回想下你企业做计划是否只是停留在文字、数字层面,或者只是停留在管理层的层面?不要让你的生产计划止于“最后一公里”,真正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让生产任务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心中,而且要让每一个基层的作业员工都知道任务是多少,并且这个任务一定是能够完成的,最终能够考核的。

      二、物资提前排查

      当你制定了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将生产任务细化到了最小单位之后,就要围绕着这个计划来提前做排查。

      在这里,很多管理者会有个思想误区:无生产不管理。

      其实“生产管理”要分为两个词来看,一个是生产,一个是管理。生产是一种状态,而管理呢?应该是在生产之前来做的。物料准备、品质要求、技术图纸、设备状态等等很多工作都应该是由产中提到产前来做,而不是边生产边来做。

      物质提前排查其实强调的是什么?

      我们前面有了任务不断细化以后,我们要完全围绕着这个从订单评审到交期分解到主生产计划到周日滚动冷冻日计划,这个过程当中你的物资是要齐套的,跟着我们的计划走,而不是计划跟着物料走。

      很多企业里面为什么生产线上看着忙得不得了,生意好像红红火火的,但是呢,在制品堆得到处都是,仓库也是堆得满满的成品,为什么?

      因为有什么物料就做什么产品,而不是根据需要做什么产品才来配什么物料,这个就倒过来了,所以,我为什么第一个强调的是任务细化而不是讲物资准备呢?

      因为任务是根据我们的客户需求,通过订单评审、通过交期分解、一直到主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来分解,这个就需要物料要跟着计划走,而不是计划跟着物料走。

      如果你还在说,明天有什么物料我就排哪条生产线去生产什么产品,明天哪些物料齐套了,我PMC再排给车间做……这样的结果就是车间里面看着大家都有事做、都在忙,但是呢,你整体的组织效率不高,你的生产周期会很长、资金周转率很低,因为做出来的产品,不能出货。没做出来的呢?客户又催得很急。

      所以,我这里强调物资提前排查,我们需要注意的一定是物料严格跟着计划走,而不是计划跟着物料走。

      那么,物资提前排查在我们企业里面有哪一些具体的方式呢?

      有两个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采购管制表》,一个是《生产进度跟进总表》。

      《采购管制表》是你整个物料链运作的一个核心,当然还有《物料需求计划表》等等,这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表单。如果你企业有ERP系统,也需要在系统里面,每天去做好排查工作。

      物资提前排查除了表单的应用,还有哪些动作呢?比如,每日的生产协调会,由PMC主导,让各个车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来参与、来协调物资情况怎么样?生产进度怎么样?工序交接情况怎么样……

      再如,物料对单会,PMC内部要召集计划员、物控员以及采购,有需要技术支持的,则技术协助参与到里面,对单会上对一下哪些订单的物料是齐套了?生产状况怎么样?哪些物料还需要赶快跟催的?

      再比方说,车间内部的工序对单会。是不是每天要有这么一个会场,让工序与工序之间,上下工序之间、平行工序之间来进行一个沟通,来了解整个的生产状况呢?

      三、异常快速处理

      我多次在公开场合,在朗欧企管的视频节目当中提到了,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其实是一种离散型的制造型企业,是一种非稳定态的制造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年产值在一个亿到五个亿之间,这个区间的企业目前处于这种情况,不像丰田有丰田系,本田有本田系。

      我前段时间去德国参观了保时捷的制造工厂,它的供应链是有“保时捷系”的,整个供应链的系统非常完备,整个工艺也非常完善。

      而我们呢?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供应链是很不稳定的,我们的生产状态是很不稳定的,甚至我们有些工艺都非常不稳定,我们处于一种非稳定态,而且很多企业是给大企业代工的,给国内龙头企业做配套生产的,这个时候,我们没有非常主动的话语权,那你说我不做这订单?好像也不太现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什么,在非稳定态的一种状况下频繁的、快速的处理异常,来应对这种非稳定态。

      就是你要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跟进、不断的排查、不断的异常的快速处理来解决,来对应这种非稳定态。

      我们中小制造型企业,就像一种球赛模式,就像打篮球一样,球员没有一个固定的站位,边拍着球眼睛边扫着其他球员,看哪里有空位,关键人物在哪里,然后快速做出判断:传球、带球、投篮……

      进入到企业以后,其实最重要的是抓落实,我们会有一种工具叫《流程卡》。

      比如说针对生产异常,我们会做一个《生产异常处理流程卡》,在这个流程卡里面,我们卡住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规定生产线出现品质异常以后,责任人几分钟以内写异常提报单,品质人员、生产主管几分钟以内要到达现场,多少分钟以内处理不了的则要上报至上一级,这个里面我们都规定得非常的清楚,而不是笼统的说出现了什么异常由谁快速处理,由谁及时处理……

      因为这样你的责任就没法划分,所以,异常快速处理也是我们做好生产管理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动作现场落实

      我们制造型企业,所有部门无非就是作业部门和职能部门,作业部门属于生产系统,对产品的作业产出有直接性作用;职能部门包括PMC部、人事行政部、品质部等,无论是作业部门还是职能部门,其实我们解决问题,尤其是生产型的企业,一定要到现场去落实动作,无论多大的企业都一样。

      比如,计划员做生产计划,并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做就可以了,计划员要每个小时(最多每两个小时)要到各个产线上去了解日计划的达成情况,这个小时做了多少,8点到9点做了多少,9点到10点又做了多少,今天的任务量是多少?怎么样能够完成?能不能按时完成?这些是需要计划员到现场去看的,切记不要在办公室埋头做计划。

      当然,办公室也不是说就不是现场。我们有些工作确实需要在办公室来解决,这个办公室也是现场,总之就是哪里有问题的地方你就到哪里去,也就是要到问题当中去。

      稻盛和夫先生讲“现场有神灵”,为什么说现场有神灵呢?因为一到现场我们看的是“是什么”,而不是总在办公室问“为什么”。在办公室里面,我们就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品质问题呢”?然后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客诉问题呢?”然后又有人回答……

      其实,我们问了太多的“为什么”,而“为什么”背后的答案会有很多种,但我们如果到了问题现场以后,“为什么这个供应商交不了货呢?”这个问题更多的就变成“是什么”了。是不是供应商的产能有限?是不是环保又在查了?是不是又停电了?是不是我们的付款又不及时了?

      没必要问太多“为什么”,遇到问题多到现场去看“是什么”,要化“为什么”为“是什么”,这就是动作现场落实的要诀。

      五、结果数据呈现

      做生产管理,无论是品质状况、任务达成情况、生产周期、订单准交率、生产异常等,每天都要用量化的数据来进行呈现。

      我经常在企业里面开会,听到讲的最多的是什么?“PMC老是插单生产、某某工序的品质问题很多、来料异常高居不下……”你看,都是靠感觉在做交流。

      插单很多?到底有多少?这些插单导致的后果有哪些数据的呈现?不要动不动就说某某经常插单,那你可以把他插单的数量以及对你产生哪些影响,进行数据化的统计,把因为插单的损失用数据的方式呈现给老板看,那最终老板会做决定,他自然会去衡量利弊。

      作为管理者,要做的是懂得结果数据呈现。你说来料问题很多,你把来料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每个问题占的比例是多少?是哪几个供应商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结果要用数据来呈现,因为数据代表着和反映着的是事实,而我们很多时候靠感觉,大家感觉对感觉,感觉本来就是个空的,你用空对空的,所以,特别是生产型的企业,生产部跟各个部门之间都在互相抱怨,怨声载道,这其实就是感觉对感觉的一种体现。

      如果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能够有量化思维,能够把结果和影响以及过程当中的管理数据用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就在事情上面,就在问题上面。

      结语

      我想有了这五个方面,我们的生产管理才能够管好,也希望你能够按照这几个思路去践行。

      最后,总结一下,做好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你需要烂熟于心的30字要诀:任务不断细化、物资提前排查、异常快速处理、动作现场落实、结果数据呈现。


    ;

    关于生产管理的问题,通过《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好制造业的生产管理》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生产管理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生产管理(2)

    相关阅读

    • 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生产管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再谈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和管理思路和方法怎么写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
    • 「智造说」精益生产管理概论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管理学概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智造说」精益生产管理概论和精益生产管理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