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唐诗三百首 - 208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诗三百首 - 208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唐诗三百首 - 208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唐诗三百首 - 208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 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唐诗三百首关于借酒送别诗句
  • 一、唐诗三百首 - 208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注释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3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綯抱有希望,不肯决绝。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一、《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1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古诗简介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翻译/译文

      韵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晚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

      1.东风:春风。

      2.残:凋零。

      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4.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5.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6.镜:照镜,用作动词。

      7.但::只。

      8.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9.夜吟:夜晚吟诗

      10.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11.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12.殷勤:情谊深厚。

      13.看:探望

       赏析/鉴赏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东风”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下句,“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这就是其内容。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蒙眬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朝代:唐朝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及注释:

       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11.镜:照镜,用作动词

      12.但:只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二、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
    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
    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
    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
    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
    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
    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
    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李商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

    1、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译文: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
    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
    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
    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
    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
    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
    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
    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赏析: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李商隐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释:

    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2、顶:指帐顶。
    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

    这大概是抒写一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长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颔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尾联写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诗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表达会合难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或以为是写男子思念女方的。象这样的艳情诗,本来就很难揣摩的。

    三、唐诗三百首关于借酒送别诗句

    1.古诗三百首大全 关于酒的诗

    写“酒”的古诗名句分类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北宋-晏殊《浣溪沙》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晋-曹操《短歌行》

    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曲》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唐-李白《行路难》

    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北宋-范仲淹《渔家傲》

    13、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北宋-李清照《如梦令》

    1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北宋-李清照《醉花阴》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

    19、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北宋-苏轼《浣溪沙》

    2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北宋-范仲淹《苏幕遮 》

    22、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王维《汉江临眺》

    2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2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

    25、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

    26、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北宋-柳永《蝶恋花》

    27、对酒当歌寻思着,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北宋-晏几道《醉落魄》

    2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2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唐-杜甫《登高》

    3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2.借酒送别的诗句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3.古诗三百首关于离别的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4.在唐诗三百首中,都有哪些关于折柳送别的诗

    一、“折柳”之深情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

    5.借酒抒情诗句

    李白素有“酒仙”的雅号,“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写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酒香四溢。

    其中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冲天,“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旷达,“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的痛快淋漓,“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的黯淡伤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的凄凉悲惨……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无数,他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曾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他在《襄阳行》中更是狂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一日要喝上三百杯呵,。

    6.借酒抒情诗句

    李白素有“酒仙”的雅号,“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写的一千五百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可谓是酒气熏天,酒香四溢。

    其中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冲天,“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寂寞无奈,“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旷达,“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的痛快淋漓,“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的黯淡伤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的凄凉悲惨……李白一生嗜酒如命,大醉无数,他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曾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而他在《襄阳行》中更是狂饮:“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一日要喝上三百杯呵,。

    7.关于送别的古诗三首

    1、《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释义: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代: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释义: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3、《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释义: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4、《南浦别》唐代: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释义: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5、《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释义: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6、《送别 / 山中送别》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释义: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8.唐诗三百首里朋友分离的古诗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代离别诗

    1、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3、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雨霖铃 柳永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下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6、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7、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8、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9、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参考资料:

    9.求关于“酒“的诗句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醉人不过花共酒,花是美人酒是愁”

    乡情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

    友情

    “中年心事浓如酒 暗香浮动 少友情怀总是诗”

    “爱情如茶,友情如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 醉酒当歌 人生几何 ”

    关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问题,通过《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诗三百首关于借酒送别诗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