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意想不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居然是李商隐写给一个男人的诗?

意想不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居然是李商隐写给一个男人的诗?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意想不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居然是李商隐写给一个男人的诗?和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意想不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居然是李商隐写给一个男人的诗?
  •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
  •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解释
  • 别时容易见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谁的诗句?急急急!!!
  • 一、意想不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居然是李商隐写给一个男人的诗?

    唐朝时期,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门第势力和结交权贵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如同唐中期的王维,出身世家大族且才华绝冠还要贵人引荐以作加持才能顺利进入官场,可见缺乏门第背景的文人想要金榜题名有多难。

    于是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前结交关系,或者想办法引起考官及权贵的注意,多次落榜的李商隐最后也成为其中一员。

    出众的才华

    唐初中期的诗歌文坛可谓星光熠熠,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晚唐诗歌在前辈强烈的光芒照耀下显得大不如前,而李商隐的出现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二十二首,数量位列第四。足见其拥有冠绝古今的才华,然而他的仕途之路却并不畅通。

    艰辛的科举之路

    文宗太和二年,李商隐开始应举之路,应试之初的李商隐是自信的,他相信通过自己的才华,科举题名并不是问题,所以即使有令狐绹这么优质的资源,他也不屑于启用,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多次落举,当然他本来也并不指望一举成功。

    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朋友令狐绹就一举题名,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

    令狐楚、令狐绹父子在唐代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令狐楚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著名的骈文家和诗人,令狐绹则是牛党后期的领袖人物,后期曾官拜宰相。

    屡战屡败的现实让李商隐不得不低头,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向令狐父子借力

    在经历科举之路屡次失利,且看不到中榜希望的酸楚之后,李商隐顿悟,要顺利进入朝堂必须借助外力,于是求助于好友令狐绹,思量半日,便提笔作下著名的诗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可是说这首诗就是李商隐写给好友令狐绹的求助信: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李商隐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令狐陶中举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他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李商隐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綯抱有希望,不肯决绝。从现在来看,此诗不难看出也是写给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没有绝望,而是继续等待綯这个救命稻草的帮助。

    而据《旧唐书》记载,令狐绹是一个性格胆小迟缓的人,可以推测他收到李商隐的诗之后,自己并没有什么主意,为了不辜负李商隐的期望,他将诗作转交给自己的父亲令狐楚。

    令狐楚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他阅过这篇《无题》之后,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当即决定聘用他作幕僚,并收他做学生,亲授他骈文的技巧。

    文宗开成二年,在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之下,应举长达十年的李商隐终于考取了进士资格。可以说,令狐楚是李商隐的贵人与恩师。

    科举与幕府:

    到了唐中后期,进入官僚集团渐渐分为两条路,科举和幕府。

    科举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幕府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步入官场,左右为难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年末,令狐楚去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李商隐前往泾州做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然而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

    因此,他的行为就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去世的恩师的背叛。

    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

    开成三年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不过,他并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他们婚后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来自显赫之家的王氏是一位秀丽温和体贴的妻子。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是身处异乡的李商隐给妻子的诗,全诗共二十八个字,然而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四个字:我想你了。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中国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

    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

    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是两党分歧的焦点之一,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

    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憋屈的仕途经历

    开成四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没过多久,被调任弘农县尉。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他因为替死囚减刑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孙简很可能以某种不留情面的态度对待李商隐,使他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工作,不久后天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

    中年丧妻

    大中五年,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李商隐又一次经历重大的打击。

    李商隐写过很多诗作送给妻子,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这首诗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他说在感怀流逝的时光,也有人说他在悼念逝去的妻子,或许在一个万籁寂静的夜里,年华老去的李商隐缅怀青春的时光,和青春时光中那个温柔体贴的妻子。

    全诗引用了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著名典故,采用比兴手法,组合意象,创造朦胧的境界,更是承托出李商隐心中那份真挚和浓烈。

    梓幕生活

    这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于十一月入川赴职。

    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

    甚至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

    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他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了。

    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大中十三年秋冬,年仅47岁的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一、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谁的诗句?

    1、“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浪淘沙》中的一句,原词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写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赏析: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词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2、“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作《无题》中的句子,原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解释

    这是一首恋情诗: 这句话出自:唐朝的李商隐‘《无题》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释: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⑤。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三、别时容易见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谁的诗句?急急急!!!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李煜的《浪淘沙》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词·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1]
    春意阑珊。
    [2]
    罗衾不耐五更寒。
    [3]
    梦里不知身是客
    ,[4]
    一晌贪欢。
    [5]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注释】:
    [1]潺潺:形容雨声。
    [2]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3]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5]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关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问题,通过《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解释》、《别时容易见时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谁的诗句?急急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和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