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电子政务安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2021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落幕,蓝信按下数字政府建设加速键和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网络基础设施,我国数字建设有着怎样的成就?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2021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落幕,蓝信按下数字政府建设加速键
9月24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以“激发数据潜能,共享安全治理”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在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平台机构以及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就在数据驱动中国数字经济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采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保障政务数据的安全运行、互联互通、协同创新等热点内容展开了分享和探讨,为政府组织实现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郭启全、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宏伟以及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等相关领导作为与会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做了精彩演讲。
蓝信作为合作伙伴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分享和展示了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全场景智能化安全协同工作平台赋能政府单位,帮助政府部门实现横纵贯通、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地域的业务高效协同和数据资源安全流转方面所积累的一系列思考和实践,与众多行业专家、企业碰撞,为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开拓思路,积极寻求可落地实施、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超过70%的国家已经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政府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世界大国,我国政府对数字化转型工作尤为重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政策的推动下,从国家部委到地方省政府已经纷纷围绕加快数字化改革、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发展出台了相关顶层规划,并与众多企业合作构建了满足自身业务的安全数字政务平台。
在政府数字化转型领域深耕多年的蓝信,凭借在协同办公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绝对优势,有幸与外交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北京市政协等国家政府单位一起完成了对数字政府的探索构建,打造了“交通蓝信”“水利蓝信”等一系列标杆案例,充分满足了政府单位统一工作入口、即时通讯、组织协同、应用开发、业务流程管理等场景化的协同办公需求和安全的数据资源流转。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技术,也为上下级单位及其他横向协作部门的数字政务平台构建提供了积极参考,为后续实现工作上的联动、协调应急指挥减少阻碍,节省了建设成本。
举例而言,蓝信为交通运输部量身定制了“电子政务移动办公平台”和“移动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帮助交通运输部提升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交通方式的应急协同、应急处置、应急管控、政务协同工作的效率。在疫情最严峻期间,蓝信第一时间帮助交通运输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系统化的“交通运输系统联防联控机制”,打通了全国省厅、海事、部机关的疫情上报的通道,全国各省值班人员可随时通过蓝信音视频会议,群消息、云盘文件共享、通知应用进行疫情工作上报,指挥中心对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做到实时了解,可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交通行业的疫情防控发挥了巨大作用。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社会加速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对党政机关而言,数字化建设已不是“选修课”,而是关乎党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必修课”。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根据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持续革新理念、加强统筹、强化创新。蓝信将立足信创产业,通过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与政府部门共同擘画并建设数字政府的广阔未来。
一、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网络基础设施,我国数字建设有着怎样的成就?
我国在数字技术创建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成就,我国网信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例如在之前武器实现了技术产业应用的全面领先,我国的高性能计算保持了优势,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全球的组网规模的应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也在稳步的提升,而且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已经建成了170万个5G基站。二、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强数字福建建设的重大意义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习近平总书记2000年在福建工作时就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年来,我省一以贯之始终坚持统一领导、规划先行、先行先试、统建共享、服务为先、规范运作、社会参与、统一标准,在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正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阶段,为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推动,提出了一系列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富有创见、系统科学的数字中国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视野、战略眼光、远见卓识,为建设数字中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引领和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成就。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数字福建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和运用好数字福建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推进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明确加快数字福建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明确发展目标。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全力推进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和业业创新,积极打造天地一体和陆上、海上、海外“三位一体”数字福建,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发展全面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福建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的高地、数字中国的示范区。
(二)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推动高速光纤宽带网络深化发展。加快建设泛在先进的移动宽带网,完善移动网络覆盖。加大工业互联网设施投资力度,统筹布局物联网设施。完善全省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无线政务专网,深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工程建设。
(三)加快突破信息化核心技术。强化创新引领,以我省芯片领域重大项目为抓手,逐步完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显示面板重大项目量产,逐步形成产业链。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强通用芯片、显示面板、通用数据库、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半导体照明、锂电池等特色产业链持续创新发展,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数字经济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
(四)创新电子政务发展。加强电子政务总体设计,统筹应用系统规划与政务数据资源规划,强化对政务信息国家所有权的保护,加大对关键性、基础性、公共性领域信息化和网络安全保障的建设力度,切实防止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强化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坚持服务为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商事等领域推进便利化服务。推动技术融合、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和科学决策,推动电子证照规范使用,打通信息壁垒。强化推广应用,做到项目生成合理、建成好用、运行持续。鼓励社会参与,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五)积极释放数据红利。完善政务数据管理,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开发。全面推动数据中心整合,支持设区的市、县(市、区)各部门利用上级平台资源,推动构建条块结合的全省信息共享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多方数据共享、制度对接和协同配合。积极引入和培育大数据企业,遵循分级管理、安全可控、充分利用的原则,推动有关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放相关数据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基础性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优化公共信息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数据使用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试点示范,深度开发各类便民惠民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六)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持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后劲。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交流,构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七)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制定保障信息安全规划、法规、政策,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网络治理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依托重点产业园区、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建设完善数字福建相关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专业化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覆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测试验证和产业化投资评估等环节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领域标准体系建设,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史话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发展电子政务是政府适应信息社会变革、推进履职手段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抓手,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等履职能力。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重要重要途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从上世纪90年“三金”工程启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前(1996年之前)
关键词:三金工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各级各类国家机构信息中心的建立与发展,隶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政府信息技术人才队伍逐步形成。1983年,原国家计委成立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国家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以及相关总体方案、法律法规和标准化的研究工作。198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1987年1月24日,原国家计委所属的计算中心、预测中心和信息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全面负责国家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工作。与此同时,中央其他政府部门也开始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此后,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建立信息中心。1988年1月22日,国家经济信息中心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1993年,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为主席,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确立了推进信息化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次年,国家信息化专家组成立,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为建设国家信息化体系,推动国家信息化进程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
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电子政务建设进展最大标志是我国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工程建设。继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世界各地掀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热潮,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正式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金桥工程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并与国务院各部委专用网连接的国家共用经济信息网。金关工程是对国家外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联网,推广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行无纸贸易的外贸信息管理工程。金卡工程则是以推广使用“信息卡”和“现金卡”为目标的货币电子化工程。
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时期(1996年-1999年)
关键词:政府上网工程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1996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20多个部委组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领导小组是国务院负责全国信息化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原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改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此后,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部委局办都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指导方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是国家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的需求,根据我国政府机构特殊的组织形势需要,设立的跨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协调小组,表明了国家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跨部门信息化协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新途径,开辟了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新篇章。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了信息产业部,撤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改由信息产业部承担。撤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国务院根据机构改革精简编制需要而作出的重大的决定,工作改由专业的信息产业部承担,一方面加强了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专业性,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业部是一个行业主管部门,不具备跨部门议事协调的能力,因此弱化了跨部门的信息化推进工作。
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国家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该工程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等40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联合策划发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局作为支持落实单位,联合信息产业界的各方面力量(ISP/ICP、软硬件厂商、新闻媒体),推动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并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的应用项目,构建我国的电子政府,目标是争取在2000年实现80%的中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在网络上建有正式站点,并提供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为构建一个高效率的电子化政府,最终实现我国网络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实际上,在“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之前,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中已有许多网上先行者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管理处统计,国内登记注册的各级政府、各部门域名已有800多个,其中已经投入使用的有200多个。
三、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时期
(一)信息产业部时期(1999年-2001年)
1999年12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关于恢复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批示,成立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担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撤销后一年后,以国家名义再次成立了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国家领导根据当时信息化工作形势的需要作出的重大决定,表明了国家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强化了国家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不单设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信息产业部承担。领导小组有关工作机构设置如下: 一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已经成立的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同时撤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部际协调小组。二是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同时撤销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三是计算机2000年问题应急工作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该办公室在完成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任务后,自行撤销。四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组,负责就我国信息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时期(2001年-2007年)
关键词: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17号文、34号文、18号文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2001年8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伴随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简称国信办)也相继成立,曾培炎部长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国信办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办公室下设五个组和一个秘书处,即:政策规划组、推广应用组、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电子政务组、综合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成立,表明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有了日常办事机构,日常的具体事务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就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国信办的成立对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2001年-2006年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连续开了五次会议,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若干个重点文件,涉及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安全、信息资源、信息化战略、电子政务网络和总体框架等等,这些重要文件的发布典型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框架,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日后推进电子政务发展起到了巨大指引作用。
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快速推进时期。一是启动了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建设,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二是全面推进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网站建设,其中中国政府网站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各级政府网站初步具备了简单的政府信息公开、办事流程在线查询和政民互动等功能。三是启动了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四是全面开启了“十二金”工程建设,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督(含金卡)四个工程,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和金水等八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另外,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部门都纷纷启动内部办公OA建设,但由于政务和信息技术融合深度不够,政务OA办公成效有效。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时期(2008年-2014年)
关键词: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电子政务云平台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2008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信办)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电子政务相关职能被合并到了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工信部承担了国家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时间,在电子政务宣传推进、县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电子政务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电子政务处的积极推动下,2011年9月,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范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并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2011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首个《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以电子政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应用和注重成效为主线,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应用成效,促进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建设,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走一条立足国情、讲求实效、面向未来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适应云计算发展形势,2013年2月,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印发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提出了要积极推动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为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创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在承担全国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期间,开展了大量的全国电子政务基层调研和基层人才培训工作,为电子政务在基层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工信部在承担全国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期间做了大量推进工作,但受限于全国电子政务复杂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起来困难重重,尤其是在统筹规划布局和重大项目落实实施方面缺乏有效抓手。
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该时期电子政务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随着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需求日益迫切,各级政府部门围绕市政管理、应急救灾、公共安全、社区服务、市场监管、并联审批等业务主题,以多种模式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新技术应用情况比较显著。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多数政府部门政府网站都推出了手机版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政务服务APP应用等,后期随着微信普及推广应用,政务部门都纷纷利用微信公众号推进政务公开,极大地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例如,2013年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腾讯微博以及微信。2013年12月18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新浪微博和人民微博。另外,随着云计算技术发展,许多政府部门利用云计算平台来推进政务部门电子政务集约建设。
四、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时期(2014年-至今)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简政放权
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为了统筹推进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2014年2月,党中央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事务推进。此后,与电子政务统筹推进相关职能从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划归到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由该局负责统筹推进全国电子政务发展工作,全国电子政务发展和推进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技术应用发展情况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务领域成为了“互联网+”战略推行的重要战场,各级各部门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全面推进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多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条块分割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模式造成了网络分割和信息孤岛,严重阻碍了各类政务服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影响着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电子和政务融合深度不够,电子政务经济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制约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三是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共建共享、集约建设的电子政务投资建设体系尚未形成。四是基础数据库、电子证照、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基础配套资源服务滞后,使得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受到众多条件制约。
未来,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公众对政务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将会进一步加速一体化电子政务建设,助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联系邮箱:)
关于电子政务安全的问题,通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的决定》、《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子政务安全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