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孔子游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孔子遇项讬和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孔子遇项讬
孔子带着十多个弟子去泰山游春,当车子经过一个村头的时候,突然从路旁走出来一个孩子,站在面前挡住了去路。
子路大声斥责那个孩子,为什么要拦车,妨碍我们赶路?
“你们不懂礼貌!”孩子理直气壮的说。
孔子十分惊奇,坐在车上说到:“你说说看,我们什么地方对你无理了?”
孩子说到:“如果你前面有一座城,是车绕城走呢,还是城给车让路?”
孔子答到:“当然是车绕城走啊,哪有城让车的道理?”
孩子说到:“好!您看,您的前面不就有一座城吗?”
孔子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发现在车前约二十步远的路中心,确实有一座用泥巴垒成的小城,面积虽然只有三尺见方,但是那高耸的城楼,整齐的城墙,城墙上的垛口和布局得体的望楼,都显出孩子的匠心。
孔子被感动了,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你说的有道理。我们没有看到你的城。我们失礼了,请你原谅。”
说着,他让子路把车绕过了小城,边走边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孩子答到:“我叫项讬,今年7岁了。”
孔子说到:“刚才你讲得很好。你年纪虽小,也可以做我的老师啦。”
一、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冬天,孔子游说讲学,一日行至兖州西关(今旧关),遇见一个小孩正用树枝在路上画画。孔子凑近一看,见小孩画了一座城,孔子见他画得认真仔细,城也画得很漂亮,不忍从上面踏过,便从一旁绕着走。
孔子刚刚走过,不想那小孩竟气恼地甩掉画画的树枝说:“你这老先生好没道理,放着城门不走,为何绕城而过?”
孔子以为小孩误解自己,便解释说:“我是看你城画得好,怕踩坏了,才绕道而过,你应该感谢我才对呀?”
小孩不以为然地说:“城若不让人过,要城有何用?我画的城就是让大家走的。”
孔子见小孩聪明伶俐,顽皮中显露才智,有心试探他一番,故意为难地说:“你画的城门这么小,我如何过去呢?”
没想到那小孩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地回答:“对,画上的小城门是给小人走的,你是大人,应该走大城门,这如何办呢?我再给你画个大的吧?”
说着,小孩转过身去对着兖州城方向,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一番,然后恭敬地对孔子说:“大人,那座城画好了,请上路前行吧。”
见到这么聪颖的孩子,孔子顿起爱才之心,就约他一路同行。因为是冬天,树上的叶子早就掉光了,只有松树和柏树仍挂着绿,小孩指着路过的几棵松树问孔子:“老先生,你说松树为何冬天也不落叶,天再冷也能枝茂叶青?”
孔子说:“松树心实不虚,所以才耐得严寒。”
“老先生说得不对,竹子倒是心虚不实,可他也跟松树一样耐得严寒”。
孔子见小孩说得很有哲理,感叹地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这孩童可做我的老师呀。”
两人走到护城河时,正巧有一群鹅“哦哦”地叫着跳进了水里。小孩又问孔子:“老先生你说说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响亮?”
孔子想了想说:“鹅因为脖颈长,所以才能引吭高歌。”
小孩摇摇头说:“老先生,那井里的蛤蟆河里的蛙,脖子能算长吗?却是叫声震天不亚于鹅。”
孔子暗自佩服这小孩子才智过人。
两人又往前走,来到城门口,忽然听到一阵阵吹吹打打的喇叭声,只见从城里走出一队送葬的人。领头的那个人披麻戴孝,挥舞着器丧棍边走边唱,后面的那些人却没有哭的。
孔子心里老大不快,正想走过去教训他们一番,却被那小孩拉住了胳膊。待到送葬的人走远,孔子责问小孩说:“生之于父母,养之于父母,父母过世悲哭才是。刚才那帮人不光不流眼泪,而且还边走边唱,真是不成体统。我要去教训教训他们,你却把我拉住,这是什么道理?”
小孩反问孔子:“老先生可曾听清他唱些什么?”
孔子说:“不曾听清”。
“您连人家唱些什么都没有听清,却要去教训人家,不知老先生怎样‘对症下药’?”
孔子问小孩:“你可曾听清他唱些什么?”
“听清了。他们唱的是‘肥猪出了圈,野马上了羁,金银入了柜’。”
孔子不解,他问小孩:“你可解得这其中之意?”
小孩说:“这有啥难?‘肥猪出了圈’就是闺女找了婆家,‘野马上了羁’就是给儿子娶了媳妇,该操心的事都操完了。”
孔子又问:“那金银入了柜又作何讲?”
小孩说:“金银入了柜”指的是父母享尽天年有了归宿。老先生刚才讲过,生之于父母,养之于父母,这话不假,但是父母过世不一定悲哭就好,有的人父母在世时百般虐待,是不孝之子,而父母去世时却装出一副孝敬悲伤的样子,放声嚎哭,以欺世人。
而有的人却不这样,父母在世时他们问寒问暖,百般敬重;父母过世时,心中虽然悲痛,但却问心无愧。
真正孝敬的人,悲痛只是装在心里,有些啼啼哭哭的人不过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刚才那人一路走一路唱,我看他是个懂得孝道的人。唱只是有意警醒世人,并不为过。”
孔子点点头,觉得这孩童不但才华过人,而且深知孝道。礼贤下士的孔子便和这孩子结下忘年之交,拜他为师。
这个孩子就是项橐。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项橐
项橐(xiàng 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 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二、孔子是几岁遇见项橐?
据史书记载是项橐七岁的时候教孔子。项橐是名不见经传的少儿,传说孔子也曾向其讨教过问题。汉画中出现有孔子与少儿的画像。目前对此少儿身份的认定有两个观点,一是推测为项橐,二是否认是项橐。但这两个观点均靠臆度,没有作过合理的考证。
比如,有人认为:“在汉代画像石历史人物故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儿童是孔子见老子图中的小儿,不仅山东汉代画像石上常见,陕北、四川等地画像石上也有。这个小儿从前被释为七岁为孔子师的项橐(佗),但山东平阴实验中学晋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有榜题,虽然难以准确释读,但非项橐无疑。”[3]
鉴于目前对项橐身份的争议,要研究汉画中孔子向项橐学习的故事,首先要确认其中与孔子对话的少儿是否为项橐,因此,这就有必要先从对少儿身份的考证开始。
孔子礼遇项橐的故事记载于《史记·甘茂传》中:“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的是“夫项橐”。《论衡·实知篇》:“夫项托七岁教孔子。”没有文献记载孔子向其他儿童学习的故事。说明汉画中出现的儿童只能是项橐,也证明有关孔子与项橐之间的传说,至少在战国末期就存在了,到汉代依然流传着。
现在再来看山东平阴实验中学出土的7号石画像(图49),画面分二格。上格“右边一人躬身向左,脑后榜题‘老子’;其前一小儿与之对立,小儿手上扬,头上方榜题‘太囗诧(诧?)’;小儿身后为孔子及其弟子,共12人,除左边第二人外,皆向右立。前面的孔子躬身侧立,脑后榜题‘孔子’;其后为‘左丘明’、‘颜渊’,皆躬身侧立;颜渊之后的‘闵子’回头与‘伯牛’对话;其后为‘冉仲弓’、‘囗囗’、‘子赣’、‘冉囗囗’,其后三人榜题不清,最后二人相对而语”。[4]
平阴墓儿童旁题刻的“太”字,“太”与“大”相通;把平阴墓儿童与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壁画墓(图50)[5]儿童旁的题字与文献之间对比:平阴墓中儿童旁榜题的“诧”字与“托”或“詑”字相似,应该属于“托”或“詑”字的误笔;[6]和林格尔墓儿童旁题刻的最后一字与“橐”字极相似,大约是“橐”的异体字;“橐”与“托”又是同音异体字。因此,根据文献记载再结合孔子问礼的汉画,可以合理地推理出平阴实验中学画像中“大囗詑”的“大”与“詑”之间无法辨认的字是“项”,即该儿童旁题刻的正是甘罗说的“大项橐(托)”。按,《索引》、《正义》皆云“尊其道德,故曰大”。大项橐,即伟大的项橐。然而《战国策·秦策五》称作“夫项橐”,只是称谓不同而已。也就是说,此类汉画表现的是孔子向项橐学习。
相传《列子》为战国时期的道家列御寇所撰写,他在《列子·汤问》中借助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嘲讽了孔子的无知。这当是儒、道之间相互排斥和诋毁而出现的虚构故事;但在汉代,人们可能认为实有其事,理解为是在赞扬孔子好学,不耻下问,否则不会刻画此故事。
后世流传多种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如明代《历朝故事统宗》卷九“小儿论”载:孔子“一日率弟子御车出游,逢数儿嬉戏于道中,有一儿不戏,孔子乃驻车问曰:汝独不戏,何也?小儿答曰:凡戏无益,衣破难缝……岂为好事。故乃不戏。遂低头以瓦片作城。孔子责之曰:何不避车乎?小儿答曰:自古及今,惟当车避于城,岂当城避于车。孔子乃勒车当道,下车而问焉。”日本平安朝时(相当宋仁宗时期)的《今昔物语集》卷十第九中有《臣下孔子路遇童子问答》,所载亦为孔子与小儿论难的故事。[7]以后在敦煌文献发现的《孔子项橐相问书》的内容,应该是汉代故事的承续,为汉代广泛传刻的孔子师项橐画像,作出了很好地注脚。
孔子向项橐学习的画像发现于《微山汉画像石选集》[8]:图20,画面分三框。右边一框,上面建筑里为主人生活的场景;下面门右边仙兽对语,门左边孔子左手拿帛带、拐杖,右手举一雉,其面前跪着项橐。以及武氏祠西阙北面的画像(图51),[9]画面分四格,由上至下的第二格,右边,项橐推独轮车面向左,孔子与其作对话状相对站立。因此,把此类汉画命名为“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如何?
3、
孔子向老子和项橐学习
汉代匠师为了集中表现孔子的好学,还刻画了孔子同时向老子和项橐学习的画面。该类画像,过去一直被人们称为“孔子见老子”。但是从画面里出现的人物和布局看,并非单纯的孔子见老子,因为孔子和老子中间还刻画了项橐。所以,依然要先弄清孔子究竟向谁学习。
山东嘉祥发现大量所谓的“孔子见老子”画像(图52),例如《嘉祥汉画像石》[10]中,
图11,画面分二格,上格为“孔子见老子”。 孔子和老子分别在左右站立,他们之间站立项橐。孔子低头注视着面向自己的项橐;其身后三人,为孔门弟子。
图36,画面分二格,上格的“孔子见老子”图中,右边孔子手捧一只雉,低头与项橐对话,项橐的左边站立着老子。
同书的图47、图49、图51、图83、图93、图126;《武氏祠汉画像石》图69,也有所谓的“孔子见老子”,孔子与项橐作对话状,只是孔子手中有时拿帛带或一只雉、二只雉,其余的大同小异。
其他也有许多人认为,有孔子、老子和项橐的画像就是表现“孔子见老子”的故事。比如,陕西绥德军刘家沟也出土了“孔子见老子”汉画,[11]而山东郯城县庙山乡出土的“孔子见老子”汉画中,[12]
画面的左边,老子拄一杖,孔子站在右边看者老子,其身后站立的项橐一手推独轮车,一手托一雉,自娱自乐。最右边站立七个人。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小板申护乌桓校尉汉壁画墓,中室壁面上绘有“孔子向老聃问礼”,二人中间有下跪的项橐。
“有的孔子见老子故事,还刻出题榜,表明是孔子、老子。……老子和孔子之间,往往有一个小孩,一般认为即是项橐。”[13]
巫鸿先生也说:“(四川)新津石棺上的孔子见老子运用绘画语言表现了同样的思想:画面中孔子向老子以鞠躬表达敬意,而老子却昂头袖手,直视来访者。同一题材在山东画像中的表现则大不相同。东汉时期孔子的肖像在山东极为流行,这位大师及其弟子的形象几乎成了当地崇拜的偶像。但以武氏祠所刻孔子见老子为例,所表现的是老子走出都城,在路上迎接孔子,以表示其对后者的敬意。”[14]
等等。
汉画“孔子见老子”一词的称呼大约见于清代,如黄易《修武氏祠堂记略》:“孔子见老子画像一石,八分书,八字。”[15]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另据《孔子世家》记载,当时孔子只与南宫敬叔、一名童仆一起拜访老子;此时孔子的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无需拐杖;他的弟子也极少,更未曾遇见项橐。所以,该类画像描绘的故事情节与司马迁的记载不完全一致。说明艺匠并不是按当时的传说故事刻画,只是在主观地表述这个事件。至于画面中人手中的拐杖、帛带或雉这些细节,一方面,旨在为了表现事件和标明人物的身份;另一方面,古人拜师要送见面礼即束修。孔子拿的雉或帛带,显然是去拜访二位老师而准备的束修;也是孔子尊师的具体表现。《汉书·儒林传》中也记载,武帝聘请申公时“使使束帛加璧”。
目前发现的此类画像里,大多为孔子与项橐作对话状,似乎没有关注对面的老子;但在郯城的画像中,孔子和老子面对,项橐却又被冷落在了旁边。这说明孔子、老子和项橐组合的模式不固定,却表达了同一个图像意义。也就是说,画面是表达孔子向他们二人学习,而并非单独向老子学习(即孔子见老子)。所以,该类汉画不应单纯地称之为“孔子见老子”,命名为“孔子问师”是否更合适?
我们不能把上述画像笼统地混为一谈,或者是谁见谁,而要探寻画面所要表达的目的。文献记载中未曾有过老子和孔子向项橐学习的事情,然而,汉代人是通过对学无常师的孔子的刻画,形象地展现孔子的好学美德。在汉画里,无论是孔子见项橐还是孔子见老子,或者是孔子见老子、项橐,三种画面都是为了展示孔子的好学和不耻下问的精神,老子或项橐只是起到衬托孔子作用。
三、孔子在燕国遇到一个名叫项陀的少年,项坨说:“听说孔先生是圣人,很有学问,今天有一题请教
故事不全。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样的水没有鱼?什么样的火火没有烟?什么样的树没有叶?什么样的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见怪不怪的说:“你可真是问得怪了,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便放声大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顺提:项坨。应为项橐。《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
关于孔子游春的问题,通过《孔子是几岁遇见项橐?》、《孔子在燕国遇到一个名叫项陀的少年,项坨说:“听说孔先生是圣人,很有学问,今天有一题请教》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孔子游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