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兴办福利工厂,她以这样的方式助力残疾人的幸福人生

兴办福利工厂,她以这样的方式助力残疾人的幸福人生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关爱残疾人手抄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兴办福利工厂,她以这样的方式助力残疾人的幸福人生和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该怎么办?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兴办福利工厂,她以这样的方式助力残疾人的幸福人生
  • 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该怎么办?
  • “携手残疾人,共走幸福路”征文
  • 国家对残疾人有什么优惠政策或补助?
  • 一、兴办福利工厂,她以这样的方式助力残疾人的幸福人生

    辛兴芬出身沂蒙山革命老区红色家庭,为了助残事业她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办得红红火火。自1994年辛兴芬担任厂长至今,27年间福利服装厂从6名聋哑人一步一步发展到20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规模。很多人不仅在这里学到的技术成了业务骨干,还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家庭,翻开了幸福人生的崭新一页……图为2020年9月30日,辛兴芬在车间里抱着职工周庆满的孩子。(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2020年国庆节前夕,光明网记者曾专程赶往莒县采访了福利服装工厂。偌大的厂房机械轰鸣,工人们娴熟地在打版、剪裁、缝纫、熨烫等生产线上忙碌着,如没有人特别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残疾人服装工厂。

    期间,不太会说普通话的辛兴芬,总是不好意思笑呵呵地问:“俺用老土话说的事,您听不懂吧?”为了便于记者理解,采访结束后,她还单独用手机微信发来了一段文字,介绍这些年她和残疾人的故事。图为2021年9月11日,辛兴芬(左三)在车间里和职工们分享刚出版的书。(宋时轮摄/光明图片)

    莒县是革命老区。辛兴芬出身红色家庭,自小受父辈影响,对党充满深厚感情。从小就在农村生活锻炼的她,二十多年间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4年招工进厂后,因为工作突出、乐于助人,单位把她树为榜样,每周在厂里的黑板报上宣传,号召全厂职工向她学习,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雷锋大姐”。“表扬是一种压力,每走到表扬我的黑板下,就不敢抬头。”辛兴芬说。

    图为2020年9月30日,职工戚商业在车间里工作。面对记者的镜头,戚商业很礼貌地用手语表示感谢。自幼家庭条件困难的他从1996年起就在这里上班,至今已有25年了。在这里,戚商业不但学到了一门很好的缝纫技术,还在辛兴芬的介绍下结识爱人段君妮并在工厂里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1993年,辛兴芬调入莒县水利局工作,也正是这样一次工作调动,让她和残疾人事业结下了不懈之缘。辛兴芬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很多事业单位都在搞实体经济,水利局6家下属企业中就有一个小服装厂(福利服装厂的前身)。时隔20多年,辛兴芬依然记得1994年的一次全局职工大会上,局长宣布她去服装厂担任厂长的情景。由于担心自己没能力搞好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散会后辛兴芬急忙跑到局长办公室面谈请辞,却被局长的一番话感动了。他说,这个厂子里有几个聋哑人,他们需要你,厂子办好了他们的生活就有着落了,你是共产党员,必须听从组织安排,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去哪里。

    图为2020年9月30日,辛兴芬(右)在车间里与裁剪车间主任王兰玲一起打版剪裁布料。(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听完领导的谈话,辛兴芬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全力把厂子办好。就这样,辛兴芬带领局里7个正式职工和6位聋哑人白手起家,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并且一干就是27年。

    图为2020年9月30日,职工王同仁(左)和王同乾兄弟二人的合影。他们兄弟二人都是聋哑人士,从小在厂里长大,熟悉各种技术工种,是车间里的多面手和技术骨干。和戚商业一样,王同乾和王同仁兄弟俩不仅在这里有了一份好的工作,还在辛兴芬的介绍下收获了各自的爱情,在厂里结婚生子,建立了幸福家庭。(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在那个信息还不算发达的年代,寻找市场和销路是相当地难。为了挽救濒临倒闭的小厂,辛兴芬走遍了胶州、青岛、诸城等地所有的服装市场,却始终拿不到订单,急得嘴上都起了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数次登门拜访后,一家外贸企业给了她一个只有200条小童裤的订单,且价格很低,每条只有2元钱。尽管如此,辛兴芬还是觉得如获至宝,把订单带回了工厂。

    图为2020年9月30日,剪裁工人董相棎在裁剪车间里剪裁布料。(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因为外贸服装对质量要求特别高,辛兴芬就带着大家先用旧衣服在机器上练习,并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技术,加班加点抢进度,历经半个月时间,把200条小童裤订单做成了精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工厂也从此打开了局面。

    图为2020年9月30日,质检员石平传在车间里一丝不苟地进行产品检验。(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辛兴芬说,坚持做残疾人事业不容易,但却很有价值。20多年来,福利服装厂从6名聋哑人一步一步发展到200多名残疾人,他们在这里刻苦钻研学习技术,一丝不苟忙于生产,在奋斗的路上找到了生活和工作上的自尊、自强和自信。每每看到他们成双成对或领着孩子幸福微笑的样子,自己心里感觉暖暖的……

    图为2020年9月30日,职工张守桥和季友彩的合影。他们夫妻二人自小均在厂里长大并学会了技术,后在辛兴芬的介绍下结为夫妻。(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老天给他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他打开一扇窗”。在辛兴芬的眼里,残疾人心灵手巧,专注力强,只要你理解他,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们总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带来让人惊喜的成绩。有些刚进厂性格内向甚至孤僻,沟通不畅、行动不便的人,都成了多面手,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图为2020年9月30日,职工于纪修在车间里娴熟地操作缝纫机。于纪修小时候曾患幼儿麻痹症,刚来工厂行动不是很方便,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辛兴芬将他分配到了裁剪车间。在辛兴芬和同事的细心照顾下,于纪修不但恢复了行动能力,还成了厂里的技术员。(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一个曾经濒临倒闭的小服装厂变成了200多位残疾人的福利工厂,成了他们暖心家。在这里,每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住房、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升学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辛兴芬都会事无巨细,亲力躬行。用她的话说,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残疾职工活出生命的尊严,收获幸福人生。

    图为2020年9月30日,辛兴芬在车间里抱着职工周庆满的孩子。辛兴芬将工厂里的职工视作家人,将他们的子女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在这里,娃娃们都亲切地称呼辛兴芬为“兴芬奶奶”。(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2020年10月27日,总投资2500余万元,建筑面积9193平方米的莒县残疾人安康中心交接仪式在莒县福利服装厂举行。据了解,该项目主要用于莒县福利服装加工厂残疾职工生活居住、活动室、餐厅等,标志着困扰福利服装厂多年的残疾职工住房问题得以解决。领钥匙的那一天,辛兴芬激动地说:“残疾人安康中心圆了一百多名残疾职工的“住楼梦”,政府帮了我们的大忙。”

    图为2021年10月22日,无人机航拍与福利服装厂仅一墙之隔的莒县残疾人安康中心。(张相全摄/光明图片)

    辛兴芬兴办福利工厂,带动残疾人就业的故事在社会上广为流传。2014年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辛兴芬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5年,辛兴芬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9年,莒县福利服装厂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残疾人之家”称号。除此以外,辛兴芬还先后荣获山东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这些荣誉,辛兴芬说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作为党员自己要不断地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带领大家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图为2020年9月30日,职工穆得娜在车间里工作向记者展示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满脸的自豪感。在辛兴芬的介绍下,穆得娜组建起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儿子杨玉玺去年更是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青岛大学,每每谈及此事,她总会喜上眉梢地拿出儿子的录取通知书与周围的人分享她的喜悦。(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来源: 光明图片

    一、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该怎么办?

    我就是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也很荣幸地被聘为乡镇残联专职干事,从事基层残联工作13年有余,深知农村残疾人的疾苦。对于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该怎么办?

    自信、自强、自立是残疾人必须必备的素质。尤其农村残疾人没有生活来源,必须寻找适合自己能够实现价值的项目,增加家庭收入,体现个人价值。

    农村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我工作的乡镇共有残疾人4000余人,可以说是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还是一个重点的省级贫困乡镇,贫困残疾人户多达2000余户。

    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工作,我这2000余户的残疾人全部脱贫。当然,这里面必须有政策进行扶持,否则的话不可能实现全部脱贫的这种状况。

    特别在去年我们镇残联的脱贫工作是非常的艰难,工作量之大,前所未有。几乎一年天天在村里面行走,调查每一户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以及残疾新的脱贫状况,尤其在教育、就业、康复、医疗以及收入家庭方面做出了重点的调查。

    对于发现残疾人家庭的需求方面,逐户逐条的给予解决,个人职责内解决不了的,只能够上报有关部门进行落实解决。毕竟去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几年,要求所有的精准贫困户全部脱贫。所以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只要涉及到残疾人脱贫方面的合理需求,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执行。

    下面就针对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确保基本的生活需求?

    一、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群,如何做到生活脱贫?

    重度残疾人是指的残疾等级为1~2级的残疾人。主要包括肢体,精神,智力,言语,听力,视力以及多重。

    在正常人理解的范围内,重度残疾人就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其事实不是这种情况。

    对于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或者多重当中的一部分残疾人,基本上劳动能力障碍非常的大。

    这类绝大部分劳动能力不存在这一部分,残疾人必须依靠政策性的补助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解决的办法是申请农村低保,尤其现在已经实行农村贫困残疾人单独施保,也就是本人可以通过申请农村低保。

    在我们这边一旦申请了农村低保,就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我们这边贫困残疾人的平均低保在300元左右,加上最低生活保障140元,这样每个月就达到了430元。基本上能保障这类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这边对于1、2级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重度护理补贴。以及重度护理补贴为每个月140元,二级重度鼓励补贴为每个月125元。

    对于言语、听力以及一部分一二级的残疾人还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比如我们这边有村里有一个肢体一级残疾人,是因为车祸造成了下肢瘫痪,失去了全部的知觉。

    这位残疾人曾经一度出现了厌生的情绪,自暴自弃。毕竟曾经是一个 健康 的人,半路出现残疾就非常的抑郁。

    经过多方面给他做思想工作,又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并且给他介绍了绒秀这个行业。残联部门给他免费培训,而且是上面进行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刻苦的学习,学会了绒秀这门技术,然后慢慢的开始秀一些物件。如今已经是村里绒绣技术最好的一个人。

    由于身体残疾比较严重,每工作1~2个小时就需要休息一下,每天持续的工作时间也超不过5个小时。但是他绣出来的大的作品能卖到3万余元。

    现在公司里给他签上了就业合同,每个月保底工资1500元,他现在非常的满足自己的生活。毕竟自己残疾了,但是还能够创造一部分价值,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万事皆有可能,只要你有恒心的去做一件事情,尽管你身体出现了残疾,但是还是能够通过努力找到自己适合的项目,赚取一部分钱。至少能够解决自己的生活基本需求的支出,减少家庭的经济开支。

    二、针对轻度残疾人群,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

    轻度残疾人是指的残疾级别为3~4级的残疾人。身体出现了某部分的残疾障碍,导致了部分的劳动能力的缺失。

    对于这类人群至少有劳动能力,不能够自暴自弃,也不能够游手好闲,更不能够因为自己有一点残疾,就作为一个资本要求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性的照顾。

    残疾人的基本政策,大部分都会得到落实,残疾人基本上都能享受。比如我们这边持有残疾证的人,新农合由当地的财政部门给予购买,而且还给购买了相关的意外保险。

    轻度残疾人在出门的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照顾。比如 旅游 的时候可以免门票,大城市里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等等。

    我们这里轻度残疾人,如果愿意工作的话,在工作的年龄阶段能够安排工作,只要他有需求。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安排一部分残疾人去就业,或者参加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关的就业环境和项目。

    关键的原因一点,对于一部分轻度残疾人自暴自弃,而且经常在家里游手好闲,不愿意去工作。以至于抱怨政策不给他照顾,也有一部分人根本吃不上低保,因为现在的低保不一样懒惰。

    我们这里有一个村里的三级残疾人,小腿出现了缺失,但是残联部门免费给他安装了假肢,行走和正常人差不多。

    这位轻度残疾人,起初在家里游手好闲,从来不愿意工作。一旦手里有一点钱或者是父母的养老钱拿来以后,就会参加打牌赌博的行为。

    甚至这位残疾人把自己的责任田租给村里的人耕种,把租金又用作于打牌,只是图了一时的快乐,或者说做梦想翻本。然而家里却是家徒四壁,吃饭都出现了困难。

    我了解这位残疾人以后,给他做思想工作,并她并把他安排在一个福利厂的工作。

    由于他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也没有一技之长,即便是给他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也心不在焉。厂子里多次想开除他,因为他在厂子里不但工作不努力,还影响他人的工作状况。

    最后通过与厂子协商,让他会厂子里的食堂上班,每个月给她1800元,并给他免费购买了 社会 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险、意外伤害险。

    这样这位残疾人才算安定下心来,毕竟农村做饭方面还是可以的,至少能够摘摘菜、刷刷碗、洗洗锅等等。因为这样的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只是在饭点的时候比较繁琐一些。

    所以对于轻度残疾人,只要自己愿意去工作,而且能够坚持住,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是能够满足的。

    残疾人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一点,而且劳动能力相比正常人差一些,工资当然会比正常人要低一点。

    所以残疾人要认清自己的处境,要理解 社会 给自己的一些偏见,接受现实,努力工作。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不要自暴自弃,相信每一个人都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最后再来介绍一下,本人作为一名重度残疾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增加家庭收入的?

    作为一名重度残疾人,对于体力劳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根本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

    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既然不能够从事体力劳动,那我们就寻求一条从事脑力劳动的行业去做,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其实本人在以前也经常的苦恼,因为家庭收入比较低,或者说根本就是捉襟见肘,生活非常拮据。

    那个时候的生活确实困难,有时想买肉吃,即便是肉便宜到10元一斤也买不起。人或许就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生活压力大了,就会想着如何去赚钱,去寻求赚钱的路子,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行业。

    2017年发现了自媒体,是适合失去体力劳动人的一份职业。做自媒体有户外自媒体和户内自媒体。

    所以我选择了同时户内自媒体,那就是靠写作来增加收入。起初写一篇文章给一分钱,有的甚至不给钱,后来不断的学习,努力参加一些培训,掌握了写作的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4年的努力,回答问答题1万余篇,如今写作水平极大的提高,收入当然也就增加了。

    在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共从事自媒体收入20余万元。这样的收入相比较打工要强一些,在家里的家庭地位提高,增加了家庭的和谐度,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家庭的经济困难。

    通过本人的写作经历和对残联工作这些年的经验,要解决农村残疾人无生活来源的困境,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途径: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社会 观。

    只有自己有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有正确的三观,而且还要有自我困境的清醒认识,这才是实现家庭收入,或者是个人价值体现的主要的保障点。

    2、不要总依赖政策性的照顾,毕竟政策性的照顾是有限的。

    从某方面上来说这些年对于残疾人的政策还是非常多的,而且也从法律方面保障了残疾人的基本权益。

    但是政策性的照顾,是针对比较贫困的残疾人,而且照顾的标准是非常低的,只是从最低层面上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比如残疾人的护理补贴,每个月也不过100多元,这项比较残疾人的费用支出相差太多。但是有这100多元就能够温暖残疾人的心,可是数量是有限的,主要是国家的财政实力不允许。

    再比如说农村低保政策,只是针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每个月最多也不过300元,即便是城市的低保每月也不过500元,尤其现在物价比较高的年代,这样的低保的标准生活也是比较拮据的。

    3、要自强自立,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要自己就业。

    尽管身体已经残疾了,但是不能够自暴自弃,一定要自强自立,而且 社会 上也有很多残疾人成为成功人士的典范。

    上帝为我们关上了一扇门,但是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 。尽管这是心灵鸡汤,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没有残疾的那一部分的劳动力,或者是我们可以用头脑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么多的行业,我们可以有选择的余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技能,根据自己 健康 的那一方面去选择。相信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4、敞开心扉,多了解残疾人的创业故事,激励自己的潜能。

    近期网络上报道了一个下肢残疾人,它在家里面拖着病残的双腿,趴着养鸡创业。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但是他却成功了,至少能够增加家庭收入。

    尽管他身体非常的残疾,而且每天在养鸡场子里爬来爬去,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是他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因为他残疾了,还能够活到现在,而且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更多的收入。

    用自己赚的钱把老房子翻盖一新,这对于一个重度残疾人是的确不容易的。至少成为我们 健康 人的一个选择,更何况一些 健康 人游手好闲,还出现啃老的现象,或者说至少比那些 健康 人还强一些。

    写在最后: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要想走出这个困境。首先要有自立自信的信心,不要只靠着 社会 救济和政策的扶持要不断的寻求适合自己就业的项目,而且努力的坚持。

    要认清自己与 健康 人的差距,毕竟现实情况就是与 健康 人有一定的区别,而且也存在一些劳动能力的障碍。所以工资相比较正常人低一些,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也要接接受这个现实。

    努力总有回报。现在就业行业这么多,可以寻找一些家庭加工项目,再加赚取一部分生活费。不要抱着自暴自弃的生活状态,不要只靠着政策来生存,不要总是不劳而获。

    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该怎么办?

    我来结合农村所见所闻的情况交流一下。农村残疾人,绝对都享受有国家和政府的生活补贴照顾的,甚至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鳏寡孤独老人、及光棍汉都享受有国家补贴照顾,补贴数额根据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每人每月数百元。维持个基本生活保障是没有问题的。

    残疾人,因残疾症状不等,除部分肢体确实行动不便的及老年人外,多数的年轻些的,能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的人,都要想法再谋些其它营生增加点收入补贴家用的。

    有补鞋的、修理小家电、生活用品的、有赶集上会做些小买卖的、有烤红薯的等等。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我的一个乡亲,自小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走路,左上肢残疾。一家五口人,四口是残疾、伤病者,只有一个4岁的女童还算 健康 的。父亲出车祸落下后遗症,丧失劳动能力,母亲患脑炎落下后遗症,生活还可以自理。弟弟患精神分裂症,娶了个有点智障的媳妇,生了个女儿,后来媳妇离婚了,小女儿留下了。

    这个上肢残疾的,现在倒是家里唯一挣钱的人,他身残志坚,虽没上过学,但头脑清醒灵敏,很聪明的,十几岁上就开始做小生意,卖过老鼠药、光碟、冰棍、针头线脑小日用品、现在干的烤红薯。基本全年不休息,在邻近三五里村的集会上烤红薯卖,虽然辛苦一些,利润还是可以的。

    身为一个乡镇的民政办主任兼镇残联的理事长,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农村残疾人的一些政策,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现在国家对残疾人的政策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具体都有哪些,如何去申请。

    一、残疾证如何办理

    很多农民朋友可能不清楚如何去办理残疾证,我简要的给大家说明一下。

    现在残疾证办理的手续和流程非常简单。第一步去县残联开定残的介绍信,第二步拿上介绍信去县医院由医生开具定残证明(精神患者要去精神病医院),第三步拿上定残证明、身份证、两张二寸彩照去县残联。

    很简单。

    二、残疾人两项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是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这两种补贴是残疾人最基础的保障。

    残疾人有七种类别,每个类型根据自理能力的不同又分四个等级。根据残疾类型和等级的不同享受相应的补贴。

    一般来说,一、二、三级都可以享受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只有肢体、精神、智力、多重一、二级可以享受,言语、听力、视力享受不到护理补贴。

    为什么这样呢?

    很简单,虽然同为一级残疾,但因为残疾类型的不同,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言语一级,就是哑巴(只是说明问题,没有歧视的意思),劳动和自理能力就比缺一条腿的肢体三级影响要小的多。

    三、残疾人两项补贴如何申请

    残疾人两项补贴在当地乡镇残联申请。具体办理为从乡镇残联领取一式两份申请表,然后去村委会评议、公示、盖章,无异议后将申请表交给乡镇残联,乡镇残联上报县民政局。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需要村委会评议、公示呢?原则上残疾人两项补贴是对“ 生活困难残疾人的补贴 ”,因此,必须由村评议代表评议为生活困难才能享受。

    一般情况下,农村残疾人只要拿到残疾证,都会被评议为生活困难。

    四、残疾人其他政策

    除了两项补贴以外,在自主创业、技能培训、辅助器械等方面还有很多。

    比如自主创业方面有“阳光工程”,免费的技能培训,肢体残疾可以免费申请轮椅,听力残疾可以免费申请助听器等等。

    由于各地方政策可能有差异,这里不再一一介绍,可以去当地残联咨询。

    五、可以申请民政 社会 救助

    简单来说,在这里民政 社会 救助可以理解为农村低保。

    残疾和低保没有直接关系,但绝大多数低保家庭都有重病、重残人员。

    许多农民朋友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同样都是残疾人,甚至残疾类型、等级也一样,有人为什么就是低保户,有人为什么就不是,许多人就说这是因为“关系”。

    事确实是这么个事,但绝对不是因为“关系”。

    有人是有人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有两个:家庭整体经济状况是否超标,残疾是否为家庭主要劳动力。

    这两点是认定残疾家庭是否符合低保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家庭整体经济财产状况很好判别,符合就符合不符合就不符合。这个时候最为关键的就是看残疾人是否是家庭主要劳动力。

    很简单,同样是肢体二级残疾人,一个是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一个是四五十岁家庭的顶梁柱,这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可以说是天地之差。

    所以,我们不能总是说问,都是残疾人为什么有人是低保,有人不是这样的问题。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该怎么办?

    前面四个政策是普惠性的政策,只要是残疾人就可以申请。最后一个申请低保就不单纯是残疾人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家庭整体经济状况等。因为题主所提供的信息太少,确实不好贸然下结论。

    最后说一下,对于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可以单人户纳入低保。这个政策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实施,相信很快就会普及。

    现在的农村,身体健全的人,大部分都外出打拼去了,而对于身体有残疾的人来说,只能选择留在了村里维持生活。

    这些残疾的人,从儿童到老年人,有谁能看见他们的身体状况和面对生活的不便和艰难,让人的内心不免产生一种特有的同情和悲伤的感受。

    而这些身体残疾的农村人,在没有主要经济来源收入的情况下,他(她)们的生活靠什么来维持,谁来帮助他(她)解决这些实际困难呢?在这一方面,不得不说我们 社会 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真是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象这些身在农村的各类残疾人,帮助他(她)们能生活下去的,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民政部门的生治补助和社区及村干部们平时对他(她)们热心照顾与帮助。


    在没有土地的和其它经济收入的残疾人,百分之百的现在都是在享受国家贫困待遇的低保户及五保户还有残疾人每月的特殊补助。在低保户这方面,虽然全国各省地区的民政待遇指标不一样,但是每囗人每个月的429元的平均救助标准加上残疾人的每月特殊补助近80元到100元的标准,也让这些人得以在低指标的生活水平线上,能够让自己的生活维持下去。

    随着国家对城乡差别的进一步缩小,农村残疾人与低保户每人的补助标准还将进一步提高。而五保户之类则直接纳入当地政府的民政部门的扶养之列。

    通过上述之情,关于这些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离开了政府的救助,他(她)们也是难已生活下去,所以我们从心里感谢伟大的 社会 主义国家,也是党和地方各级政府还有 社会 上一些好心人在用心去关爱他(她)们今天和明天的生活。

    对于大家广泛关心的: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生活问题,党和政府已有了明确的规定,现在农村无弄是残疾人还是老年人、因病或其它原因而失去劳动力能力无生活来源农民,都由政府兜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且达到全覆盖,低保户、五保户都做到了应保尽保,不拉一人不少一户,他们的生活、医疗补贴,随着 社会 消费水平提高而提高,生活补贴逐月发放,保证了弱势群体的衣食无忧,体现了党和政府爱人民保民生的思想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的准则。

    那点低保哪里够用,自食其力吧!不要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就自累自弃,破缸子破摔,本人是肢体三级残疾人,进过家具工厂,从事安装送货,但是不残的人也不见得做工做得过我呀!而且我的工资都还比不残的高咧!

    后来我不满足现状,炒了老板的鱿鱼出来自己做全屋定制安装,2010年这个时期是房开火热的时期,房子好卖,全屋定制也跟着走俏,我刚好赶得上这趟致富的列车,一百万、一千万我不克比,但是回头望比我糟糕的人大把咧![爱慕][爱慕]

    凉办,失去劳动力怎么补都难,大多数残疾人是最难的,特别是天天伴有疼痛的更难。

    我们应该关心残疾人。

    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减少残疾人。

    当人们的道德普遍提高时,就不会有残疾人出生。

    今生行善积德,来世肯定不会成为残疾人。

    今生行善积德,来世肯定不会有残疾的孩子。

    所有的灵魂都不应受残疾的磨难,所有家庭都没有残疾孩子的折磨,残疾就消失了。

    残疾会消失,贫困户也会消失,自然灾害也会消失。

    您好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以我国现有的生活水平 农村针对这样的残疾人士应该是提供低保帮助的

    农村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 会享受到农村低保的帮助!生病住院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有好心人士的帮助和慈善机构的帮助

    二、“携手残疾人,共走幸福路”征文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注重“残健”公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试想如果把残疾人排斥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之外,而不是努力创造让残疾人与时俱进的有利环境,帮助他们达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就会失去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机,他们势必被社会遗弃,为时代所淘汰,造成更大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其关键之一是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一、富阳市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及存在问题 富阳市现有2.6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19%。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采取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地扶助贫困残疾人,在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残疾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一)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管理机构 社区残疾人组织是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保障,根据民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要按照社区组织建设的要求,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社区残疾人组织名称为“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社区残疾人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密切联系残疾人,代表其利益,倾听其呼声,反映其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联系有关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团结、教育、带领残疾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使其成为联系广大残疾人与社区居委会及政府的纽带和桥梁。2004年5月,我市残联制定《关于建立完善社区残疾人协会的实施意见》,富阳全市23个社区全部成立了残疾人组织(其中18个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5个社区成立残疾人小组),实现了“哪里有社区、哪里就有残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社区残疾人组织工作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仍相对滞后,政企不分,政社不分,企社不分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社区居委会名为群众自治性组织,实为街道办事处的“腿”,承担着大量的政府转移的行政职能,涉及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治安保护、家庭婚姻、就业服务、宣传教育、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文明达标、收费收款等十多个门类,相比之下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成了居委会的副业。虽然社区残协的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也切切实实为残疾人开展了各项服务,但作为社区居委会下的社区残疾人协会的工作也仅局限于人数统计、困难救济、节日慰问、社区服务等,对于残疾人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功能训练、就业安置、学龄教育等相对不足,社区残疾人工作总体滞后。 (二)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根据浙江省及杭州市的要求,富阳市要在2005年达到70%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为此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2004年主要实施了三件事:一是开展“光明行动”。为全市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的28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复明率达100%。二是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基层康复机构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由于社区康复具有就近就地、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的特点,成为残疾人康复的一种新型、经济、有效的康复服务形式。2004年3月在秋月社区开展康复工作试点,建立了社区康复领导机构、康复服务站,落实专职人员,开展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知识普及、转介服务。市残联投入资金,配备20多种康复器材,在秋月社区内设立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全天候为附近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群残疾发生的情况和残疾人康复需求,建档立卡,组织、指导残疾人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训练,抓好健康教育,10月份举办了全市90余人参加的康复培训班,普及康复知识,掌握康复技能,开展残疾预防,建立并实行儿童残疾发生报告制度。三是开展农村残疾人合作医疗保险。根据《富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的精神,“全市农村持证残疾人的个人缴纳资金在市残联的专项经费中列支”,全市共有6174位持证残疾人免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初步解决了农村特困残疾人看病难问题。 虽然残疾人康复工作已全面铺开,但由于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大多数残疾人未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服务。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也制约了我市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加之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发达乡镇社区康复服务已延伸到村一级,而许多贫困乡镇却尚未建立社区服务机构。因此社区康复服务还未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三)抓好残疾人就业培训,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对于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自强自立、解决实际困难、扶持残疾人群体、维护社会稳定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市残联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通过举办残疾人人力资源交流会,为企业和残疾人设立了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2004年全年残疾人进福利企业就业212人,其它企业36人;二是举办残疾人就业培训班,2004年共举办素质教育、法律知识、种养殖业培训班34期,培训残疾人3076人,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三是扶持残疾人种养殖业大户,残疾人开展种养殖业、加工业是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形式,杭州市残联下拨种养殖业扶持款15万元,市政府1:1进行资金配套,财政共投入31.36万元,乡镇街道投入19.79万元,扶持农村残疾人种养殖业基地12个,残疾人种养殖业大户203户,从而扩大残疾人就业渠道,加大残疾人就业力度。同时对部分从事个体就业和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在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市民求助系统等公益性就业岗位等也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 (四)建设市区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建筑设施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两方面,建设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对于帮助残疾人克服外界障碍的影响、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建设文明优美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近五年来,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绝大多数的新建、改建主要城市道路铺设了盲道,路口进行了坡化处理,有的路口还设置了盲人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相当一部分的新建、改建公共建筑物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无障碍设计和建设,居住小区住宅和公共交通的无障碍建设开始起步。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方便了广大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2001年出台《富阳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有关强制性标准中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要求,城区中新建或改建社区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区内残疾人经常出入的其他社会服务场所、设施等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进行了改造,方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在信息和交流方面,帮助有条件的残疾人学会使用互联网,获取和交流信息。 但当前无障碍设施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业主乃至全社会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认识仍有待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监督力度有待加强,道路、交通及建筑物无障碍建设及已建工程进行无障碍改造进展缓慢,特别是老城区已建工程无障碍设施改造十分疲软,已建无障碍设施管理滞后,全市整体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规范、不系统。在信息和交流方面,未能倡导服务行业人员学习、了解乃至掌握基本聋人手语,社区求助系统不完善,为聋人、盲人设计和安装方便他们使用的光声信号生活用品等不足。 (五)开展扶贫解困活动,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残联工作,在抓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和关注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为着眼点,全面构筑面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针对残疾人“住房难”的焦点问题,实施“助残安居工程”。市残联在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于7月份出台了富政办〔2004〕95号《富阳市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实施意见》,2004年安排126户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年底全部迁入安居房,这项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有效地改善了特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对此作了报道。二是对特困残疾人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因病致贫、因丧失劳动力致贫,200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首创以法律形式将农民纳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实施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当地维持居民、村民基本生活所必须的费用确定,由各地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适时调整。根据这一规定的精神,富阳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残疾人,一律纳入低保范围。2001年11月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对残疾人实行优惠扶助规定的通知》(富政发〔2001〕116号),对尚有一定收入的残疾人户,按当地城乡最低生活标准给予适当补贴。2004年,对全市1064名持证低保残疾人,核发了《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证》,定补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通过“低保+定补”的双重保障,特困残疾人家庭的最低生活得到了保障。三是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开展送温暖活动。2004年春节伊始,市残联分四路采用集中和上门慰问形式看望特困残疾人500户,在市级机关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市35家单位与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帮扶结对,2004年全年全市社会各界帮扶结对残疾人495对,发放城区特困户困难救助券,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以进一步保障。四是实施爱心助才工程。2001年,出台富阳市特困残疾学生入学补助通知(富财预〔2001〕54号、富残联〔2001〕7号),规定在校特困残疾学生小学每年补助300元,中学每年补助500元,中专以上每年补助1000元。在此基础上,2004年市残联深入开展“相伴十六年,爱心助成材”活动,使贫困残疾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四年大学教育都受到资助,全年共补助残疾学生213人,补助金额110600元,基本解决贫困残疾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 扶贫助困活动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宥于资金等原因,仍有100多户特困残疾人危房未能得到改造,贫困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未能实行全免费,残疾儿童入学率在97%以下。 (六)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残疾人文体水平。 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全面容入经济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残疾人体育的特殊魅力,为建设“小康体育”作贡献,同时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的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保障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市场满足残疾人消费能力的多样化需求格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加强残疾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关心残疾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支持和资助他们参加体育活组织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是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的情趣和情操、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是残疾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残疾人工作的一个亮点。为丰富广大残疾人的文体生活,推进全市残疾人体育事业,以“平等参与、文明共享”为主题的富阳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富阳中学顺利举行,共有来自乡镇街道、有关企业的34支代表队、38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进一步推动了全市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全民扶残助残意识,充分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特殊风采。同时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体育代表队参加省市和全国的各项残疾人体育比赛,经过3个多月的集训,我市轮椅篮球队于2004年6月份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 由于残疾人在生理、智力方面存在缺陷,行动上受到限制,他们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自己健身的项目和健身场所,而目前在我市大部分体育健身场馆都没有专门供残疾人运动、健身、娱乐的器械及专职体育辅导员,造成残疾人想健身却无场馆、设施、辅导人员等现实。特别是在当前国家要将小康体育深入到每个角落,如何使有能力活动的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是政府、社团组织乃至全社会都要重视的问题。应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协调社区各类公共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设施向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优惠服务,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开辟适合的活动场地、配置适合他们使用的视、听读物和体育娱乐器具等,以利于残疾人参加活动。加强残疾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关心残疾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支持和资助他们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健身氛围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为今后开展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残疾人事业”在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体现了一个执政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重视。如何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使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也能整体进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这不仅是残疾人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更是摆在政府面前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组织网络。 市政府要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社会保障领导小组,在乡镇街道及村级残联组织的基础上,乡镇街道建立专门的社保办,村级成立社保室,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资源共享的组织工作网络。乡镇、街道办事处下设管理残疾人保障工作的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向下传达、宣传政府制定的有关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并结合本区特点制定社区(村)残疾人服务内容和管理目标,指导并监督各居委会及村级的残疾人服务工作,落实残疾人的各项服务措施,及时向上反映居民对残疾人保障的建议和要求,以满足残疾人的各项需求。残疾人事业经费应纳入市财政预算,财政部门每年按一定比例拨付给街道办事处下的残疾人保障工作办公室。社区居委会下设社区残疾人协会(村级残疾人协会),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内在残疾人中有较高威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残疾人组成,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小区或村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上级残疾人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好本小区或本村残疾人管理、生活、康复、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工作,负责发动小区内社会力量,开展扶残助残,负责做好小区内残疾人的信访和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准确掌握小区各类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及其特殊需要,及时向乡镇、街道办事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办公室反映本区残疾人的要求。为了实现残疾人工作管理目标,残疾人协会应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建立两表(残疾人登记表、贫困残疾人登记表)、两册(扶残解困志愿者登记册、残疾人就业登记册)、两簿(走访残疾人登记簿、残疾人求助登记簿),切实落实社区残疾人保障。 同时,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只能保障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发生特殊困难时还必须有社会互助机制跟上去,特别是通过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来解决。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基层组织加大对残疾人服务的监督,以保证残疾人服务在正确方向和目标指导下有序运行。 (二)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构成了社会保障的三大板块。在三大板块中,第三板块非营利组织在推进残疾人保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实际上是一种群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结成的自我组织。因此,它能够通过社会捐助,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残疾人事业;第二,非营利组织增加了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由于广大群众参与,这一部门在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下运行,能较好地避免贪污、浪费; 第三,从目前来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组织运行甚至有外化为政府行为的可能。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容易从政府那里获得组织运行所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政府通过非营利组织更容易接近被服务对象,能更灵活地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出反映,以便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一点恰好弥补了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在社区残疾人服务方面尤其明显;第四,非营利组织其实具有一种企业化的市场品格,除了不以赢利为目的,它同样追求效率、提高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就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在社区残疾人保障方面,可以通过一种委托——代理的方式,政府将某一项残疾人服务项目通过订立合同委托给非营利组织承办,政府原则上不干预非营利组织的各项活动,尊重其自主性,使其担负起责任,但同时也要监督其工作的有效运行,必要时可向非营利组织提供补贴;在给残疾人提供服务时也可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由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通过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为残疾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将成为今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趋势。 (三)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网络 社区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完善还在于其服务网络的健全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比如可在社区成立“爱心助残热线电话工作办公室”,社区服务中心实行 “24小时全天候服务”;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整合社区康复资源,把残疾人康复纳入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按地域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有康复站、托老所、盲人按摩室等,康复站有专职大夫、有功能康复室,康复器械全天开放,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必须的服务。全面推进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健全服务网络,增加服务网点,增设残疾人服务项目,同时将残疾人社区服务工作推向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四)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教育、康复和权益保障 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保障,是摆脱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我市“十五”期间的硬指标是残疾人就业率城镇达85%以上,农村达87%以上。面对当前就业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增强残疾人综合素质,努力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各类人才,以提高残疾人就业再就业能力。残疾人的康复、教育使残疾儿童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要加大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救助力度,从义务教育段到高中段实行全免费,相关经费由政府承担。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整合社区康复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特殊教育,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对聋儿、脑瘫儿和智残儿的康复,家庭困难的可予减半或免收费用。对于权益维护更重要的是要调动残疾人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要维护各方面的权益,不只是解决生存问题,还有参与社会生活和民族、政治等问题,形成全社会扶持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尊重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提倡多一点人道主义,少一点偏见,多投入一份真情,少一点歧视,伸出关爱之手,献出关爱之心,推动我市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社区残疾人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陈喜强 、刘婵婵《公共管理学报》200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9 3、富阳市残疾人政策汇编.富阳市残疾人联合会.2002.8 4、富阳市残联2004年度工作总结.富阳市残联.2005.2 5、迅速发展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李浩《社会福利》2002.5有用就拿去

    三、国家对残疾人有什么优惠政策或补助?

    残疾证事实上就是一个身份证明,就跟身份证一样,只是证明你是一个残疾人。如果是地方残疾证的话,一至四级,可以申请低保。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市区的公园内享受免费,但在郊区一些特殊景点不免费。其他方面的优惠如下:搭乘火车、飞机,优先购票和搭乘;市内公共汽车免费;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免费携带。残疾人专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费停放;盲人读物普通邮件免费寄递;残疾人就医,优先挂号、就诊,盲人、双下肢残疾人、多重残疾人免交挂号费;残疾人免费进入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宫)等场所;使用收费公厕免费;影剧院、体育场(馆)提供半价优惠。

    关于关爱残疾人手抄报的问题,通过《“携手残疾人,共走幸福路”征文》、《国家对残疾人有什么优惠政策或补助?》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关爱残疾人手抄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五育并举”积极评价表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关爱残疾人手抄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五育并举”积极评价表和“五育”并举政策的优点有哪些呢?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