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马角乌头的意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典故简说,历史细看:乌头马角(荆轲刺秦王)和荆轲刺秦王典故_荆轲刺秦王是什么意思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典故简说,历史细看:乌头马角(荆轲刺秦王)
乌头马角
同“乌头白,马生角”。清 钱谦益《一叹示士龙》诗:“一叹依然竟陨霜,乌头马角事茫茫。”
并列 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语本《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柳亚子《夜梦陶公醒而赋此》诗:“~费疑猜,又见离魂入梦来。”△多用于描写不可能实现的事。→乌白马角 异想天开。
故事出自《燕丹子》
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嬴政对他无礼,太子丹的志向得不到伸展,想请求嬴政放他回到燕国。嬴政不从,于是谎称:“如果乌鸦变成了白头,马能生角来,我就允许你回去。”太子丹仰天长叹,〖天上掉下了粮食,〗乌鸦当时就变成了白头,〖低头叹息,〗马就生了角。〖橱柜中的木雕长出了肉脚,井上的树木跳过了水沟。〗秦王不得已送太子丹回去,却又在他必经的桥上安上了机关,想要陷他于死地。太子丹经过的时候,〖水里窜出了一条蛟龙,〗于是机关失灵了,太子丹才得以平安。
到了城门口,沉闷还没开。太子丹就学鸡叫,所有的鸡都叫了起来,于是得以逃回。特别怨恨秦国,总想报复秦国。(按:“低头叹息”四字,从张华《博物志》补;粮食、木雕、树木之事,从许劭《风俗通义》补;蛟龙之事,从林坤《诚斋杂记》补。)
于是太子丹奉养武士,无所不至。他给自己的老师鞠武写了一封信:“我是一个很差劲的人,出生在僻陋的国家,成长于贫瘠的土地,未曾瞻仰君子高妙的教诲、通达之人的大道。但是我的想法还是要有所陈述,非常荣幸得到了老师的垂青。我听说大丈夫所羞耻的,是受辱而苟活于世;贞德的女子所羞耻的,是被劫持而损失贞洁。所以才有宁可自刎也不回头面对着煮沸的油锅也不躲避的人,难道是他们乐于死亡而忘记了生存吗?是他们的内心有所坚守啊。现在秦王逆天而行,行为如虎狼一样暴虐,对我无礼,可以说是诸侯中最坏的了。我每每想到这里,痛入骨髓。料想一下燕国的军队无法抵抗,想要成年累月的守卫,力量也不充足。所以我才要收拢天下的英雄勇士,倾国所有来奉养他们,再用重金美言来引诱秦国。秦国贪图我们的贿赂,相信我们的话,那么只需要一剑刺过去,就相当于百万之师的功劳。顷刻之间,可以化解我受到的万世难遇的耻辱。如若不然,就是让我生无面目于天下,死又怀恨于九泉。必定让诸侯以我为笑柄,易水之北的燕国土地,还不知被谁占有。这也是您的奇耻大辱。我恭谨地送上我的书信,希望您能慎重地考虑一下。”
鞠武回信说:“我听说只图快意就会有亏于行动,只图心中快乐就会伤及到本性。现在太子要解除压在心底已久的怨恨,实在是我应该碎首殒身也不能回避的。但是我私下里认为:有智慧的人不能靠侥幸来希求成功,明智的人不能屈从自己的志向来满足自己的心意。事情有必胜的把握然后再行动,身家性命一定有所保障然后履行。这样才能保证事发没有失误,行动不必后悔。太子看重匹夫之勇,相信一剑的功效,而寄希望于成功,我认为还是疏于考虑。希望您能好好想想。”
太子丹得到回信之后非常不开心,于是召见鞠武当面请教。鞠武回答说:“我认为太子应该按照我说的话去做,那么易水之北,就永远没有受到秦国攻击的忧患,我们周边的诸侯,也必然对我们有请求了。”(按:意即成为成为天下霸主)
太子丹说:“这还需要等待漫长的时间,我的心里忍耐不下去啊!”鞠武说:“我是为太子深思熟虑过的啊!对待秦国,快不如慢,跑不如坐,(按:意即为动不如静),当今之计,应该联合楚国、赵国、韩国、魏国——虽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事情一定可以成功。我认为这才是良策。”(按:若是因历史,则此时韩赵两国已亡。但按照小说的意思,此时两国还在。把韩赵两国灭亡的时间延后,给后文荆轲的故事以充足的时间,故事也才从容——小说家言,不能当真,此处为一。)
太子丹于是高卧,不再听鞠武的话。鞠武说:“我不能为太子出谋划策。但是我认识一个人叫田光,他内心高深,颇有谋略。我愿意让他来见太子。”太子丹说:“遵命。”
田光觐见太子丹。太子丹站在台阶一侧迎接,迎接之后行再拜之礼(按: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起身拜两次,表达敬意)。坐妥当后,太子丹说:“我的老师鞠武先生不因燕国鄙远而我无能,邀请先生来到敝地。如今燕国在偏僻的北方,与蛮夷之地相接,而您却不以为辱,能让我得见您高贵的容貌,侍奉在您的身边(按:原文此两句对调,却明显与时间先后不符,疑为错简),这真是有赖祖上神灵保佑,才能让先生屈尊到此啊!”田光说:“自我成年以来(按:《礼记》:‘二十曰弱,冠。’即束发,为成人之礼),直到今天,只是仰慕太子高美的品行,认为太子的生命美好而已。太子有什么要教导给我的吗?”
太子用膝盖行进,走至田光面前,眼泪横流,说:“我曾经在秦国当人质,秦国对我无礼,我每天心中焦灼,希望能报此仇。但是论人数则秦国多,燕国少;算实力,则秦国强,燕国弱。想要合纵(按:合纵,是战国纵横家苏秦的主张,要求东方六国联合,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此对应,六国与秦国联合则称为连横,是另一纵横家张仪的主张),心中又不能忍受这种漫长的煎熬,经常吃饭不能分辨味道,睡觉不能安于枕席。即便能让燕国与秦国在同一天灭亡,对我来说也是死灰复燃,白骨再生了。希望现实帮我想想办法。”(按:抛开这篇小说不看,“死灰复燃”一词最早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韩长孺,即韩安国,汉朝景帝武帝两朝臣,睢阳人,原在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后来因事被捕,关押在狱中。狱吏田甲认为韩安国失势,就经常借故凌辱他。韩安国问狱吏:“你把我看成熄了火头的灰烬。难道死灰就不会复燃?”狱吏小说:“若是死灰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后韩安国出狱,韩安国笑道:“现在死灰复燃,你可以撒尿了。”最终善待田甲。这就很给我们疑问,鲁迅等人所称其为“汉前”的作品的说法是否可靠。)
田光说:“这是国家大事,请让我想想。”从此之后,太子丹安排田光住在高等宾馆。为他准备三餐,不停地询问,这样下来一共过了三个月。太子丹很奇怪田光竟然也想不出办法,于是把田光左右侍奉之人屏退,问道:“先生既然肯垂怜哀愍我,已经许诺赐教于我上等的谋略。我在先生身边侧着身子全神贯注地等着听,可是我来到这里已经三月,先生难道已经‘有意’了么?”(按:有意?有什么意?有主意?有见解?有意欺瞒?我们不能知道。)田光说:“即便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尽力来想办法的。我听说良马年轻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力气就行走千里,等到他疲乏老朽的时候,连道路都不能识别。(按:取路,我们把‘取’字理解成选择,不能选择路,就是不认路的意思。齐桓公老马识途发生在春秋,这里说老马不能‘取途’。我们绝不能说此事发生在齐桓公的事情之前,否则与历史的发生先后不符。我们不说韩安国的事情发生在书成书之前,于此理同。)太子听说我的时候我已经老了。想要给太子奉献良策,则太子不能按照我说的行动(按:言外之意,田光的意见也是希望合纵求胜,田光知道太子丹不会采纳,于是闭口不言三月);想要奋力效劳,可是我又不能(按:言田光已老)。然而我私下里观察您的宾客,没有一个是可以任用的。夏扶是血勇之人,一生气脸就发红;宋意是脉勇之人,一生气脸就发青;秦武阳是骨勇之人,一生气脸就发白。我认识一个人名叫荆轲,是神勇之人,纵使生气脸色也不变。荆轲博闻强记,身强体壮,不拘小节,要建大功。曾经在卫地居住,让贤士大夫脱难的有十多人,其余的庸庸不可称。太子想要成大事,非此人不可。”(按:田光以勇为标准评价太子丹的门客,还从脸色上讲究,证明此时田光已经有用刺客成事的意思在里面。)
太子丹离开席位,行再拜之礼,说:“如果能够借助先生的灵光,与荆君结交,那么燕国的社稷就可以长久不灭,全凭先生玉成此事。”田光于是起身离开,太子丹亲自把田光送到门口,拉着田光的手说:“这些都是关乎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按:“俯下身去”四字,从《史记·刺客列传》补。)
〖太子丹让田光和鞠武去拜访荆轲,荆轲喝的酩酊大醉,正在那里睡觉。田光和鞠武就在荆轲的耳朵里吐了口唾沫,然后离开了。荆轲觉睡醒了,就问他的妻子:“谁在我耳朵里吐唾沫了?”他的妻子告诉他:“刚才太子的老师鞠武来了,跟田光两个人吐的唾沫。”荆轲说:“出于他口,入于我耳,一定是大事。”〗(按:这一段从《金楼子•杂记篇》补。《金楼子》,南朝梁元帝萧绎著。)
于是去见荆轲,说:“我不自己度量自己无能,把您的声名上达到太子。燕国太子丹,真的是天底下的士人(按:这里的士不是从社会等级上说,而是从道德思想上来说的),把心中所有的希望都倾注在您的身上,希望您不要怀疑。”
荆轲说:“我有自己鄙薄的志向,经常说:‘如果能让我诚心相向的我会毫不顾惜地献身,但是跟我主观情感相异的,我便一毛不拔。’现在先生让我与太子丹交往,我愿遵命,不敢违背。”
田光说:“我听说士人不能让别人怀疑他。太子送别我的时候,说:‘我所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怀疑我啊。被人怀疑却苟活于世,是我所羞耻的。”面向荆轲,吞舌而死,荆轲于是前往燕国。
荆轲抵达燕国,太子丹亲自驾车,把左边的席位空出来。(按:中国古代一般以“右”为尊,但在车上例外,以“左”为尊位。因为车座一般是御者居中,警卫人员居右,为“参乘”,又叫“车右”。左边才是主位,一般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虚左以待”。这里太子丹亲自驾车,自然坐在左边,而对荆轲表示尊敬,自然留出左边的座位。)荆轲牵引着车索,也不谦让(按:绥,古代登车时手挽的索)。
到了太子丹的宫殿,座位安排已定,宾客们济济一堂。荆轲说:“田光褒扬太子有仁爱之风,说太子是不世出的大器,高尚的品行可以天齐,美好的声誉充满人耳。我从卫国的国都出发,望着通往燕国的大道,历经艰险而不以为辛劳(按:《说文》:‘勤,劳也’),望向远方而不以为远。现在太子用对待老朋友的恩情来礼遇我,有用对待新朋友的办法来尊敬我,这正是我不再谦让的原因,士人信任对了解自己的人。”
太子丹问:“田先生现在还好吗?”荆轲说:“田光送我的时候,说太子告诫他所言都是国事,以自期许大丈夫却不被太子相信为耻,已经面向我吞舌自尽了。”太子大惊失色,叹息流泪说:“我告诫先生,哪里是怀疑他啊。如今先生自杀,也让我无颜再活在世上了!”
茫然良久,很久都不开心。
自那之后,太子丹每天摆酒宴请荆轲。有一天,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太子起来为荆轲祝寿(按:寿,古礼,奉酒祝福,希望被祝福者长寿)。夏扶向前说道:“我听说如果士人受不到乡曲的赞誉,就无从讨论他的德行;马没有驾车的技能,就无法决断它的优良。现在荆轲先生从远方而来,将用什么来教导太子呢﹖”想要在隐微的地方触动荆轲。
荆轲说:“一个有超世之行的士人,是不必合于乡曲之人的;一匹有千里之相的良马,又何必去让它驾车。当年吕望操刀在肆、渭阳垂钓的时候,天下都认为他是一个贫贱的人,他遇到了周文王,则成为了周师;良马在拉盐车的时候,犹在驽马之下,等到他遇见了伯乐,就会有千里之功;像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良马一定要在乡曲称赞之后才说他好,在拉车之后才说马良吗?”
夏扶问荆轲:“你用什么来教导太子呢?”
荆轲说:“我要让燕国继承召公的遗风,追寻当年甘棠树下断案的教化,向上要与三王并称为四,向下也要与五霸同称为六。那么您又如何呢﹖”
在座的人都给荆轲叫好。到了酒喝完了的时候,也没有人能让荆轲屈服。太子丹特别高兴,认为得到了荆轲就永远不用担心秦国来攻了。
过了几天,太子丹和荆轲一起回到东宫,对着池塘观赏。荆轲捡起一个瓦片去打乌龟,太子丹让人捧上一盘金子。荆轲用金子去打乌龟,金子打完了便又捧上一盘。荆轲说:“不是替你吝惜这些金子,实在是因为我的肩膀太痛了。”后来一同乘坐千里马。荆轲说:“听说千里马的肝味道不错。”太子丹当时杀马进肝。樊於期投奔太子丹,太子丹在华阳台上置酒款待。喝酒的时候,太子丹叫出了一个能弹琴的美女。荆轲说:“弹琴人的手好美啊!”太子丹当即把弹琴人送给了荆轲。荆轲说:“我只是喜欢她的手罢了。”太子丹当即把弹琴人的手斩断,用玉盘子呈到荆轲面前。太子丹与荆轲经常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食,在同一张床上就寝。
又过了一些日子,荆轲舒缓地说:“我在这里侍奉太子,已经三年了,太子对我优遇甚厚,用黄金给我打乌龟,把千里马的肝取给我吃,把美女漂亮的手切下来用玉盘成给我。即便平庸之人受到这样的优待,尚且尽其所能,效犬马之劳。如今我经常侍奉在太子身边,听说有抱负人的品节,死的有的比泰山还重,有得比大雁的毛还轻,只是看用在什么地方了。(按:原文是:‘闻烈士之节,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此句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颇相类,这也是我们怀疑本文在《史记》和司马迁之后的原因。)请太子教导我吧。”
太子收拢了一下衣袖,正色说道:“我曾经在秦国游历,秦国对待我不以其道,我以与他同时生活在世界上为耻。如今荆君不以我为无能,屈尊来到我们这样弱小之国。现在我把国家大事托付于您这样的忠厚长者,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我的意思。”荆轲说:“现在天下的强国没有比强国更强大的。如今太子的力量还不能威服诸侯,诸侯也不会怪怪被太子任用的(按:言外之意,合纵求强的办法是靠不住的)。太子率领燕国的将领去抵抗,便仿佛用羊统帅狼,让狼去追逐老虎(按:把‘众’翻译为‘将领’,是有缘故的。这里把太子丹比喻为羊,把‘众’比喻为狼,把秦国比喻为虎,可见‘众’比太子更强大,不能为太子统御,所以我们认为是燕国的将领群)。”太子说:“我忧愁计划此事已久,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荆轲说:“樊於期在秦国获罪,秦国很急切的想得到他。此外督亢之地,也是秦国的贪念所在。现在我要能得到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的地图,那么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太子丹说:“如果事情可以成功,把整个燕国献出来,我都甘心。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如果要我出卖他,内心不忍啊。”荆轲沉默不应。
又过了五个月,太子丹担心荆轲反悔,于是见荆轲说:“秦国的军队已经攻破赵国,已经临近燕国。(按:此时赵国才亡!)事情已经非常急迫了。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如今我希望先排遣秦武阳,怎么样?”荆轲大怒道:“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王八蛋(按:竖子,骂人秽语,如言王八蛋)!我之所以没有出发,是在等待我一个朋友。”
于是荆轲私下去见樊於期,说:“我听说将军在秦国获罪,父亲、母亲和妻子,都被活活烧死。又用赏格一万户的封地、一千斤金的酬劳来通缉先生,我为将军的遭遇感到悲痛。如今有一个计谋可以血将军之辱,解除燕国之耻,将军可有意么?”樊於期〖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里,日夜流泪,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如果有幸能够得到荆君的教导,我愿意听命!”(按:“仰天长叹,流着眼泪”,从《史记》补。)
荆轲说:“如今我希望得到将军的头,与燕国督亢的地图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如果他高兴,自然愿意接见我。我便趁机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然后历数他背负燕国的罪行,责备他迫害将军之仇,则燕国被欺侮的耻辱能血,将军的积愤也可以消除了!”
樊於期起身,握住手腕,拿着刀说:“这是我日夜想要做的事情,如今接受您的命令!”于是就割颈自杀而死。头掉在背后,眼睛还没有闭上。
太子听说,亲自驾车赶过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痛哭,非常悲伤。过了许久,无可奈何,于是把樊於期的头装在匣子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一起,献给秦国,让秦武阳做荆轲的副手,一同前往秦国。(按:《史记》在秦武阳做荆轲的副手之前说,太子丹又预先寻求天下锋利的匕首,得到了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买下,让工匠用药水加工。这里没有这个细节,大约是小说作者认为此会影响到荆轲的英雄形象。我们不在正文当中补出,但此处说明,表示对小说家意见的尊重。)
荆轲启程前往秦国,也没有挑拣日子就出发了。太子和宾客们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白冠来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荆轲起身祝寿,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鲛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高渐离击筑,宋意随之附和。(按:祭路神事,从《史记》补。“入虎穴”两句,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补,笔者孤陋,不知道这两句话的源流在哪里,但《东周》书相关章节全依《燕丹子》,因此怀疑这两句是《燕丹子》的轶文。)发出激愤的声调,则送行的人头发都竖起;发出凄哀的声音,则士人都流泪。荆轲与秦武阳上车,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两人离开之时,那位曾经在酒席上为难荆轲的夏扶来到车前自刎送别。两个人经过阳翟的时候,荆轲买肉的时候由于斤两的问题跟人家争执起来,屠夫侮辱了荆轲,秦武阳就想揍那个屠夫,被荆轲制止了。
向西到秦国,至咸阳,〖荆轲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通过蒙嘉向秦王说道:“燕王惧怕大王的威势,如今奉献出樊於期的人头与督亢的地图,愿意成为北方的臣子。”
秦王非常开心,在百官的陪同之下,数百位卫士持戟站立,〖穿上朝服,在朝堂上安排最隆重的“九宾”大典的礼节,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秦武阳捧着地图。钟鼓齐鸣,群臣齐呼万岁。走到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变得很白——按《燕丹子》所记的田光的话,面白应该在秦秦武阳十分恐惧,两腿不能移动,面色如同死灰一样。(按:面如死灰,出自《淮南子·修务训》。书中言申包胥在秦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此处说秦武阳面如死灰,即是灰白色,按照前面的说法,则是秦武阳发怒的表现,所谓“武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此处又说脸色变白的原因是“武阳大恐”还进一步描写他“两足不能相过”,似有与前抵牾之嫌。但作为小说而言,此处如不说秦武阳害怕,又显不出荆轲的勇敢。)秦王感到奇怪,荆轲回头看看秦武阳,对秦王道歉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面前完成使命。”秦王说:“荆轲,你起来,把督亢的地图呈上来!”
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就准备刺他,历数秦王的事情说:“您欺负燕国日子已久,对天下贪婪暴虐,樊於期没有罪,你却将他灭族。我将为天下之人报仇!如今燕王的母亲已经重病(按: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疾甚曰病’),与我约定的时间非常短暂,你要听从我的话就能活命,不听就得死!”
秦王说:“今日的事情我听从你的意见就是,我希望让我听一听琴声再死。”
于是招来琴女〖文馨〗鼓琴,琴女唱道:“罗縠单衣,可掣而绝;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按:本歌的意思是说:丝绸单衣轻飘飘,略一用力就拉断;三尺屏风不算高,一跳就可越过去;鹿卢宝剑长又长,负在背后可拔出。关于琴女的名字,元人陶宗仪《说郛》卷一○○录宋虞汝明《古琴疏》说是“文馨”,明人董斯张在其《广博物志》中转引《古琴录》,说“文馨或作漏月”。)秦王听从琴歌的意见,背起剑来把它拔出,割断了这自己的衣袖,跳过屏风开始跑,荆轲拿起匕首向秦王扔去,结果扔在了铜柱上,迸发出火花。秦王上把荆轲两只手都砍掉。荆轲靠着柱子笑着,两脚伸开象箕的样子坐在地上(按:箕踞,傲慢的动作,表示对人的侮辱),骂道:“我只是疏忽,被王八蛋给骗了。燕国的仇不能报,我的功业不能建立了!”
〖秦王的待臣上前,杀死荆轲。事后秦王头晕目眩了很久。〗(按:本句从《史记》补。)
《燕丹子》三卷,历代目录书皆不着撰人。其成书年代,不少学者经考证,提出秦汉之间、东汉之说,但莫衷一是,难成定论。自司马迁《史记》以后,不少文献都征引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情节有同有异,可知从汉代起就有关于燕太子丹的故事流传民间,然后由文人搜集写定。将它看作是一部颇为完整的汉人传记小说,是比较适当的。
此书写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因在质于秦国时受到秦王嬴政的无礼待遇,遂发愤向秦王复仇。最终募得刺客荆轲,百方满足荆轲的生活需求,荆轲遂冒死赴秦,在陛见秦王时奋力行刺,结果反被秦王所杀。作品写得有声有色,充溢悲壮气氛。
一、荆轲刺秦王典故_荆轲刺秦王是什么意思
荆轲刺秦王典故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 决定 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简介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的史记记载
1、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荆轲的部分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荆轲遂见太子……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 天下 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以下为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第二年)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2、《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猜你喜欢:
1. 传承五千年中国历史典故
2. 古代人讲究什么礼仪
3. 关于燕昭王的典故介绍
4. 高考励志六篇故事
5. 白虹贯日典故
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荆轲刺秦:荆轲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
历史背景:战国后期,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自公元前359年起,秦孝公任用商鞅施行变法,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逐步向东扩展。秦惠王、秦昭王时期,继续扩张,推行商鞅变法,军事实力大增。经由孝公至庄襄王六世百余年的苦心经营,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远胜于其他六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薨,其年13岁的太子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同时也开始周密部署战斗,准备统一六国。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军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秦王政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翦率军由上党出井陉,杨端和由河内进攻赵都邯郸。公元前228年,攻占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之后,秦国兵临易水,威胁燕国。
燕国在七国当中,较为弱小,但也有其辉煌的时期,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名将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齐。在济水之西大败齐军,攻克临淄。之后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使齐国几乎亡国。燕昭王死后,对乐毅不满的燕惠王继位,齐臣田单乘机使反间计,使燕惠王撤换了乐毅,派骑劫代替乐毅。田单用火牛阵一仗击溃燕军主力。并一举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沦陷的七十余城,使齐国复国。自此,燕国便一蹶不振,国势日衰。至燕王喜时期,国力更加衰落,由他的儿子太子丹(?-前226)主持朝政。
燕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秦王待太子丹不友善。后太子丹逃归燕国。大臣们劝他跟齐、楚、魏再组合纵对抗联盟,太子丹认为那已不切实际,缓不济急。他决心采取左道旁门的手段,派遣刺客去胁迫嬴政,命他承诺退还侵略的土地,并保证不再继续侵略。如果他拒绝,就把他刺死,以此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
燕太子丹首先找到田光,经过田光先生的引见而结识了著名的侠士荆轲。
三、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及历史背景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占领了赵国大部分的国土,(继而)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早晚都会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古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如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可敬的人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wū)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宫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古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既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又可以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样对付这件事情?”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现在才得以听闻(您的)教诲!”于是就自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人名)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希望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野蛮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挣扎着站起来,扯断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在殿上的臣子们都被惊吓到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奉的臣子们,不能带兵器;那些持有武器的侍卫,都在宫殿的台阶下面列队站好,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因此导致荆轲追逐秦王,秦王仓促间惊惶失措,拔不出剑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促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负剑于背!”“大王负剑于背!”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簸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荆轲刺秦王的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关于马角乌头的意思的问题,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及历史背景》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马角乌头的意思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