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淮阴侯列传翻译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史记·淮阴侯列传》十:心不死蒯通二劝 忠有恒韩信再辞和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如果同意会是什么结局呢?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史记·淮阴侯列传》十:心不死蒯通二劝 忠有恒韩信再辞
书接上文。前文我们讲到韩信帐下的辩士蒯通想通过劝说韩信保持中立,三分天下进而恢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被韩信拒绝了。可他依旧不死心。
一、张耳、陈余
蒯通见韩信以刘邦对他恩重如山这样的理由拒绝后,便转变了策略,开始为韩信讲张耳、陈余的反面故事,试图以此说服韩信。
1.刎颈之交
张耳、陈余,都是战国末期魏国大梁人,陈余年龄比张耳小,用对待父亲那样的态度服侍张耳,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秦灭六国,他俩开始逃亡生涯。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俩投靠了陈胜。后来又劝说武臣自立为赵王,武臣自立为赵王之后,封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后来武臣被杀,又拥立赵王歇。
2.巨鹿被围
秦将章邯在定陶击败并消灭了项梁之后,挥师北上,直指邯郸,把赵国的人民都迁徙到河内郡,并毁坏了邯郸城。张耳同赵王歇一起逃进了巨鹿城中,章邯派王离率大军把巨鹿包围起来。陈余率领常山几万人的部队驻扎在巨鹿城北面,章邯驻扎在巨鹿城南面的棘原,源源不断地给王离输送粮饷。王离部队,兵精粮足,猛攻巨鹿城。
3.二人离心
巨鹿城中守军少,粮草又告罄,张耳屡次派人让陈余发兵相救,陈余觉得自己兵力太少,不是秦军的对手,不敢前往。这样过了几个月,陈余依旧不敢发兵救援巨鹿,张耳异常愤怒,派张厌、陈泽突出重围,到陈余驻地指责陈余。陈余被逼得没办法,只得给张厌、陈泽分配五千军士,让他们先去试探一下秦军的战斗力,结果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4.分道扬镳
后来经过项羽的破釜沉舟一战,击溃秦军,巨鹿才得以解围。张耳见到陈余之后,责怪陈余不肯发兵救援,并问张厌、陈泽二人现在何处。陈余生气地回答,他俩带着陈余的五千士兵,与秦军交战,都全军覆没了。但张耳不相信陈余的话,认为是陈余把他俩杀了,更是屡次三番地询问陈余他俩的下落。陈余彻底发怒,将自己的大将军印信放到张耳面前,张耳错愕不已,没有接受。陈余起身上厕所后,张耳听了别人的建议,把陈余的大将军印绶收了起来。陈余见张耳真把自己的印绶拿走,就起来离开了,陈余走后,张耳派人把陈余的部队收编。陈余见形势不利,便和自己的几百个亲信到黄河边打鱼为生。从此,张耳、陈余两人彻底决裂,分道扬镳了。
5.张耳封王
汉元年二月,消灭了秦朝之后,项羽分封诸侯王。因为张耳曾跟随项羽入关灭秦,被项羽封为常山王,把赵王歇徙封为代王,陈余因为没有跟随项羽入关灭秦,只封给他南皮郡的三个县。
6.陈余称王
陈余听说后,异常愤怒,他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张耳是一样的,可待遇却有天壤之别,于是归咎于项羽分封不公,便联合齐国田荣一起反叛项羽。陈余率军偷袭常山王张耳,张耳战败,逃到刘邦那里。陈余击败张耳之后,派人把赵歇迎接回来,依旧立他为赵王,赵王歇也对陈余投桃报李,立陈余为代王。
7.陈余授首
汉三年,韩信、张耳经过井陉之战,大败赵军,杀死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
以上便是张耳、陈余从刎颈之交到分道扬镳的大体始末缘由。蒯通告诉韩信,虽然韩信自以为和刘邦的关系很好,想要为刘邦建立名传青史的功业,而蒯通却以为这样自以为是的关系是靠不住的。
二、蒯通再劝
1.前车之鉴
蒯通通过张耳、陈余的故事,告诉韩信,像他俩这样关系这么好的人,到最后都落得以死相拼,被天下人嘲笑的下场,就是因为祸患往往是基于人们的贪得无厌和人心难测。说到这里,蒯通联系韩信的实际情况,接着为韩信分析,现在韩信虽然想以忠心报答刘邦,但韩信和刘邦的关系肯定比不上张耳、陈余一开始的关系密切。而且韩信所做的事,又比张厌、陈泽的事还要大,所以韩信认为刘邦不会辜负自己,是严重的错误。
2.兔死狗烹
蒯通又引用了文种、范蠡的故事,文种、范蠡挽救了即将灭亡的越国,辅佐越王勾践称霸诸侯,范蠡看清了勾践的为人,功成身退;文种贪恋权势,建立功名之后,被勾践赐死。这俩人的下场,也值得韩信深思。
3.两方面不足
从友情方面来说,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不如张耳与陈余的关系;从忠诚方面来说,韩信对刘邦的忠诚又比不过文种、范蠡对勾践的忠诚;——这两方面的不足,是需要韩信好好考虑的。
注:蒯通所说的韩信两方面不足,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无懈可击:
友情方面:张耳、陈余确实是从刎颈之交都到了分道扬镳,但这只是个例,并不能用个例证明客观事实。比如说一次考试中,1+1=3,阅卷人一时粗心大意,算对了,难道这就能证明1+1=3成立吗?显然不能。
忠诚方面:自从韩信跟随刘邦开始到现在,韩信的表现不仅仅是非常忠诚,而且他对刘邦的贡献比文种、范蠡对勾践的贡献还要大。文种、范蠡仅仅是帮助勾践击败了小小的越国,越国的面积与实力比如今的楚国要小得多,韩信的功劳可不止这一点:
首先,韩信的汉中对策,为刘邦制定了一个行动方案,从刘邦称王到击败项羽称帝这一路看来,刘邦完全是按照韩信为其制定的方案执行的;
其次,韩信的战功显赫(下文有详细论述),而且现在已经对项羽形成了合围之势,距离刘邦消灭项羽,登基称帝仅一步之遥。
所以,蒯通所举的文种、范蠡的例子不但不能与韩信相提并论,而且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造成兔死狗烹的罪魁祸首是君主越王勾践,而蒯通并没有分析同样身为君主的刘邦的为人,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蒯通的举例论证依旧不具备强大的说服力。
4.功高震主
蒯通说,一个人的勇猛、谋略如果让君主感受到了威胁,那么这个人就很危险了;而且功劳达到了天下第一的程度就无法赏赐了。因此,蒯通接着讲了一下韩信的功劳:横渡西河,俘虏魏王豹,擒获代国国相夏说;率军出井陉,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镇抚赵国,不战而降服燕国;然后挥师东进,平定齐国,击败楚军前来救援齐国的二十万大军,杀死项羽手下的悍将龙且。——这样的功劳,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拥有;谋略更是没有听说世上有哪个人能和韩信相比。
5.进退两难
韩信此时不仅让他的君主刘邦感受到了他的威胁,还立下了无法可赏的功劳。以这样的功劳和声望,投靠楚国,得不到楚国的信任;投靠汉王,汉王会震惊恐惧,韩信此时是无处可去。韩信以臣子的身份,却有令君主担心害怕的能力,名动天下,实在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他的言外之意,还是告诉韩信,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必须保持中立,三分天下。
至此,蒯通的第二番劝告到一段路。他先是通过张耳、陈余之间友情破裂,分道扬镳的故事证明,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友情是不可靠的;再用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之间兔死狗烹的故事证明,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君臣关系更不可靠。最后再用韩信自身强大的能力会为他招来各方的猜忌,劝说韩信保持中立,三分天下而称王。不得不说,这一次,蒯通的劝说,吸取了第一次劝说的教训,直指韩信的弱点和要害,可以说比第一次有了更强大的说服力。
三、韩信再拒
或许是蒯通此次劝说有了一定的说服力,正中韩信的心思,韩信没有像第一次那样说出自己不能背叛刘邦的理由,而是淡淡地对蒯通说:“先生您先歇歇吧,我会好好考虑的。”
注:从韩信这次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1.态度。韩信听了蒯通的劝说之后,依旧称他为“先生”,这说明韩信没有怪罪蒯通的意思,否则按当时的规矩,韩信可以对他破口大骂,也可以直接把他推出去斩首示众。
2.心思。韩信告诉蒯通,他会好好考虑蒯通说的话,这就说明蒯通这次劝说正中韩信要害,既是天下尽知的事实,也是韩信软肋所在,韩信才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的未来。
面对蒯通的第二番劝说,韩信似乎心动了。那么韩信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是否会听从蒯通的建议,保持中立,三分天下而称王呢?如果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蒯通还会坚持劝说吗?敬请期待。
——本文史料来源《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
一、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如果同意会是什么结局呢?
韩信平定齐地之后,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然而最终被韩信所拒绝。那么,如果韩信依蒯通之言自立,天下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韩信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呢?
背景:韩信开辟北方战线攻占齐地,项羽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稳住阵脚与项羽在荥阳一线对峙,但正面压力十分巨大,于是便采纳了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之策,派韩信与张耳开辟北方战线。之后,韩信偷渡夏阳、兵围安邑,魏王魏豹被迫投降、举家被俘。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继续向东挺近,“后九月,破代兵”,迅速攻占代地,进而“(韩)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背水一战”大破赵军,赵军主将陈馀被杀,“岁余乃下赵五十余”,用时一年全面攻占赵代之地,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之后,韩信在李左车的建议下,派使者前往燕地,燕王臧荼不战而降,就此臣服于汉王刘邦。然而之后,刘邦因在成皋之战中战败,恼怒韩信与张耳驻兵修武而不救援,冲入韩信军营夺取韩信兵权,并要求赵王张耳和韩信重新招募训练士卒,继续向东攻占齐地。
此后,韩信在蒯通的劝说下,不顾郦食其已经劝降齐国,率兵攻打齐地,齐国因已决计降汉,并未有所防备,结果迅速被击溃。到汉四年(前203年),韩信已经全面平定齐地,项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先拍龙且率兵攻打韩信,但惨遭战败,之后又派武涉劝韩信反汉,但韩信不为所动。与此同时,在张良的劝说之下,衡山王吴芮也转投刘邦。
至此,刘邦已经直接掌控蜀地、三秦之地、魏地,张耳、臧荼、吴芮则各据齐地臣服于刘邦,九江王英布虽然归汉但九江地区以被项羽所占,而韩信则占据齐地。
此时,项羽虽然依旧在正面战场上保持着一定优势,但刘邦却已经对其形成了战略性的包围,项羽已经处于三面受敌的境地,而背后又有彭越不断骚扰粮道,局势已然极为不利。
内容:蒯通建议据齐地、连燕赵,阻天下兵祸而恩抚各诸侯蒯通此时正在韩信手下充当谋士,司马迁评价其“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意思是善于峰分析和陈述天下局势、利害关系,乃是一位口才极为出众的辩才。
韩信在稳固了对齐地的统治后,蒯通先是为韩信分析了一番此时的天下局势,他认为刘邦面对项羽接连战败,已经是“智勇俱困者”;而项羽虽然所向无敌,但与刘邦对峙三年,已经是士气受挫、国库耗尽,百姓苦不堪言。并认为此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韩信占据齐地便已经足以左右天下局势,倒向谁,谁便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因此,蒯通建议韩信,“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以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天下孰敢不听!”意思是说,可以占据强大的齐地,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然后顺应民心,调停楚、汉之间的争斗,从而使士卒免于死亡,百姓安居乐业,天谁又有谁敢不听从!
同时,“足下按齐国之故,有淮、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意思是说,只要占据齐国故土,便拥有了淮、泗之地,再以恩德安抚诸侯,礼贤下士,那么天下诸侯必然竞相臣服齐国。
分析:蒯通的建议虽然看似可行,但想要成功实际难度极大如上所述,蒯通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劝说韩信自立的建议也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韩信想要成功自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刘邦曾先后两次轻松夺取韩信兵权
1、韩信无兵无将,没有能力自立。韩信被誉为“兵仙”,极为能征善战,但一直以来却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始终没能培养出亲信将领和军队,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刘邦不断“掺沙子”的结果。这点从刘邦先后在汉三年(前204年)成皋之战后和汉五年(前202年)垓下之战后,两次直闯韩信军营,轻松无比的夺取韩信兵权便可看出来。同时,纵观韩信的一生,除了蒯通曾站在韩信的立场为其考虑,即使到后来被贬被杀,都始终少有人为其说话,可见他的势力之弱。韩信纵然是个帅才,奈何手下的将领和军队却均是忠于刘邦的,这种情况下贸然自立,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张耳与刘邦更多为从属关系
2、此计可用于称霸,而并非夺天下。从蒯通的计策来看,他显然是以分封制的思想在考虑天下局势,例如“据强齐,从燕、赵”,燕王臧荼投靠刘邦乃是畏惧韩信的东进,因此还是有可能投靠韩信的,但赵王张耳的情况却不同,赵王张耳虽然与刘邦同为诸侯王,但和刘邦却属于从属关系,想要说动他转投韩信,其实并不容易。此外,刘邦本人其实并非想要回到分封制,他所要的是夺取天下,因此想要劝说刘邦和项羽罢兵,恐怕并不容易;而项羽素有称霸之意,即使与刘邦罢兵,也不会容许韩信占据齐地而霸天下。
△刘邦志在天下
3、天下一统不可逆转,韩信败亡难以避免。即使以上两条全部达成,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下一统已经是难以逆转的历史走向,迫于韩信与项羽联手后的压力,刘邦或许会同意暂时罢兵求和,但绝不会甘心与两人三分天下。而从此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团队能力来看,刘邦最终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无疑要远远超过韩信、项羽两人。事实上,就在韩信夺取齐地一年之后,项羽便已经支撑不住了。需要明确的是,夺天下虽然需要武力,可并非仅仅依靠武力便能成功,否则历史上名将并不少见,但为何却少有名将能够成功夺取天下呢?
或许是源于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最终拒绝了蒯通的建议,但正如以上所说,韩信此时其实并不具备自立的条件,更不要说称霸诸侯或夺取天下了,而这或许同样也是韩信最终拒绝蒯通建议的重要原因。
如上所述,韩信如果同意了蒯通之策,那么非但难以扭转命运,恐怕会死的更快。
二、蒯通为了劝说韩信举了许多例子,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证明什么
楚汉战争结束后,楚汉对抗的矛盾解决之后,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韩信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蒯通劝韩信叛汉而韩不从的经过,说明韩信先时的一些行为虽已深深在最高统治者的心里埋下了对他猜忌的种子,而此时他本人还“自以为善汉王”。至后车囚废、私第闲居,也还是不思稍稍收敛锋芒,竟然分开表示羞与绛、灌辈为伍,在刘邦面前夸言自己将兵“多多而益善”,韩信虽然善于谋天下,却拙于谋身,他就终于不免在“天下已集,乃谋畔逆”的情况下被杀害。这里详述武涉,蒯通之说,引入大段言论,以翻历史旧案,其意颇深。当韩信破赵定齐,兵成大振,他占据着魏、代、燕、赵、齐、鲁的大片地区,其势力已摇摇直出于刘邦、项羽之上,这时项羽派了武涉劝韩信“参分天下而王之”,韩信不忘刘邦之情,发誓“虽死不易”;接着蒯通又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蒯通博古论今,他透彻地分析形势,引征历史经验,说得确确凿凿,令人触目惊心,而韩信仍是不从,武涉与蒯通的两段话共有一千三百字,占了整个作品的四分之一,使有些一知半解的读者感到比例太失调了。其实这是作者刻意为之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把韩信遭罪被夷宗族的事件写得极为隐晦而又真实。篇中详记韩信与陈豨的谋反过程,并在赞中写道:“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似乎承认韩信确有谋反之罪,理当被杀。但是,假如我们细心阅读,就不难产生下述疑问:第一,天下未定之时,韩完全有能力,有机会背弃刘邦,另立山头,但他没有那样做,尽管武涉,蒯通极力怂恿,劝诱;尽管刘邦早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收其精兵”、“夺其印符”,他仍信之不疑,不肯“乡利倍义”。然而在天下安定之后,在既无军队,又无机会的情况下,他却要利用“诸官徒奴”来“图天下”了,这种不识时务,不自量力的举动,发生在一位富有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的将军身上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第二,韩信傲慢得“羞与降,灌等列”,何以会无端对陈豨吐肺腑之言,何以会那么相信陈豨的力量和才干呢?从这些疑问中,不难看出司马迁的苦心,所谓“依成案,阴白其冤”(邱逢年《史记阐要·班马优劣》)是也。面“阴白其冤”正是通过行文中情节之间的矛盾,漏洞来实现的。赵翼也曾指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全载蒯通语,正以见淮阴之心在为汉,虽以通文说喻百端,终确然不变,而他曰之巫以反而族之者之冤,痛不可言也。”(《陔余丛考·<史记>四》),再把此传同《韩王信卢绾列传》中的陈豨传相比照,后者通篇未提陈韩相约谋反之事,陈豨之反缘于周昌怀疑他养宾客另有所图,致使刘邦对他产生怀疑,陈豨见无法辩白,恐被杀,不得已而谋反,自立为代王。两篇传记的内容抵牾,再次证明了韩信之冤。作者写韩信被杀情景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当韩信被萧何骗入长乐宫,陷入吕后的埋伏时,韩信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言,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临死才悔当初不反,正说明当初的确没想反。这些有意造成的矛盾(为披露隐情而制造的矛盾)三、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功业很难成功而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而容易失去。
这句话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片段如下:
“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原足下详察之。”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译文如下:
“这些俗语都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地考虑斟酌。”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的规劝没有被采纳,就假装疯癫做了巫师。
扩展资料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关于淮阴侯列传翻译的问题,通过《蒯通为了劝说韩信举了许多例子,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证明什么》、《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淮阴侯列传翻译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