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畲族三月三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和畲族三月三的来历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 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 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简述
  •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 一、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3月30日,2017年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暨福建省第六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第十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活动在福建连江举办。

    开幕式上举行“连江连海连世界 畲家儿女丝路情”文艺展演,畲族歌舞、连江特色文艺、台湾少数民族表演等节目精彩纷呈。

    畲族舞蹈表演。

    模特表演畲族服饰。(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一、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1】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也许是由于年成不好或封建社会剥削过重,畲族群众没有吃的,连谷种都被山主抢走了。春播时,没有谷种的畲民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叫蓝天凤的青年带着几个小伙子乘黑夜盗出了山主粮仓中的谷子,分给群众连夜撒到田里。山主追查此事,为了不连累别人,蓝天凤挺身而出,被山主关进地牢。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三,天凤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还没有饭吃。乡亲们就把剩下的谷种做成饭团,探牢时带给天凤吃。但饭团却被看守给吃了。乡亲们于是想了个办法,就用乌稔叶煮米饭,黑乎乎的饭团吓住了看守,天凤这才得以活下来。到第二年三月三,蓝天凤被起义的乡亲救了出来,并推选他当义军领袖。之后,畲民们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这谷米来之不易,将“三月三”定为谷米的生日,成谷米节,亦称“乌饭节“。

      另外,在畲乡民间还有一个“三月三乌饭节”的故事。据传是在唐朝初期,山越(即畲族的祖先)首领雷万兴与同族人蓝奉高等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斗争持续了四十余年。有一年冬天,他们被唐军围困在山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他们靠采食一种“乌稔草”充饥,熬过了饥饿与严寒。终于翌年三月三日冲出重围,杀退了朝廷军队,获得了胜利。后来,畲族群众为了不忘这些英雄和乌稔果之功,便把三月三日作为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采集乌稔叶或取其榨汁同糯米一起蒸煮成乌饭祭祀祖先,然后一同品尝,对歌欢乐,以示纪念。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畲族人民逐渐由过去的农历三月三吃乌米饭,演变成了以踏青赏花、唱山歌、喝山哈酒、品尝畲乡笋包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并且在节日里还常常举办跳火把舞、竹竿舞、鱼灯舞或操石磉、赛龙舟、赶野兽等一系列热闹非凡的歌舞和竞技表演活动。

      【2】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当年你父亲被装在盘子里养大,你就姓‘盘’吧!”“你父亲曾经以篮子为家,你就姓‘蓝’吧!”“你父亲离开时雷声大振,你就姓‘雷’吧!”“你姓龙,将来你所生子女随丈夫姓。”……

      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全区首届畲族“三月三”风情文化节文艺专场活动在位于航埠镇北二村的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内举行。讲述畲族祖先“龙麒”以及畲族四姓“盘”、“蓝”、“雷”、“钟”来历的情景剧《龙麒传说》刚一上演,就吸引住了上千畲汉同胞的目光。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此次“三月三”文化节活动由区民宗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航埠镇政府协办,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和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村联合承办,包括祭祖活动、戏曲表演、文艺专场、篝火晚会四大部分。祭祖活动包括迎祖游、礼拜祖先、唱《祭祀歌》、讲解历史等内容,主要是缅怀先祖,祈求祖先神灵赐福全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戏曲表演连演三天,一天两场,让当地及周边群众过足了戏瘾。文艺专场通过精美别致的畲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歌舞表演、别具风情的婚庆风俗,展现了畲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我区民族文化建设成果。文艺表演结束后,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群众还舞起长龙,敲起锣鼓,点燃篝火,民族校区师生们和少数民族村村民,以及应邀而来的各界佳宾手拉着手,跳起了欢乐祥和的篝火舞,在汉畲一家的融洽氛围中把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我区共有畲族人口3000多人,主要聚居在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村和七里乡上门村。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区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特色活动。市名校大成小学自托管航埠民族小学后,在民族校区开设了畲族特色校本课程,有计划地举行“三月三”、竹竿舞等畲族特色文化活动,引领少数民族村发展民族文化。大成小学校长徐雪芳介绍,学校还打算在今后发展具有畲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据区民宗局介绍,我区民族村畲族人口的聚居规模在全省都是最高的。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位于北二村的蓝氏宗祠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同时,组织民族村干部赴景宁县、龙游沐尘参观学习取经,邀请老师为民族村的村民传授民族语言、民族礼仪、民族歌舞,恢复传统民族节日,组建民族文艺队伍,大力挖掘、整理、弘扬、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区民宗局、相关乡镇党委政府及民族村干部还计划依托现有资源,开发畲族农家乐,建设畲乡风情休闲基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3】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24日下午,福建宁德福安市富春公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民族文化游园活动”在此举行。畲族历史文化展、畲家小吃、畲族银器、畲族服装服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展示,吸引数千民众涌向现场。

      “三月三”是畲族人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唱,怀念畲族英雄雷万兴,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如今,“三月三”已成为畲乡的品牌节庆,成为民族文化展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盛会。

      走在公园里,记者感受到浓浓的畲族风情。公园东大门的小广场上,宁德市民族中学的.畲族姑娘们正在表演“打枪担”,整齐、刚劲的表演展现着畲家姑娘的青春与亮丽。“打枪担原是畲族群众上山砍柴劳动休息时的游戏活动,经过加工提炼成为一项富有情趣的体育项目,”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教师李健民告诉记者,“打枪担”曾在全国民运会上获得表演项目第一名,是该校民族体育表演的保留节目。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勤劳的畲族人民为茶乡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名闻全国的国家良种“福安大白茶”就是畲民的一大手笔。畲族人民不但是种植茶叶的能手,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积累创造了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新娘茶”、“凤凰茶”便是畲族独特的茶俗。公园正门的影壁前,福安畲族茶文化艺术团的茶艺小姐正在表演畲族茶艺,吸引民众里三层外三层围观,一睹独特的畲族茶文化魅力。

      循着香味走去,畲家经典小吃的摊位前人气更旺。畲家传统小吃“三大件”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在此制作、展示。其中尤以乌米饭最受青睐,听畲民们说,关于乌米饭的来历畲家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为反抗官府的压迫率领畲民起义,后来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饥寒交迫,多亏山中有乌稔果充饥,畲军靠它得以生存,最终大破官军。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后来形成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并在这天用乌米饭祭祀祖先。

      不远处传来了阵阵喝彩声,正在上演是布袋戏。只见一个表演者左右手同时各演一个木偶,口中唱着方言歌曲,木偶人在他的手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精彩的表演让看客大呼过瘾。正在表演的戏师叶水金表示,希望这门技艺可以代代相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畲族服饰展、畲族文化图展、银饰、根艺、盆景、畲族榜书、畲族风情摄影展等展区亦吸引了众多游人关注的目光。来自各地的歌手则为游人带来淳朴的原生态演唱,一对对畲族男女歌手在这里盘诗对歌,以歌传言,以歌达意,浓浓的畲族风情令人流连。

    二、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简述

    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简述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三月三是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共有的节日。下面是我整理的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欢迎大家参考!

      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一)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同时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连江县小沧民族自治乡畲族百姓也过乌饭节,这一天山村热闹非凡。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

      乌米饭的来由,传说是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畲军反抗官府,被朝庭军队围困在大山里,失去外援,粮草断绝,畲家军只得在大山里寻找食物。时值深秋,山里大部分树木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叶虽落了,枝条上却挂着串串象珍珠一样的甜果,大家采来一把带回营地,雷万兴也尝了尝,感到香甜可口,于是传令大量采集野果充饥,军粮解决了,抗击官军取得了胜利。

      过后有一年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忆起大山里食过的甜果,便又想吃乌稔果,可是这时正是春天,乌稔树刚刚抽出绿叶,那有甜果呢?乡民只好采下乌稔树叶子加工后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也呈现出同乌稔果一样的蓝黑色,香味很浓,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异常高兴,下令畲军每年这一天都煮乌米饭。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现在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了。

      (二)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壮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 辕”的说法。所以三月三也可以说是“中华圣诞节”。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去,感受节日的喜悦,享受大好春光。

      而现如今,这个节日也被流传了下来,最为著名的要属“壮族三月三”了,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今年的4月2日-4月3日将放假两天。这么有趣的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庆典呢?接下来,我们就详说一二。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 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 定期的赛歌集会。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5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

      “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 “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 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民间习俗

      壮族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饭。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广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汉族

      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洗濯去垢、消除不祥,也叫春浴日。中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几十度。黄河流域的纬度偏高,三月初还是“料峭轻寒结晚阴,飞来院落怨春深”的偏寒冷的时节,光着身子到河里玩水,不是人人能受得了的。大概到了晋朝,到河边泼水的风俗活动就被文人改变为“曲水流觞”。

      侗族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瑶族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布依族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贞丰、望谟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

      在传统的观念中,为了使全寨人达到“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北盘江畔的贞丰布依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

      祭山活动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之一。祭祀山神要在“扫寨驱邪”之后进行。

      “三月三”节日的这天,寨里的每户,除了一个男家长去参加祭祀山神活动外,其余老少听到祭山神杀猪前鸣放的鞭炮后都要上山去“躲虫”,也就是躲避各种虫害、灾难和瘟疫。

      布依族节日“三月三”,已经有了许多变化,成为布依族地区群体性的集会,有专门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节日游艺活动。[8]

      畲族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天举办婚礼。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黎族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198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和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报告,正式将三月初三定为海南黎族传统节日。

      这天人们都要早早起床,妇女忙着舂山栏糯米,准备过节食品,姑娘们上山采撷染饭的树叶,男人们则合伙上山放狗打猎,下水抓鱼。家家户户杀鸡买肉备好酒,姑娘们穿上盛装,披金戴银,且歌且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节。

      三亚、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人民每逢三月三节,人们以猪头、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甘什岭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赐平安。通什地区黎族于农历三月的牛日,在亩头家杀猪摆酒席,聚众敲锣打鼓,欢跳祭祖舞蹈,庆贺春天带来的福气,同时为未怀孕的妇女招福魂,祝愿来日生男育女。

      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继承传统活动内容的三月三对歌,黎族传统体育竞赛如弓箭射击、顶杠、打陀螺、爬杆、拉乌龟等,各种文艺汇演以及骑牛赛跑、荡秋千、摔跤和跳打柴舞等娱乐活动外,还增加了现代歌舞、游园、书画等文艺娱乐性内容和棋类、球类、田径等体育节目,使三月三节庆活动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海南旅游观光文化活动。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是其“情人节”,也叫“女儿节”。节日当天,青年男女穿戴簇新,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欲选佳婿的女子服饰很有特色,上身左襟大褂衣袖短宽,滚有多道花边,下着内长外短、衣分多层的百褶长裙,佯装赶集,出售土产,等待意中人的出现;而欲选佳偶的未婚男子,则身背空篓,佯装购物。如男子看上哪位女子,便会上前“购物”,如女子中意“购物”男子,便会将土产低价售之,以示愿意以身相许,并随之退出闹市,择静处互通情愫。

      土族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苗族

      “三月三”苗族情歌节,是当地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活动期间,在外工作的村民和外嫁的女子及邻近几十个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齐聚于此联欢,因此“三月三”情歌节不仅是村民祭祖团圆和亲朋好友叙旧延情的节日,更是村寨青年谈情说爱的美好日子。

      民间传说

      相传,远古的壮乡有个员外生了三个美若天仙的女儿,长女和次女都嫁给了大户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丽妹的三女儿还没有嫁出去。她聪明过人,能诗能歌,心地善良,经常背着家人乐善好施。芳年十八时,尽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络绎不绝,但她都一一回绝,弄得父母伤透了脑筋。

      原来丽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贫穷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强哥。阿强虽出身贫寒,但心地善良,经常为穷人做好事,无论谁家有什么农活忙不过来,他总是挤出时间前去帮忙,他家有什么好吃的,也少不了乡亲们,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爱-----。通过这次比赛,丽妹对阿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对他那聪明绝顶,现编现唱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于是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大家离去后,丽妹有意留了下来,含情脉脉地对阿强吐露了自己的爱意,并发誓说:“如阿强不娶她,她也一辈子不嫁人。”对她的话,阿强十分高兴,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难为情地推辞说:“我出身贫寒,恐怕你父母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丽妹紧紧抱住他,告诉他:“不会吧,只要你登门求亲,他们会同意的。”丽妹追求阿强哥相亲们都知道了,他们都说愿意为阿强捐献彩礼,只要员外家人开恩。

      一个深更半夜,丽妹跳窗找阿强哥去了,正当他们相互倾吐衷肠之际,员外家丁闯了进来,强行把丽妹抓了回去,丽妹泣不成声,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强的这门婚事。说阿强虽家境贫寒,但凭他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但固执的父母还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痴情的丽妹眼看不能与阿强结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发了轻生的念头。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后,留下遗书,便悬梁自尽了。门外的丫鬟朦胧中醒来,听到闺房内有异常,打开门一看,她简直惊呆了,丽妹已经寻短见了。她拼命呼救,顿时,员外一家嚎哭起来,他们看着遗书,悔恨不该干涉女儿的婚姻自由,乡亲们听到哭声,知道了丽妹为了反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而愤怒死去,对她深感同情,对员外夫妇极为愤慨。

      再说阿强从员外家提亲不成,回到家后,茶饭不思,一头栽倒在床上,父母怎么叫唤他,就是不坑声。当丽妹殉情的噩耗传来,无疑是给阿强重大的精神打击,他脑子嗡嗡作响,想到生不能结为夫妻,死了再阴间也要结为夫妻。想到这里,他起身走出了家门,三步并做两步,走到员外家,“哇”的一声扑到了丽妹的尸体上,说时迟,那时快,他猛的起身一头撞到梁柱上,也殉情了。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三日,乡亲们见壮乡的好儿子,好女儿双双殉情了,个个悲痛万分,哽咽着,哭泣着。有的还以山歌老歌颂他们忠贞不屈的爱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后才隆重地为他们俩下葬。

      为了纪念他俩,每年人们便在三月三这一天,蒸上糯米饭,带上鸡鸭鱼肉,上山为他们扫墓,同时联欢唱歌,歌圩就这样形成了。

      社会效应

      广西、浙江、福建、海南等地,都举办了一系列形式新、立意高、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从一个传统民族节日到文化旅游节庆,最终转型成为当地的文旅品牌,“三月三”的发展,为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三、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也是壮族的歌圩节。

    一、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诗经中的诗歌也有记载,常有一对男女在此日踏青出游;汉乐府诗歌也有很多表现;唐朝诗圣杜甫的《丽人行》也有如此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中间,至今还保留着三月三赛歌会的习俗。云南的少数民族,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许多靓男少女成群结队对歌定情,互赠信物,幽会密林深处,这场面和欧美国家的情人节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壮族的歌圩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在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扩展资料:

    关于农历三月三,还有一个传说——即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关于畲族三月三的问题,通过《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简述》、《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畲族三月三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畲族三月三(3)

    相关阅读

    • 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畲族三月三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福建连江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和畲族三月三的来历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
    • 浙江景宁:畲乡踏歌“三月三”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畲族三月三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浙江景宁:畲乡踏歌“三月三”和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