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和水利事业的前景与挑战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
  • 水利事业的前景与挑战
  • 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其世界意义
  • 提出水利改革主要发展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 一、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

    摘 要:

    依据《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视角,对水利现代化实现过程进行再认识和评价。从资源需求保障、环境需求保障、生态需求保障、安全需求保障四个维度,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综合评价1980—2050年的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从评价结果来看,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呈现S曲线变化,并且快于之前的预期。至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超过75%,其中资源需求保障度与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超过90%,但环境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相对滞后,实现程度约为60%左右。展望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分别达到91.4%、97%、100%。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可望在2030—2035年之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并在2050年之前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关键词:

    现代化;水利发展;水资源管理;发展评价;层次分析法;预测;水环境;安全需求;

    作者简介:

    吴丹(1986—),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规划与资源管理。

    *王亚华(1976—),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公共治理、资源环境管理与政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水资源刚性约束下流域初始水权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研究”(21YJCZH17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研究”(9202005);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城市治理研究基地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评价研究”(21CSZL24);

    北方工业大学毓优人才项目“科技创新视角下京津冀资源能耗管理绩效及其协同治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XN020035);

    引用:

    吴丹,王亚华.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J]. 水利水电技术( 中英文) ,2022,53( 5) : 137-151. WU Dan,WANG Yahua.Re-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J].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2022,53( 5) : 137-151.


    0 引 言

    水利现代化是对水利发展理念现代化、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利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的实践性探索,也是支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立足国情水情,对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积极开展水利现代化实践探索。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水利为主题,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这一重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2018年,水利部印发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为深刻认识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导向。前期学界围绕水利现代化已经开展了一系列评价工作。由于水利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水利现代化评价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新时代背景下水利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演化脉络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形势要求,明晰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更新水利现代化评价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进行再评价,为新时代中国水利现代化提供研究参考。

    1 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演化脉络

    水利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各国都会经历的发展实践。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水利现代化研究,总结水利发展历程,如美国水利史研究、荷兰水管理历史、英国当代水管理历史。国际水利发展实践经验表明,以法治为原则,以环境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水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在水事务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多元共治模式、建立协调机制、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组织开展的水利发展评价研究看,评价指标以水资源分配、农业灌溉等水资源利用指标、以及地下水排水、水质等水环境指标为主,评价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投影寻踪模型等方法。总体来看,国际水利发展研究进程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通过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完善水利工程体系,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需要,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上同步发展。二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全面治理环境污染。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恢复良好生态,实现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社会水利发展实践探索为我国开展水利现代化评价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借鉴国际研究成果,中国自2000年开启了水利现代化评价研究。为揭示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的演化脉络,针对CNKI文献库,选择时间跨度为2000—2021年,以“水利”、“现代化”、“评价”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文献筛选,筛查删除会议综述、期刊目录、书评、征稿启事、专栏介绍等非学术文献以及相关性较小的条目,得到期刊文献170篇,以此构成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的基础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绘制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见图1)。图1中,节点所处年份表示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节点间连线表示不同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

    图1 2000—2021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的关键词时区图谱

    从图1可看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的研究框架主要集中在水利现代化内涵、评价视角或维度、进展评价、评价方法等方面,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代表性文献的核心观点如表1所列。

    梳理文献可知,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优势表现为:为开展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评价提供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基础,支持水利现代化评价的整体性研究设计,促进水利现代化评价理论的创新,为推动中国水利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尽管已有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研究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研究框架更像一个为推进中国水利现代化提供宏观指导从而让研究得以开展的工具;学者们基于知识背景的差异,提出的水利现代化内涵认识不统一、评价视角或维度多元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复杂化;从评价结果来看,现有成果更多的是体现某个具体年份或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鲜少文献对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进行了长时期序列的总体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与实践进展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由于现有文献[33,34]评价指标中的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下降速度低于预期、用水效率改进速度大幅度低于预期等原因,新世纪以来的20年间,中国水利现代化水平呈现加速提升态势,明显高于之前文献的预测。因此,有必要对水利现代化实现过程进行再认识和评价,更新对水利现代化内涵、评价视角或维度的认识,提高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可操作性,更为准确把握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

    依据图1可知,自200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开展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演变,水利现代化评价聚焦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问题并贯穿始终。因此,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问题,成为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着力点。2018年水利部印发的《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为实现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引。据此根据新时代形势要求,本文对水利现代化的内涵进行再认识,并构建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从而加深对新时代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认识。

    [33] 王亚华,黄译萱.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120-127.WANG Yahua,HUANG Yixuan.Evalu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proces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6):120-127.

    [34] 吴丹.中国水利绿色现代化发展进程评价与战略构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9):114-123.WU Dan.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conception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green modernization proces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5,25(9):114-123.

    2 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理论与方法

    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构建源于对《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总体思路的准确把握、对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深刻认识、对新时代水利现代化内涵的清晰界定与目标任务的合理设定。本文分析的逻辑思路是:依据《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视角,探索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理论与方法,开展水利现代化进程再评价。

    2.1 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

    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着力点。而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息息相关。为此,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视角,系统阐述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具体可表述为:

    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力作用下,水利现代化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水灾害加剧,具体可细化为四个维度的状态表现:(1)从水资源维度看,用水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用水比重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工农业节水力度不足;(2)从水环境维度看,水污染排放量未得到有效控制,废污水排放处理能力不足,水质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3)从水生态维度看,生态补水不足,地下水开采严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自然湿地未得到有效保护;(4)从水安全维度看,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较弱,防洪能力有待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较弱、水旱灾害的经济损失较大。四个维度的综合型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此影响作用下,我国政府和水管理部门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四位一体”系统治理,通过资本投入、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包括提升水资源利用能力、水环境治理能力、水生态修复能力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水利社会需求保障(包括水资源节约型社会需求保障、水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保障、水生态保护型社会需求保障、水安全保障型社会需求保障),从而保障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基本解决四个维度的综合型问题。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水治理能力,实现水资源消耗利用、水环境污染排放、水生态退化、水灾害损失的“零增长”,全面建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水环境友好型社会、水生态保护型社会、水安全保障型社会,最终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见图2)。

    图2 基于“四水共治”的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

    2.2 水利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任务

    2.2.1 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依据图1中的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可界定为:坚持把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坚持把提高水利社会需求保障作为主线,提出五大方针——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四水共治”作为主攻方向,把资本投入、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经济安全、民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全面建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水环境友好型社会、水生态保护型社会、水安全保障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强大动力。最终实现水资源消耗利用、水环境污染排放、水生态退化、水灾害损失的“零增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因此,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是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四位一体”系统治理的新型治水道路。

    2.2.2 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依据图2中的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和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目标可概括为四大目标:第一,水资源节约型社会需求保障目标(简称“资源需求保障目标”)。第二,水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保障目标(简称“环境需求保障目标”)。第三,水生态保护型社会需求保障目标(简称“生态需求保障目标”)。第四,水安全保障型社会需求保障目标(简称“安全需求保障目标”),具体的目标任务如表2所列。

    综合表2中的水利现代化目标任务,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核心是“建成四大社会”:第一,建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水资源得到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快速提升,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水资源消耗利用总量达到历史顶峰,与经济发展脱钩;第二,建成水环境友好型社会,水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重大改善,生产和生活废污水、水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至水环境自净限度内,水环境质量全面好转,水污染排放总量达到历史顶峰,与经济发展脱钩;第三,建成水生态保护型社会,水生态得到全面修复,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地下水超采区得到有效治理,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第四,建成水安全保障型社会,城乡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流域、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水旱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最终形成天蓝、水碧、山青的美好家园。

    2.3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

    2.3.1 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任务,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客观性、动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获得性等指标选择的8大原则,从资源需求保障度、环境需求保障度、生态需求保障度、安全需求保障度四个维度,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2.3.2 水利现代化进程测算方法

    依据表3,采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加权法和“目标一致性”方法,测算水利现代化进程。水利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实现程度测算的流程图如图3所列。

    图3 水利现代化进程测算的流程

    依据图3,水利现代化进程测算的具体步骤可表述为:

    步骤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以“现状值/目标参照值”作为该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对于逆向指标,以“目标参照值/现状值”作为该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xijk(t)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i=1,2,3,4分别表示资源需求保障度、环境需求保障度、生态需求保障度、安全需求保障度四个评价维度);aijk(t)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的现状值;Raijk为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的目标参照值。

    步骤2,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表3中四个评价维度对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wijk为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的权重;Vijk为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σijk为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值的标准差;1T∑t=1Txijk(t)1Τ∑t=1Τxijk(t)为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第k评价指标值的不同时期均值。

    步骤3,不同时期评价准则的实现程度测算。基于综合加权法和“目标一致性”方法,确定表3中不同时期评价维度对应评价准则的实现程度。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Rij(t)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的综合实现程度;xij(t)=∑k=1l[wijk×xijk(t)]xij(t)=∑k=1l[wijk×xijk(t)]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的加权指标值,l为第j评价准则对应的评价指标数;xij(T)=∑k=1l[wijk×xijk(T)]xij(Τ)=∑k=1l[wijk×xijk(Τ)]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第j评价准则的目标加权指标值。

    步骤4,不同时期评价维度的实现程度。基于综合加权法,确定不同时期评价维度的实现程度。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Ri(t)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的实现程度;m为第i评价维度对应的评价准则数。

    步骤5,评价维度的权重确定。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表3中四个评价维度的权重。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wi为第i评价维度的权重;Vi为第i评价维度的变异系数;σi为第i评价维度实现程度的标准差;1T∑t=1TRij(t)1Τ∑t=1ΤRij(t)为第i评价维度实现程度的均值。

    步骤6,不同时期水利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实现程度测算。可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R(t)为第t时期水利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实现程度;Ri(T)为第T时期第i评价维度的目标实现程度。

    3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再评价

    依据构建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测算得到1980—205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实现程度(见图4)。

    图4 1980—205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S曲线变化

    图4中,从水利发展全局看,水利现代化进程呈现S曲线变化,先后经历了水利现代化发动初期(1980—2000年)、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前期(2000—2010年)、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后期(2010—2020年)三个阶段。其中,1980—2000年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最高,2000—2010年环境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最高,2010—2020年,资源需求保障度和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明显高于环境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

    3.1 水利现代化进程评价结果分析

    1980—202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评价结果如表4所列。

    3.1.1 水利现代化发动初期

    1980—200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低速发展,综合实现程度从18.2%增至25.3%,仅提高了7.1%。其中,资源需求保障度的增长最快,实现程度提高了12.1%;其次提高较快的分别为安全需求保障度(7.4%)、环境需求保障度(7.1%);生态需求保障度的变化不显著,实现程度仅提高了0.8%。至2000年,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最高,超过30%。资源需求保障度、环境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三个维度的实现程度较为接近,但均低于25%。

    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第一,针对资源需求保障度,水量控制与高效利用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用水总量快速增加、农业用水比重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第二,针对环境需求保障度,排污控制与排污绩效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COD排放量增加、万元GDP废水排放量高。第三,针对生态需求保障度,生态补水、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生态用水比重低、自然湿地保护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和森林覆盖率低。第四,针对安全需求保障度,防洪安全与灾害防御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防洪能力指数低、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高。

    3.1.2 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前期

    2000—201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2010年综合实现程度接近50%,提高了22.0%。其中,环境需求保障度的增长最快,实现程度提高了50.4%;其次提高较快的分别为安全需求保障度(20.3%)、生态需求保障度(12.5%);资源需求保障度的增长相对滞后(10.2%)。至2010年,环境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最高,接近75%。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较高,超过50%。资源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两个维度的实现程度较为接近,达到35%左右。

    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第一,针对资源需求保障度,水量控制与高效利用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用水总量增加、农业用水比重较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第二,针对环境需求保障度,排污绩效与污染防治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万元GDP废水排放量较高、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III类比例和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第三,针对生态需求保障度,生态补水、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生态用水比重低、自然湿地保护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和森林覆盖率较低。第四,针对安全需求保障度,防洪安全与灾害防御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防洪能力指数低、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高。

    3.1.3 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后期

    2010—202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速,2020年综合实现程度超过75%,提高了29.3%。其中,资源需求保障度的增长最快,实现程度提高了61.6%;其次提高较快的分别为安全需求保障度(40.6%)、生态需求保障度(19.4%)。但环境需求保障度为负增长(-14.0%),主要归因于COD排放量反弹并快速增加。至2020年,资源需求保障度与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均超过90.0%,但环境需求保障度与生态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仅为60%左右。

    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第一,针对资源需求保障度,节水优先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第二,针对环境需求保障度,排污控制与排污绩效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COD排放弹性系数大于零、万元GDP废水排放量较高。第三,针对生态需求保障度,生态补水、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生态用水比重低、自然湿地保护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和森林覆盖率较低。第四,针对安全需求保障度,防洪安全表现相对滞后,归因于防洪能力指数较低。

    2020年,水利现代化各指标值与表3中指标目标参照值的对标分析如图5所列。

    图5 202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值与指标目标参照值的对标分析

    一方面,实现较好的指标包括:(1)资源需求保障度的用水总量弹性系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2)环境需求保障度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镇污水处理率。(3)生态需求保障度的地下水占总供水量比重。(4)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城乡生活供水普及率、农村水贫困发生率、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

    另一方面,实现较差的指标主要包括:(1)环境需求保障度的COD排放总量弹性系数。(2)生态需求保障度的生态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自然湿地保护率、水土流失面积占比。

    根据图5可知,现阶段亟需加快推动“以水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水利高质量发展。重点目标是加强排污控制,提高排污绩效,以及增加生态补水,加强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重点任务是严控水污染排放总量,提高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生态空间保护。当然,我国必须节水优先,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我国的水安全在新阶段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水灾害风险,超大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以及都市圈的防洪保障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水安全保障来回应。

    3.2 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战略布局

    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已超过75%,由于用水效率改进速度、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下降速度不断提升,资源需求保障度、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均超过90%,明显高于之前预期(例如,文献[33]的2020年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预期为70%)。面向2020年,中国水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起冲击。2020—2050年是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完成期,测算其实现进程如表5所列。

    至203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预计将超过90%,且资源需求保障度、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均超过95%。通过加强排污控制,环境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将达到95%,通过加大生态补水,生态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将达到75%。至2035年,中国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将超过95%,其中,环境需求保障度、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预计将达到100%,资源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将达到97.3%,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生态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将超过90%。2020—2035年,中国将实现水资源消耗利用、水环境污染排放、水灾害损失的“零增长”(现阶段已实现水资源消耗利用“零增长”,2030年之前实现水环境污染排放“零增长”),预计还不能实现水生态退化的“零增长”。预计至2050年,资源需求保障度、环境需求保障度、生态需求保障度、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实现程度均达到100%。2035—2050年,中国可望全面建成四大社会,实现水资源消耗利用、水环境污染排放、水生态退化、水灾害损失的“零增长”。

    根据表5的测算结果,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进展快于预期,可望提前实现主要目标任务。为此,本文进一步提出2020年之后中国水利现代化“两步走”战略布局,将其作为“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更清晰的参照系、进程表和路线图:第一步,中国水利现代化的攻坚阶段,2030—2035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综合实现程度超过90%,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第二步,中国水利现代化的收官阶段,即2035—2050年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并将早于2050年建成水利强国。

    展望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加快补齐防洪、供水、节水、水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突出短板。一是提升以水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以水资源利用能力提升为辅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二是强化供水安全保障,三是加快大江大河防洪达标建设及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通过提高水利社会需求保障,全面建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水环境友好型社会、水生态保护型社会、水安全保障型社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4 结果讨论

    4.1 水利现代化评价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目前采用的水利现代化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加权指数法、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目标距离法原理、主成分分析法、静态评价法、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和基于指数超标法、目标一致性方法、层次分析法、耦合协调度评价法。但现有的评价方法逐渐复杂化,主要表现为四方面的不足,一是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的设计缺乏评价准则的合理设定;二是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三是评价结果更多是体现某个具体年份或某一经济发展阶段水利现代化发展现状;四是评价结果与水利现代化实践进展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本文首先依据《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的总体思路,在评价指标设计部分,立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准则。其次,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然后,对水利现代化进程进行了长时期序列的总体评价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加权法和“目标一致性”方法,测算水利现代化进程,保障1980—2020年的评价结果与水利现代化实践进展更为吻合。

    但本文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2030—2050年评价指标值的获取主要参照中长期水利发展规划、历史指标值和现状指标值的发展趋势变化进行预测得到,可能对2030—205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实现程度缺乏精准预测,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今后需要获取更为准确的2030—2050年评价指标值数据,保障2030—205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结果更为精准。

    4.2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四水共治”特征分析

    根据图5,新时代中国水利现代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4.2.1 大部分水利现代化指标进入快速增长的末期

    类似于图4,各项水利现代化指标的发展进程是一条“S”曲线,“S”曲线的中间有一个重要拐点,即增长速率由快转慢的转折点。目前,一些水利现代化指标已经进入“S”曲线中的增长末期,也就是已经迈过了“S”曲线增长由快至慢的拐点,个别指标甚至已经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阶段(如用水总量弹性系数)。

    4.2.2 安全需求保障度的增长日趋缓慢

    经过70多年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我国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水旱灾害的相对损失不断下降。目前,我国水旱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已经下降到0.2%,已经提前达到发达国家的保障水平(0.5%)。

    4.2.3 资源需求保障度的增长明显放缓

    全国及部分省份的用水总量已经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阶段。全国用水总量在2013年达到6 183.4亿 m3的峰值,随后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全国农业用水2013年以来持续下降,全国工业用水总量2011年以来持续下降。这意味中国的“水达峰”可能已经出现,而目前全国的供水能力已经远大于用水总量。从分省用水量来看,上海、浙江、河北等12个省份已出现用水总量下降的趋势。

    4.2.4 环境需求保障度和生态需求保障度仍然快速增长

    目前,在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四类需求中,“环境需求”和“生态需求”仍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即增长率持续大于零。这表明人民群众在中等收入阶段,对更好的水质、更优质的水服务和更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存在爆发式的需求。水利发展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要求水利工作及时回应这一重大变化。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 论

    (1)明确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目标。

    依据《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总体思路,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安全“四水共治”视角,明晰了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据此合理界定了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明确了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核心是建成“四大社会”: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水环境友好型社会、水生态保护型社会、水安全保障型社会。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四大目标:资源需求保障目标、环境需求保障目标、生态需求保障目标、安全需求保障目标。

    (2)构建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

    结合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任务,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水利现代化评价维度、评价准则以及具体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加权法和“目标一致性”方法,构建了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水利现代化评价理论体系,为水利现代化进程评价提供了较为适用的理论工具。

    (3)评价与预测水利现代化进程。

    依据构建的新时代水利现代化评价体系,评价测算了1980—205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明确了水利现代化进程呈现S曲线变化,并将1980—202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水利现代化发动初期(1980—2000年)、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前期(2000—2010年)、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中后期(2010—2020年)。进一步对2020—2050年水利现代化进程进行预测。得出预计2030—2035年之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并在2050年之前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

    中国水利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既是中国水利面临的历史责任,也是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根据对1980—2020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发现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快于预期,特别是资源需求保障和安全需求保障快速提升。同时发现,环境需求保障和生态需求保障仍相对滞后,一方面,水污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排污绩效仍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补水不足,水生态空间保护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待加强。未来,环境需求保障和生态需求保障将加速提升。依据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测算结果,中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在2030至2035年之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5.2 展 望

    (1)水利现代化的重心转向水生态环境建设。

    过去20多年,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快于预期,受益于水安全需求、水资源需求和水生态环境需求都快速增长。未来随着水安全需求和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放缓,水生态环境需求的相对地位上升。展望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加快补齐水生态环境建设、节水、供水、防洪等方面的突出短板。一是提升以水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以水资源利用能力提升为辅的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平;二是强化供水安全保障、加快大江大河防洪达标建设及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水利工作需要更加着眼于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管理、制度、法规、工程、技术、经济等途径,全面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通过转换发展动能推动水利供给升级,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管理、文化运营、技术升级、设施更新,关键是大幅度增加各类创新要素驱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用好数字技术的新动能。[39]通过提高水利社会需求保障,全面建成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水环境友好型社会、水生态保护型社会、水安全保障型社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2)全面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水利发展进入新阶段,其主题就是全面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水利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水利部提出重点抓好六条实施路径,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施工图。第一,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这是回应新阶段安全需求保障的着力点;第二,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为了满足新阶段资源需求保障和水利工程建设升级;第三,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旨在满足新阶段生态需求保障和环境需求保障;第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回应了数字时代的治水战略问题;第五,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是“节水优先”思路的体现,通过强化节水可以带动水利全局工作;第六,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体现了强化治水的制度保障。

    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在抓好六条实施路径的同时,当前水利工作转型的核心,是全面提升水治理能力,尽快推进水治理体系现代化,到2030年使中国水治理体系基本成熟定型。具体有五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建设现代水法治体系,提高执法水平,落实好现有的水法规制度;二是要完善国家和流域水治理体制,理顺国家层面的水治理体制与协同治理机制,科学推进流域立法和加强流域管理;三是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注重运用灵活水价机制促进水效率的提高;四是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在各类水治理事务中扩大公众的参与程度;五是增强技术支撑和信息共享,通过智慧水利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国数字治水能力[40]。通过理念转变、管理变革、工程建设、技术升级、法规完善等举措,全面升级水治理体系,提升水治理能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治水新格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杂志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综合性技术期刊(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主,同时也报道国外的先进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水文水资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工程基础、水力学、机电技术、泥沙研究、水环境与水生态、运行管理、试验研究、工程地质、金属结构、水利经济、水利规划、防汛抗旱、建设管理、新能源、城市水利、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水利现代化、国际水利等。

    一、水利事业的前景与挑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水利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显示,水利工程建设的现代化是为国家现代化服务的,因此水利行业现代化首先要满足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对水的各种需求。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水利工程行业的现代化还表现为能清楚地认识水的基本规律,引导社会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控制不合理的需求和消费。

    国水利工程现代化是为满足中国现代化对水利的需求。即在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和控制各行业的用水需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
    置,以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总体需求。其基本途径是通过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综合整治和强化流域管理,提高流域国土的安全度、舒适度和富裕度。
      中国水利工程现代化过程将贯穿21世纪,目标应当是:未来在20年左右时间内使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首先实现水利现代化。
    我国水利观念上的落后应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弥补,对水利技术的落后要通过发展水利科技和增加水利投入来解决,而对管理体制上的落后必须通过有力的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来解决。

    二、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其世界意义

    一、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我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三、我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

    五、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提出水利改革主要发展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12月3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四)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五)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
      
      (七)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
      
      (八)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域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九)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十)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进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黄河下游治理和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强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全面加快蓄滞洪区建设,合理安排居民迁建。搞好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十二五”期间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推进海堤建设和跨界河流整治。
      
      (十二)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研究。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雨水、微咸水利用。
      
      (十三)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十四)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开发许可,强化水电安全监管。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
      
      (十五)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十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水利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
      
      (十七)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有条件的地方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十八)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进程,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政策。完善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九)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二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二十一)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二十二)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三)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给予补助。妥善解决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十五)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二十六)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十八)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全国、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二十九)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解决基层水利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要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更加贴近民生,更多服务基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

    关于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问题,通过《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其世界意义》、《提出水利改革主要发展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再评价及其含义和水利事业的前景与挑战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
    • 揭秘“亚洲水塔”:磅礴而又脆弱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揭秘“亚洲水塔”:磅礴而又脆弱和“亚洲水塔”高海拔区域长草,它有负面影响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