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民间故事:“庸医”王叔和,活人治不好,死人治得活

民间故事:“庸医”王叔和,活人治不好,死人治得活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张仲景的经典故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民间故事:“庸医”王叔和,活人治不好,死人治得活和郭里的著名人物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民间故事:“庸医”王叔和,活人治不好,死人治得活
  • 郭里的著名人物
  • 张仲景时期的庸医?
  • 陈修园名言
  • 一、民间故事:“庸医”王叔和,活人治不好,死人治得活

    三国时期,襄阳来了一个医术高明的郎中,名叫王叔和,师承张仲景,把《伤寒论》学得炉火纯青,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民间故事##奇闻异事##襄阳#

    王叔和心地善良,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治病用的中草药大部分是亲手采集而来,遇到穷苦人家,他还分文不取,被襄阳百姓尊称为“药王爷。”

    王叔和虽然医术高明,但毕竟不是神仙,不能“起死回生”,而且人的寿命也有定数,遇到那些不治之症的病人,哪怕王叔和用上龙肝凤胆,竭尽全力医治,依然无法挽救。

    生老病死本是常事,但那些坏心眼的小人咬定王叔和是庸医,病人活蹦乱跳吃了他的药,回家就没了。全是因为王叔和医术不精,误诊所致。

    老百姓哪知道其中的玄机,毕竟人确实是死了,所以大家渐渐地都不敢找王叔和看病,除非到处求医看不好,这才壮着胆子找他碰碰运气。结果,可想而知,经他治疗过的人,死得更多了。

    这一天,他外出采药,遇到一户人家正在房顶上翻瓦。

    这家男主人认识王叔和,就从屋顶上跳下来,开着玩笑说:“王郎中,大家都说你是庸医,但凡你看过的病人,最后都会死。我不相信。今天就给我看看吧!”

    这家男主人根本没有病,就是想戏弄一下王叔和,可谁知王叔和认真给他摸脉,顿时脸色大变,对他说:

    “糊涂呀,你是不是刚吃过饭,怎么能从房顶上跳下来呢?你的肠子已经震断了,赶紧安排后事吧!”

    这家男主人不相信,因为王叔和开玩笑,对着自己肚皮“砰砰”拍了几下,想证明自己没病。可谁知刚拍完,脑门上就冒出黄豆般大小的汗珠,倒在地上遍地打滚说肚子疼得厉害。没过多久就蹬腿断气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大家更加咬定王叔和邪门,只要经他看得病人准死。一时间,王叔和的名声跌入低谷,大家对他唯恐躲避不及,没有一个人敢找他看病。

    王叔和坦然面对,也不去解释,还是该干嘛干嘛。

    王叔和家境一般,一家老小全靠他给人治病那点收入维持。没有人看病,就断了生路,揭不开锅。无奈之下,他只好离开襄阳城,到偏远乡下给人看病谋生。

    都说树挪死,人挪活。王叔和这一走,就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怪事,让他东山再起,名声大噪,成为老百姓的“保护神”。

    话说王叔和挑着扁担,带着盖铺卷以及药箱来到乡下,历经风吹雨打,吃尽苦头,这一天,刚走到半路,突然下起暴雨,把他淋成了“落汤鸡。”

    万般无奈之下,他之后慌慌张张跑到附近一处破庙避雨,没过多久,一支送葬队伍也进来避雨,家属披麻戴孝,神情悲痛。一名中年男子双眼红肿,扑在棺材上嚎啕大哭,喊:“媳妇呀,你太狠心了,自己走了不说,还把我那没出世的儿子也带走了,这让我怎么活呀”

    中年男人泣不成声,周围的人无不掩面流泪。

    王叔和看到眼前的情景,心里也十分难过。然而当他靠近人群,往棺材下一看,发现棺材里滴出了鲜红的血水,心头顿时一惊,连忙问其他人:“请问,这位妇人是什么死的?”

    一个老汉流着泪说:“哎,可怜呀,难产死的!”

    老汉说罢,王叔和思忖片刻,拍着棺材板决然说:“大家都别哭了,人还没死,把棺材揭开,我能把这个妇女的病看好。”

    这句话如同滴入油锅的水,大家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中年男人也不哭了,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王叔和,红着眼睛说道:“先生休要胡言乱语,死者为大,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

    “你放心,我若没有十分把握,也不会多问此事了,”王叔和认真地说。

    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王叔和,见他一副郎中打扮,神情气定神怡,心中顿时多了几分信任,和其他人商量了一番,拍板同意开棺,但也提出一个条件,如果王叔和不能“起死回生”,就罚他披麻戴孝,在坟头磕头谢罪。

    王叔和不慌不忙,先是清理了一遍卫生,这才把手伸入棺材,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了一遍。

    检查完毕之后,王叔和点点头,告诉众人,妇人确实没死,只是难产疼痛昏厥而已,然而时间不等人,大家务必马上准备热水以及棉被襁褓,他要替妇人接生孩子。

    众人一听,喜出望外,立刻开始忙乎起来,王叔和也从行李里取出几枚银针,手法娴熟而又准确,扎进妇人的三十六处穴位上。

    说来也奇怪,王叔和落下最后一根针,妇人居然真的缓缓吐出一口长气,幽幽睁开了眼睛,脸上也渐渐恢复了血色。

    “神了,神了……”中年男人忍不住惊呼道。

    王叔和让众人噤声,而后让所有男子退出,只留下几个妇人帮忙打下手。然后气沉丹田,朝着妇人肚脐之处落下两针,只听“哇”的一声,一个男婴生下来了。

    人们又惊又喜,中年人当即跪在地上给王叔和磕头,感谢他救命之恩。

    产妇死而复生,婴儿又能平安无事,这真是让人无法想象。大家把王叔和当成了神仙,四处传播他的美名,谁要是不服气,就会提及这件开棺接生的事。

    “谁要说王郎中没本事,那就开棺试试,只要能把死人救活,我们也认他是药王爷。”

    一句话噎得对方哑口无言,只能灰溜溜的离去。

    故事讲完了,虽然有几分传奇色彩,但王叔和医术高明,这一点在历史上得到了肯定,他博通经方,于诊切之术有较深研究。根据自己临床见解,写出了著名的脉学专书《脉经》,成为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一、郭里的著名人物

    郭里镇人杰地灵,自古英才辈出,早在魏晋时期,便出了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叫王叔和,官至太医令,在郭里广为流传。
    王叔和出身在医药世家,家里世代相传开药铺。王记药铺传到王叔和的时候,规模没比从前大多少,家产没比从前多多少,但那治端正救人的名气却比从前大多了。北苏州南许昌,王叔和的名字家喻户晓。上至王孙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来王记药铺就医的络颖不绝。王叔和秉承祖德,不尚虚名,不贪金银,山下修一盘药城,村边摆一副药臼,家中开一间药铺,日常里或为人治病,或上山采药,或潜心研究他的《脉经》,日子过得悠然自在。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魏末晋初,北方战争频发,瘟疫流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穷苦百姓得了病,还要挣扎着去做工挣钱,等到病入膏肓实在熬不过了才不去求医。这样的病人那有好治的。王叔和是个直性子,既不会说那好听的绕弯话,又不会把麻烦事推出手,依旧是尽心尽力为人治病,却小料看一个死一个,瞧两个死一双,一时间人心浮动,对他的医术也产生了怀疑,得病再也不敢登王叔和家的门了,王家药铺日益萧条。
    再说高平城里有座杂货铺,铺子里有两个年轻伙计,一个叫大二,一个叫小三。这一天,俩伙计正在铺子里站柜,忽然看见王叔和从铺门前走过,免不才汉论一番,大二说:“这王先生可是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个济世活人的菩萨,如今变成了要命的阎王。”小三道:“这话不对,那些病人原是他自个病的没救了,如何怨得王先生的医术!”,大二道:“你也好笑,没病谁个求医,求医原为活命,难道为了找死?”小三道:“照你这么说,便是好人经王先生搭手也要亡命了,我今天偏要请王先生诊脉,看看我死了死不了!”伙计讴了满肚子气,就吃饭去了。那小三子是个犟脾气,和大二拌了嘴,心里很不痛快,下死地往肚里扒饭,刚放下碗,就看见王叔和又从铺前走过,小三心里一急,喊一声“王先生!”一个猛子从里屋跳到当街上,接着,身不由己地躺倒在地上,大喊肚痛!王叔和见地下躺着的楞小子,热汗满面,就地打滚,忙蹲下抓住他的手腕切了脉,叹口气道:“此人无救了”。那大二一听此话忍不住笑道:“这真是大白天碰上勾命鬼!我师第半点病症也无,原不过讴气,打赌考考你,你还真当他要死了,这样的庸医……”大二话还没说完,只听小三呼了一声就不动了。上前伸手一探,己没了气。大二心里大惊,连连叫道:“怪了、怪了,王先生真把活人给看死了!”那小三本因吃饭过饱,又猛力一蹦,使胃肠崩裂,但那些街头看热闹的不去细究其因,也不听王叔和的解释,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加枝添叶,把王叔和描绘成了灾星魔头瘟祖宗,别说谁来找王叔和治病,就连他原先的街房邻居,也唯恐避他不及。这样一来,王叔和在家乡一时难以立足,只好挑起个药担云游他乡去了。
    几经波折,王叔和来到了太行山下济州城,在城里的“济生堂”药店当上了坐堂医生。一天,济州城里有一家出殡,那口薄板棺材从济生堂抬过时,沥下几点鲜血。正在柜台前坐堂的王叔和弊见自迹,陡然一惊,再定睛细看就大叫:“出殡的,棺材里乃是一活人?”出殡队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职,无人理会。王叔和一急,上前拉住拉灵蟠的半大孩子不放行,连声大感:“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没死!’,出殡的队伍乱了套,几个年轻后人以为王叔和有意搅闹,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个老者,见多识广,看坐堂先生不象作恶的,唤过当家的中年汉子叫他裁条。中年汉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殓的正是他的妻子贾氏,年仅二十八岁,因产后血崩脱阳暴亡。按当地风俗,年轻女人死于流血等症,统称“血光之灾”为不连累家人街房,须及早入殓安葬。当日贾氏刚刚昏死,族中长者便硬张罗出殡。这午逢生中年丧妻,无限悲伤,听坐堂先生一说竟也异想天开,甘愿开棺验尸。与几个愣小子将棺盖“嘎吱”打开,王叔和便抓起死者的人中、吴元等穴,顷刻之间,那贾氏时而换气,继而呻吟,再而略睁双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动。这一件事情,倾刻轰动了济州城,人们相互一打听,才知是王叔和,又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王先生早年在家乡行医,医运不济,将王记药铺诊死的事。一时间,一传十,把王叔和又传成了当今扁鹊、再世华佗。
    种种奇异传闻,传到了京城,在王公大臣们推荐下,王步和入京坐了太医令。王叔和一生医学功绩卓著,不仅整理了《伤寒论》,还著述了《脉经》、《脉诀》、《脉赋》等医学书籍,是位难得的医学奇才。
    后来,后人在其故乡所在的山东省邹城市建起了“叔和中医院”,以这种方式悼念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杰出医学家。

    二、张仲景时期的庸医?

    东汉时期的。还有一本著作叫伤寒杂病论
    人物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张仲景出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南阳邓州市穰东镇),民众自发地前来南阳医圣祠纪念、拜谒。南阳民间祭拜张仲景自汉代延续至今,“瞻仰医圣”、“叠纸求医”、“摸羊头”、“接圣水”等是群众主要祭祀活动内容,这一民俗活动将持续3天。医圣张仲景祭祀活动已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仲景的墓葬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仲景墓现存完好,成为了人们拜谒的地方。
    折叠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折叠乱世立志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他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折叠撰写医书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汉代从汉武帝开始实行举“孝廉”“良才”的选官制度,“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东汉末期多举世家子弟,仲景承袭家门,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长沙郡:秦置,下辖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治所湘县【今长沙市】。
    (长沙太守,类似今天湖南省省长)。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折叠为人医风学风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解放后,翻修了“医圣祠”,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
    折叠编辑本段医学贡献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一说为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人,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公元二零五年写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未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一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折叠编辑本段著作分析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其它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
    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证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伤寒杂病论》的体例是以六经统病证,周详而实用。除介绍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例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属表证,为太阳病。但同是太阳病,又分有汗无汗,脉缓脉急之别。其中有汗、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凤的桂枝汤证;无汗、脉浮紧者,属太阳病伤寒的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而增烦操者,又属大青龙汤证。这样精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证候都能稳操胜券。除了辨证论治的原性之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辨证的灵活性,以应付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如“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的诊断方法。即辨证必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前提,如果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就应该根据病情实际,认真分析,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以抓住证情本质,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
    阳证见阴脉、表证见沉脉。和证实脉虚,其实质都是证有余而脉不足,即当舍证从脉而救里;而阴证见阳脉,提示病邪有向表趋势,里证见浮脉,多提示表证未尽解;证虚脉实,则宜舍脉从证。脉、证取舍的要点是从“虚”字着眼,即实脉虚从脉,证虚脉实从证。这无疑为医者理清临床上乱麻一般的复杂症情,提供了可供遵循的纲要性条例。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尤其是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恼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对自缢、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颇有特色。其中对自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这些都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资料。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
    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折叠个人著作
    1、《伤寒杂病论》(已经散佚,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2、《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
    3、《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张仲景是中医界的一位奇才,《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奇书,它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
    折叠研究著作
    1.《张仲景》
    2.《张仲景用方解析》
    3.《张仲景医方精要金匮篇》
    4.《张仲景医方精要伤寒篇》
    5.《张仲景方剂学》
    6.《张仲景药物学》
    7.《张仲景方剂现代临床应用》
    8.《张仲景疾病学》
    9.《张仲景方剂实验研究》
    10.《张仲景方方族》
    11.《张仲景养生学》

    三、陈修园名言

    陈修园名言;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陈修园名言;
      十问》;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头身
      四问便;
      五问饮食
      六问胸,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
      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
      天花麻疹全占敛。

      历代中医名言集锦;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
      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则中寒肠鸣腹痛
      ------灵枢?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2.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3.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4.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5.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6.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7.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8.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9.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0.《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2.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3.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4.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5.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6.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7.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8.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9.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关于张仲景的经典故事的问题,通过《张仲景时期的庸医?》、《陈修园名言》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张仲景的经典故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刘渡舟讲述经方小故事6则(深受启发)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张仲景的经典故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刘渡舟讲述经方小故事6则(深受启发)和医学界伟人故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