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

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刘义庆简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和刘义庆是什么朝代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
  • 刘义庆是什么朝代的
  • 刘义庆简介?
  • 长安何如日远 翻译
  • 一、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

    文/董上德

    《世说新语》编著者刘义庆身为南朝宋的皇室成员,其一生没有大风大浪。尽管当时的政治风云诡谲多变,动辄得咎,杀戮成风,但刘义庆十分谨慎,生活简朴,为人谦虚,不惹是生非,甚至在元嘉八年(431年)“乞求外镇”,即离开朝廷,到地方上去做官。这时他已经29岁,正处于仕途的“上升期”;而当时的皇帝宋文帝刘义隆(刘义庆堂弟)还挽留他继续在朝中任职,可刘义庆一再恳求皇帝解除其在中央政府的“尚书仆射”职务;刘义隆是劝他不过才勉强最后同意的。次年,刘义庆结束了他的“京尹时期”(义熙十三年至元嘉九年,即417-432年,刘义庆15岁至30岁),出任荆州刺史(元嘉九年至元嘉十六年,即432-439年),长达约8年的时间,即其30岁至37岁是在荆州度过的。其后,他37岁至42岁病逝期间,先转任江州刺史(江州府治在今江西九江市,一说在今南昌市;时间是元嘉十六年至元嘉十七年,即439-440年),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府治在今江苏扬州市;时间是元嘉十七年至元嘉二十一年,即440-444年)。据记载,刘义庆于元嘉二十一年“薨于京邑”即今南京,时年42岁。估计是他病重时由扬州转往京师(今南京)救治,直至去世。

    而刘义庆在何时何地完成《世说新语》的编写,却成了学术界的一桩“悬案”。

    有一种较为权威的看法,认为该书的编写时间是元嘉十六年(439年),刘义庆出任江州刺史,《世说新语》大概成书于这个期间,而地点就是江州府治(杨勇《<世说新语>书名、卷帙、版本考》,《杨勇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448页)。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刘义庆身边有一群文士,如著名诗人鲍照,还有当时以“辞章之美”著称的袁淑、陆展、何长瑜等,他们是在江州与刘义庆相遇相识,并受到刘义庆的器重。此说启示我们注意,《世说新语》一书可能不是刘义庆一个人编写的,更有可能是“书出众手”,是一个集体完成的项目。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早有论及,但措辞比较谨慎,说“书或成于众手,未可知也”,没有使用“论断”的语气。

    问题是,刘义庆在江州的时间较短,大概不满一年就来到扬州,转任南兖州刺史。而《世说新语》一书,涉及为数众多的人物、丰富繁杂的文献,而且部头颇大、分类细致(多达36个门类),抄抄写写,拼接归类,还要尽量避免各类之间的资料重复,加上这不是“国家项目”而是“业余爱好”,这么大的一部书要在不足一年里编写成功,殊非易事。

    我认为,时间过于仓促,《世说新语》编成于刘义庆江州刺史任上的可能性不太大。然而,他在江州认识的文士,不一定在他转往扬州时就与之分开,请注意,《宋书·刘义庆传》说刘义庆把鲍照、袁淑等人“引为佐史国臣”;此句之后接着写道:“太祖(即宋文帝刘义隆)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此语不可忽视,它暗示着一个情形是以前没有的,即刘义庆自从结识了鲍照、袁淑等人之后,身为皇帝的刘义隆在处理某些重要的文书时常常以书信的方式与刘义庆“加意斟酌”,无他,就是因为刘义庆身边有若干文笔过硬的写手。从写文章的角度看,若无关系,就不会在“引为佐史国臣”之后紧接上“太祖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这句话。如果这样理解不错,则可以推断,荣幸地被引为“佐史国臣”的鲍照、袁淑等人,具备为朝廷“斟酌”文书的特殊职分;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刘义庆身边的某些文士很有可能在他离开江州之后依然继续做了“临川王”所依赖的“文胆”。

    换言之,鲁迅先生“书或成于众手”的说法大体还是可以成立的。有人分辨说,查鲍照、袁淑等人的生平,并无关于他们参与编撰《世说新语》的任何证据,从而否定“书出众手”说(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21页)。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执着于要去认定非要鲍照、袁淑等人参与不可,哪怕这些人真的没有参与编写,也不排除刘义庆身边还有其他写手帮助完成,《宋书·刘义庆传》说得很清楚:“(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既然如此,刘义庆身边,除了鲍照、袁淑等之外,还大有人在。

    扬州廋西湖

    接下来的问题依然是“何时何地”。如果说,刘义庆不太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书于江州,那么,可能的时间和地点又如何推断呢?笔者提出如下猜想:《世说新语》可能最终编成于刘义庆出任南兖州刺史的任上(并不排除此前已经在江州动手编写的可能性),地点是扬州,理由如下:

    刘义庆在元嘉十七年冬十月从江州移镇扬州,次年的五月,宋文帝刘义隆给予刘义庆特别的恩遇,即“开府仪同三司”,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朝廷重赐:通俗地说,就是在指定的地方建立专属府邸,其“规格”大致与太尉、司徒、司空等所谓“三公”相仿,其身份、地位一下子超越了一般的刺史,有了这个“所在”,就更容易“招聚文学之士”了。这一件事,不仅《宋书·刘义庆传》有记载,而且,《宋书·文帝本纪》亦郑重记录,可见“非同小可”,于刘义庆本人而言,这绝对是其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对于编写《世说新语》也是“重大利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还有一点,扬州是刘义庆生命历程的最后一站,从38岁到42岁,他在扬州度过的时间约有4年,相对安稳,编写并最后完成《世说新语》全书是较为从容的。(作者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本文原题为《《世说新语》编成于何时何地?》)

    一、刘义庆是什么朝代的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人,刘义庆(403年~444年2月26日),字季伯,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宰相、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

    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当时名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
    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明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他编纂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描述了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展示了“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留存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晋代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二、刘义庆简介?

    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刘义庆15岁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

    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27岁升任尚书左朴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刘义庆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朴射一职。30岁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

    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37-42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扩展资料: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他所编写的《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

    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

    如后世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三、长安何如日远 翻译

    长安何如日远的翻译: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想想就知道。”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讶。

    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句末语气词)”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长安何如日远的原文: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此文出自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典叙》、《世说》10卷、《集林》200卷、《幽明录》20卷、《宣验记》13卷、《小说》10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8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关于刘义庆简介的问题,通过《刘义庆简介?》、《长安何如日远 翻译》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刘义庆简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刘义庆简介(5)

    相关阅读

    • 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刘义庆简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试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编成于扬州和刘义庆是什么朝代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
    • 聊聊徐州历史名人/刘义庆(下)(续)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刘义庆简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聊聊徐州历史名人/刘义庆(下)(续)和刘义庆是什么朝代的是什么家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