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钱伟长事迹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在哪里?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共同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
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中国科技馆、浙江钱学森故居、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等140个基地入选,覆盖30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刊发入选基地简介,展示基地风采。
钱伟长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2012年10月,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大学筹建钱伟长图书馆,以表达对钱伟长校长的崇高敬意与无限怀念;2019年5月,钱伟长图书馆于宝山校区东区建成使用并全面开放,成为新生入学教育、校友返校忆旧、校内成果展示、校外嘉宾来访的又一重要场所和平台,是上海大学新的文化地标。
钱伟长图书馆共七层,总建筑面积18691平方米,分别设置了钱伟长纪念展、上海大学校史展、书香谷、科学家书屋(伟长书屋、匡迪书屋)、专题阅览室、特藏阅览区域、学术交流空间、视听区域等。馆内现有馆藏20万余册(种),其中以钱伟长、徐匡迪捐赠为主体的特色图书3万余册,实物及影像资料馆藏5000余种,是集学科交流、图书贮存、资料阅览、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共享平台。
钱伟长纪念展内景
钱伟长纪念展位于钱伟长图书馆三层,以历史图片、资料、实物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钱伟长作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丰富人生,和他一生“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的伟大胸襟。该纪念展的展品丰富,用钱伟长的大学毕业照、硕士学位证书、他晚年最爱穿的红色夹克等,为人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怀的钱伟长;亮点突出,用“裸眼3D”技术再现钱伟长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展现方式,为目前中国高校博物馆中仅有的一例。
钱伟长书房复原陈列
科学家书房位于钱伟长图书馆六层,是集伟长书屋、匡迪书屋、初心视听室为一体的多元模式育人空间,收藏了科学家手稿、著作、用品和影音文献等珍贵资源。书屋通过开展科艺育人、爱国教育系列活动,实现“传授·灌输·引导”+“感化·熏陶·养成”双循环模式,将“科艺相通”的理念和爱国爱党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催生出更多的科艺佳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精神,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作为集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于一体的新型馆,在为师生提供基础借阅服务的同时,钱伟长图书馆致力于挖掘校园红色历史和以钱伟长、徐匡迪为代表的有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和“大先生”们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宝藏,力图将钱伟长图书馆打造成为兼具宣传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功能的文化平台,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上大人要时刻铭记“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青春,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科技传播中心 供稿
一、上海大学在哪里?
上海大学地址分别是:宝山校区(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延长校区(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149号)延嘉定校区(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
截至2020年5月31日,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1个学部(筹)和1个校管系;开办91个本科专业。
上海大学特点
截至2020年5月31日,上海大学图书馆由宝山校区的校本部图书馆、钱伟长图书馆,延长校区的文荟图书馆和嘉定校区的联合图书馆四个分馆组成;馆藏图书403.8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491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80种,含电子刊6.4万种,电子书748.8万种。
截至2020年5月31日,上海大学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0、43、28位。
以上内容参考:
二、钱伟长的事迹
人物贡献 中国近代力学与应用数学主要奠基人 中国“三钱”,激励国人1、钱伟长的早期工作是物理学的光谱分析,有3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物理学报》(1937—1939年)。其中,硒的单游离光谱分析开我国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硒的光谱是4f电子光谱的基础,在30年代是用来验证量子力学计算的重要研究园地。该光谱线条众多,能位复杂,长期未能分析。1935年,首先由哈斯帕斯(Haspas)公布了一些分析结果,钱伟长证明其大部分是不可靠的。1937年,艾伯森(Albertson)和哈里森(Harrison)公布了从600条谱线中分析得到的一批能级,大部分的J值是21/2、31/2,钱伟长把能级的J值扩展到41/2,低能级扩展到38个,高能级扩展到75个,共分析了925条谱线,大部分离亮度的谱线都得到分析,并和玛吉诺(Margenaw)观察到的齐曼(Zeeman)效应相互校正。这一工作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是稀土光谱的奠基性工作。 钱伟长与爱林根2、钱伟长的成名之作是薄板薄壳的统一内禀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喷气式飞机是争夺制空权的法宝,导弹被视为下一代的武器,航天计划处在摇篮中。从而力学,如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高速空气动力学,以及喷气发动机工程热物理和工程控制论等都成为热门科学,取得蓬勃的发展。欧洲的一批科学家在战乱中移居北美,形成了一些活跃的科学研究中心。钱伟长先后师从应用数学家辛格教授和应用力学大师冯·卡门,在飞行器结构力学、高速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器动力学方面作出多项成就,其中最有名的是和辛格合作,用微分几何与张量分析方法,从一般弹性理论出发,给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方程。他因此作为冯·卡门60寿辰祝寿文集中最年轻的中国作者赔身于一批世界上最知名的学者之中。钱伟长以板壳内禀理论为题目的博士论文,分成几部分发表后,一时间成为北美力学研生的必读材料,被当作理性力学的开山之作。1980年,美国理性力学权威A.C.爱林根(Eringen)访问中国,特意到清华大学的照澜院,来拜见钱伟长,他说,当年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拜读钱伟长的板壳内禀统一理论,从而开始了自己在理性力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他把钱伟长认作自己的前辈。 在1940年以前,板壳理论的各种近似处理是很混乱的,钱伟长对于这种近似的板壳理论深感不满,曾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39至1940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三维微元体平衡方程为基础,引进三维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用应变分量所表示的平衡方程。 3、钱伟长的导师辛格教授原籍爱尔兰,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由于德军空袭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创建了北美第一个应用数学系,系内有L.因费尔得(Infeld)、温斯坦、A.F.史蒂文森(Stevenson)等教授,因费尔得是A.爱因斯坦(Einstein)的大弟子,著有《物理学的演化》等书。钱伟长在与辛格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辛格用宏观的内力素张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壳的张量平衡方程,称之为宏观方程组,而把钱伟长的方程称为微观方程组。辛格认为:虽然两种理论所用的力学量和符号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等同的。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很受力学界和数学界的重视,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加拿大数学年会、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美国数学学会西部年会等场合作学术报告;在英国和澳洲有人写过书,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1973年,荷兰H.S.鲁坦(Rutten)教授在《壳体渐近理论和设计》一书中多次推崇这篇文章,说:“辛格和钱的工作,继承了19世纪早期A.柯西(Cauchy)和S.D泊松(Poisson)的工作,在西方文献中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982年,在上海国际有限元会议上,执行主席R.H.盖拉格(Gallagher)教授向大会介绍钱伟长时说:“钱教授有关板壳统一内禀理论的论文,曾是美国应用力学研究生在40—50年代必读的材料,他的贡献对我以后的工作很有影响。” 4、冯·卡门和钱伟长在1939年和1941年研究了柱壳在轴向力下的局部失稳和球壳在外压下的局部失稳现象。如果把局部尺寸看做是壳的有效跨度,则对于局部区域而言,也可以看作是浅壳,用浅壳大挠度方程求解。圆薄板大挠度卡门方程,也可以由浅壳方程蜕化得到。1951年8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的海军结构力学研讨会上,冯元桢和E.E.塞克勒(Sechler)发表了《弹性薄壳的失稳》,文中的浅壳方程就是“钱伟长一般方程”,文中的浅圆柱壳方程就是“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 5、在钱伟长的博士论文中,还包括从三维弹性理论导出壳体宏观平衡方程的证明,发表在1948年12月的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这篇文章曾引起一场关于版权的争论。美国C.特鲁斯德尔(Truesdell)抱怨此文抄袭了他的文章。钱伟长回信请他到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查阅钱本人的博士论文,这篇文章是该学位论文的一部分。后特鲁斯德尔来信道歉,并说明他的导师H.赖斯纳(Reissner)已向他说明,他在数学学会汇刊上登载的博士论文是钱伟长于1946年在乘海轮返国途中审查的,钱提出近50条意见,他大都接受并做了修改,特鲁斯德尔在1947年发表的轴对称壳文章也是钱伟长审查的,他都一并表示感谢。 6、1946年,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一文。冯·卡门曾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项较满意的弹性力学工作,是经典型的工作。三、钱伟长论文走红:不必参考任何文献,为何能如此霸气?
钱伟长论文走红:不必参考任何文献,为何能如此霸气?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钱伟长,高考物理只考5分却成中国力学大师。18岁那年,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一百分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在一夜之间做了一个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我听了以后就火了。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我下决心不学历史了,要学造飞机大炮。”
之后,钱伟长有机会去加拿大学习,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又去美国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
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此时他选择了回国,回国,一个勇敢而危险的决定,他多次提出要回国,但冯·卡门始终不点头,1946年5月6日,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乘船回国,当时他34岁,“我回国以后,干过十几桩事情”“奇奇怪怪的专业,所以有人骂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我不理”“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我都干。”
“我回国以后,干过十几桩事情”“奇奇怪怪的专业,所以有人骂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我不理”“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我都干。”,他的研究项目五花八门,他推导过13000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还研究过汉字计算机编码,发明了获奖的“钱码”,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钱伟长最关心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为建立上海大学倾尽心血,但他没有领过校长的工资,也没有享受过校长的福利,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钱伟长病逝于上海,享年98岁。
关于钱伟长事迹的问题,通过《钱伟长的事迹》、《钱伟长论文走红:不必参考任何文献,为何能如此霸气?》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钱伟长事迹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