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到《天才少女》:解析“天才儿童”的养成路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到《天才少女》:解析“天才儿童”的养成路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到《天才少女》:解析“天才儿童”的养成路和《天才少女》——她最不需要的,就是强化她的与众不同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到《天才少女》:解析“天才儿童”的养成路
  • 《天才少女》——她最不需要的,就是强化她的与众不同
  • 告诉我这篇文章的名字或内容!(以前《读者》上的一篇!)
  • 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
  • 一、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到《天才少女》:解析“天才儿童”的养成路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天才,你会如何培养你的孩子呢?是将挖掘他的才能,尽情地施展他的才能?还是隐藏他的天赋,让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上学和玩耍?

    如果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可能大部分的父母会选择前者。是啊,很多人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肯定会说,那肯定要利用孩子的才能啊,不然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吗?

    但是,父母是否有没有想过,如果父母要施展孩子的才能,那么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是全面地为孩子制订高强度的学习计划,拒绝给孩子与同龄伙伴玩耍的时间?单独请老师为孩子补课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孩子的童年似乎又只能在学习中度过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就真的是好的吗?

    这样看来,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很好回答。

    《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两部电影中,一位是具有强大钢琴天赋的小男孩,另外一位是一个拥有很高数学天赋的小男孩。那么,这两个家庭的父母又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呢?

    《想飞的钢琴少年》:比起保护孩子的才能,关心孩子的想法更为重要

    在《想飞的天才少年》中,6岁的维特智商极高,他能够弹奏《生日祝福歌》,能够弹舒曼的钢琴协奏曲。不仅如此,他在其他方面也非常有天赋。

    看到了儿子的天赋,父母很开心,也开始规划起维特的未来。妈妈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发挥孩子的天赋,便辞职留在家里,成为一个全职妈妈。

    但是,维特并不喜欢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计划,他想要自由的生活。于是,亲子之间偶尔有矛盾和冲突。不过还好,维特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一直有着飞行梦想的爷爷。

    这位爷爷一个人生活,性格也有些古怪。然而,每天维特被迫刻苦弹琴时,爷爷是唯一能够安抚自己的人。

    在散步时,维特向爷爷说:"我只想当一个普通人。"

    爷爷回答道:"要想获得,必先放弃。"

    听了爷爷的话,维特下定决心放弃天赋。于是,他背着爷爷做的飞行器从阳台一跃而下。之后,维特轻微脑震荡,成了一个智商普通的孩子。他的父母对维特智力下跌难以接受,并且感觉到沮丧。

    之后,维特被送进一个普通的学校,他拥有了童年的快乐。

    虽然维特仍与爷爷无话不谈,但是爷爷始终知道,维特其实是在假装失去天赋来维持当前平方的生活,逃离被这个被过度期望的世界。

    "飞机在地面上是最安全的,不过他们被造出来的愿望就是要在天上飞,要寻找一个人的梦想,我们或许要走一条不同的路,一条可能要暂且把这些愿望放下的路。"

    得知父亲被解雇了之后,维特利用自己的天赋收购了父亲的公司,让父亲成为了管理者。

    就像爷爷说的那样:"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维特慢慢地意识到音乐对自己的重要性,他知道自己内心最大的心愿便是站在众人面前弹奏一曲。

    最终,维特的钢琴演奏会在众人瞩目中举行。

    影片中,面对维特的才能,父母只想"物尽其用",这让维特想要逃离他们;而爷爷却知道,比起孩子的天赋,他更加关注孩子的想法。于是,爷爷就变成了维特最亲近、最信赖的人。

    《天才少女》:思考教育的第三种出路

    如果说《想飞的钢琴少年》讲的是维特自己的"觉醒",那么在《天才少女》中,讲述的则是大人们的"觉醒"。

    电影中,玛丽是一位天才少女,她的妈妈黛安也同样是一位数学天才。妈妈从小就被她的母亲——伊芙琳控制,伊芙琳将黛安整日都囚禁在数学的世界里。为了解决整个人类都没有解决的问题,黛安的整个青春都消耗在了这里。

    成年之后,因为受不了伊芙琳的控制和折磨,黛安最终选择了自杀。并且在临死之前,她将玛丽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弗兰克。在目睹姐姐的死亡之后,弗兰克决定隐藏玛丽的天赋,带玛丽一起在一个小镇里面生活。

    从此,玛丽便去了一个普通的学校,和同龄孩子待在一块。然而,伊芙琳来到了这个小镇,想要将玛丽带回去继续没有被完成的数学事业。

    随着影片剧情的深入推展,我们慢慢地发现,原来这一大家子都是数学天才。

    区别是伊芙琳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数学天赋。所以,她才将全部的心血放在黛安和玛丽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获得伟大的成绩,以此来弥补自己年轻时候的遗憾。

    而弗兰克在目睹了姐姐死万之后,主动地隐藏了自己和玛丽的天赋,希望以此来恢复玛丽正常的生活,享受普通的快乐。

    但是,玛丽是一个天才少女,她拥有着同龄人不曾拥有的成熟,她也明白自己是一个天才。让玛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她感觉到不耐烦,而且在普通的学校里,她也生活得不开心。

    玛丽始终热爱着数学,她主动在家学习和研究枯燥、高深的数学。

    伊芙琳的出现,促使弗兰克去思考自己,相比母亲的高压教育,自己的教育方式又是否正确呢?

    最终,伊芙琳才得知,原来黛安早已解出了数学难题,只是因为报复和憎恨,她没有告诉自己,并且决定母亲死后再发表论文。

    而弗兰克也意识到了,自己为了逃避母亲的高压教育和姐姐的的后果,选择了一种自己更加倾向的教育来教育玛丽。

    最终,弗兰克决定用一种新的方式去教育和培养玛丽:他让玛丽去高等学校学习与其智力相符的知识;在课余时间,玛丽回归童真,与同龄人一块儿玩耍,而不是整日待在数学的世界里。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成就孩子的个性

    这两部电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一个天才孩子。甚至,我们还可以扩大到如何去培养一个普通的孩子。

    从这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几点:

    1、 不要妄图去控制孩子的生活,降低对孩子的期待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点便是,两个家庭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之后,都纷纷想要控制孩子的生活,安排好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行事。这种教育的结果便是,孩子想要逃离这样的生活。

    为了避免这一点,父母不应该妄图去控制孩子的生活,并且,父母要降低对于孩子的期待。一旦父母将孩子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父母就能够发现孩子的进步,也就不会随便地指责孩子了。

    2、 尊重孩子的选择,成就孩子的个性

    两部电影最想传达的观念应该是,成就孩子的个性。

    除了学习技能的培养,性格的培养也同样重要。不管孩子有多么好的天赋,

    如果没有一个开明的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没有良好的性格做基础,那么孩子又怎么真的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呢?

    所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像一个孩子。实际上,教育者最终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很聪明,那么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相符的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孩子喜爱的环境。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的孩子是聪明还是不聪明,教育的相同点便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吧。

    我是木木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天才少女》——她最不需要的,就是强化她的与众不同

    六岁半就已经看过《高等代数的演变》、开始自学微积分的天才少女Mary,有没有让你觉得智商受到了碾压?

    看到12岁的男孩欺负7岁的男孩,Mary挺身而出打抱不平,把霸凌者打得头破血流。你是为Mary叫好,还是为男孩喊疼?

    这样万里挑一的人是该被送进天才学校接受天才教育,循着一个“天才”的人生轨迹兢兢业业地为数学事业奉献一生,还是该满足于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拥有真正的童年,自由的人生?

    先看看Mary的“爸爸”(其实是舅舅)是怎样与校长交锋的片段吧!

    影片中的天才少女玛丽,有一位同样是数学天才的母亲黛安。

    黛安从小就被她的母亲伊芙琳控制,整日囚禁在数学里,为了全人类都没解出过的难题,消耗着一个少女的全部青春。

    黛安并没有像《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特那样反抗,而是选择顺从了母亲的意志。直到成年后,再也无法忍受折磨的她,选择了自杀。

    在自杀前,她将女儿玛丽托付给了弟弟——弗兰克。弗兰克的扮演者是“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影片中,他脱去了超级英雄的外衣,卸下盾牌,进入了现实的生活,却依然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

    他要保护的,是自己的外甥女玛丽。

    在亲眼目睹了姐姐的“天才陨落”之后,弗兰克心灰意冷,带着玛丽离开波士顿,躲进小镇,过上了最平凡不过的生活。

    他坚持让玛丽上最普通的学校,和同龄人一起学习、玩乐,并尽一切努力,让玛丽过得像一个普通的孩子。

    舅舅Frank就是小Mary的guarding angel ,让她自由选择想成为的人,获得生命力与汲取生命能量的方法,同时也并未扼杀她的天赋,从这些对话里可以看出:

    但是,他知道并不能因此就忽略她另一方面的严重的残缺,如同她那只独眼的猫:

    所以他认为这是必须的:

    就在这时,伊芙琳找上门来,企图夺回孙女,好指导她继续完成女儿荒废的事业。

    一场关于“天才少女”抚养权的争夺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伊芙琳在年轻时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天赋。所以她才将女儿和孙女视为自己的替身,逼她们获得非凡成就,以此来弥补自己的遗憾。

    而弗兰克在目睹了姐姐的悲剧后,主动隐藏了天赋。同时,他想用同样的方法来保护玛丽,压抑她的天赋,让她做一个普通的孩子,享受普通的快乐。因此,与其说这是抚养权的争夺,不如说是 两种教育观的对决。它不是一正一邪的对立较量,而是两种朝着相反方向的,都略显极端的教育方式,在彼此拉扯的过程中,寻求着最终的平衡。

    这很像“奇葩说”的一道辩题, 最终胜出的不是正方,也不是反方,而是通过把种种利弊摆在观众面前,启发他们去思考,让他们看到第三种可能 。那是 游弋在正反之间的一个恰到好处的点,也是一条没那么极端的更适合去走的路 。这才是这场较量最大的意义所在。《天才少女》就像是这样一场辩论。

    伊芙琳的教育观是: 对于一个天才少女,必须牢牢抓住她的天赋,哪怕丝毫的怠慢和浪费,都是对整个人类的犯罪。

    而弗兰克的教育观则是: 不管是不是天才,首先她是一个少女。巨大的成就也可能带来同等的痛苦,不如压抑她的天赋,让她尽情享受一个普通孩子的快乐。

    这就是影片摆在我们面前的两种观点,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选择支持哪边,而要试着发现是否有第三种可能。

    如果仅仅带着温情的眼光去看,当然会被弗兰克和玛丽之间的“父女情”打动。

    影片中最为戳心的一幕,是在落日的余晖中,“父女俩”化成两幅剪影,一个大影子,一个小影子,抱着融进夕阳里。

    单从这个角度讲,玛丽最终是要回到弗兰克身边的,这符合所有人的观影期待。

    可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玛丽是一个自知自觉的天才少女。也就是说,她是天才,并且她自己知道。

    面对老师提出的算术问题,玛丽显得极不耐烦,甚至不屑于回答。

    从影片呈现的诸多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玛丽在学校过得并不快乐,弗兰克所谓的“普通生活”,对于她更像一种“低幼的折磨”。

    此外,最最重要的是,玛丽由衷地热爱着数学。她在家研读高深的数学经典,也完全是出于自愿,并没有人逼迫。

    这从她对伊芙琳的态度也可以看得出来:

    还有她对于非凡成就的向往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弗兰克出于保护,而对玛丽采用的“压抑天赋”的教育方式,同样是有问题的。

    而外婆的出现,与其说是一场危机,不如看成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它迫使弗兰克去反思,相比母亲的高压教育,自己的做法是否也是一种矫枉过正。于是,我们看到,在整个故事中, 获得成长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伊芙琳最终得知,原来女儿早就解出了难题,只是因为憎恨,要求必须等到母亲死后再发表成果。逼死女儿的,竟是自己。

    而弗兰克也终于醒悟,自己为了逃离母亲避免重蹈姐姐覆辙的努力,对于玛丽而言,或许已成为一种反向的高压教育。

    影片的结尾, 在经过两种教育观的拉扯后,弗兰克尝试着一种平衡:送玛丽去高等学校,学习与之智力相称的知识;在课余时间,则让她跟同龄人一起游戏,享受童趣 。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反对一件事,会不自觉地走向它的反面,却忽视了我们真正想要保护的东西。 这时候,只需要冷静下来,想一个问题:我们 是不是做得过头了,是不是为了反对而成了那个我们极力反对的人 。

    这样,你就会 从反对的边缘走回来,重新回归平衡,看见事情的本质 。

    回到本片,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四个字: 成就个性 。

    是创造环境,让受教者发现自己的本心,并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一切阻止这种可能性的,都是对孩子的迫害。无论你的出发点是基于攫取还是保护。

    片名叫 Gifted。但是看过全篇才知道,同样是有天赋,但是真正成为gifted with bless 确是不一样的意义。很多讲述天才的电影《心灵捕手》、《美丽心灵》、《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社交网络》……每一个天才数学家,天才物理学家,智商超过140或200的人们的想法和兴趣我们一般人无法理解,但是他们成长的过程无一例外都经过自己无数次选择和考验,最终成为了一生的追求。但是对于一个天才儿童a choosen talent,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选择能力的时刻,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talent choice.

    人的社会属性是不可磨灭的,天才儿童最终也是儿童,也是幼小的人类,她需要读取社会也被社会读取,建立健全的人格,和人格崩溃的防御机制,而不是生而为器, 不是super computer,不是born and trained to be a machine. 片中女孩的妈妈印证了这一可悲的结局。从小被剥夺正常孩子的成长,甚至正常的男女交往,生命里只有一个数学谜题作为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就是一片白茫茫无所向,最终选择自杀来结束迷茫的未来。

    Evenlyn作为Mary的外婆,非常执着的希望自己的女儿乃至孙女,都能发挥自己的天分,跳脱凡人的人生而不被生活的琐碎及儿女情长所牵绊,最终成为卓越的人名垂青史,原因大概是因为她年轻时候直至年老都一直后悔因为家庭和儿女而放弃了学术研究。她在最后一次庭审的发言非常神经质的控诉那些不懂得给天才最好的教育而未将他们的天分发挥到极致的“ 凡人思想 ”。

    是的,她的目光所及,也许并不是她们的人生是否健康快乐,而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对成功的偏执,这种偏执并不能因为女儿抑郁自杀而撼动,她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举动。但是如果你站在偏执狂的角度来思考,或许她会觉得这才是她人生的全部意义,甚至应该是所有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凡人应该心甘情愿的成为“工蚁”而为那些生来带着天分和使命的“天才”而服务,从而为人类文明带来贡献和发展。可怕的是,我竟然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她说得没错,因为大部分的我们太庸俗,太平凡了。那些卓越的文化艺术、科学成就,很多都是由偏执狂发现、创作、成就的,而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见到这样的人,更谈不上去理解他们。

    你可能会说这部电影是虚构的,但是你看偏执狂顾城,把自己的妻子当作保姆,要求她给自己创造完美的艺术家脱俗的生活环境,认为孩子是自己艺术人生和灵感的终结,逼的妻子一胎流产而后妻子悄悄怀孕并坚持生下孩子后,竟逼着她将亲生骨肉送给新西兰当地土著人收养。艺术家和完美主义者最大的苦恼,也许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以及“众人皆睡我独醒”吧。

    天才究竟应该被最大化开发还是应该融入这个社会呢? Frank也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怕断送了她的天赋,

    但他更怕她断送一个“正常”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 Love says。

    影片还隐约指向了另一个困惑的所在——中年危机。

    “大概是中年危机了吧。”“七十岁也可能是中年危机啊,可能延迟了吧。”

    到了一定年龄,你看到了人生的局限,看到了一些人生的喜悲,你的脑内会有两股力量,一个是“ 追求卓越的上进 ”,讲俗一点就是做大事,成大业,赚大钱,而另一个则是“ 人生这么阴晴不定,不如让现在轻松一点开心一点 ”的享乐主义。这个时候你审视你的人生,可能会觉得,人生已经一半了,然而我所谓的这些名头、学历、经历、经验,却可能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对我的人生而言,除了能赚到一点钱,其实并没什么太大意义嘛;这个时候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动,比如说对职业发展、对婚姻等等的改变。很可能是因为他从小一直受到母亲的冷落(没有Diana的天分,不够天才),所以也很努力的成为高知,但因为自己的母亲和姐姐的关系在家庭中一直没有获得成就感,而更因为Diana的自杀,突然醒悟到,获得一个卓越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这样也能更好的解释为什么一开始他执意让Mary去上普通小学(尽管Mary已经可以上大学了),去过平凡人的人生,结交朋友,开开心心,不要承担过多的压力。

    “不想让她重蹈她妈妈的覆辙”。或许也是不想让她重蹈他的覆辙, 一直活在家人、甚至是所有人的期望和注视之下,从而让“失败”这个词,有了压倒、毁灭一个人的能力 。

    但是,应该怎样正视孩子特长的培养?

    《天才少女》也确实需要一个环境来发挥她的天赋,但又需要与其他孩子一样,有朋友、有玩耍、有童年。 这就是教育的悖论,总想着能做的更完美,却又恰恰很难完美,往往人们说的完美,又是某种“极端”,违背教育的初衷 。 就像本片的结尾,给了一个中性的结局,最后,弗兰克在寄养家庭中救出被外祖母“挟持”教育的玛丽,外祖母得到了已经解出来的方程式手稿。小玛丽被弗兰克送进佛罗里达的大学和比自己大太多的同学一起学习数学,下课之后,也可以回归到小朋友的生活圈子。并不想深入探讨教育的实质,也不想得出一个好坏说法,就是想让萝莉和大叔,至始至终都能在一起,这就是电影的逻辑。 liberal的乌托邦永远是越穷的日子越有爱,偏偏自由派大多书读得多有文化。

    电影的配乐也是相当煽情的,下面是《天才少女》片尾曲“This Is How You Walk On”中英对照歌词。

    二、告诉我这篇文章的名字或内容!(以前《读者》上的一篇!)

    想飞的钢琴少年。
    内容听起来很像。=v=

    三、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

    1、《看上去很美》(中国)

    年龄段:3-6岁

    内容:3岁的方枪枪在一个雪天被爸爸第一次带到幼儿园来,他黑溜溜的眼睛冷冷地旁观着这个奇怪的地方。

    看点:个人自由与集体制度的抗争、儿童心理(儿童的想象、儿童的社会性——同伴的交往、师幼的交往、攻击性的行为)、教师落后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我心目中的儿童电影第一位,不解释。导演张元是牛人,他老婆宁岱是中国了不起的编剧,加上王朔,不好看都不行啊。小小人电影,一点不敷衍。

    萌点:“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生儿子要生方枪枪。给我一个方枪枪,我什么都不要了,真的。

    2、《再见啦我们的幼儿园》(日本)

    年龄段: 3-6岁

    内容:幼儿园毕业之前的某日,5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画的地图一起溜出幼儿园,上了从新宿站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 5个人不跟家长说,打算用自己的力量去完全陌生的地方。

    看点:友谊、教师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规则教育、日本的公民教育、家庭教育

    萌点:芦田爱菜和其他小朋友的笑容和眼泪。生女儿要生芦田爱菜!给我一个芦田爱菜,我什么都不要了,真的。

    3、《小鞋子》(伊朗)

    年龄段:小学

    内容:经典电影了。阿里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又一次他不幸弄丢了妹妹的鞋子。故事围绕着这对兄妹和小鞋子展开。

    看点: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兄妹情谊

    萌点:阿里的眼睛

    4、《浅蓝深蓝》(中国)

    年龄段:3-6岁

    内容:豆丁是浅蓝深蓝幼儿园的小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是凯文,两人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在操场滑滑轮,有一天来了个孩子,叫大王,他比豆丁高一个头,力气也大,并且把豆丁视为敌人。

    看点: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同伴间的友谊与竞争、孩子个性的养成

    萌点:“妈,给你!你们女人就是喜欢花!”、“千万不要叫我豆丁,叫我的大名!”、“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我要离家出走”

    5、《八月迷情》(美国)

    年龄段:小学

    内容:孤儿院长大的男孩已经有11岁了,不仅勇敢活泼,还具有非同一般的天赋--任何发生在他周围的声响,到了他的耳朵里,都变成了美丽的旋律。

    只要他站在麦田间,甚至能将微风扫过麦穗的沙沙声变成宏大的交响乐,显而易见,奥古斯特是一个天生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从大自然中听到母亲的召唤,决定逃出孤儿院去寻母。

    看点:音乐神童

    萌点:天才的音乐感受力

    6、《想飞的钢琴少年》(瑞士)

    年龄段:小学

    内容:极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不满父母的私欲和束缚,展开了一段巧妙的抗争。

    看点:音乐神童

    萌点:超乎想象的聪明

    7、《第四张画》(台湾)

    年龄段:小学

    内容:小翔从小被母亲遗弃,父亲近来又病故,他成了一个孤儿,饿得只能去偷教工的便当。故事才刚刚开始……

    看点:有画画天赋的孩子,生存的战争(教工爷爷叫孩子必需面对生活,从逆境中的挣脱出来),家暴悬疑,亲子关系,台湾味的风土人情、叫人吃惊的画面美感、儿童的梦境

    萌点:四张画

    8、《新鲁冰花:孩子的天空》(台湾)

    年龄段:小学

    内容:以70年代的台湾为背景,描述年轻美术老师郭云天来到偏远茶乡小学教书...

    看点:有画画天赋的孩子

    萌点:贴满一墙的画、妹妹的画像

    9、《放牛班的春天》(法国)

    年龄段:小学

    内容:一个落魄的作曲家不得已来到一所顽童寄宿学校当老师,他发现音乐正悄悄改变着这些孩子。

    看点:艺术教育的力量、音乐神童、问题学生

    萌点:音乐神童的吟唱,销魂,皮皮奴

    10、《追风筝的人》(阿富汗)

    年龄段:小学

    内容:故事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

    看点:友谊和嫉妒、负罪和救赎

    萌点:读故事的朋友

    关于想飞的钢琴少年的问题,通过《告诉我这篇文章的名字或内容!(以前《读者》上的一篇!)》、《有助孩子成长的10部优秀电影》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