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和求:《想飞的钢琴少年》影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 求:《想飞的钢琴少年》影评
  • 《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
  • 想飞的钢琴少年 影评
  • 一、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对于天才,谁都心向往之。当然,我也不例外。可是自我观看了瑞士电影 《想飞的钢琴少年》,我才知道智商超群也不一定是好事,就像《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特那是深有体会。《想飞的钢琴少年》讲述的是,少年维特从小具有惊人的音乐天赋,父母逼迫他日夜苦练钢琴,令维特备受煎熬。无法忍受的他在一次“意外”坠楼后,假装智力受损,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

    无独有偶,美国电影《天才少女》与《想飞的钢琴少年》在剧情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天才少女》讲述的是小女孩玛丽从小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在舅舅弗兰克的教育下,每天都快乐无比。外婆伊芙琳为了不让玛丽天赋浪费,与弗兰克上演了争夺玛丽抚养权的故事。

    既然维特和玛丽同样都是天才,同样都有着一段不快乐的经历,那么这两位天才孩子在某些方面肯定有着相似点和不同点。今天,我就以维特和玛丽两位天才孩子为例,来解读他们之间的异同。

    01、维特与玛丽之间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部电影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但是同为天才的维特和玛丽都会因着自身惊人的天赋感到苦恼。那么透过电影对两位主角的人物塑造,我从两位天才孩子的身上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两个孩子都在某一领域有着惊人的天赋

    先从《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特说起。6岁的维特在一次家庭聚会时,父母让他在宾客们面前展示了自己惊人的钢琴天赋,获得了所有宾客的高度称赞。维特父母更是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得意,他们一致认为,需要给孩子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成功。从那以后,年仅6岁的维特便迈上了日夜苦练钢琴的困境之路。

    《天才少女》中的玛丽则是继承了母亲黛安的天才基因,从小便拥有超高的数学才能。刚进入学校时,7岁的玛丽就将自己的数学才能在老师面前展示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玛丽的“自我暴露”,才让外婆伊芙琳找到她与舅舅弗兰克的行踪,从而打破他们原本宁静的生活。

    在我看来,惊人的天赋确实能让一个孩子,收获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这是每个父母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有时候惊人的天赋带给孩子的也不尽是好事,例如伴随着父母或者高强度的培训下,孩子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完成心理上的反弹,让孩子陷入心理上的困境。所以说,孩子天赋异禀,作为父母应该做的是,用着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孩子,而不是只给压力。

    正如罗曼罗兰在《歌德与贝多芬》一书中说到:

    天才的弱点并不少于普通人,也许更多一些。

    ②、两位孩子都具有敏感心理

    在影片《天才少女》中,舅舅弗兰克与外婆伊芙琳为了争夺玛丽的抚养权对簿公堂。伊芙琳为了赢得官司不择手段,她让玛丽所谓的父亲到法庭作证,要求夺回玛丽的抚养权。可是当玛丽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并不是真心想要她的时候,她却显得非常伤心和敏感,并告诉弗兰克,自己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而在《想飞的钢琴少年》剧情中,少年维特十分敏感。父母逼迫他日夜苦练钢琴,让他非常煎熬。有时候,维特用望远镜环视周围,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父母炫耀的工具而已。于是他便一度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因此维特便在一次“意外”坠楼中,假装自己的智力下降到了普通人。可以说维特在成为普通人之后,他享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乐。

    在我看来,影片中的维特和玛丽虽然拥有着超强的智商,在同龄人之间可以说是神的存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非常敏感,甚至享受不到一个普通孩子的快乐。他们身边只要发生一点小事情,便会爱钻牛角尖,使自己陷入另一种心理困境。然而那些很小的事情,在普通孩子的心里,也许只是一场游戏而已,郁闷一下便会过去。

    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曾说: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

    ③、两个孩子在电影后半段都是不快乐的

    天才少女玛丽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自从母亲黛安自杀去世后,她便跟着舅舅弗兰克一起居住。在弗兰克的心里,玛丽就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女孩子,他只想玛丽不要重蹈母亲覆辙,好好享受一个普通孩子的人生。直到外婆伊芙琳的出现,玛丽明显感觉痛苦比快乐更多。

    影片中,少年维特虽然有着父母的爱和关怀,但是那种爱确实控制的爱,他并没有感受到快乐。唯一让他感到快乐的却是年迈的爷爷,而父母千方百计阻止他和爷爷的见面,直接斩断了维特的快乐源泉。

    在我看来,抛开维特和玛丽的天才身份,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都只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应该享受到童年的欢乐和趣味。如果一个孩子连美好的童年都没有,那么他们的人生注定是不完美的人生,无论他们是不是天才。很显然,维特和玛丽在电影后半段,他们都是不快乐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塞-约翰逊曾说:

    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

    02、维特和玛丽的不同之处

    维特和玛丽并不是同一个人,我们只是将他们身上具有的共性联系在一起。那么作为不同人之间,他们肯定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同之处。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玛丽具有超强的同理心和正义感,而维特却具有早恋的倾向

    影片《天才少女》中的玛丽在进入霍华德学校之后,就显得与其他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一次坐校车去上课时,一名小男孩手捧着自己搭建的玩具动物模型,却被另一个12岁的男孩伸脚将他绊倒。年仅7岁的玛丽看到后,便为小男孩打抱不平,将12岁男孩打出了鼻血。而后在课堂上,玛丽还让伤心失望的小男孩找回了自尊,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

    在《 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维特虽然年仅只有12岁,但是他却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他在去超市购买音乐DVD时,意外认识一个比她大7年的女孩。他看女孩的眼神含情脉脉,充满着渴望。后来,维特在一家高级餐厅约见了女孩,并向她进行了表白。

    仔细想想,玛丽和维特所具有的品质和特点,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坏处,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赋超群的孩子,他们注定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品质和特征。而作为父母来说,在教育天才孩子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和情绪,而不是紧紧局限于施加压力。

    其次、维特拥有父母的爱,但是那些爱却是枷锁。玛丽却是被外婆当做弥补缺憾的工具

    少年维特的父母知道了维特智商高达180,除了高兴和满足之外,表现出来的全是要给维特施加压力,好好培养他,并没有真正在乎维特的感受。父母逼迫维特整日除了练琴,就是练琴,他甚至连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对于维特来说,父母的爱只是锁住他自由的枷锁。

    外婆伊芙琳拥有了玛丽的探视权之后,便将玛丽接去住了几天。玛丽与外婆相处的几天,除了享受到了外婆给予的优越物质条件,还有就是外婆的冷酷、严肃,以及外婆在她脑海中灌输的成名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玛丽只是被外婆当做弥补缺憾的工具而已。

    03、《天才少女》和《想飞的钢琴少年》两部电影背后隐喻的教育方式

    在两部影片中,能够让维特和玛丽开心快乐,都不是父母,而是另有其人——爷爷和舅舅弗兰克。其实,这一切都与两位长者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在我看来,爷爷和舅舅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维特爷爷将成长的主动权让维特自己掌握

    《想飞的钢琴少年》剧情的后半段,维特一直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将来他该从事什么行业。他想了很久,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他跑去问爷爷,爷爷告诉他如果下不决心,那就舍弃一些东西。后来维特舍弃了自己的天赋——音乐。

    在我看来,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年纪小,并不懂事。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他们肯定会偏离自己的发展轨迹。其实有时候,父母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这种爱无非就是多些担心而已,只需要在孩子发生偏离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重新进入自己预定的轨迹。

    正如维特爷爷一样,他将成长的主动权让维特自己掌握。维特放弃了音乐,试图在其他领域发展。到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对音乐是真正的热爱,并重新拾起了钢琴之梦。相比维特父母的教育方式——控制性教育,实际产生的效果更加能够让人接受。

    b、舅舅弗兰克深爱着玛丽,他主张真正的爱就是让玛丽感受到同龄人的快乐

    在影片《天才少女》中,舅舅弗兰克拒绝天赋超群的玛丽,走上黛安的旧路,除了枯燥无味的研究,就从来没有享受为人的快乐。弗兰克将玛丽送入普通学校,接受普通人的教育,避免玛丽过早的陷入痛苦的数学研究中,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玛丽如同一个正常人生活,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在我看来,纵然是天才,也需要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生活的韵味。如果没有快乐的支撑,那么玛丽肯定会走向母亲黛安自杀的旧路。其实,这也是弗兰克一直坚持不让母亲伊芙琳培养玛丽的原因。

    我记得在电影《海蒂和爷爷》中,海蒂虽然贫穷,但在爷爷的陪伴下,她比家庭条件的克拉拉更加快乐。其中的原因就是克拉拉父亲只给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并没有让她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所以说,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04、基于《天才少女》和《想飞的钢琴少年》这两部电影,对我们产生的教育启迪

    两部影片的背后,结局都是乐观的。两个孩子都随着家人的觉醒,对他们逐渐的放手,让他们慢慢找准了自己人生的定位。那么回归到现实生活,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论孩子聪明与否,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孩子,并给孩子始终如一的爱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这期间始终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聪明,就应该多花一些心思;孩子不聪明,就对他们的学习不管不顾,分数高低都无所谓。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作为父母应该始终如一的在孩子教育的过程,多花精力与时间,无论孩子是否聪明,我们都应该不放弃。

    我记得在电影《垫底辣妹》中的沙耶加一开始成绩并不好,而且还顽劣成性,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社会人”。沙耶加的母亲并没有因为孩子成绩差,就放弃对她的教育,始终如一的相信她、鼓励她。最终沙耶加在母亲爱的感染下,终于成长了起来。

    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包括智力、性格、特长等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记住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我们都放弃了他们,谁还会来重视他们?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不放弃和对孩子的爱,会让孩子一步步醒悟过来,并真正的学会成长。

    ②、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是学会成就孩子的个性

    我记得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囧妈》中的徐伊万,从小便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更在妈妈卢小花的控制性教育下,丢失了自己的个性。人到中年的徐伊万将妈妈的控制欲带到了自己的婚姻,处处想要改变自己的妻子。结果妻子无法忍受,选择跟徐伊万离婚。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

    所谓个性,就是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

    换句话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个性。作为父母不应该利用自己的控制性教育,对孩子的个性进行过分的打压,迫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只需要给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让孩子成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结束语:

    《天才少女》和《想飞的钢琴少年》这两部电影,是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来传输不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因此我们重视的不能局限于电影的故事本身,更应该从故事的剧情中看清维特爷爷和舅舅弗兰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路途本就任重道远,我们只要善于去摸索、去尝试,终究会找到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方法。

    一、求:《想飞的钢琴少年》影评

    天才的世界和钢琴家的世界,将这两个凡人难以进入的世界合而为一,却不让观众迷失在任何的异想世界中,这就是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

    在众多以钢琴家为主题的电影中,总是呈现演奏者的阴郁病态和脆弱无常才得以通往古典音乐繁复难解的堂奥所在,也许正因如此,当观众看见演奏者将生命精力投注在音乐的瀚海中点燃火花时,其心灵往往深受艺术的感召。这类型的佳片其实不少,史考特希克【钢琴师】、珍康萍【钢琴师和她的情人】、麦可汉内克【钢琴女教师】、贾克欧狄亚【我心遗忘的节奏】,这些主角都舍弃了凡人的正常表相,用钢琴音乐的纯粹世界抗衡着众声喧腾的外界。

    但是【想飞的钢琴少年】,比上述这些钢琴电影还多了「天才」这个议题,而且主轴是在呈现身为一个天才要如何在这个俗世中求取生存法则,因此电影的可看性和艺术性得以互相呼应。

    天才少年维特从幼儿期就展露天才的峥嵘智慧,却也注定要走上这条与世隔绝的孤高之路,但是驯化这匹天才野马的并不是什么钢琴大师,而是维特的爷爷。爷爷以飞行之梦,带领维特飞越俗世,最后却又安稳地降落人间。

    电影中段,维特经过坠楼意外后,隐藏的脑部伤害将有关天才的记忆全部闭锁起来,整个家庭终于可以回复一般人的生活,但是当维特有如正常少年在阳光下和同学互尬单车游戏时,这个画面却让人触目惊心,原来「正常」具有这么可怕的杀伤力;别说是望子成龙的维特母亲不忍了,连观众的我们都不忍卒睹。直到某天,维特在CD店中发现一张钢琴演奏专辑,回家播放之后,他再也不能自甘压抑于当一个平凡少年,终于又开始了和钢琴的音乐对话。电影在这里进入了转折的高潮,整个追梦的起点其实就是从这张钢琴专辑的播放开始,唤醒天才尘封记忆的专辑是俄罗斯钢琴家阿雷克西•波维诺夫Alexey Botvinov的巴哈【郭德堡变奏曲】,阿雷克西曾经在2005年来台北演奏,现场聆听过音乐会的人,或许会因而觉得这部电影有很高的真实度,原来梦想离我们的身边也不远。

    天才维特的烦恼正因他是天才,除了钢琴演奏,对于科学、飞行也都展露了过人的智慧,彷佛是做为一个「文艺复兴人」的达文西,达文西的天才显现在艺文医学科学各方面,而维特甚至连股票操盘的数学公式也有如神算。

    2007年,微软巨人志得意满发表了最新作业软件Vitas,目前还看不出它改变世界的迹兆,但是这部【想飞的钢琴少年Vitus】,似乎真地能带领人类飞向全新的世界。这正是本片的最大成就。

    本片身为瑞士电影,即使和提名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德国【窃听风暴】、墨西哥【羊男的迷宫】、加拿大【祸水】相比,其精彩也不遑多让。我想,这是好莱坞电影永远无法飞抵的世界,因为它们永远都还停留在新作业软件的迷思之中吧

    二、《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

    《想飞的钢琴少年》是一部由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创造财富奇迹的故事。

    从我的视角看此电影,有两个维度的感受。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维度。

    天才少年维特的父母都是高知分子,他们很相爱,给维特创造了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环境。

    我觉得,维特的爷爷才是这部影片中的灵魂人物,他是一个拥有梦想的人,一个充满爱的人,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一个对生活满怀热情的智慧老人,他是一个内在具足的人。

    影片中,爷爷经常在花园里摘鲜花送给孩子们,经常写情书给逝去的爱人或者喜欢的人,经常动手制作各种能飞的东西,生活充满了情趣、希望和正能量。

    他们都很爱维特,无条件地爱这个可爱的少年。

    但是,当妈妈发现儿子是个钢琴天才后,爱就长出了期待的翅膀,戴上了功利的链锁,变得沉重而窒息了,差一点就摧毁了少年。

    作家冰心说:爱是尊重。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尊重就是给他们个人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距离,保护他们的自我,尊重他们的选择。

    在影片中,维特的妈妈完全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实事,把维特与自己捆绑成一体,体验着一荣俱荣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到,她喜欢在外人面前让维特展示他的钢琴天赋,但是,从来不问维特愿意否。就算小维特表达了不愿意,她也会自主把他抱到钢琴椅上。

    当人们惊叹维特的天才表现时,脸上泛着自豪骄傲地光,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

    无论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他们,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随着维特的成长,妈妈的爱变成了控制,变成了有条件的爱,没有了理解,也没有了接纳。

    比如在影片中,妈妈辞去工作,一心只想把维特培养成为钢琴家。她亲自坐在钢琴旁边,监督维特练琴。她亲自为给维特找钢琴老师,把他送进大学,不听学校建议维特上资优生的建议等等。

    总之,一切都是妈妈自己的意愿。

    当维特拒绝了妈妈安排跟随钢琴大师的学习机会,在返回的路上,妈妈愤怒地跟维特说,她不能原谅他,一辈子不。

    妈妈在那一刻已经没有爱了,她完全不能接纳孩子的选择,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

    影片中,维特堕楼脑部受伤后,妈妈首先担心的是孩子的智商是否有影响,当听到医生说,维特的智商现在只有正常水平的诊断后,一脸失望的样子,让人看着伤心,原来她的爱附加了天才的条件。

    然而,天才总是与众不同的,维特没有选择臣服母亲。他虽然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我。

    影片中,他选择装病,避开母亲的控制。

    在爷爷的开导和引导下,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确定自己依然喜欢弹钢琴。(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爷爷,这个天才少年是否会陨落了呢,不得而知。)

    找到了方向,就剩下践行了。所以,他在爷爷家里练琴,在自己的公司里练琴,最后,成为了真正的钢琴家。

    其次,是创造财富的维度。

    中国人的金钱观很是奇怪,既喜欢钱,又害怕钱。

    世界各国都知道中国人是最勤劳的人民,非常勤劳地赚钱。但是,中国人又怕别人知道自己爱钱。被贴上拜金主义的标签。所以很喜欢说:“我视金钱为粪土”之类的话。(是不是很有趣呢)

    我个人觉得,钱其实真的很重要。有了钱可以提升你的生命品质。

    生命的品质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体验多少。我特别认可这句话。

    金钱可以协助我们体验更多精彩的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影片中,爷爷的梦想是开飞机。

    没有钱,梦想就只能是梦里想了。

    当维特通过炒股帮爷爷赚到钱后,爷爷没有及时去修理自家漏水的屋顶,而是马上去买飞机实现自己的梦想。

    影片中,爷爷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飞机停在地面比较安全,但飞机就是要飞上天。

    爷爷最终还是偷开飞机上天了,虽然受重伤去世了。他却因为实现了梦想,体验了飞翔的感觉而死而无憾。

    维特因为有了钱,可以请自己心爱的人吃大餐,买钻戒。也因为有了钱,他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室,享受独自练琴的快乐。

    因为有了钱,他们的家庭度过了难关。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钱,妈妈早已成为家庭妇女,爸爸失业,房租都要交不起了,这个家庭还能维持原有的生活品质吗?回答是否定的。

    中国有句老话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没有面包的爱情,实话说,长久不了。

    所以,我更支持大家努力去创造财富,体验更多精彩的生活。

    在《心灵捕手》里,肖恩对威尔说:“如果我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因为,你没有体验,只能描述书本上作者的感受而已。

    所以,他告诉威尔,你可以了解世间万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身尝试。

    像佛陀,他体验过最好的生活,所以他可以放下一切成佛成圣。

    像李叔同,他也是体验过了生活的精彩,可以决然的往下世间繁华成佛成师。

    如果,你都没有得到过,体验过,谈什么放下呢?

    当你什么都体验过了,你才可以完全放下,过清淡的生活。

    余生有涯,努力创造更多财富,体验世间的丰盛吧。

    只因人间值得。

    三、想飞的钢琴少年 影评

    VITUS--与钢琴同行的梦
    少年翻越栅栏,爬上飞机,启动引擎,当飞机在天空滑翔而过,一朵白云映衬着蓝天如幻境一般之时,这部名为《VITUS》(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电影便开始了。
    似乎天才少年一直都是影视喜爱的话题,这一部更不例外
    VITUS有着超常的智商,并对钢琴有着出人意料的天赋。但在父母盼望他成才的重压之下,他选择了逃避,但最后他还是帮助了即将失业的父亲,并在音乐厅成功的举行了演出
    天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羡慕的对象,但有时他们有与正常人不一样的痛苦。
    VITUS正是如此,本应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的年纪,他却只喜欢翻着大辞典或下着国际象棋。他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同样他也受到了大家与众不同的对待,他无法与同龄人融合在一起,更常常使老师下不来台。他当着幼儿园小朋友的面大读全球暖化报道,说他们都会死,结果把所有的孩子都吓哭了。
    当父母的朋友来访,取笑他不可能弹出高难度的曲子的时候,父母让他弹一曲,他不想,但没办法,这不是从心中涌出的乐曲。他赌气的弹出如初学者一般的幼稚旋律时,周围人违心的称赞使他认真起来,弹出了如平常一样超常的演奏,而他的父母也因此发觉必须培养VITUS。
    急功近利的母亲将他送入了本来是供成人学习的音乐学院,只有12岁的他是显得那样格格不入,他开始想要反抗,他将父母关在门外独自弹琴弹到天黑。他毫无疑问是热爱钢琴的,但他是不希望被禁锢,被压迫的。
    在学院里的其它成年人眼中,他是那样的奇怪,他穿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西装,被人称作小“教授”,或是可怜虫,在课上他更是变本加厉的让老师下不来台,其它的学生都在忙着做题,他却悠闲地看着报纸。面对老师“利率是1258趴,而且会利滚利,322天之后在他的帐上会出现多少钱”的问题,他这样回答“我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帮你算,要是他没赊账也没欠债,利息就是2166元,所以过了322天之后,帐上会有194666元”老师无奈地说明答对了,但也不忘补上一句:“但你的傲慢侮辱了我的智慧。”VITUS不屑的回答:“不过您这么说,表示在场至少还有两个人拥有智慧。”气急败坏的老师将他赶出了教室,因为他的惊人之语,他的父母被校长找去,劝说他转学,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愿意教导他。
    没有人理解他,而他也只愿跟在稀奇古怪的爷爷身边,看似胡闹的爷爷却常常能说出富有哲理的话。当他询问VITUS的梦想时,VITUS回答只想做个普通人,这恐怕就是天才的无奈吧,我们总是渴望成功,出名,总是胜人一筹,孰不知随之而来的还有痛苦。爷爷将自己的帽子扔向河的对岸,这样对彷徨的VITUS说:“如果下不了决定,就得先舍弃一些东西。”
    当母亲送他到世界名师那区学习钢琴的时候,他却并不想弹,他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为母亲而弹,名师这样对他说:“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弹出完美的曲子。”他开始厌烦这种强迫式的学习。
    于是在那个有着暴风雨的深夜,VITUS戴上与爷爷共同制作的翅膀,想要完成那个所有孩子都有的飞的梦想。他从楼上一跃而下,但很显然他飞不起来。
    医院的医生对于他只受了些轻伤感到十分惊讶,觉得那对翅膀可能起了些作用,他的父亲笑称幸好他没飞向太阳。
    病愈后,VITUS变得与正常的同龄孩子没什么区别,他看不懂那些深奥的书,国际象棋也再也下不过爷爷,甚至找不到自己的车。医院的检查也发现他与正常人没什么区别,智商也从180变成了120.
    与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VITUS的母亲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她总是觉得儿子能够恢复,可他却还是和正常人一样,去上了正常的学校,他开始享受正常人的快乐,他拥有了朋友,他成了梦寐以求的正常人。她的母亲却为他不再优秀的弹琴技巧而愤怒发火。
    当他来到爷爷的家,放起世界名曲,并在爷爷离开后关掉音乐自己弹了起来,原来他并没有失去他的能力,一切只是他的诡计。他骗过了所有的人,父母专家医生,但却被他的爷爷发现了。爷爷答应他直到死都不会说出这个秘密,VITUS十分高兴,但也不忘调侃一句:“其实装作下棋输掉才是最辛苦的。
    原来天才少年的梦想只是个普通的少年,为了自由快乐,他不惜假装逃避,但他却逃不过自己对钢琴的热爱,同样拥有这样一个如挚友一般的爷爷也是令人羡慕的。
    好景不长,VITUS发现自己的爷爷和父母的经济都已陷入了窘境,父亲的公司股价将急剧降低。VITUS决定做些什么,他开始研究股市,并与爷爷合作,利用爷爷的全部家当成功赚取了上百万的钱。并以沃夫博士的名字成为了股市炙手可热的人物。父亲被解雇,VITUS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他以父亲之名租下了一个办公室,并在其中办公。
    诺大的办公室中,放着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少年的身影显得如此优雅。
    他使爷爷的资产达到了五百多万,并买下了一架飞机,可爷爷去因为修理房顶时摔了下来,生命危在旦夕。
    他留下一封遗书,并对VITUS说自己已经偷偷地驾驶了那架飞机,那种感觉连鸟儿都会嫉妒。
    爷爷死去了,VITUS找来了自己母亲的朋友,将一切对她全盘托出,并任命她为沃夫控股公司CEO,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收购父亲的公司,并让父亲做了总裁。
    VITUS准备好一切,踏上了去机场的路,也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VITUS驾驶着飞机从蓝天飞过,这种翱翔自由的感觉恐怕是令人永远都无法忘怀的。而另一边VITUS的父母读到了那封遗书,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是VITUS装出来的,他在信中这样形容VITUS”这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并最后祝福VITUS“顺着命运勇往直前吧!”
    飞机飞过高山,飞过路旁茂密的大树,一直飞到那位钢琴大师的住所,当飞机缓缓降落之时,我也明白了,他终究是离不开钢琴的。
    结尾时,VITUS在音乐厅中演奏着钢琴,手指在键盘上自如的舞动,看似单调的琴键也被他带动的像拥有了生命。而他对钢琴的热爱到底有多深恐怕也只有那飘扬而出的优美旋律才会知道了。
    演奏着钢琴的少年,着一身黑色的燕尾服,陪伴着他长大的是钢琴,给予他梦想的也是钢琴。至始至终他都与钢琴同行,他的梦也是一样。
    这部毫无疑问是个经典,它不同于同是描写钢琴的海上钢琴师,他没有那种忧愁和阴郁,更没有最后与船和钢琴同在的钢琴师的气魄,它所拥有的是一种宛如孩童般梦境纯真的感情,氤氲着安宁的气息,全片都伴随着典雅的钢琴曲,更令人称道的是本片中所有的曲子都是由男主角亲自演奏的,而他本身也是个富有才华的钢琴少年。整部电影都有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对白和场景,而飞翔与钢琴的主题更是让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气,有时你觉得平淡无味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如获至宝,只有懂得追求同时又懂得满足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关于想飞的钢琴少年的问题,通过《《想飞的钢琴少年》观后感》、《想飞的钢琴少年 影评》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德语电影赏析-《想飞的钢琴少年》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德语电影赏析-《想飞的钢琴少年》和推荐电影,附带影评.不要过于大众的,不要过于晦涩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