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教师资格/招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全等三角形》

教师资格/招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全等三角形》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教师资格/招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和初中数学论文 论全等三角形 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教师资格/招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全等三角形》
  • 初中数学论文 论全等三角形 急~
  • 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
  • 初中数学试讲经典题目
  • 一、教师资格/招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等三角形角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 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 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

    教学过程: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

    (1)动画(几何画板)显示:

    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

    画一个三角形:边长为4cm,5cm,7cm.然后剪下来,同桌的两位同学配合,把两个三角形放在一起重合。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以及有关 符号。

    2、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发现:

    (1)电脑动画显示:

    问题:对应边、对应角有何关系?

    由学生观察动画发现,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

    3、 找对应边、对应角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1) 投影显示题目:

    D、AD∥BC,且AD=BC

    分析:由于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故面积、周长相等。至于D,因为AD和BC是对应边,因此AD=BC。C符合题意。

    说明: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知道中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对应顶点定在对应的位置上,易错点是容易找错对应角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

    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说明: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其即为对应元素:

    然后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说明:利用“运动法”来找

    翻折法:找到中心线经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易发现其对应元素

    旋转法:两个三角形绕某一定点旋转一定角度能够重合时,易于找到对应元素

    平移法:将两个三角形沿某一直线推移能重合时也可找到对应元素 

    求证:AE∥CF

    分析:证明直线平行通常用角关系(同位角、内错角等),为此想到三角形全等后的性质――对应角相等

    ∴AE∥CF

    说明: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角,可以用平移法。

    分析:AB不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但它通过对应边转化为AB=CD,而使AB+CD=AD-BC

    可利用已知的AD与BC求得。

    说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

    (2)题目的解决

    这些题目给出以后,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其它学生补充完善,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重点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找对应边、对应角通常的几种方法:

    投影显示: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4、课堂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此练习,主要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找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是以后学好几何的关键。

    5、小结:

    (1)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基本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性质的应用

    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55#2、3、4

    b.上交作业(中考题)

    思考题:

    板书设计:

    探究

    (2)证明 :AF∥DE

    一、初中数学论文 论全等三角形 急~

    (一)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 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我确立了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及探究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角的辨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纸片、直尺。画有相关图片的作业纸。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皮皮公司接到一批三角形架的加工任务,客户的要求是所有的三角形必须全等。质检部门为了使产品顺利过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逐一检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都相等。技术科的毛毛提出了质疑:分别检查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固然可以。但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更优化的方法,只量一个数据可以吗?两个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毛毛已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同学们是否可以和毛毛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

    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

    二、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

    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鉴于教案的重要性,下文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二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的再认识.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明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

      2.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所研究的因式分解问题是把整式分解成若干个因式的积的问题,但若有如下问题:某同学

      分钟做了60个仰卧起坐,每分钟做多少个?可表示为,问,这是不是整式?请一位同学给它试命名,并说一说怎样想到的?(学生有过分数的经验,可猜想到分式)

      【新课】

      1.分式的定义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2)由学生举几个分式的例子.

      (3)学生小结分式的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数一样,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

      (4)问:何时分式的值为零?[以(2)中学生举出的分式为例进行讨论]

      2.有理式的分类

      请学生类比有理数的分类为有理式分类:

      (五)随堂练习

      八、布置作业

      教材P56中A组3、4;B组(1)、(2)、(3).

      九、板书设计

      课题           例1

      1.定义          例2

      2.有理式分类
      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二
      中考数学分式复习

      课型 复习课 教法 讲练结合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育) 1. 了解分式、分式方程的概念,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变形能力.

      3.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学习能获得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能感受学习代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分式的意义、性质,运算与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媒体 学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

      1.分式有关概念

      (1)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对于一个分式来说:

      ①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②当___ _________时分式没有意义。③只有在同时满足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这两个条件时,分式的值才是零。

      (2)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______________时,叫做最简分式。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_____________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将一个分式约分的主要步骤是:把分 式的分子与 分母________,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_________。

      (4)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__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_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___________ 。

      (5)最简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求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当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 ;②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 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③最简公分母能分别被原来各分式的分母整除;④若分母的系 数是负数,一般先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分式性质:

      (1)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 (或除以)同一个 ,分式的值 .即:

      (2)符号法则:____ 、____ 与___ _______的符号, 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

      3.分式的运算: 注意:为运算简便,运用分式

      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符号法

      则:

      ①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各项

      系数是分数或小数时,一般要化为整数。

      ②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系数是负数时,一般要化为正数。

      (1)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 ,化为 的分式,然后再按 进行计算

      (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_________做积的分子,___________做积的分母,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__________后,与被除式相乘,公式: ;

      (3)分式乘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

      4.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 ,再算 ,最后算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5.对于化简求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再代人字母的值求值.

      (二):【课前练习】

      1. 判断对错: ①如果一个分式的值为0,则该分式没有意义( )

      ②只要分子的值是0,分式的值就是0( )

      ③当a≠0时,分式 =0有意义( ); ④当a=0时,分式 =0无意义( )

      2. 在 中,整式和分式的个数分别为( )

      A.5,3 B.7,1 C.6,2 D.5,2

      3. 若将分式 (a、b均为正数)中的字母a、b的值分别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

      分式的值为( )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不变;D.缩小为原来的

      4.分式 约分的结果是 。

      5. 分式 的最简公分母是 。

      二:【经典考题剖析】

      1. 已知分式 当x≠______时,分式有意 义;当x=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2. 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x=-1或x=2 B、x=0 C.x=2 D.x=-1

      3.(1)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2)先将 化简,然后请你自选一个合理的 值,求原式的值。

      (3)已知 ,求 的值

      4.计算:(1) ;(2) ;(3)

      (4) ;(5)

      5. 阅读下面题目的计算过程:

      = ①

      = ②

      = ③

      = ④

      (1)上面计算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

      (2)错误原因是 。

      (3)本题的正确结论是 。

      三:【课后训练】

      1. 当x取何值时,分式(1) ;(2) ;(3) 有意义。

      2. 当x取何时,分式(1) ;(2) 的值 为零。

      3. 分别写出下列等式中括号里面的分子或分母。

      (1) ;(2)

      4. 若 ,则 = 。

      5. 已知 。则 分式 的值为 。

      6. 先化简代数式 然后请你 自取一组a、b的值代入求值.

      7. 已知△ABC的三边为a,b,c, = ,试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8. 计算:(1) ;(2)

      (3) ;(4)

      9. 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解答问题:

      已知:方程 方程

      方程 方程

      问题:观察上述方程及其解,再猜想出方程:x-10 =10 的解,并写出检验.

      10.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然后解题:

      已知 求x+y+z的值

      解:设 =k,

      仿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

      四:【课后小结】
      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三
      认识分式(一)

      一、问题引入:

      1. 叫分式.

      2.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当 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

      3.当分式的 为0,而 不为0时,分式的值为0.

      二、基础训练:

      1.代数式式①,②,③,④中,是分式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分式中,当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分式的值为零; B.分式无意义

      C.若时,分式的值为零; D.若时,分式的值为零

      3.下列各式,,,,,0中,是分式的有___________;是整式的有___________;

      4.当 时,分式无意义.

      三、例题展示:

      例1:(1)当=1,2时,分别求分式的值;

      (2)当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各式中,可能取值为零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式中,无论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3.当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4.当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5.使分式无意义,x的取值是( )

      A.0 B.1 C. D.

      6.解答题:已知,取哪些值时:

      (1)的值是零; (2)分式无意义.

      7.下列分式,当取何值时有意义.

      (1); (2).

    猜你喜欢:

    1. 新学期初中数学老师教学计划

    2. 初中数学标准教案

    3. 初中数学实教案

    4. 数学教学方案

    5. 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三、初中数学试讲经典题目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下面我整理了初中数学试讲经典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典初中数学试讲题目

    1.函数的解析(解答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温度下降),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列函数解析式。

    2.有理数的乘方,多项式的概念。

    3.真题全等三角形。

    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5.不等式的性质。

    6.菱形的判定。

    7.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8.尺规作图。

    9.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0.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求解。

    11.多项式的乘法。

    12.三视图(俯视,正视,侧视)。

    13.单项式的概念。

    14.轴对称。

    15.平面坐标中原点的对称关系。

    16.多个有理数相乘。

    17.加权平均数极其应用。

    18.不等式。

    1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0.方差的计算。

    21.用坐标表示两个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22.一次函数的应用。

    23.函数的解析(解答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温度下降)。

    2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5.列函数解析式。

    26.多项式的概念。

    2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8.尺规做图讲解角。

    29.全等三角形。

    30.圆的周长。

    初中数学试讲真题

    例1:有一张长6尺,宽3尺的长方形桌子,现用一块长方形台布铺在桌面上,如果台布的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且四周垂下的长度相同,试求这块台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精确到0.1尺)分析:设四周垂下的宽度为x尺时,可知台布的长为(2x+6)尺,宽为(2x+3)尺,利用台布的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构建方程可获得结论。

    解:设四周垂下的宽度为x尺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6+2x)(3+2x)=2×6×3.整理方程,得2x2+9x-9=0.解得x1≈0.84,x2≈-5.3(不合题意,舍去)。即这块台布的长约为7.7尺,宽约为4.7尺。

    例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为7,面积是6,则斜边长为()

    解:5

    例3:从正方形铁皮的一边切去一个2cm宽的长方形,若余下的长方形的面积为48cm2,则原来正方形的铁皮的面积为多少?

    解:设花边的宽为xm,依题意有(6+2x)(3+2x)=40,解得x1=1,x2=-11/2(不合题意应舍去),即花边的宽度为1m。

    例4:某种服装进价每件60元,据市场调查,这种服装按80元销售时,每月可卖出400件,若销售价每涨价1元,就要少卖出5件,如果服装店预计在销售这种服装时每月获利12000元,那么这种服装的销售价定为多少时,可使顾客更实惠?

    解:设销售价提高了x个1元,则每月应少卖出5x件。依题意可列方程为(80+x-60)×(400-5x)=12000.解这个方程,得x1=20,x2=40.显然,当x=40时,销售价为120元,当x=20时,销售价为100元,要使顾客得到实惠,则销售价越低越好,故这种服装的销售价应定为100元合适。

    关于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的问题,通过《初中数学分式的教案》、《初中数学试讲经典题目》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