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强台风“梅花”登陆华东沿海 科普:关于台风的形成条件与结构

强台风“梅花”登陆华东沿海 科普:关于台风的形成条件与结构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台风形成的原因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强台风“梅花”登陆华东沿海 科普:关于台风的形成条件与结构和梅花台风怎么形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强台风“梅花”登陆华东沿海 科普:关于台风的形成条件与结构
  • 梅花台风怎么形成
  • 台风梅花是怎么形成的?
  • 梅花台风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为何如此巨大。
  • 一、强台风“梅花”登陆华东沿海 科普:关于台风的形成条件与结构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的中心9月14日晚上20时3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普陀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强台风级)。预计,“梅花”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北偏西方向移动(见附图),即将于午夜前后在浙江平湖到上海浦东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台风级,30~35米/秒,11~12级),以后将穿过江苏和山东,强度逐渐减弱,16日白天移入渤海,逐渐变性为温带气旋。

    那么,台风的形成条件是怎样的?台风属于热带气旋,是发生于热带洋面、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按照国际热带气旋的等级标准,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小于8级的,称为热带低压;8级~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以上为台风(其中14~15级为强台风;16~17级以上为超强台风)。热带气旋的强度,是以气旋中心地面最大平均风速和海平面最低气压值来表示。热带气旋全年都能生成,北半球多发生在7~10月。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

    首先要有广阔的高温洋面。热带气旋形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由大量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转化而来。一般海温低于26.5℃的洋面不会有热带气旋生成,海温高于29℃的洋面极易发生热带气旋。例如北太平洋西部低纬洋面,7~10月海温可达30℃以上,水汽充沛,是全球热带气旋发生最多的区域。

    其次,要有有利的流场。热带气旋发生之前都有一个扰动系统存在,并由扰动发展为热带气旋。这是由于低层扰动中有较强的辅合气流,尤其当低空辅合流场与高空辐散流场相迭加,且高空辐散量>低空辅合量时,空气上升运动大大增强,低层充沛的水汽被带至高层,水汽凝结,释放潜热,为形成暖心结构提供热源,促使气旋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要有合适的纬度。热带气旋强烈辐合形成强大的气旋性环流,只有在具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的地带才可能产生。在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为零或很小,不会形成热带气旋。事实上,大多数热带气旋生成于纬度5度~20度之间。

    第四,风的垂直切变要小。对流层垂直风速切变小,即高低空气流的方向和速度差别小,使空气上升凝结释放的热量能在有限气柱内聚积,利于形成暖心结构。如果高层风速太大,热量散失很快,则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发展。

    当热带气旋登陆后,上述条件不再具备,例如不能继续获得高温高湿的空气,低空摩擦加大,风速垂直切变增大等,热带气旋就要减弱或消亡。

    热带气旋是一种暖性气旋系统,空气从外围以螺旋方式向中心加速流动,其等压线呈圆形闭合状,从外向内气压很快降低。按结构和天气状况,可将其分为眼区、降水区、大风区三部分。眼区是热带气旋的中心部分,直径约为10~60km。眼区气流下沉,天气晴好。眼区外是降水区,强烈的辐合上升气流把大量的洋面水汽带到高空,绝热冷却,形成围绕眼区宽达几十公里、高达十几公里的由积雨云组成的垂直云墙,并形成大量降水。紧接环形雨带的是大风区。大风区以外风力逐渐减小,天气逐渐变好。

    一、梅花台风怎么形成

    台风“梅花”于2022年9月8日8时被中央气象台认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逐渐加强,于9月11日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巅峰强度(强台风级,50米/秒)。后于9月14日晚20时30分许被中央气象台认定以强台风级登陆浙江舟山,再于9月15日凌晨0时30分许被认定以台风级第二次登陆上海奉贤,又于9月16日凌晨0时许被认定以热带风暴级第三次登陆山东青岛,于9月16日12时4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第四次登陆辽宁大连。最终于9月16日晚20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台风“梅花”成为了2022年首个登陆中国华东的台风以及截至9月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亦创造了1950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登陆山东的最晚台风,2000年以来首个登陆辽宁的台风,以及1950年来第三个四次登陆中国的台风等多项登陆纪录,并给中国华东、东北等地带来明显强风雨影响

    二、台风梅花是怎么形成的?

    9月8日早晨,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生成。诞生之初,它就被视作强劲选手,然而路径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梅花”在海上稳扎稳打,一步步变强。
    9月11日凌晨,它加强为强台风级,台风眼清晰可见。也在当天,它的路径明显西调,随着它逐渐靠近,登陆华东地区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然而到了9月12日,“梅花”移动速度缓慢徘徊,深层冷水上翻,使得强度有所减弱。与此同时,第13号台风“苗柏”突然生成,虽然它身处西北太平洋深处,对我国没什么影响,但它的生成,无疑增加了海上剧情的复杂度。

    9月13日凌晨,“梅花”移入温暖的东海南部海域,并在早晨5点钟重新加强为强台风级。这时的它目标更加明确,提速直奔“包邮区”而来。这下,“梅花”来势汹汹,虽然个头不大,但有着“卡姿兰大眼睛”,结构对称性较好,云系紧密厚实。

    台风未至,风雨先行。受台风本体、台风北侧倒槽和冷空气结合的影响,明显降雨从9月12日就开始了。

    三、梅花台风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为何如此巨大。

    一般台风形成原因都有以下几种1.热力条件:
    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初始扰动:
    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既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3.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作用:
    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要小:
    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而梅花特别巨大的原因是梅花移动速度比较慢,大约每小时10-15公里,已经在西北太平洋面上盘旋了很久,这期间不断吸收洋面的水汽,在高空形成的云不断积累所以就体积不断变大,而且没有经过菲律宾台湾等地,没有受到山脉陆地阻挡,威力减少比较少,所以特别巨大

    关于台风形成的原因的问题,通过《台风梅花是怎么形成的?》、《梅花台风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为何如此巨大。》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台风形成的原因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台风如何形成?台风名字是如何来的?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台风形成的原因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台风如何形成?台风名字是如何来的?和台风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台风名字怎么来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