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重点知识、高频考点、必背现象大总结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重点知识、高频考点、必背现象大总结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静电场的模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重点知识、高频考点、必背现象大总结和高中理科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各科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重点知识、高频考点、必背现象大总结
  • 高中理科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各科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高频考点总结
  • 一、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重点知识、高频考点、必背现象大总结

    01、 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

    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 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 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1.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2.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3.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

    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分析: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切,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6.易错点

    a.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b.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测量性实验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原则:

    (1)为避免读数出错,三种测量器具(包括毫米刻度尺)均应以mm为单位读数!(2)用游标尺或螺旋测微器测长度时,均应注意从不同方位多测量几次,读平均值。

    (3)尺应紧贴测量物,使刻度线与测量面间无缝隙。

    2.实验原理:

    游标卡尺----(1)每等份为0.9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1mm;2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19mm,分成20等份,每等份为19/20 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5(即二十分子一)mm;50分度的卡尺,游标总长度为49mm,分成50等份,每等份为49/50mm,每格与主尺最小分度差0.02(即1/50)mm;

    二、读数方法:

    以洲标尺的零刻线对就位置读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再读出洲标尺上的第几条线一心尽的某条线重合,将对齐的洲标尺刻度线数乘以该卡尺的精确度(即总格的倒数),将主尺读数与游标读数相加即得测量值。

    l 螺旋测微器

    (1)工作原理:每转一周,螺杆运动一个螺距0.5mm,将它等分为50等份,则每转一份即表示0.01mm,故它精确到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又叫千分尺。

    (2)读数方法:先从主尺上读出露出的刻度值,注意主尺上有整毫米和半毫米两行刻线,不要漏读半毫米值。再读可动刻度部分的读数,看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线重合(注意估读),乘以0.01mm即为可动读数,再将固定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注意:螺旋测微器读数如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一定要读够三位数字,如读不够,应以零来补齐。

    三、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的零刻度处读,而不能从游标的机械末端读。

    (2)游标尺使用时,不论多少分度都不用估读20分度的读数,末位数一定是0或5;50分度的卡尺,末位数字一定是偶数。

    (3)若游标尺上任何一格均与主尺线对齐,选择较近的一条线读数。

    (4)螺旋测微器的主尺读数应注意半毫米线是否露出。

    (5)螺旋测微器的可动部分读数时,即使某一线完全对齐,也应估读零。

    四、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目的: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实验原理:g=

    3.实验器材:长约1m的细线、小铁球、铁架台、米尺、游标卡尺、秒表。

    4.易错点:

    a.小球摆动时,最大偏角应小于50。到10度。

    b.小球应在竖直面内振动。

    c.计算单摆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摆长应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L=摆线长+摆球的半径。

    五、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

    1.实验原理:油酸滴在水面上,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了单分子油膜,,如把分子认为是球状,,测出其厚度即为直径。

    2.实验器材:盛水方盘、注射器(或胶头滴管)、试剂瓶、坐标纸、玻璃、痱子粉(或石膏粉)、酒精油酸溶液、量筒。

    3.步骤:盘中倒水侍其静,胶头滴管吸液油,逐滴滴入量筒中,一滴体积应记清,痱粉均撒水面上,靠近水面一滴成,油膜面积稳定后,方盘上放玻璃稳,描出轮廓印(坐标)纸上,再把格数来数清,多于半格算一格,少于半格舍去无,数出方格求面积,体积应从浓度求。

    4.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注意方盘是否干净,否则油膜难以形成。

    (2)方盘中的水应保持平衡,痱子粉应均匀浮在水面上。

    (3)向水面滴酒精溶液时应靠近水面,不能离水面太高,否则油膜难以形成。(4)向水面只能滴一滴油酸溶液。

    (5)计算分子直径时,注意滴加的不是纯油酸,而是酒精油酸溶液,应用一滴溶液的体积乘以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

    六、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电路连接方式是安培表外接法,而不是内接法。

    2.测L时应测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3.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正确位置。

    4.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平均值。

    5.电流不宜过大,否则电阻率要变化,安培表一般选0­—0.6安挡。

    七、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实验电路图:安培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伏特表并联。

    2.测量误差:e、r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3.安培表一般选0-0.6A档,伏特表一般选0-3伏档。

    4.电流不能过大,一般小于0.5A。

    误差:电动势的测量值e测和内电阻的测量值r测均小于真实值

    八、电表改装(测内阻)

    实验注意:

    (1)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应满足电位器阻值远远大于待测表内阻(倍左右)的条件。

    (2)选用电动势高的电源有助于减少误差

    (3)半偏法测得的内阻值偏小(读数时干路电流大于满度电流,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半偏电流,由分流规律可得)

    (4)改装后电表的偏转仍与总电流或总电压成正比,刻度或读数可由此来定且刻度线应均匀。

    (5)校准电路一般采用分压器接法

    (6)绝对误差与相对(百分)误差相比,后者更能反应实验精确程度。

    研究性实验

    一、研究匀变速运动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3.重点:纸带的分析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DS1=DS2=DS3=…….=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先求DS,再由D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V1=(S1+S2)/2T V2=(S2+S3)/2T

    (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D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 数据处理:

    根据测出的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 S5—S2=3a2T2 , S6—S3=3a3T2,a=(a1+a2+a3)/3=(S4+S5+S6— S1—S2—S3)/9T2

    (三)测匀变速运动的即时速度:(同上)

    二、研究平抛运动

    1.实验原理:

    用一定的方法描出平抛小球在空中的轨迹曲线,再根据轨迹上某些点的位置坐标,由h=求出t,再由x=v0t求v0,并求v0的平均值。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未端水平的斜槽,小球,刻度尺,附有小孔的卡片,重锤线。

    3.实验条件: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竖直。

    b. 斜槽未端的切线水平,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

    c.小球每次从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三、研究弹力与形变关系

    1. 方法归纳:

    (1)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压力

    (2)用列表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3)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关系步骤:

    ①以力为纵坐标、弹簧伸长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

    ②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

    ③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

    ④以弹簧的伸重工业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如看似象反比例函数,则变相关的量为倒数再研究一下是否为正比关系(图象是否可变为直线)----化曲为直的方法等。

    ⑤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意义。

    2. 注意事项:所加砝码不要过多(大)以免弹簧超出其弹性限度

    观察描绘实验

    一、描绘伏安特性曲线

    1. 实验原理:在小灯泡由暗变亮的过程中,温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故在两端电压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各点斜率逐渐增大的曲线。

    2. 实验步骤:

    (1)开关断开的状态下连好电路(分压器接法、安培表外接)后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使负载所加电压最小的位置

    (2)调节滑变,读数记录约12组值(不要断开电键进行间断测量)

    (3)断电,折线路

    (4)建立坐标,选取适当标度,描点,连线(平滑)。

    3. 注意事项:

    (1)为使实验准确,应尽量多测几组数据(12给左右),且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器接法

    (2)安培表内外接法应视灯泡的电阻大小确定,一般是外接法。

    (3)为了减少误差,在作图时,所选取分度比例要恰当,应使12个点在坐标平面内分布在一个尽量大的范围内,且疏密程度尽量均匀些。

    (4)用多用电表所测得的电阻值较在电路中所测得的值一般要大很多(冷态电阻要小)

    二、描绘等势线

    1.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利用导电纸上形成的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来做实验的。因此实验中与6V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极相当于正电荷;与6V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极相当于负电荷。

    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图订、圆柱形电极两个、探针两个、灵敏电流表、电池、电键、导线。

    3.易错点:

    (1)从下到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2)只能用灵敏电流计,不能用安培表。

    仪器的使用类实验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见前面内容

    示波器的使用

    1.原理:

    (1)示波管是其核心部件,还有相应的电子线路。

    (2)示波管的原理:用在xx’方向所加的锯齿波电压来使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位置距中心之距与时间成正比(好象一光点在屏上在水平方向上做周期性的匀速运动---这称为扫描,以使此距离来模拟时间轴(类似于砂摆的方法);在YY‘上加上所要研究的外加电压(信号从Y输入和地之间输入),则就可在屏上显示出外加电压的波形了。

    2. 使用的一般步骤:

    (1)先预调:反时针旋转辉度旋钮到底,竖直和水平位移转到中间,衰减置于最高档,扫描置于“外X档”

    (2)再开电源,指示灯亮后等待一两分钟进行预热后再进行相关的操作

    (3)先调辉度,再调聚焦,进而调水平和竖直位移使亮点在中心合适区域

    (4)调扫描、扫描微调和X增益,观察扫描

    (5)把外X档拔开到扫描范围档合适处,观察机内提供的竖直方向按正余弦规律变化的电压波形

    (6)把待研究的外加电压由Y输入和地间接入示波器,调节各档到合适位置,可观察到此电压的波形(与时间变化的图象)(调同步极性开关可使图象的起点从正半周或负半周开始

    (7)如欲观察亮斑(如外加一直流电压时)的竖直偏移,可把扫描调节到“外X”档。

    3. 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步骤,不要一开始就开电源,而应先预调,再预热,而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调节

    (2)在正常观察待测电压时,应把扫描开关拔到扫描档且外加电压由Y输入和地之间输入,此时X X‘电压为机内自带的扫描电压以模拟时间轴,只有需单独在XX‘上另加输入电压时,才将开关拔到外X档。

    (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①选择合适的倍率档后,先电阻调零,再红、黑表笔并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每次换档必须重新电阻调零。

    ②选择合适的倍率档,使指针在中值电阻附近时误差较小。

    ③测电阻时要把选择开关置于“W”档。

    ④不能用两手同时握住两表笔金属部分测电阻。

    ⑤测电阻前,必须把待测电阻同其它电路断开。

    ⑥测完电阻,要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置于“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⑦测量电阻时,若指针偏角过小,应换倍率较大的档进行测量;若指针偏角过大,应换倍率较小的档进行测量。

    ⑧欧姆表内的电池用旧了,用此欧姆表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大。

    02 、化学实验现象80例

    高中化学实验在考试中也占一定的分值,如何保证化学实验不失分,下面为各位同学分享一些高考化学实验题最常考的化学实验现象,记熟这些实验现象,就可以搞定大部分的实验现象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

    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03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知识概要:取材 制片 低倍观察 高倍观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仍为顺时针。

    实验三:比较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考点提示: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四: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实验五: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知识概要:制片 观察 加液 观察 加水 观察

    实验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 + 6O2 + 6H2O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

    3、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七: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讨论: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实验八: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实验九: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原理: 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步骤: 将含酚酞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放入烧杯内,加入 NaOH溶液,10min后取出,用纸巾吸干,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

    分析: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也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结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一、高中理科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各科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二、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为了帮助各位同学快速提高物理成绩,下面我整理了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二、光现象必背知识点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三、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1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四、力必背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三、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高频考点总结

    临近中考,初中生快来温习一下这些中考高频出现的知识点吧!希望我整理的生物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生物高频出现的知识点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类型:切片(切取的薄片)、涂片、装片(撕下或挑取的材料)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①用凉开水漱口,目的清除食物残渣,便于观察。②在载玻片上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保持细胞原形。③取细胞的部位是:口腔内侧壁。④观察到的细胞是椭圆形。

    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膜:最外层的薄膜,具有保护作用。细胞核:近似球形,内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质:膜以内,核以外的结构,内有线粒体等。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初中生必背生物知识点

    藻类植物:①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②代表植物: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③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以上就是我为初中生总结的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于静电场的模拟的问题,通过《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高频考点总结》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静电场的模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静电场的模拟(5)

    相关阅读

    • 透明胶盗取指纹开智能锁?别逗了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静电场的模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透明胶盗取指纹开智能锁?别逗了和如何通过一段胶带秒开手机指纹锁?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
    • 电磁兼容之静电放电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静电场的模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电磁兼容之静电放电和人体静电,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放电,铁不是绝缘体,可以放电吗,为什么,地球为什么可以放电等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