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

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瞻仰的近义词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和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
  • 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
  •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
  • 一、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文言里有很多的同义词。说是“同义”,其实它们常常并不相等,或者含义有细微差别,或者用法有所不同。

    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常用词,对于阅读文言文是必要的。但是,只有弄清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些词。还有一些词,意义虽不相同,但是相关。下边每一组的几个词,意义都是相同、相近或相关的:

    8.移、迁、徙;拜、贬、谪、斥

    “移”是迁移、移动,如“移民、移山”。“迁、徙”也表示迁移、移动,和“移”同义。不同的是:“迁、徙”除了表示人或物处所的移动以外,还常用来表示官职的变动。表示官职变动,“迁、徙”又有区别:“迁官”是升官,“徙官”是平调或降职。“迁”也用于降职,不过那通常要说“左迁”(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下)。

    “迁”表示升迁,和“拜”容易相混。其实,“拜”和“迁”不同:“迁”是由低一级官吏提升为高一级官吏,“拜”是授予某种官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汉安帝常听说张衡善于术数之学),公车特征(派公家的专车特意召请),郎中,再为太史令。”从无官职到做“郎中”用“拜”,从“郎中”提升为“太史令”用“迁”,“拜”和“迁”分得很清楚。

    “徙”表示降职,和“贬、谪、斥”容易相混。其实,“贬、谪、斥”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徙”不同:“贬”是降职、贬官,如“又例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谪”是降职并外放,如“居卧病浔阳城”(白居易:《琵琶行》);“斥”是屏弃、不用,例如柳宗元《封建论》:“朝拜而不道,夕之矣。”

    9.路、道、涂(途)、径、蹊、阡、陌

    “路、道、涂(途)”是大道,可以通车:“路”容三轨,“道”容二轨,“涂(途)”容一轨。

    “径、蹊”不能通车,是小路:“径”是直而近的小路(今有双音词“捷径”),“蹊”是人们践踏而成的小路。“夫桃李不言而成”(《文心雕龙·情采》,很好地说明了“蹊”是怎样形成的。

    “阡、陌”特指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阡、陌”也泛指一般道路,如“越”(曹操:《短歌行》),是说“远道而来”。

    10.行、步、徒、趋、走、奔、亡

    “行”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走、走路,和步“徒、趋”成为同义词。它们之间的差别是:“行”表示一般的走、走路,如“过王而”——在王面前走过;“步”特指慢慢地走,如“乃自强”——却自己勉强走动走动;“徒”强调不凭借任何交通工具,如“舍车而”(《周易·贲》);“趋”特指小步快走,如“入而徐”。

    “走”和“奔”不是现代意义的“走”,而是跑、拼命跑、逃跑。柳宗元《捕蛇者说》:“永之人争奔走焉”,“奔走”连用,它们是同义词。“奔”又特指出逃到别国避难,如晋公子重耳遭难“狄”。在这个意义上,“奔”跟“走”不同(“走”无此义),而和“亡”同义。

    “亡”是逃跑,又特指出逃避难。《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怒,不听,走赵”,“亡走赵”即“逃跑到赵国”。

    11.去、逝、往、、赴、之、如、适、诣

    “去、逝”都表示离开,但“逝”是“一去不复返”的意思,和“去”不同。“往、徂、赴”也表示离开原地,但它们不同于“去”和“逝”:“去齐(离开齐国)、逝世”,“去、逝”没有目的地,“往、徂、赴”却必有明确的目的地。例如:“欣然规”——高兴地计划去桃花源,“我东山”——我远征到东山,“汤蹈火”(成语),“往、徂、赴”的目的地是很明确的。

    “往、徂、赴”同义,但也有区别:“徂、赴”能带宾语,“往”字不能,“我徂东山”不得说“我往东山”;而且“赴”也不是一般的“往”,而是常常特指奔向险境。

    “之、如、适”不是一般的离开,而是表示“到(某地)去”。在这个意义上,“之、如、适”没有什么区别,“之赵”也可以说“如赵、适赵”。

    “诣”特指到尊长那里去,和前边几个词都不同。例如:“吏二缚一人王”、“太守,说如此”。

    12.视、望、见、眺、瞻、观、察、相

    文言里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很多。“视”表示一般的看,“望”是向远处看。《左传·曹刿论战》:“下其辙,登轼而之”,“视”和“望”区分得很清楚。

    “见”表示已经看见,和“视”只表示“看”不同,因此可以说“而不见”。“眺、瞻”也是向远处看,但它们和“望”不同:“眺”的对象一般是风景,如“举目岖嵚”;“瞻”是向远处、向高处看,后代有双音词“瞻仰”。

    “观、察、相”都是细看,但也各有其特点:“观”是有目的地细看,“察”是观察了解,如“明秋毫”(成语);“相”是审查辨别,如“机行事”(成语)。此外,“眄”是斜着眼看,“示”是给人看,“顾”是回头看,等等。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一、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

    第1课时
    【考点透析】
    应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一)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变 化 情 况 示 例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义项
    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词义
    缩小 范围
    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义项
    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词 义
    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感情色彩
    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
    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
    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
    志 记载 志怪者也。 志向、志气
    之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常作代词、助词
    果然 吃饱的样子 腹犹果然。 不出所料
    虽然 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 连词
    恶 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 恶劣、凶恶
    无名 忘记功名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为人知
    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天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意义 例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


    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古字通假
    1. 通假的具体情况:
    解 说 举 例 注 意 点


    字 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同“背”)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亡”同“无”)


    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石钟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师说》)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莫”同“暮”。


    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过秦论》) 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释。
    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字义
    分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字音分析 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字形分析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①“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②“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③“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四)词类活用
    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是某些词在进入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③名词、动词作状语;④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⑤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本书在后文“专题9”有专题论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五)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兄长”)
    又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六)兼词
    诸 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盍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焉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旃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①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② 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叵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① 居心叵测(成语)
    ②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耳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①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第二课时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1、 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徐)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
    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危乎高哉!(《蜀道难》)
    亡去不义。(《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
    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
    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
    《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李密《陈情表》)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
    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
    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
    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苏
    卷: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这两题每句的翻译要注意,实词“振”通“赈”,应译为“救济”;“罢”是通假字,通“疲”,应译为“疲乏、疲惫”。根据前后文,“振”后带有宾语,译为“振作”说不通,就要考虑通假。“民罢于征发”,如果按常规理解,“罢”有“停止、完结、罢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发”,那是当官的权力。因此要考虑通假。《过秦论》(中)有:“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论积贮疏》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2004福建卷第11题D项)
    “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

    文言文实词:
    1爱:①爱,亲爱,友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②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③爱护,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⑤舍不得,吝啬。《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②抚,握。《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验。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3白: bái ①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②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③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明白;洗雪。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③拜谢。《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④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⑤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5谤: ba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暴:一pù 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②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③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凶残,残暴。《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⑤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⑥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
    7卑: bēi ①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④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⑤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⑥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⑦谦词。如“卑职”等。
    8备: bèi ①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齐全,周详,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③副词,尽,皆。《左传•城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⑤防备,准备,预备。《左传• 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⑥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9倍: bèi ①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畔:通叛)②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④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
    10悖: bèi ①违背,抵触。《左传• 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史记•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③谬误,荒谬。《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④昏惑,糊涂。《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被:一bè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烂:光亮的样子。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些:语气词。)②覆盖。蒲松龄《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③加在……之上,加于,给予。李朝威《柳毅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④遭
    受,蒙受。《战国策•荆轲剌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⑤介词,被。表示被动。《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pí通“披”。①穿,披。《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②分散,散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2比: bǐ ①并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成语有“栉比鳞次”。[比邻]近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齐等,同等。《战国策•荆轲剌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③认为和……一样,比拟,比作。《三国志•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④勾结。《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和很多人接近。)⑤接连,连续。《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比比]屡屡,处处。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⑥比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⑦较量。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⑧等到。《论语•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3鄙: bì ①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④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⑤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1、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2、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14币: bì①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②贷币,钱币。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15毕: bì ①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又为用长柄网捕捉。《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②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③竭尽,终尽。《列子•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④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6蔽: bì ①遮蔽,遮挡。《梦溪笔谈•雁荡山》:“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②蔽护,掩护。《史记•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③隐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④蒙蔽,受蒙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⑤总括,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思无邪:思想纯正。)
    17弊: bì ①破败,败坏。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②弊病,害处。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③困乏,疲惫。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8辨: biàn ①分别,辨别。《孟子•鱼多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辩论,申辩。通“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①并列,并 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②等到。 如:比去,以手阖门。
    ③齐等,同等。 如: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①边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②庸俗,浅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轻视:孔子鄙其小气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吴起……制其兵《过秦论》

    69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纳 chánà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⑤堂房亲属:谢安, 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木兰说》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h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3行程:道理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①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颇蔺相如)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六国论》
    11病故,物故(死亡)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记住这些应该够了,加油~~~~~

    三、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

    考点简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查到的文言实词,特别是《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点。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和“隐”之分。“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加点;“隐”是指在文句的翻译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文言实词的主要类别和主要特点】
    复习时,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具体内容见:(1)《语文高考导练》P119页;(2)《高考语文基础教程》P123页;(3)《名师手把手》“备考资料博览”部分。要求学生在复习课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同形异义;
    4、一词多义; 5、偏义复词; 6、词类活用。

    【学法建议】
    1、注重积累
    A、充分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B、重视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的积累;
    C、从过去十年高考题中积累,最好独立做一遍;
    D、加强文言文的课文朗读,整理归纳出常考和易错的实词。
    2、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A、掌握常见实词的常见义;
    B、对单纯历史文化意义或作专有名来用的实词义可以忽略;
    C、不细究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词义;
    D、实词义与活用的区别;
    E、注意实词“在文中(语境)的意思”。

    【方法指导】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这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关于瞻仰的近义词的问题,通过《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及解释》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瞻仰的近义词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瞻仰的近义词(2)

    相关阅读

    • 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瞻仰的近义词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三)和语文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大全。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