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地球的运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和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总结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 一、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运动为地球自转,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旋转,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旋转。

    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自转周期,自转周期有两个,太阳日和恒星日。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4.1 昼夜交替

    地球由于自转,我们在地球上体会到了昼夜交替的变化。

    4.2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也叫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

    当物体相对与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叫地转偏向力的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但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地转偏向力对航天,航空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地转偏向力在极地最显著,向赤道方向逐渐减弱直到消失在赤道处。

    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是:南左北右,赤道地区不偏转。

    4.3 地方时

    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起的最高时刻为正午十二点,将连续两个12小时等分为24小时,这样的时间系统就是地方时。全球经度360°,每隔15°相差1小时。每隔1°地方时相差四分钟。

    5、时区和区时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自英国的本初子午线开始,也就是0度经线开始,左右各7.5°共15度为0时区,分别自东15°至西15°为东1区和西1区,以此类推。

    时区是指一个地方的中央经线的时间;区时是一个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时间。比如北京大约在116°E,但是要按照120°E(东八区)中央经线的时区作为区时。

    6、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大约和180°经线重合的折线,之所以是折线,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

    为了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也叫国际日界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呈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存在着近日点和远日点。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运动速度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运动速度慢。

    2、地球公转轨道面叫做黄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赤道平面之间存在着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约等于23.5°。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1、四季和五带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不断往复变化,影响了地球各纬度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3.2、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根本原因也是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做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问答环节:地转偏向力对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拓展阅读: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海和洋有什么区别?全球有多少个海?你知道吗?

    地球上湖泊众多,那么多的湖泊是如何形成的?

    海洋也和人一样,有着生命周期,你知道吗?(威尔逊旋回理论)

    一、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知识总结;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3.;4.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特征:①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②结构特;2.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3.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知识总结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

    4.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特征:①运动特征:同向、共面、近圆;②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2.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金星距地球最近

    3.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三、地球是一个存在生命的行星

    ①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③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其能量来源为核聚变。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②促进水、大气的运动; ③生产生活:产生了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①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②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每当耀斑爆发会释放出很强的无线电 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③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③两极出现极光;④发生自然灾害;⑤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

    3、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二、地球自转与时差

    1.晨昏线(圈):晨昏线平分地球,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

    2.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

    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连的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界线):基本沿东经180度。由西向东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由东向西跨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期变更:0时区和国际日界线把全球日期分为今天和昨天。当0时区和中时区重合时,今天的日期和昨天的日期相等。 时区=经度/15,十分位四舍五入

    4.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

    5.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

    三、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形式的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23°

    26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地轴

    两面: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三角度:①地轴与赤道平面垂直;②地轴与黄道平面斜交,角度为66°34′

    ③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3°26′

    2.三不变:地轴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大小不变;地球运动方向不变。

    3.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太阳直射点)。

    4.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5.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

    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6.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向两边递减。

    07.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南

    纬用负值代入。

    8.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

    9.春分/秋分:

    ①侧视图:

    ②日期:春分3

    月21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

    前后

    ③太阳直射点

    在赤道,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⑤地轴和晨昏线重合

    ⑥昼夜等长

    ⑦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边递减

    10.夏至:

    ①侧视图:

    ②日期:6月22日前后

    ③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

    心(图中第三条水平直线为太阳直射)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⑤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极夜。赤道昼夜等长。 ⑥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两边递减

    11.冬至:

    ①日期:12月22日前后

    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直射光线延长线经过地

    二、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认识过程
    2、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3、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太阳系:中心天体( 太阳 ):质量占 99.86%
    2、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组成 --- 地月系: 地球 和月球
    3、总星系: 银河系 和 恒星世界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 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2、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3、自身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4、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2、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波长范围: 0.4~0.75为可见光波段。
    太阳常数: 8.24焦/平方厘米?分。

    3、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源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
    2、类型: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3、对地球的影响: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一、概 况
    方 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周期: 恒星日,长23小时56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时。地球表面除 南北两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低纬向 高纬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

    二、地理意义
    ①导致 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 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
    2、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3、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15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 ,又称 标准时 。
    4、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5、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6、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7、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经线穿行的 折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

    8、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一、概 况
    1、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上,每年1 月初位于近日点, 7 月初位于远日点。
    2、方向:自西向东
    3、角速度约为每天59’ ,近日点时较 快 ,远日点时较 慢

    4、周期为 1年 ,约为 365 日 6 时 9 分

    5、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66.5°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二、五 带
    1、名 称: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 南北极圈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原因:(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 公转 (自转或公转)运动。
    2、节 气
    春分时间:3 月 21日 直射点位置:赤道移动方向:向 北 B
    夏至时间:6 月22 日 直射点位置:北回归线移动方向:向 南A
    秋分时间:9 月 23 日直射点位置:赤道移动方向:向 南 D
    冬至时间:12 月 22 日直射点位置:南回归线移动方向:向 北 C
    四、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
    2、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 的纬线最大,向 南、 北 两侧逐渐降低。
    3、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 ,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纬度地区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 (白昼)较长, (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

    三、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人生是一条射线,以我们的出生为起点,可以无限延伸。理想有多高远,学习有多勤奋,坚持有多长久,这条射线就有多长,我们的人生轨迹就有多深,价值就有多大,意义就有多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

    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

    经度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在20°至160°之间,为相应半球。

    3.纬线长度:L=L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纬线长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COSθ(θ为当地纬度)。

    4.同纬度飞行,先向高纬飞,后向低纬飞。(即:北半球先向北飞,南半球先向南飞)。

    位于晨昏线上的两点之间,沿晨昏线的劣弧飞行最短。

    位于经线圈上的两点,沿经线过极点飞行。

    赤道上两点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飞行。若两点相差180°,则有无数种飞行 方法 。

    5.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6.地球自转线速度:V=V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

    纬度度数不同,线速度不同。

    7.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地球自转角速度:W=15°/h=1°/4分钟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速度大约为0.25°/天

    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1太阳日>1恒星日;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时,1太阳日<1恒星日。

    8.地球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

    自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自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近日点(1月初)V、W最大

    远日点(7月初)V、W最小

    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小

    由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大

    9.春 秋分 日,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平行;

    两至日时,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垂直。

    10.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11.晨昏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晨昏线与始终太阳直射光线向垂直;

    晨昏线与经线圈相重合时,该日为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切点为12时或24时。

    12.纬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

    1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大部分地区从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区从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日出或日落方向位于与东西方向偏南(北)成θ°的夹角,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θ°S(N)。

    14.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长;

    3.21~6.2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大;

    6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

    6.22~9.2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而且极昼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也逐渐变小;

    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大,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大;

    12月22日,北半球各点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点昼最长夜最短;

    12.22~次年3.21,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白昼越短,而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极夜范围逐渐变小,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极昼范围也逐渐变小;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点昼夜等长。

    日出时间+日落时刻=24小时

    昼长=24-2×日出时间;夜长=2×日出时间

    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昼长=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

    南半球某地的夜长=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

    全球各点全年昼长(夜长)时间都相等。

    15.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

    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递减;太阳高度>0为白天;太阳高度<0为黑夜;太阳高度=0为晨昏线。

    太阳高度相同的各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相等;

    太阳直射h°N时,(90°-h°)N内出现极昼,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h;(90°-h°)S内出现极夜,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全天相等为h°。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为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16.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南天空;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北天空。

    17.正午的判定:

    太阳高度为全天最大时;

    地方时为12时;

    日影为一天中最短时;

    把昼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

    18.0时的判定:

    把夜半球对称等分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

    自西向东,由旧一天进入到新一天的经线为新一天的0时。

    19.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逢百年时,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否则不是闰年。

    20.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

    大小:由于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其大小必须根据整个分式判断,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缩放:新图比例尺变为原图的n倍,新比例尺=原比例尺×n;图幅面积=原图面积×n2。

    表示内容:图幅相同,表示实地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三种表示方法: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

    21.方向: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

    距离北极点近,则在北;距离北极点远,则在南;

    A地位于B地东(西)大于180°,则方向相反。

    即实际A地位于B地的西(东)方。

    在无经纬网而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甲图剖面图

    在既无经纬网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一般判图原则是: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2.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同线等值)

    中心高,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中心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所有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等高线可以重合但不能相交。

    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d,则陡崖高度:(n-1)d

    四周高,中心低的等高线表示谷地或盆地;

    四周低,中心高的等高线表示山顶。

    24.时区中央经线=15°×n(n为时区数)

    时区的范围=15°×n±7.5°

    25.自西向东,每跨越1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

    自东向西,每跨越1个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减少1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增加1天。

    自西向东,日期增加1天,为新一天的0时线;

    自西向东,日期减少1天,为180°经线(日界限)。

    26.热水器和地面之间的夹角=△θ(△θ为两地之间的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所求某地)

    27.自东向西航行,船员所经历的一天大于1太阳日;

    自西向东航行,船员所经历的一天小于1太阳日。

    每小时向西飞行n经度,则所感觉1天时间=360/(15-n)小时;每小时向东飞行n经度,则所感觉的一天时间=360/(15+n)小时。(n<15°)

    28.经线相同,地方时相同;

    纬线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长、夜长相等;自转速度相同。

    29.从某地出发到达另一地,无论是否经历日界限:到达时间=出发时间+途中时间±时区差(东+西-)

    30.昼夜现象: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相关 文章 :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行星地球)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复习提纲

    ★ 地理行星地球知识点

    ★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与高一新生学...

    ★ 地理高中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压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关于地球的运动的问题,通过《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运动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地球的运动(7)

    相关阅读

    • 初中地理&amp;quot;地球的运动&amp;quot;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地球的运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初中地理quot;地球的运动quot;和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
    • 地球的运动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地球的运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地球的运动和关于地球的运动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地球的运动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总结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