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70年,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之路

70年,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之路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考试招生制度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70年,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之路和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70年,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之路
  • 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 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 一、70年,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之路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年,浙江省和上海市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分别公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式拉开了高考综合改革的帷幕。

    迄今为止,已有三批新高考省份出台改革方案,除2014年的浙江省和上海市外,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省份启动新高考,2019年4月,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份也已启动。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间,高校招生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中国教育在线梳理文章时发现,每一次的高校招生改革政策,都在调整出贴合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的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招生由最初的高校单独招生走向统一招考,高考科目分科制也在不断改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70年来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变化之路:

    一、招生方式的统一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都沿用1949年前的招生办法,即实行单独招生, 由各高校自主决定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招生标准,各高校充分行使招生自主权。但随即也暴露出很多固有缺陷,为解决高校招生中出现的问题,招生方式开始向统一招生转变。

    在经历了三年由单独招生到联合招生两个发展阶段后,到了1952年,教育部规定除个别学校外,全国高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并在中央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和领导全国的招生工作。从此,全国统考成为当今中国高校招生的主导模式。

    1955年到1957年,教育部高层内部发生了两次有关全国统一招考与高校单独招考的激烈争论,虽然高层决策者倾向于采用联合招生或单独招生,但在权衡了高校、考生与政府三方利益之后,决定继续采用全国统一招考制度。

    1958年,7月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1958年招考新生的规定》,提出该年改变全国统一招生的制度,实行分省招生考试,由各省市、自治区在国家大的招生原则下自行制定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和录取原则。1959年,再次恢复全国统一考试。

    统招制度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坏。1977年,统一高考制度恢复。自1985年开始,我国统一高考制度经历了一个大的改革时期。

    2003年,教育部决定进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新生的改革试点。

    到2007年,已经扩大到59所高校,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开始成为我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完善补充制度。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明确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针。

    2013年1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路径,上大学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

    二、招生规模的扩招之路

    1958年的“大跃进”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全日制高校由1957年的229所增加至1960年的1289所,增长了4.6倍,招生数由1957年的10.6万人突然增加至1958年的26.56万人,增长了2.5倍。

    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1960年和1961年中央制定相关措施,才使得高校教学和高校招生工作逐步正常化,1965年普通高校达434所,招生数16.42万人。

    1977年,高考本着兼顾选才公平与效率的选才制度,被重新恢复。这一年,全国约有570万青年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录取数27.3万人,成为高等学校招生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

    1999年至2013年为扩招发展期,以扩招为特征和中心点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来说,1999年是一个转折点。

    三、招生条件的开放之路

    2001年以前,高校招生考试均有对年龄、职业、婚姻等方面的限制,到了2001年4月,教育部公布取消报考资格要求中“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限制,并一直沿用下来。这项改革政策一出台,便引起巨大反响。自此,高考正式成为“终身教育考试”。

    四、网上录取的普及之路

    传统的高校招生录取是采用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无法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招生要求,而且容易导致人情侵蚀与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损害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因此,随着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发展,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应时而生,1996年,广西、天津作为在全国率先进行网上录取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9年,教育部将试点扩大至北京、上海、辽宁、四川、重庆、湖北、云南7省(市)。

    为了提高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公平性与效率, 2000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增批河北、陕西、山西、贵州、黑龙江5个省参加网上录取实验。

    2001年,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成。2002年,通过广域网实施远程网上录取的高校达1500余所,占招生院校总数的90%,远程网上录取考生总数约290万人,超过录取总数的80%。现在,高校招生已全部实现网上录取。

    高校招生借助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已实现了从招生来源计划管理、考生信息采集与录入、电子化档案制作、招生现场信息管理到高校一端实现招生网上录取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同时,这个系统还提供了对招生录取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和监控服务,成为了有着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大型分布式信息处理系统。

    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标志着我国的招生工作在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近50年高考录取改革历程中最大的台阶。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了录取的工作效率和维护了高考公平公正原则,而且为高考其他环节步人网络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名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尽管高考制度面临不少挑战,但它的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考试科目的改革之路

    从高考科目内容到高考考试模式,高考制度改革仍在不断地进行,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不论是从文理不分科到“3+X”还是再到现在的“新高考”,目的就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1949-2002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比较清晰,因此用下图的方式展现给大家:

    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各省高考科目设置开始多样化。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 ,新高考改革逐步在各省启动,“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这一方案被誉为“最彻底、最全面”的一次考试科目和录取方式改革。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规划,全面总结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高峰论坛”。

    论坛将从新中国招生考试、高等工科、农科、财经、艺术、水利、文科、职业教育等方面梳理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历程与经验,推进“六卓越一拔尖”、“四新”建设。

    会议将以“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回顾与展望、质量与创新”为主题,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体内容请见下图:

    一、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
    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13]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牵头出台,采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二、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8省市均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改革路线

    此次高考改革路线图的内容包括:

    一,实施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的人才选拔方式;

    二,完善高中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

    三,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四、完善高考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五,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立交桥,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拔机会。

    三、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

    1977年夏,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召集知识界人士群策群言,做出恢复高考的历史决定。如今,距离那个非同寻常的夏天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从那时起,高考和高考改革始终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
    考试技术改革从传统考试到现代教育测量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考试研究的学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调查与论证,提出以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吸收标准化考试的理论和经验进行高考改革。
    1985年,高考标准化改革由广东省率先试验,当年进行英语、数学两科的标准化考试试点。到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高考标准化的全过程包括:命题标准化、考务管理标准化、试卷评阅标准化、分数的解释和使用标准化。这一改革加强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可控性,减少了考试误差。
    在高考走向标准化考试的过程中,我国首次进行了大范围内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研究,高考的各个学科逐步建立了认知领域的考试层次目标,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和深入的讨论,这为后来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准化考试的实施实现了在命题过程中对各种指标的预估和把握,并在考后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在《考试说明》中对各种指标进行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广大中学教师逐步熟悉了表征试卷和试题质量的指标,对于科学掌握测试方法,评估和改进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高考标准化的改革还包括对各种题型功能和试卷题型比例等多方面问题的实证性研究,规范和稳定了试卷的形式,把光学符号阅读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引入高考评分,使客观题的阅卷快速准确,主观题的评分误差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较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

    关于考试招生制度的问题,通过《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我国高考制度在哪个年代改革的》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考试招生制度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考试招生制度(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