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河流走水调漂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河流走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调漂决策。
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降雨情况和水流量。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河流水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其次,需要考虑船只的载重量和漂移速度,以及河道的曲折程度和水流速度。
从而确定船只行进的速度和方向,避免碰撞和漂流过程中的意外事故。
同时,应该注意遵守当地的航运规定和安全管理法规,保证航行过程的安全和无事故。
最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变化,以保证船只顺利到达目的地。
总之,河流走水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调漂计划,保证船只安全到港,同时充分考虑改变和调整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河流调漂的正确方法与技巧有以下几点:1.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条件来规划河道方案,了解河底情况和局部水流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漂方法。
2.在调漂过程中,要根据河道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漂流速度、载荷和航线等参数,以保证漂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在航行过程中,要依据当时的气象和水位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4.为了保持河道的生态环境,河流调漂操作应该在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对河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河务局主要负责什么项目?
河务局的职能是:1、负责管理范围内的水行政执法、水政监察和水行政复议工作,查处水事违法行为;2、编制河道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3、编报河道水供求计划和水量调度方案,并负责实施和监督管理;4、编制防御河道洪水预案并监督实施;5、负责河道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工程竣工初验;6、负责河道水利国有资产的运行和监管;7、负责河道治理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建设;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984年河道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 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 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国河道的主管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的河道主管机关。
第五条 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大江大河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河段,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边界河道以及国境边界河道,由国家授权的江河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管理,或者由上述江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根据流域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其他河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县的河道主管机关实施管理。
第六条 河道划分等级。
河道等级标准由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 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以及河道监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河道管理,执行供水计划和防洪调度命令,维护水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九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第二章 河道整治与建设第十条 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综合规划,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
第十一条 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
未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机关。
第十二条 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得缩窄行洪通道。
桥梁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按照防洪和航运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
设计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机关根据防洪规划确定。
跨越河道的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第十三条 交通部门进行航道整治,应当符合防洪安全要求,并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对有关设计和计划的意见。
水利部门进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的需要,并事先征求交通部门对有关设计和计划的意见。
在国家规定可以流放竹木的河流和重要的渔业水域进行河道、航道整治,建设单位应当兼顾竹木水运和渔业发展的需要,并事先将有关设计和计划送同级林业、渔业主管部门征求意见。
第十四条 堤防上已修建的涵闸、泵站和埋设的穿堤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河道主管机关应当定期检查,对不符合工程安全要求的,限期改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指建筑物及设施,应当服从河道主管机关的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确需利用堤顶或者戗台兼做公路的,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批准。
堤身和堤顶公路的管理和维护办法,由河道主管机关商交通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
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定。
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
第十七条 河道岸线的利用和建设,应当服从河道整治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
计划部门在审批利用河道岸线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机关的意见。
河道岸线的界限,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交通等有关部门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第十八条 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规划进行河道整治需要占用的土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剂解决。
因修建水库、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移民安置和河道整治工程。
第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河道为边界的,在河道两岸外侧各10公里之内,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河道,未经有关各方达成协议或者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禁止单方面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