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义务教育补助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完善细化中小学预算工作机制,建立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将中小学校的各项收支都纳入财政预算。
3.理顺义务教育财务管理体制,教育部门应负起制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的责任。
4.建立长效刚性的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每年多少?
数据显示,2012-2021年,小学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
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多次提标,达到东中西部统一的小学650元、初中850元;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7000元,为普通学生的8-10倍。
义务教育经费报销规定?
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办法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
教育经费支出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经费支出是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经费支出,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支出。
教育经费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支出(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和教育基本建(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支出等。
教育经费是以货币的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是办学必不可少的财力条件。
在中国,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是指国家用于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与公共财政收入相对应,是公共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它是国家将集中起来的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
它具体体现在对其所掌握的公共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反映了公共财政资金的规模、结构、流向和用途。
公共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支出或公共支出,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
公共财政支出按的职能分类,也就是按支出的费用类别分类。
可以分为性支出、教科文卫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行政费用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等:了解了上述两个概念,再加上公共财政支出的职能分类,便可明白教育经费支出是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事业费 教育事业费是指国家用于发展社会各种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的经费支出,主要有:国有中小学校的经费拨款,国有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经费补助,还有对一部分学生的奖学金、困难补助费。
教育事业费的支出效果,可以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进行考察。
①宏观效果,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教育费支出与取得的成果,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位经费投入产出的合格人才量,或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位产出人才量所需费用量。
把不同时期单位经费投入与产出合格人才量相比较,就是对宏观效果的评价。
②微观效果,指对各个具体教育单位的教育经费支出与产出合格人才量的比较。
各教育单位一定时期内平均单位费用支出的合格人才产出量是反映微观环节的教育经费支出效果的基本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家预算中用于教育的支出取得巨大效果。
1980~1990年以来尤为突出,全国有71%的县普及了小学教育,多数城市普及了中学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成人教育的技术培训得到了巨大发展。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