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天台的习俗作文?
我们天台文化悠久,春节也有独特的习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我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 农历腊月二十七八,家里的大人就开始忙碌了,准备年货,打扫卫生,预示着扫去霉运,迎接新生活。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都忙开了!爸爸在大门上贴春联,我呢,和妈妈一起贴“福”字,我兴冲冲地拿起“福”字正要贴门上,妈妈连忙阻止:“‘福’要倒过来贴,表示福到的意思。
”我一听连忙把“福”倒过来,仔细地粘上胶水,平整地贴在门上。
而厨房里的奶奶也忙碌地准备着天台的传统美食“饺饼筒”,传说这是济公为了救助穷人而发明的一种食物呢!吃完饺饼筒,团团圆圆的除夕夜就在期待中来临了。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餐厅里弥漫着阵阵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而在桌中间必定摆着一条鱼,那表示年年有余。
全家人围着桌子欢欢喜喜地吃着年夜饭,彼此交流着一年的收获和感慨,互相说着祝福与勉励的话语,房子里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正月初一一起床,小朋友们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收到了好几个红包哦! 这快乐的氛围让我留恋久久,真希望明年的春节快快到来!。
关于温州戏曲的作文?
温州是南戏的故乡,肥沃的艺术土壤里,处处埋藏着戏曲的种子。
每逢喜庆的时候,这些种子就会在百姓的心里涌动。
在百姓看来,演戏绽放了生活的花朵,能把平淡的生活,调节得有味道。
我们乡村,几乎村村有戏台,随时都能演戏。
通过演戏,把节日的氛围和丰收的景象,演绎得更为生动感人。
朴实的老百姓,可以丢掉一些日常作息,但不会丢掉看戏这个爱好。
他们文化虽不高,但在熟悉的腔调里,还是可以获得宝贵的精神食粮。
若说起戏,他们不会输给一般的读书人。
比如经典之作《红楼梦》,个个耳熟能详。
小孩子们不用看书,不用看戏,听得多了,故事情节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他们讲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他们不能走在一起而伤悲,为封建等级制度而痛恨。
我第一次看戏,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刚上初中。
有一天,一位同学说,他村里有个人在温州剧团里的,最近,在学校附近的电影院里演戏,叫我一起去看。
我们去时,电影院大门敞开,戏快要团圆了。
我们站着看了一会儿,不知道演什么戏,只觉得唱腔婉转、悠扬,像一串串珍珠落在玉盘里,令人流连忘返。
也许就是那几年,我们那个区(现在撤区为镇了),也成立了一个越剧团。
他们四处演出,我村也请他们演过。
我看的那出是《狸猫换太子》。
曲折的情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剧团,历史并不长,一段时间后,便销声匿迹了。
那些演员流落民间,在娱乐场所,唱唱戏,过过瘾。
有的招些学生,传承老祖宗的文化瑰宝,为戏剧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以前,村民文化素质不高,请来的戏班,不管他们名声大小、档次高低,只要能演就行,热闹就行。
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剧团都来过我们这里,如乐清越剧团、平阳越剧团、温州越剧团等。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手机。
最好的娱乐,就是看戏。
它跟电影不大一样,电影闪一下,一瞬间就过去,而它可以几分钟站在你面前。
更重要的是,它是活生生的,她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能让你尽收眼底。
尤其是丑角,他可以根据现场的气氛,突发奇想地现编一些动作、语言,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这是电影所做不到的。
我清晰地记得,中学时代,去平阳春游时,那个晚上,老师带我们去看戏,戏名叫《玉蜻蜓》。
多少年过去了,故事梗概仍记忆犹新。
此后一段时间,演戏这个行业好像走入低谷。
但它没有销声匿迹,它仍然活在温州的大地上。
那些老师们,仍然传承着薪火。
我同学的太太,初中毕业,嗓音不错,因热爱戏剧,也跟那些老演员学唱戏。
什么《梁祝》选段、《红楼梦》选段、《碧玉簪》选段等都会唱。
她小有名气,特别是正月,忙得不可开交。
有一年正月初,我们几位同学聚餐,好想听她山泉一般清脆悦耳的嗓音,遗憾的是,人家早已跟她约好,我们只好怏怏地错过。
她虽不是戏曲的枝干,但至少也是一片绿叶。
只有戏曲之风,吹遍每个角落时,这些绿叶,才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我觉得,戏剧永远有市场。
只是百姓欣赏水平有些提高,变得挑剔了。
比如今年正月,我的家乡,邀请杭州越剧团来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有些远方的客人,连晚饭都不吃,守在座位上。
还有台州的戏迷,专程赶来,为了看戏,去包宾馆。
戏已经融合到百姓生活里了,我不知道没戏的日子,百姓的生活将怎么过,会不会像停电一样难受。
看戏不仅是老年人的事,好多青年人也乐此不疲。
戏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农村把看戏说成是劝戏文。
每一部戏,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它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以及唱腔、布景等,将它显示出来。
老百姓从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一部好戏,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期待温州的戏越来越精彩,既能跻身艺术之林,又能更好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像花一样,盛开在温州这片火热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