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形容踏实钻研的文言文句子?
踏实钻研是一种勤奋、专注、持久的学习态度。
在古代的文言文中,有很多关于踏实钻研的经典句子,比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
这些句子都表达了学习的艰辛和必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要想踏实钻研,就需要有自我驱动的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在求职、升学、创业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高闶,字抑崇,明州鄞县人.这篇文言文的答案?
这篇文言文的答案为:D;B;D;(1)译文:神宗时开始用经术选拔人才,于是停止诗赋考试,又考虑这样不足以尽揽人才,于是设置词学一科。
(2)译文:胡安国到达京都,向杨时访求士人,杨氏认为高闶是首屈一指的,高闶因此闻名。
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闶,字抑崇,明州鄞县人。
绍兴元年,以上舍选赐进士第。
执政荐之,召为秘书省正字。
时将赐新进士《儒行》《中庸》篇,闶奏《儒行》词说不醇,请止赐《中庸》,庶几学者得知圣学渊源,而不惑于他说,从之。
权礼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
寻迁著作佐郎,以言者论罢,主管崇道观。
召为国子司业。
时兴太学,闶奏宜先经术,帝曰:“士习诗赋已久,遽能使之通经乎?”闶曰:“先王设太学,惟讲经术而已,国初犹循唐制用诗赋,神宗始以经术造士,遂罢诗赋,又虑不足以尽人才,乃设词学一科。
今宜以经义为主,而加诗赋。
”帝然之。
闶于是条具以闻。
其法以《六经》《语》《孟》义为一场,诗赋次之,子史论又次之,时务策又次之。
太学课试及郡国科举,尽以此为法,且立郡国士补国学监生之制。
中兴已后学制,多闶所建明。
闶又言建学之始,宜得老成以诱掖后进。
乃荐全州文学师维藩,诏除国子录。
维藩,眉山人,精《春秋》学,林栗其高第也,故首荐之。
新学成,闶奏补试者六千人,且乞临雍,继率诸生上表以请。
于是帝幸太学,秦熺执经,闶讲《易·泰卦》,赐三品服。
胡寅闻之,以书责闶曰:“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
”闶少宗程颐学。
宣和末,杨时为祭酒,闶为诸生。
胡安国至京师,访士于时,以闶为首称,由是知名。
闶除礼部侍郎,帝因问闶张九成安否,明日,复以问秦桧,桧疑闶荐。
中丞李文会承桧旨劾闶,出知筠州,不赴,卒。
初,秦棣尝使姚孚请婚,闶辞之。
其著述有《春秋集传》行于世。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权礼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 权:代理B诏除国子录 除:拜授C以书责闶 责:责备D欺天罔人孰甚焉 罔:没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隋炀帝大业年间始设,一直延续到清朝。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命、考核,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科举的政令等事务。
C太学隶属国子监,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
D时务策指科举考试中论时务的对策;试策是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有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闶任秘书省正字,敢于进言。
他认为《儒行》词说不够醇厚,请求皇上只赐新进士《中庸》,以免受其他学说迷惑,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B高闶担任国子司业,上书改革。
他向皇上建议太学考试应以经义为主,增加诗赋,得到皇帝认可;于是他分条列举察报科考改革具体内容。
C高闶身为学官之首,重视举贤。
他认为建立太学初期,应聘请年高德劭者以劝导奖掖后进;维藩精通《春秋》学,获其推荐,拜任国子录。
D高闶遭弹劾贬出京,未去就任。
当初秦棣曾派姚孚向他请求结为姻亲关系,而被拒绝;因此他被秦桧授意的御史中丞李文会弹劾出知筠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神宗始以经术造士,遂罢诗赋,又虑不足以尽人才,乃设词学一科。
(2)胡安国至京师,访士于时,以闶为首称,由是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