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求一篇完整的论文范文

求一篇完整的论文范文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1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
  2只要不是抄的,你写出全世界最差的一篇论文就 可以。
  3比着葫芦画瓢,找一篇去年毕业 同学的范文,格式样式,照着写就行了。
  4毕业论文的实 质是读后感,选一本书,花一个星期读一遍。边读 边做笔记。把笔记整理一下,按范文格式条理一下,就是很好的论文了。
  5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花一周的时间。许多同学不愿花费这个时间,那就没辙了。别的也别谈了。 完了。
  6有的同学找朋友帮忙,自已不写,让朋友替自己写一篇。 这当然好,但现在的朋友大都靠不住。你让他写一篇给你,他满口答应,没过两天就送给你一篇。你千恩万谢。可是拿给老师一看,原来是从网上粘下来的,乱码都 还没改。更可气者,一稿多用,他还把这篇“论文”送给好几个人,赚了好几顿饭,造成“雷同抄袭”、频烦吃饭。
  7结论:只能自己写,花一周时 间。
  8那位问了:“我写得不好怎么 办?”答:“这是伪问题。别管好坏,先写出来就行。老师还怕都写好呢:没法分优良中差了!总之,你写出一篇全球最差的论文就行,只要不是抄的!”
  9只要硬着头皮写,傻瓜都能写一篇。

  第一章 选题
  一、选题的原则
  (一)有价值(有品位,内行)
  (二)有可行性(或操作性,大小适中,难易恰当)
  (三)有浓厚兴趣(兴趣是动力,必须是自己喜欢的。)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你什么都不喜欢,那就更好办:让辅导老师给你一个题目就行。
  (四)专业对口(专业专长)
  二、 选题的 方法
  (一)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填补空白的课题
  (三)有争议的课题
  (四)有矛盾的课题
  (五)可综述的课题
  第二章 搜集资料
  学术研究往往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因此,搜集相关文献信息,非常重要。要求能快 速、准确地搜集到所需的资料信息。
  一、直接材料的搜集
  第 一手材料
  二、间接材料的搜集
  从文献及网络查取的材料
  (二手材料一定要注意核对。)
  图书、期刊,纸本索引及网络检索GOOGL、百度网等,关键词检索。
  三、材料的分析
  让材料自然分类,类聚法。

  第三章 写提纲
  提纲尽可能详尽,条理清晰,条块分明。
  (镶玻璃法: 把内容分成几块,一块块往上填内容就行了。)
  一般分为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形式,纵深式(递进式),平列式,综合式。

  第四章 写论文
  一、格式及要求:前置部分及主体部分
  前置部分:标题、署名、指导教师、目录、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9摘要、关键词
  (一)标题:对论文重点的直接呈现。准确得体,通俗易懂,简短精练(不能 简短,可加副标题),符合规范。
  (二)署名,在题下。
  (三)指导教师:xxx
  (四)摘要(可复制文中关键句子,稍作修 饰、连缀即可)
  (五)关键 词,一般3—5个即可,以重要程度为序。
  (六)目录
  主体部分:
  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一)前言(引言,序论,导言,绪言)
  (二)正文(本论,主体)
  (三)结论
  (四)注释

  (五)参考文献
  (文献名,作者,出版社,版次)

  二、具体方法与规 范
  (一)写作的顺序
  1按照提纲自首至尾
  2先写思考成熟的部分,最后焊接起来。(若不知从何写起,就这样写)
  写此不管彼,只求一意法。
  (二)引用材料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引证。推论,尊重,显示自己并非标新立异,不乏同道。(拉赞助)
  2先斩后奏法
  先概述观点,然后指出某人某文已详言之(加注参见)
  3映带法
  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研究韩愈,不妨提及东坡;研究明清诗,也可上溯到汉魏。
  4戒剽窃。学会运用,而不是照抄。
  (三)论文的整体要求
  准确,概括、简练,严谨客观,平实,文采。
  不可以孤立的看问题,要注意上下影响。
  (四)段落、标点规范
  (五)语体的要求
  要简约典雅。
  第五章 修改、定稿
  文不厌改,要改得死去活来。
  一、自己反复阅读, (1)改正错误的字、词、句(笔下误)。(2)逻辑错误
  (3)修正完善观点(4)论据错误(5)调整结构布局(完美,圆满,面团原理,增删 材料)(6)修饰词句。
  面团原理:你如果原打算写五个部分,最后只写成三个部分;那你就说你本来就打算写三个部分,现在如期完成了,很“圆满”。因为没有人知道你的原计划,也 没有人想知道,所以没必要告诉他人。
  二、他人审校(吸收他人意见;自己的错误往往看不出)。
  互相审阅,互相挑毛病。
  第六章 答辩
  虚心点就行。自己写的,也不用心虚。

用读和写来带动语文学习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一言以蔽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四者之间,听说读是基础,写是关键,是核心。十多年的语文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能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听说读写、语文 、朗读、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听、说、读、写是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智力、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即能迅速接收复杂的语言信息,有较强的语感能力;说,即通过大脑的思维整理,能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读,即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写,即写作能力。四者之间,听说读是基础,写是关键,是核心。十多年的语文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能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是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并没有完全在课堂上落实这句话。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地位仍然搞一言堂,不给学生留下一点儿读课文的时间,有的也只是让学生默读一遍后,就开始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即使七年级的重点篇章也是这样,使学生一下子感到语文课的难度增加了许多,甚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读中的体验和感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有的语文老师讲,现在的学生虽说聪明了一点,但是玩心太重,不想学习,费了一天的时间,讲的东西一点儿也记不住。为啥会这样?原因在于老师,就是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了,自由的时间太少了,自由读课文的时间太少了。现在仍然有些老师认为,讲得少了他记不住,只有反复强调,才是帮助学生记忆的好方法。这是对学生缺乏信任的一种表现,认为把时间交给学生更是一种完全浪费,因为他们不知道重视时间。这是又走到了另一极端的理解。把时间交给学生,并不是老师放任不管,躲到办公室里喝茶去,而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读前要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这样给与充分的信任,使其有事可干,他们是不会浪费时间的。
有的老师也让学生读了,一般是默读,再就是自由朗读,当然这也是读文章的方式,可是也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学情灵活处理。还可以老师范读,学生领读,师生齐读(可以只读某个段落或句子),分小组读,分大组读,还可以让学生单个诵读,还可以针对具体课文分角色朗读,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境界,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经常朗读语言优美的文章,还可以丰富词汇,增强语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首先,在朗读作品之前,必须整体感知作品,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中心思想和艺术形象,理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把握感情基调。如:《春》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和难得的朗读材料,学好这篇文章的关键是通过朗读领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朗读这篇散文时,就应该始终把握一种充满激情、昂扬向上的感情基调。而同样是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却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朗读这篇文章,应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和真挚的感情来打动听众和自己,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用完善的语言技巧准确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内容,细腻地表现感情。在这方面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的范读要正确标准。范,就是标准模板,老师必须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晰,读音标准,朗读准确无误,语言流畅。否则会把学生的读音引到邪路上去,使他们经常跑调,或者根本不沾边调。用土话读课文的味道,也确实不太好闻。有的老师很难改变方言土语,或者是羞于改变,可以在范读时放录音,或者下载现成的课件,或者请普通话好的老师和学生课前帮着录好音。只要我们用心去想,肯定会有提高范读的更好办法。
(二)注意句子的重音和停顿。重音是朗读过程中,为了表现意境和中心思想,对文中的某些词或短语加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以强调,重音的确定关键在于对所朗读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那本书是我的。”在这句话里,如果重音在“书”上,表示那里除了书还有别的东西;如果重音在“我”上,表示书不是别人的。因此处理重音要结合上下文。而停顿是在朗读过程中,为了把思想感情表达的鲜明,突出而调节气息的一种方式。朗读中的停顿,往往不受标点符号的限制,而以表情达意为主要依据,比如在抒发强烈的感情之后,可作适当的停顿。
(三)读中要体现感情。我们常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者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老师要指导好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体会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中渗透的作者情感因素,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实现了学生、老师、作者三者的心灵互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掌握得也会更加牢固。
(四)要及时纠正好学生在读中出现的问题。“唱读”还在各年级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七年级中非常突出,这使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意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在单个读时,老师要认真听,对出现的错误 ,重点是读音方面和词语破读现象,要及时纠正。
(五)要引导学生边读边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到读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从而增强其阅读的兴趣。
读,对说、写、听都会有促进作用。因为学生自己读懂了的东西会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知识储蓄,日积月累,到写作的时候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了,语文老师省的劲儿不就更多了吗?在教学中,我不仅重视学生的读,还重视自己和学生的写。当老师十几年了,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试着用笔跟学生交流。
记得当初怀着青春的梦想与憧憬初次走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着下面50多双充满稚气的眼睛,我就在心底对自己说:“我不要做高高在上的‘严师’,我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我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可接下来的日子,我却慢慢发现,跟学生交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些学生总与老师保持着一段距离,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找老师谈心。于是我便利用课外的一切时间尽量去接近学生,同时我开始尝试着用笔跟学生交流。
每一次班会,我都会让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很随意:可以反映上周班内存在的情况,可以给老师委婉地提意见,也可以向老师倾诉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们的每一封信我都会细细品读。对于信中所反映的班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会在课堂上给予他们答复。对于那些有特殊情况的个别学生,我会很认真地给他们回信。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尝到了书面交流带来的乐趣。多数学生慢慢消除了与我的隔阂,开始在信中敞开心扉跟老师诉说自己的心理话。甚至有些学生在平时遇到问题时,也开始主动给老师写信倾诉。
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学期结束后,马上要放寒假了,班内进行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后,班内有一名学习成绩每次都遥遥领先的学生李琳却未被评上“三好”学生。尽管“学习好”并不是评选“三好”学生的惟一标准,但这样的结果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等结果公布后,我发现李琳趴在桌子上,情绪有些低落——可能她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第二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便发现一封信工工整整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急忙拆开一看,原来是李琳写的。这是一封长信,足足写了5张稿纸。一口气读完了这封信,我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李琳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由于家庭的贫困,她从小就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致使她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同学们交流。这种自卑在学习上转化为一种动力,使她产生了一种一定要超过别人的信念,这使她又非常要强,凡事争先。可是优秀的成绩并没有使她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反而使她有些清高。于是多数同学对她都有偏见,很少有人跟她交朋友。
拿着这封信,我感到心里沉甸甸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居然背着这么沉重的心理负担。我想:作为她的老师,我有责任让她从阴影中走出来。于是,在这封信的末尾,我给她回复了这样一段话:家庭的贫困是不幸,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关键是看你怎样去对待。很多的时候,我们总喜欢把自己关在一所封闭的房子里,固执地认为全世界都是黑暗的。其实,轻轻打开门,却蓦然发现,原来外面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亲爱的同学,请试着打开心灵之门,与老师、同学交流吧。你将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拥有朋友的日子很快乐。从封闭的房子里走出来吧,13岁的脸上写满的应是纯真的微笑。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让自己用崭新的面貌迎接它的到来吧!
春节返校后,我便有意观察李琳的一举一动。我欣喜地发现,她确实是在慢慢转变。自习课上不再一个人闷着头做题,而是开始主动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不再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而开始跟同学们一块活动。渐渐地,她的身边多了几个形影不离的伙伴,她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初中毕业时,她给我写了这样一封短信:
老师:
就要离开您了,真有点舍不得。永远忘不了,是您领我走出了那所封闭的小房子,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如果没有您,我也许会永远生活在孤独的沙漠里。老师,真的谢谢您。
毕业以后,李琳经常给我来信,俨然把我当成了她的朋友。今年元旦前夕,我收到了她从高中寄来的贺卡,上面写道:
老师,走过了人生的一段旅程后,蓦然回首,竟发现在心灵的最深处,除了父母,您是最重要的人。虽然我们相距遥远,但我相信思念可以穿越空间。祝您新年快乐,生活幸福!
简短的语句,浓浓的情谊。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我分明感到心里升腾起缕缕的温暖。作为一名教师,还有比学生的理解与爱戴更令人感到欣慰的吗?试着用笔跟学生交流吧,你将会发现其乐无穷。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技能,这四种技能是密不可分的,也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为此,把写与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能力系统,就是我的指导思想。不片面地割裂听说读写,在写的同时发展多种能力,让一种语文训练语文活动起到综合发展的作用,使多种能力同时养成,提高效率,同时利用富于变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简明中学语文学科教育学》(张楚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
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4、《现代语文教育漫谈》云南民族出版社
5、《现代教育理论》云南教委委员会编
6、《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的作用》
新闻报636f7079e79fa5e98193361道中的语法隐喻分析
内容提要]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新闻报道中包含大量的语法隐喻,解读新闻报道中的语法隐喻能加深对文
章的理解。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现象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指出其在篇章中的作用。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新闻报道;隐喻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法隐喻的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社会意义系统,意义是
理论语按旧的核心问题(Halliday)。因此语言学家研究的
不是词的意义,相反他们研究的是一个词或句的社会意义。
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于韩礼德。他在1985年的《功
能语法导论》一书中专门讨论了语法隐喻的问题。外部世界
的各种物质或事件可称作“外部事实”,外部事实在人脑中
的反映称作“概念语义”,体现概念语义的词汇和语法形式
称作“表达形式”。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实际上是相同或相似
的外部事实和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词汇方面的比喻表
现在外部实体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除
了用不同的词汇手段外,往往还要动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
达相同或相似的外部事实。例:
1997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在外部事件中,见证人首先是人,他亲眼见证了某事件
的发生。和外部事实相似的表达形式应该是:
We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1997.
两句虽然表示的意思相同,都表达了1997年中国的发
展,但却用了不同的语法手段。第一句用1997做主语;而后
句用we做主语,1997则作了附属语。如果将表达形式和外
部事实相似的现象称作语法主体,那么以年份来表达目睹者
做主语,是一种偏离外部事实的语法表达形式方面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看作是和语法主体相对的喻体,这种语法表达偏
离现象称作“语法隐喻”[1]。功能语言学将词汇语法和语义
之间的体现关系分为“一致关系”和“非一致关系”。“一
致关系”指语义和语法的自然范畴,人们用动词来表达人类
活动或客观事物的过程,而名词体现活动或事物的参加者,
而用形容词表达事物的特征。“非一致关系”体现的是语义
和语法范畴之间的非自然关系。功能语言学家将人类语言中
的“非一致关系”表达称为语法隐喻式表达[3]。各种语法现
象是语言不同元功能的具体体现,各种语法形式的变异和语
言的三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语法隐喻和三元功能
也有密切的关系。韩礼德(1985)基于语言的元功能将语法
隐喻分作两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包括过程变
体和名词化现象;人际隐喻包含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在报
刊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过程变体以及名词化现象,本文
将对其一一讨论。
二、概念隐喻中的过程化
Halliday认为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六个过程:
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
在过程。在概念隐喻中,Halliday认为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
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
着过程的转换,与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环境因
子等)也发生变化,并在词汇语法层面体现为另一个形式[2]。
如:
a.They arrived at the village on the second day.
参与者过程环境时间
b.The second day witnessed them at the village.
参与者过程环境
例a中on the second day原为表环境的成分,表达的意义
符合现实情况,是一致式;但是在例b中on the second day隐
喻成了思维过程的感觉者,因此物质过程隐喻为了心理过程,
因此b句是隐喻式。总之,语法隐喻突出的是功能的思想,即
语法隐喻主要体现在及物性的过程和功能成分的相互隐喻化,
最后才见之于词汇语法层的体现转换[3]。由此可见功能语法所
讲的规划实际上是一个由大量可选项组成的系统。功能决定形
式,形式体现于意义,形式不同其意义也就不同,但不同的形
式可以表达同一概念意义[4]。在平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使用
“一致式”表达,因为这是我们呀呀学语时首先掌握的表达方
式;然而在报刊文体中,出于文体和叙述的需要,记者通常使
用“非一致式”过程的变体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词化
词汇语法层上最常见的隐喻是名词化。韩礼德将语言的
“非一致式”表达称作语法隐喻,它表达语义与语法范畴之
间非自然关系,这种“非一致式”表达除了表达过程变体之
外,还可以用名词词组表达事物的过程和特征[1]。名词化是
将表示过程的动词和表特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使它们不
再体现它们本应拥有的功能,相反它们以名词的形式表现实
物。如:
They are able to reach the computer——their access to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advances in technology.
名词化通过把小句变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使小句
的信息密度增大,表达内容增多[2]。
四、际隐喻
人们使用语言时除了如实地表述主、客观世界外,同时
也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确定说话的轮次,对一些事情表示
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这些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元功能。在体现其中一些功能范畴时,我们发现一些语法形式是
可以互为隐喻的。
人际功能可以分成语气部分和情态部分。相应地,人际
隐喻也分为语气类和情态类两种。我们以“请某人开窗”的
请求为例来说明语气类语法隐喻。
(1)Open the window.
(2)I want you to open the window.
(3)Will you open the window?
(4)Can you open the window?
(5)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6)Could you possibly open the window?
这六个句子都表达了说话者希望对方能打开窗户。第一句
最直接,可为语法主体。从第二句到第六句语义逐渐变得相对
间接。根据里奇的礼貌原则表达语义越间接,越显得有礼貌。
(2)到(7)句均为语气类语法隐喻形式。情态部分是对语言内容
的态度,即对某事件的可能性、经常性或就某人的义务或意愿
所表明的态度。表达形式可以是相对主观的或相对客观的,两
者还可以分作隐性的和显性的[2]。以可能性表达为
例:
主观
显性:I am sure that John has done it.
隐性:John must have done it.
客观
隐性:John definitely has done it.
显性:It’s certain that John has done it.
人际成分是一种说话者主观的成分,和外部事实有一定
距离。所以说,客观性最强的表达方式最接近外部事实,最
有资格作为语法主体,而主观性最强的表达形式偏离外部事
实最远,最适合作为人际语法隐喻句。上述四句中,显性客
观句It’s certain that John has done it离客观事实最近因此它
最有资格成为语法主体。而I am certain that John has done it.
为离外部事实最远的人际情态隐喻现象。
五、报刊中的隐喻现象
报刊英语的写作目的决定了报刊英语独特的文体特点,
其中语法隐喻是新闻文体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概念隐喻强
调新闻里要表达的重点,利用动词名词或名词词组来实现新
闻语篇的衔接,调整主谓关系;通过情态隐喻使新闻报道更
加客观和真实。
5.1新闻报道中的变体。为强调重点,记者经常选择
非一致的过程。选择非一致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将所要强调
的内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隐藏记者的主观意
识,因此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客观,更具有说服力。
例如:a.The problem facing TV stations is:despite the
high number of shows,it’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productions
that they believe the audience would like to watch.(北京周报,
2008年6月)
b.The TV stations faces a problem which is despite the
high number of shows,it’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productions
that they believe the audience would like to watch.
a摘自《北京周报》,b是作者改写的一种比较直白的
表达方式。a和b表述了同一概念,但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
式。从过程的角度看a是b的变体,是隐喻表达方式。为什
么新闻英语习惯于绕开一致式表达方式而使用语法隐喻式
表达呢?这主要因为隐喻式表达能够加大巨资信息密度,符
合新闻文体的需要。在第一个句子中记者选择了强调类型的
关系过程来描述一件事件,因为信息密度增大了适合表达信
息含量丰富的概念,符合新闻英语的表达需要。总之在新闻
英语中概念隐喻的大量使用调整了信息中心,突出重点,增
加了文章的可观程度,形成了新闻英语的特色。
5.2新闻报道中的名词化。Hallidy曾经指出隐喻选择
本身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因为所选的隐喻有语意特征,小
句名词化后其信息含量增加,经常作为引导新信息的主位出
现在句首[3]。小句名词化后,信息含量也随之增多,经常作
为引导新信息的主位出现在句首。而新闻英语正需要高信息
放在主位。
例如:Merck’s decision to withdraw Vioxx cast suspicion
on the safety of drugs in that class
[3]
.
Merck has decided to withdraw Vioxx and this made
people suspect the safety of drugs.
两个句子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第一个例句是含有名词
化的语法隐喻,信息密度较高,而第二个例句是一致性句子
信息密度相对而言较低;从主述角度来看,第二个句子有两
个主语Merck和this,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谓语叙述着不同
的事件。前一个句子描述了一个事件而后面的句子是前面一
件事发生的结果。然而第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语,包含了所
有的概念意义;同时它的述位名词化也包含了所有的信息,
相比较而言,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更加逻辑化,信息密
度更加紧凑,因此在新闻里名词化的句子相对较多。
5.3新闻报导中的情态隐喻。新闻报导要求客观性,可
在报纸中多多少少包含作者的主观情感。语言的情态意义体现
说话人看待某一命题的角度[5]。当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
的感受时,他会用直接引语表达;而在描述客观事物时,或多
或少的隐藏自己的观点如:
a.In the debates,though,I don’t think there’s any doubt
that Kerry won.
b.It is fully justifiable that a country would defend itself
when its territorial integrity is threatened.
第一句话是主观性的情态隐喻,表达了说话人的鲜明观
点。新闻媒体经常采用这种方式发布观点,提出建议,貌似
出自他人之口,其实表达了报道人的情态倾向。而第二句是
客观显性的情态隐喻,等同于I believe that a country would
defend itself when its territorial integrity is threatened.这种表
达方式即隐含表达了报道者的观点,又隐含包含了作者的主
观思想。在我们平常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类似
的句子,因此理解作者的主观思想对我们理解一篇文章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隐喻成为新闻英语中最为显著的特点,赵德全先生说语
篇的难易程度和语法隐喻的多少密不可分,语法隐喻越多,
文章所含的意思就越多,因而理解的难度就加深。在文章的
连贯程度重,名词化隐喻起了关键性作用;而概念隐喻更让
文章显得客观。
[参考文献]
[1]赵德全,宁志敏.解读报刊英语中的语法隐喻[J].国外外语教
学,2005.
[2]林敏.从系统功能角度看新闻标题中的隐喻[J].外语艺术教育
研究,2008.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发根.小句警言功能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5]周大军.英语的情态隐喻及其语篇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
报,2006.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 论文编号:KJ030 字数:8126,7a64e58685e5aeb9366页数:11 内 容 摘 要 审计风险概念的引入,最初源于民间审计机构和人员被诉讼案件的不断增多。如今,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审计实务已发展到通过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战略计划的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就内部审计而言,从1983年内部审计制度开始建立至今,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巨大发展,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松弛,其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主要有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上缺乏独立性,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程序方法不合理等,客观原因有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以及环境方面的差异等使得内部审计风险错综复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控制的措施,以使得内部审计更有效率,更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风险 成因 大纲 一、 引言 1 二、 内部审计概述 1 三、 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 1 四、 内部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2 五、 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3 六、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4 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2.刘明辉、孙坤、徐平,《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陆兰丹,“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内部审计》,2004年第9期。 4.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年。 5.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6.郑修强,“浅议内部审计风险”,《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10期。 7.刘 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商业会计》,2008年第12期。 8.刘国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9.陈火文、刘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4期上。 10.叶毅斌,“论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时代经贸》,2008年1月第90期。 11.陈思瑶,“国外风险导向审计对我国的启示”,《当代经济》,2008年8月上旬刊。 12.刘立云,《审计风险与控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7年。 13.汪寿成、刘明辉,“论现代审计学的风险概念体系”,《会计之友》,2008年7月下。 14.张烨、侯雯静,“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6月。 15.林图,“在国企改制进程中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年01期。 以上回答来自: http:///html/49-5/5476.htm

满意请采纳

相关阅读

  • 求一篇完整的论文范文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1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  2只要不是抄的,你写出全世界最差的一篇论文就 可以。  3比着葫芦画瓢,找一篇去年毕业 同学的范文,格式样式,照着写就行了。  4毕业论文的实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如何编写教育案例 班级年鉴怎么写 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写一份推荐信拿到学校盖章后交给一家银... 如何做好年鉴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一篇《科学永恒》800字作文 写了一篇500多字的作文,主题“我的中国梦”,要求800字,... 我的梦作文800字15篇 中国梦科学梦作文500字 我想写一篇劳动后的体会的作文300字以上 劳动最光荣作文怎么写 劳动最光荣作文400字 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求一篇800字论文范文 要有格式! 求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求一篇1500字左右的论文 求:一篇完整的论文格式 十二生肖中老鼠和蛇的童话故事 寻找一篇写十二生肖的童话故事? 用十二生肖和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编一个小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作文十二生肖字数795 元宵节的来历作文,300字 元宵节来历作文300字左右 写元宵节的作文300字 元宵节习俗作文300字 语文作文如何提高? 语文作文怎么提高? 怎么才能提高语文作文水平? 语文作文怎么快速提高? 刑法案例分析范文 刑法课要写一个案例分析,请问怎么写?什么格式? 刑法案例分析 刑事案例分析怎么写??? 《聚也不能留》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啊 《光阴的故事》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哪里可以下载到1982年台湾电影《光阴的故事》?谢谢! 电影《英俊少年》中的插曲有哪些? 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标题该如何补充 期中考语文作文怎样编好?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如何指导 适合小学生4人演的搞笑小品 小学生校园小品9个人的搞笑点的 校园三人搞笑小学生小品剧本(要适合女的) 适合小学生表演的搞笑小品(4人以上) 毕业论文致谢词怎么写啊?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致谢词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致谢词要怎么写啊? 毕业论文致谢语,致谢语怎么写,论文谢辞 女老师上课竟然班上全是鬼是什么恐怖电影? 一个女老师,班里都是鬼那是什么电影讲的什么故事? 美国那个学生爱上了女老师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一部日本恐怖电影,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可以看见老师上课,全班其他... 被自己感动 作文【600字】 《被自己感动》的初中作文600字( ⊙ o ⊙ )啊!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