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中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第一时间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
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手机调查。
调查目标
(1)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现状
(2)研究怎样解决手机一族问题
调查方法
(1)采访调查
(2)问卷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活动计划:
阶段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活 1 研究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
动 2 拟写问卷 问卷调查打印好
计 3 社会调查 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划 4 分组讨论 问卷分析
5 总结 书写调查报告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e69da5e6ba907a64334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下面是我们对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分析: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三星,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中学生购买手机36人是为了通信,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
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
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7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反思: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感受:这次调查让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为了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仅网上查找了有关资料,而且还到实地参观、访问。通过这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组织能力,体会到科学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要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不能言败,不能放弃,要有急流勇进、勇于探究的精神。
附录
中学生手机调查问卷
1.你是否拥有手机( )
A 有 B 无
2.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
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0―2000元 D 2000―3000 元 E 3000元以上
4.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
A 家长 B 亲戚 C 其他
8.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200元 E 1200元以上
9.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
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00元 D 100―200元 E 200元以上
10.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受周围人影响 C交异性朋友 D炫耀自己
11.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2.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获得前卫信息 E其他
13.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14.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
A 不知道 B 话费套餐 C 给对方发短信 D拨打IP电话
小组成员:
生存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提升为一种社会属性,就是对安全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安全需求已经以契约形式制度化为人的生存权(body rights)。“如果有什么是神圣的话,人类的躯体就是神圣的。”——惠特曼(Walt whitman)的不朽名句为人的生存权做出了最好诠释。
技术进步(无论这一概念在技术批判主义者的眼中是多么可疑)整体上提高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能力,为满足人类的安全需求、保障人的生存权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然而,每一具体技术形式的使用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衍生出超越技术设计者预期之外的效能,甚至可能异化出一种危害人类自身的负向价值。车祸便是汽车交通技术系统异化的结果。
一、和平时代的战争
1899年8月的一天,一位名叫利斯科的妇人与家人在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游览路线上游玩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撞倒殒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车祸牺牲者,自此拉开了车祸悲剧的帷幕,而这出悲剧一经开演就再也没有收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二十世纪,医学科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95%以上的重要发现,大大降低了人的机体遭受疾病侵害的广度与频度;而在另一方面,同样是人类现代技术的汽车,却在频繁地产生着车祸,将痛苦、伤害、残疾甚至死亡强加给人类。当前,车祸已成为社会人口非自然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早轿车化了的美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4万以上,伤残的人数则多达200多万。车祸还是大脑和脊椎损伤的最主要制造者;美国每年有8万人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而瘫痪,2000人成为植物人。[1]
即使在刚刚开始进入轿车社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车辆数目的增加,交通事故也在稳步上升。在中国,1986年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4万多,到1997年,死亡人数已猛增到73861人,受伤者达190128人[2],到了1999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83529人,受伤者286080人。[3]这就是说,每天大约有230人在车祸中丧生,780多人受伤。
今天,在这个有5.5亿辆汽车爬行的行星上,车祸造成灾难甚至超过某些自然灾害。例如,1900-1990年90年间,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是130万人。在同一时期,车祸则夺去了2235万人的生命。而且每年的车祸死亡和受伤人数呈增长趋势:1900-1920年死亡100万,1921-1940年死亡200万人,1941-1960年死亡500万人,1961-1991年死亡1435万人。迄今为止,全球被汽车夺去的生命已达到两千五百多万,受伤者则难计其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现在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机动车辆的事故,1000-1500万人受伤。[4]这就意味着全世界每45秒钟就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两钞钟就有一人受伤。
车祸的危害其实已不亚于人类之间的战争了。在美国,九十多年来,死于车祸的美国人已超过270万,是美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和越南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4倍;而在车祸中致残的人数则多达9200万,是本世纪所有战争中受伤的美国人的30倍。从1963年到1969年,死于公路上的人数超过同一时期美国人死于越南战争人数的10倍。在1992年针对伊拉克发动的40天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在战争中丧失了146条生命,而在同一时期的高速公路上,有4900美国人“死得同样惨烈。”[5]在中国,车祸造成的死亡,相当于每三年有一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车祸造成的伤亡同战争中造成的伤亡亦大致类同,都会出现殒身碎首、血肉分离的可怖景象。它不但使受害者遭到巨大痛苦,也给受害者的亲属造成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车祸其实就是一场战争,是汽车向发明、制造和使用它的人类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不无残酷与血腥的战争。
二、对车祸的冷漠与宽容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荒秽盈途的惨烈景象令人们对战争苦难悚然而思。经过深刻反省与批判,人们开始自觉地抑制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并将和平与发展树为新时代的主题。不无遗憾的是,大规模战争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而由汽车向人类发动的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却仍在持续和蔓延。一百多年来,车祸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同样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痛的车祸事故,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没有像我们发动的惨无人道的、不可宽恕的越南战争那样惹人耳目。”[6]
车祸甚至失去了新闻的关注。早年的杂志封面或报纸的头版尚能刊登街道上的车祸场面,随着车辆增多事故频仍,媒体对地球上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的车祸已经习焉不察,习非成是了。新闻媒体对橄榄球明星辛普森(O.J.Simpson)涉嫌谋杀前妻的案件的长达两年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同一时期公路上几十万亡灵的关注。足球场上的骚乱、社会名流的绯闻、政客们翻云覆雨的表演,可能比每年几万人丧生车轮之下更能引起“新闻兴趣”。即使英国王妃戴安娜车祸罹难,新闻热点也集中于对戴妃个人私情的猜测,至于发生车祸的原因,只是原单归咎于记者们对戴安娜如影随形的追逐烦扰,而很少有人将这件看似偶然的事故与汽车事故的高发率联系起来,很少有人追问轿车交通技术系统本身存在缺陷。假如我们的媒体有彰善瘅恶的责任,难道车祸之中不也含普遍的社会伦理与社会公正性因素吗?对于根本没有能力使用汽车的老人、幼儿、残疾人和买不起轿车的穷人而言,对于这些难以享受到“轿车文明”的、依靠自行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66车或步行出行的社会弱势群体而言,无辜地承受随时可能发生的车祸危险,不也涉及到社会的公正性与进步性的深刻论题吗!
难道说车祸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危及大多数的普通公众吗?非也。只要将统计数据作一些转换处理就会发现,遭遇车祸的人群发生率非常可观。1970年,有280万人口的洛杉矶,429人因车祸死亡,52823人受伤。照当时这个数字,假如洛杉矶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当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的话,那么每90人中就有一人会死在路上,每个人一生之中至少会因车祸受伤一次。[7]进入90年代,虽然轿车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技术上的改进,美国死于汽车事故的人口略有减少,但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个人驾驶里程数延长,每个人一生遭遇车祸的几率反而比70年代提高了。以现在的死亡率,今天美国生下的婴儿,大约每70人里就有一个最终会死于车祸。车祸造成的“这种死亡数量如果是来自伤寒或霍乱的话,那是会引起一场革命的。”[8]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切的技术运用都会有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车祸就像所有其它的技术失误一样,是人类现代“机械文明”之必付代价,在“危机四伏”的技术生境中,当代经济、社会乃至日常生活须臾不可脱离的汽车招致的灾祸,不必反应过敏。这种看法显然来自于对事物的表浅认识。
诚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交通,所有交通方式乃至所有技术操作都有危险性:火车会出轨,飞机会跌落,即使步行也可能摔倒。但是要将汽车与其它交通方式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各种交通方式的安全性能有着霄壤之别。根据奥地利交通安全办公室人员对一些国家近十年的造成死亡事故的研究,行驶相同距离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汽车是火车的3.6倍,是飞机的14.7倍,轮船的18.8倍。当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交通安全设施以及管理方法不同,因而各种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数字及彼此间的比例也会有变化。但无论如何,汽车交通之危险性高居榜首的地位却是不会改变的。汽车交通技术系统存在着严重缺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出人意料的是,汽车虽然具有更高的事故率,却拥有某种其它交通形式不可企及的“豁免权”。重大的航空事故或轨道交通事故,往往会招来公众广泛的关注和批评,而公路交通事故却能超然于贬斥之处。1997年,美国每天死于公路上的人是118人,中国是200多人。设想一下,在这两个国家,倘若每天有一架中型客机坠毁会是什么情形?它不仅会危害航空业对潜在旅客的吸引,对航空经济的核心形成致命打击,甚至会导致社会对这种交通方式的根本否定。然而,危险性高于航空、水运和铁路数倍甚至十多倍的公路交通系统,却可以招至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毫不影响此系统的正常通行。
那么是什么使这个世界能如此不经意地接受每年七十万人暴死轮下的事实?为什么在制定了限制核武器等一系列条约的和平主题下却没有制定出减少车祸的更严厉的规则?为什么在进入数字化高技术时代的今天却没有产生更安全的交通方式?是什么使人们对威胁人们安全的车祸采取了隐忍默从的态度?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可用一种因果模式就能解释的问题,它牵涉到技术、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个层面,需要做综合的考察与分析。
三、关于车祸的责任问题
车祸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车辆本身的技术缺陷或机械故障、道路环境不良如路面破损和阻障以及交通主体行为不当。根据传统的交通事故分析,主体行为不当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的90%以上。[9]酒后驾车、超速驾车和无执照驾驶等拙劣的驾驶方式和拙劣的驾驶者,一直是发生车祸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因而,目前的责任界定,考虑的焦点往往是驾驶者对车辆的操作正确与否,以及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长期以往就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即车祸是技术使用者主体行为不当造成的,因而,汽车交通技术的使用者就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这种过于简单的责任判定方法,无疑使我们忽略了直接原因之后那些间接的却又不无重要的因素。实际上,如果放弃单线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者的认定远非通常想象的那么一目了然,谁应对此事故负责?其实答案可以有许多种:
一、孩子,——因为不懂交通规则而走到了公路上。
二、妈妈,——没有看管好孩子。
三、司机,——车开得太快。
四、司机,——没有购买可在短距离煞住的车,而市场上可买到煞车距离为6米的轿车。
五、汽车设计者,——未能设计出更好的煞车装置。
六、制造商,——没有要求设计者设计出好的煞车装置。
七、政府,——没有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安装现有最好的煞车装置。
八、普通公众,——推选了这样一个没有尽职的政府。
当然还可以列出更多的可能责任者。
显而易见,事故的责任关系远比人们的直观认识要复杂得多,有时甚至根本没法确定直接责任者。不妨把上面的假设再演绎下去。车祸后调查发现:一、孩子年龄太小,尚不具备理解交通规则的能力,也不具备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二、孩子的母亲正在上班,而看管孩子的保姆正在清理打碎的餐具以免玻璃碎片扎伤小孩;三、司机驾车的时速在最高限速以内,而社会并没有制定出必须使用效果更好但价格昂贵的刹车技术。从这个假定的案例可以看出,可能的直接责任者都在责任之外,很难明晰地指出车祸的直接负责人。诚然,这个假设是带有思想实验性质的极端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相反,理想化的假设更有利于洞悉复杂事件的本质。
简略的责任认定又必须导致了简略的后果处理。目前各国的处理的原则大体是:如果过错方是伤亡者,便是自取其咎,目前国内某些城市施行的“撞了白撞”的交通法规就是典型;如果肇事者死于车祸,则免于追究;若是肇事者幸免于难,则要赔偿无辜的受害一方的损失并承担各种处罚,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公正性。(现在车祸中的各种关系和善后处理要复杂得多,这里不做技术细节上的详尽论述。)
不难看出,尽管车祸中的伤害存在施于和被施于的关系,但无论如何,被断定为有过错的肇事,往往同时也是受害者,因为在车祸中,他或者是自戕其身,或者要为某种失常状态下意外造成的他人的伤亡承受良心上的谴责,甚至受到经济上或刑事上的惩罚。他们当中很多人会为自己感到无辜,因为在轿车主导交通的社会,放弃使用轿车就意味着生存的艰难,甚至失去行动的自由,在某些国家,人们出行时甚至到了别无选择程度,驾驶有车祸危险的汽车由社会存在方式所决定的。即使有严重过失的驾驶者也有理由为自己辩护,比如对于一个夜半在酒吧喝多了的人,在没有其它交通方式可供使用的情况下,他若不开车回家又能做何选择?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即使那些尚未牵涉到某一具体车祸中的一般民众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以及他们的亲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无处不在的汽车的牺牲者,面对每人一生受车祸伤害一次的几率,没有多少人能处之泰然的。因此可以说,汽车社会中的所有公众都是受害者。
对于车祸责任者的界定和处罚,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的认定,也从心理的潜在层次上影响了人们对车祸的态度。由于都是受害者,区别的只是受害的程度和方式,实现公正的方式只是由受害严重的或更无辜的一方受害较轻的或有过失的一方寻求公道。这样,当批评的矛头是指向另一受害者时,人性中的善良与仁慈唤起的恻隐之心便使人们失去了批评的道义勇气和力量,最终形成了对车祸的集体“失语症”。
此外,简略的责任认定与后果处理,实现的只是一种表浅层次的公道或心理上的平衡,根本无助于减少车祸,反而使本应承担责任的汽车技术系统、社会管理者及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逃脱了批判,使得车祸得不到有效抑制而泛滥成灾四、轿车交通系统是否可靠?
由于通常形成的思维定势,人们很少怀疑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认为一切人类技术都必须含着理性与进步的因素,因而技术是不会犯错误的:车祸的发生只是理性不健全的人操作中的失误。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错误认识。且不说在现实驾驶中,有一定比例的车祸是由车辆本身的技术缺陷、由低劣的质量管理导致的机械故障引起的,就是机械部件没有问题,这种将人与技术割裂开来,把技术看作可以独立于人的外在手段的认识也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众所周知,一切技术都是人的创造物,其工作及运用的原理和程序都是人所赋予的,同时技术又服务于人,由人来操作,并同操作者和整个社会形成一定的关系。就此而论,根本就不存在脱离人的纯粹的技术,也不存在与社会文化无关的“价值无涉”、“伦理中立”的技术。因此,一个技术系统如果不能将人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纳入其中,那么这个技术就是不完整的。同样,在考察某一技术时,如果不能将人和社会的因素当作技术系统的一个部分考虑进去,那么这种认知方式就是不可靠的。
传统的汽车交通技术系统事故的责任分析方法,恰恰忽略了驾驶者主体也是该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忽略了人与机器的协调关系,忽略了车辆与驾驶者及其运行其间的人类社会构成的关系。
首先,汽车交通技术系统是由人、车、路及社会管理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人的操作错误的确是车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机器的缺陷以及管理的问题皆容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予以改进和弥补,而驾驶者主体的缺陷则是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的遗留物,非短时间能人为地予以完善。就人而论,虽雄踞进化梯进之顶端,却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人不但存在着如视觉、反应速度等生理上的不完善,人的理智也十分脆弱;即使有了安全设施和减少事故的法律条文,驾驶者仍屡屡拒绝使用相应设施,拒绝遵守法律条文;人们对于高速行驶,就像对大麻、海洛因等迷幻药一样,存在着明知有害却又难以自制的渴望;语重心长的告诫和严谨刻板的规则所起的作用绝不可估计过高。在面对无可争辩的癌症统计资料和种种吸烟有害健康的谆谆劝诫时,人们不是还在消费比以往更多香烟吗?正因为如此,完善的技术系统才应当充分考虑构成系统整体的人的缺陷,通过技术弥补人在生理及理智上的不足,以避免技术事故的多发,因而,人的错误实际上也是技术系统的错误。
其实,早在60年代,被弗洛姆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美国的城市学之父芒福德(L.Mumford),在考察汽车安全问题时就指出了弥补人的缺陷的方法。他认为,汽车专家在设计轿车时不应只考虑样式,而应当考虑到驾驶者主体的因素,考虑使用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行车经历及能力等因素,考虑他们正常的健康状况、他们的视力、他们内在的紧张和压抑程度及每日的涨落变化,并且将此提到最高的认识程度,必要的话通过立法来保证。甚至认为制造商应减少其利润的1/3用于加强安全设施。[10]但遗憾的是,制造商根本不会“理睬”哲学家、社会学家等人文学者的“迂阔”之论,迄今为止,尚没有开发出一种能够保证轿车使用者始终处于神志清醒的理智状态的可靠的技术方法。
其次,汽车的使用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行为,汽车总是出现在人类政治文化与经济最活跃的场所,总会同其它乘用者之外的人群形成一种关系,因此,对单个车辆的结构和设备的改造虽然能提高乘用者的安全系数,但对于车外人群并无多少效用,而在车祸中的伤亡者有很大比例是车外行人或骑车者。而且从心理上来说,车体本身安全性的增强,更有可能促使驾驶者放松警觉而高速行车,反而增加车外人群的危险性。研究表明,各国公路车祸的伤亡者中,行人、骑自行车和骑摩托人的人占到30%以上,芬兰、丹麦、荷兰、瑞士、英国等国,车祸中的车外死亡者达50%以上,日本车外死亡人数则高达62.7%[11]中国车祸的伤亡构成中,车外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了66%。可见,良好的汽车设计对减少伤亡事故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而企图把行人与自行车隔开、把自行车与汽车隔开的措施,常常受到空地不足的限制。在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国、日本则更是不可能。
另外,虽然技术改良使单位里程的死残率下降了,但轿车主导交通的现实又使得车辆的数量增加了,行驶里程增长了,从而又抵销了这一成就。以美国而论,自1970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里,交通里程增加了90%,而注册的汽车增加了70%。在这个时期,轿车和卡车的使用增加了将近50%,因此,在美国单位里程车祸死亡大大下降的今天,车祸发生的次数以及引起的死亡人数并无明显下降,全国车祸死亡人数仍高达四万多人。
整体而言,汽车交通技术系统存在着使用操作上的个人性与交通运输的高度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目前从技术上尚难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法。所以,只要轿车仍是无序运行着的私人的交通方式。只要汽车还在高速行驶,只要汽车仍然是由几吨重的金属制成的,那么其运行过程中巨大的动量就会构成对人的威胁,车祸发生率就难以降下来。
这就是说,发明、制造和改进这种技术的工程师是负有责任的,将这种技术用于工业实践的企业主是负有责任的,允许社会广泛使用这种不安全的技术,并促使这项技术社会化的政府、国会和其他公共决策者们也是负有责任的。尽管这种责任就程度而言可能有多种形式,在法律上可能是刑事责任,它通过惩罚违反者而保护公众利益;也可能是民事责任,它通过赔偿来弥补受害者的损失,也可能是伦理责任,它不是通过责罚形式出现,而是通过道德感、良心和灵魂考问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然而无论如何,只有各方面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车祸这种技术应用中导致的不合理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止。
五、车祸是经济增长的必付代价吗?
既然汽车交通技术系统负载着更高的事故危险性,并已经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决策者却能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反而将其为交通发展的主导方式予以鼓励和扶持呢?为什么这种行为的社会后果已不需要做复杂的预测,而是明明白白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社会有关方面却不承担责任而任其恶化呢?
这涉及到我们这个社会的总体价值准则。
在当今我们这个被称为“经济中轴”的社会,经济增长被当作社会进步与繁荣的标志。尽管不少学者明确指出,财富不等于幸福,经济的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并非成正相关关系,物质的占有和消费也不等于生活的真正意义。但我们当前的主流价值中,仍视利润、商品量和经济增长为一切社会行为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的。汽车商以获取最大利润成为产业的第一要义,政府管理者以经济增长指数和就业人数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在这种以利润和经济增长为圭臬的价值准则下,当经济指数与死亡数字在同涨同落的时候,是降低利润、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以抑制意外死亡呢,还是以生命为代价换取高速经济增长呢?制造商和政府当局的政府倾向和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以赢利为最高目的的制造商自然不会有改进汽车安全性能的内在动力。对他们而言,一切安全性技术的采用都意味着增加成本,若因成本增加而提高售价又要承担失去市场的危险。因此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厂家是不会主动提高安全性的。相反,倒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将消费品做得更不耐用,更短命。实际上,本世纪20年代通过汽车公司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A.P.Sloan)“发明”的“人为废弃商品”(Planned obsolescence)策略,便是历史明证。这种策略就是故意制造不耐用商品,使之很快坏掉或过时,从而提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达到增加产品销售量的目的。当汽车市场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饱和时,这种策略的使用则达到了极至。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时,考虑更多的是美化式样或加大功率、提高速度(这些只会增加事故频率),以此招睐消费者,而不是增强机械性能的可靠性来保护消费者。那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市场上以零售方式进入消费者手中的轿车,有24%是有缺陷的。美国汽车安全中心主任L.道奇(L.Dodge)曾愤然指出:“在1955年7月1日,由三大汽车公司制造的有九年车龄的轿车,有80.7%仍然行驶在公路上,而在1967年7月1日,同样是由三大汽车公司制造的有九年年龄的轿车,仍然能够行驶的则只有55.23%了,这绝非偶然,它显然是人为故意设计的结果。”[12]
对于我们的社会决策者而言,选择这样一种危险的交通方式,也是因为经济价值主导的结果。汽车工业以及相关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巨大驱动力。轿车交通可以带动机械制造、钢铁、橡胶、石油、玻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现实经济利益。
车祸自然也会带来经济损失。如近两年我国交通事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已达180亿元。美国用于汽车死亡事故的费用则达1765亿美元。但这与汽车产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产生的利润相比实在微乎其微了,更何况这笔损失并不由制造商等盈利者直接承担。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车祸竟然也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服务行业,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医药、整形、警察、律师、保险、汽车修理和丧葬殡仪业等一整套的服务部门,时刻准备着处理事故伤亡的善后问题。交通事故产生了对这些服务的经济需求,使其得到高额利润。遭受残害的躯体和生命竟然能够以这种方式直接地为经济增长做贡献。
实际上车祸中的伤残和死亡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成本,可以纳入国家的投入—产出的总预算和决算之中。在市场专制的社会里,人也可以被赋予市场价值,其价值量因国家地区而不同,大约相当于肇事者赔偿给牺牲者的金钱数额。因此,依照经济学的法则,只要车祸的损失低于汽车系统带来的巨大利润,从经济学上来讲就是值得的。
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尊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市场价值,甚至远不如自己制造出的一辆名牌轿车。当机器的市场价值超过了人的价值的时候,当车与人的关系发生颠倒的时候,人们对车祸肆虐漠然视之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事情再清楚不过了。要将宝贵生命从无情的车祸中解救出来,就必须首先改变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建立人性化的交通方式,使我们的技术能力服务于人的发展和完善,使我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改变能够激发并推进人的成长和活力。如同弗洛姆(E.Fromm)所言:“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所有计划的标准不是生产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而是人的最理想的发展。”[13]
【参考文献】
[1] 孙明贵:《交通经济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2] 袁力:“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全国交通事故展敲响警钟”,《北京青年报》,1998年4月30日。
[3] 何小燕:“交通事故猛于虎,标本兼治不容缓”,《人民日报》,2000年3月2日。
[4] 张祖斌编:《汽车趣味小百科》,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第289页。
[5] Jane Holtz kay,Asphalt Nation:How the Automobile Took Over America and How We Can Take It Back,Crown Publishing Gr-oup,1977,P103.
[6] Kenneth P.Cantor,Warning:The Automobile is Dangerous to Earth,Air,Fire,Water,Mind and Body,R.S.Baker,P.L.Van Osdol,ed,The World on Wheels,Allyn and Bacon,Inc.Boston,1975,P380.
[7] J.Michael Thomson,Great Cities and Their Traffic,Pen-guin Books.Ltd:Harmondaworth,Middlesex,Emgland,1977,P.105.
[8] 巴巴拉沃德,雷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国外公害资料编译组译,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4年版。
[9] 段里仁:《城市交通概论》,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85-289页。
[10] Lewia Mumford,The American Way of Death,R.S.Baker,P.L.Van Osdol ed,The World on Wheels,Allyn and Bacon,Inc.Boston,1975,P.375.
[11] 〔美〕阿伦·阿尔特舒勒等,张国典等译:《汽车的未来》,人民交通出版社,第73-76页。
[12] James J.Flink,The Car Culture,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75.
[13] E.弗洛姆著,黄颂杰主编:《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1页。
按照下面的格式写出来就可以了。不过格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真的研究过程记录和结果。
1、题目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
6、正文: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给你一个范文参考:(这个范文并没有完全按照格式来写,但基本套路是一样的,并且内容质量更重要,这是比格式或形式更重要的东西)
XX中学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 研究背景: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
四、636f7079e79fa5e98193362研究时间:9月25日至11月20日
五、小组分工:
组长:付爱仙(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 组员:付万英、朱建军、张苏杭(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吴倩倩、付子姣、金莹莹(负责总结材料)
曹铮、张靓、张晶(负责课件的制作)
六、研究问题:
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
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
七、研究过程:
1.实地察看;
2.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早餐和中餐买零食的不多,而晚自习结束后买零食的就多得不得了,同学每月买零食花费25元左右。通过问卷得出同学买零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零食的味道好,就像上瘾一般,无法离开它;
(2)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
(3)看到别人在吃,当然自己忍受不住;
(4)由于部分同学存在着偏食的习惯,不喜欢有些饭菜,没有吃饱,到小店买零食填肚子;
(5)买零食可以边走边吃,节省时间,又美味可口,实在一举两得;
(6)零食的外面包装,很有吸引力,不得不买来尝尝。
早餐有部分同学进餐厅还不到5分钟,就出来到学校商店买零食,原因是偏食造成的,椐我们调查组了解,我们学校供应的早餐是相当丰富的,有面包、包子、麻球、粽子、鸡蛋、蛋糕、稀饭、蛋炒饭和牛奶等。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现象,包子只吃里面的肉,而把包子皮剩下,造成浪费,导致早餐没吃饱,而找借口到小店买零食。晚自习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零食呢?原因是肚子饿了,其实睡觉前吃零食是很不好的。因为睡前因饥饿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又不及时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很容易引发龋齿。
八、调查后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
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发倡议书;
节约型校园倡议书:
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是由每一滴水汇集而成。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为此我班决定开展以“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张纸。”为主题的“节约五个一”活动。让我们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后中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2.多吃饭菜,因为零食没有营养,矫正偏食的坏习惯;
3.平时父母零用钱少给一点,把零用钱转移到精神消费上来;
4.建议学校食堂,在早上10点钟左右供应营养餐,因为吃早餐与午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吃中饭时,我们肚子早就饿了,第五节课上课效率很低。
由于种种原因,早餐总是吃得急匆匆,造成早餐吃得少就匆匆去上课,而未到午餐就感到肚子饿了,直接影响第四、五节课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感想与体会:
1.部分偏爱零食造成早餐和中餐都不吃的同学,应及时改正饮食习惯;
2.针对班级里买零食开销大的同学,我们将做同学之间的思想工作。
http://school.ywec.net/bbs/oblog/user2/617/archives/2006/6650.shtml
二,摘要
当今社会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学校,家长,老师都反对中学生早恋.但到底早恋对中学生是否有影响呢 会有什么影响呢
为此我们组合成一个小组,决定对这一个问题进行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对早恋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早恋的定义,制定调查问卷,向我校高一级的同学进行调查.分析我们收回来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制成表格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分析出现在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比较严重,好多中学生都沉迷在早恋中.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做成一定的影响.
三,关键词:中学生 早恋 影响
四,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好多学校,好多老师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好多家长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还有好多研究的人都说中学生早恋不行.那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赞成早恋 那到底早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是真的只有坏处呢 会有好处吗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
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的黄金时段,不应该早恋.那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对于中学生,他们自己赞成早恋吗 那到底早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有什么影响呢 为此我决定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这份研究报告希望可以使中学生和广大家长老师对早恋有一个更深的认识,知道早恋到底有那些好处或那些坏处.让中学生知道当早恋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办法无解决.
六,研究的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学生早恋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有的人认为它对中学生是有害的会影响学习和发展,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和对待它就不会有什么危害.
那么早恋在中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中学生为什么要早恋呢 他们对早恋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早恋对中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广大中学生知道了解为什么家长和学校再三反对早恋吗 还有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早恋呢
七,研究的方法
1.七,课题研究的方法: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和口头问卷,对一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
2.然后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
3.在调查问卷中,我们以中学生或朋友的身份进行,建立被调查者的信任,减少他们对思想的顾虑,在调查中做到畅所欲言.
4.得出结论.
八,结果
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待,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仍是明令不许,家长也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和控制。
学生妹六次怀孕
记者不久前在博爱医院采访时,该院妇科一位姓李的医生说,有一个学生妹曾在她手里做过4次人流。第一次是该学生读初三年级的时候。她找到李医生,说自己很久没有来月经,化验尿液后呈阳性,做B超后,证实怀了孕。李医生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觉得好玩,就怀上了。
李医生说,那名学生长得很漂亮,也挺野。谈话中了解到,她父母刚离婚,她随母亲,但母亲不久就出国了,把她放在外婆家。外婆根本管不住她,她觉得挺寂寞,没有人关心,就找了一个男朋友。李医生跟她说了一通道理,说她还没有长大,人流以后会对身体、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等等,叫她千万不要有第二次。
但没想到过了两三个月,她又找到李医生,这次她是和一个男生一起来的。她又怀孕了。李医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帮她解决问题后,非常严肃地对她说:“下次我可不管你了。”又讲了一通道理后,她连连点头,说我听你的,以后不会再做了。李医生还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如果有什么事可以跟她讲,自己毕竟年龄比她大许多,并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学生妹。李医生吓唬她说,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个女人做过好几次人流,后来结婚了,想怀孕却怀不上,以至影响到家庭和睦,不得不离婚。没想到这名同学听后,满不在乎地说,结不结婚、生不生都无所谓。
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女学生没有再找过李医生。没想到有一天,读高一的她又找上了门,还是那个问题--怀孕了!李医生说,你再这样下去,谁都救不了你了,到头来受伤害的是你自己。女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敢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了,说这次是同学过生日,喝醉了导致的。李医生跟她谈了近两个小时。
后来她还来过两次,原因是出血太多,并且有血块,所以找上门。李医生说,血块肯定是自然流产,前后算起来,这名学生在短短的两年间至少怀孕6次。她告诉李医生,她身体好像不如从前那么好了,经常觉得累。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后果的严重。
怀孕学生多数不以为然
博爱医院妇科主任于天德女士说,每个月来她们医院做人流的学生大约有十几个,年龄最小的才十三四岁。她们一般自己来或由男朋友陪同,从来没有见到有父母在场的情况。据于主任估计,学生怀孕后一般不愿到大医院就诊,到小门诊就医的会更多,因为更加秘密。
于主任说,到她们医院来做人流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一副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的神情。于主任说,其实她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得很少,甚至怀孕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一天,来了一名17岁的高中生。她对于医生说,她两三个月没有来月经了,腹部有一个肿块,不知是怎么回事。她这么说的时候,一脸轻松的样子,并且补充说,要是总不来月经就好,方便多了。
于医生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腹部有个肿块,那名学生还不会来医院就诊,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4个月了。当于医生把这个消息告诉她时,她茫然地瞪大了眼睛。学生哀求于医生给她做人流,于医生说不行,你怀孕期超过了规定可以做人流的时间。后来这名学生在医院住了一晚,做了引产。
也有学生感到害怕,流眼泪的。于医生还接触过两例处女膜完好怀孕的情况。就在不久前,来了一名穿校服的女孩,说月经不来了,不知是不是月经不调。于医生就怀疑她怀孕了。于医生问她有没有过性行为,她说没有,旁边没有人时,她轻声地对于医生说,有过,但是体外排精。于医生叫她验尿,结果呈阳性,做完B超后,证实已怀孕2个月。做妇科检查时,于医生告诉她,她的处女膜还是完好的,但做人流后,处女膜就保不住了。女孩一听,当时就哭了。
少女怀孕对身体多有损伤
于天德是深圳有名的妇科专家。她说,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老师、家长和周边的其他人都不应感到过度紧张,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
她说,由于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器官、心理都不成熟,保姜识不是太多,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差,遇到感情问题时一定要用理智来控制,不要超越范围。有的少女吃到了苦头才后悔,已经晚了。人流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它的害处更是显而易见的。
于天德从医学角度阐述了人流的危害性:首先将对女性的心理产生影响,给将来的感情、家庭生活带来阴影。比较年轻的女性遇到异性时,痛苦的回忆会使她产生恐惧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生活的和谐;对于那些不以为然的女性而言,今后在性生活方面更不能控制好自己,无所谓往往是人生失败的开端;生理方面,由于学生发育还不完全,好比是一个不成熟的果子,在人流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性器官损伤,引起盆腔炎,造成不育。其次,由于学生都是瞒着家长来做的,学习负担也很重,术后得不到休息和营养保障,将来会落下很多并。
学校关键在引导
就中学生恋爱现象,记者采访了福田区某中学的保健医生兼健康教育课谭老师。她说,从1992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开设这门课程以来,她一直在上这门课,课程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卫生、性知识等。由于没有教材,开始一个阶段一直处在摸索之中。讲多了觉得不对劲,讲少了也觉得不对劲。在与各校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慢慢才掌握了一个比较恰当的度。经调查,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欢迎开设这门课程,认为在中学生中开展性教育很有必要。
谭老师认为,学生谈恋爱现象的确有,但大部分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1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多是出于好奇。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平时很孤独,那些自认为在恋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兄妹式的感情。
谭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课堂上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公开恋爱的学生,有一天,老师让他们谈谈到底对方哪一点吸引自己。女学生说,漂亮(指男方);男同学摸了半天的头,说,我天天跟她走在一起,觉得很好玩,有亲近感。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谭老师说,其实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还很肤浅,以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大部分出于好奇,或者是一种兄妹式的感情。
谭老师开玩笑说,现在的学生跟我们这些“老同志”不一样,他们的思想很开放,很前卫。作为校方,历来是明确反对学生谈恋爱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反对不反对,而是如何引导他们。年轻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说他在谈恋爱,他说没谈;你越反对,他越反感,越要在一起。发现谈恋爱的苗头时,我们一般都像朋友一样找他们谈心,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在处理这事的过程中,不能像咱们那个时代那么简单,一个批评或者处分了事。学生其实还是孩子,他们都很单纯,很可爱。
学生觉得一切正常
记者在一家中学采访时,与高一年级的6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座谈。他们是3名男生和3名女生。与他们座谈很有趣味。
记者问他们对中学生恋爱这个现象怎么看,他们一时挺茫然,不知怎么回答。后来有的支支吾吾说,这事好像挺多,愿意谈就谈呗,这很正常。
记者:会不会影响学习?
学生一(男):这要看怎么个谈法。除了上课,我们还有下课,利用业余时间谈恋爱就不会影响学习啦。谈得昏天黑地当然会影响学习。不过也听说两人谈上后互相鼓励,学习成绩噌噌往上冒的。
记者:你们有没有谈过恋爱?学生一(女):有很多人追过我,但我没谈。学生二(男):曾经谈过,吹了。
学生三(男):喜欢过一个女孩子,有一个月,我特别想她,真是狂想。有一天突然忘记想了,后来就不想了。
学生四(女):没有谈过,我也不会去谈,觉得太早了。
(其他两个学生没有发表意见。)
记者:在公共汽车站,我曾经多次看到谈恋爱的学生搂搂抱抱,在大庭广众之下亲嘴。看了很不习惯。是不是我们太老朽?你们习不习惯?
学生一(女):我觉得这是对自己隐私权的不珍重,也是对女方的不珍重。两个人的事,你何必做给别人看。我不会这样。
(其他同学笑,支持她的看法。)
记者:据我了解,有的同学因为谈恋爱怀孕的,甚至怀过6次。
学生们都很吃惊。学生二说,他知道有同学怀过孕,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这是对自己喜欢的人的一种糟蹋。他说他也谈过恋爱,不过大家在一块儿说说话、玩玩而已,不会那样。女同学对这件事尤其吃惊,表示不能理解。
记者:是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谈恋爱的多?
学生四:这倒不是,学生没有好坏之分。
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也很坦率,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经常会开开玩笑,撕撕打打,非常热闹。
女生家长特别担心
家长们对这件事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住在梅林一村的家长说,他家是个男孩,上高中。对谈恋爱这事他并不特别担心,只要他学习成绩好,不学坏,啥都行。他隔壁家的那位家长则与他态度完全不同。他家是个女孩,宝贝似的,也上高中。他说,只要女儿晚点回家,他就担心得不行,怕女儿在外面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