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8月25至26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培训中,福建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处处长杨文新、福建教育福建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春芳、福建教育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黄丽萍、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副教授陈秀鸿等专家,分别就《名师成长之路》、《“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等方面作了专题讲座。其中,陈秀鸿博士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专题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以“传道、授业、解惑”来作为自己本职使命,然而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本职使命又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固有的教育也受到了碰撞,所有的教育者都在思考,我们要给教育的下一代留下什么?让他们学会什么?于是,我们开始了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开始不断思考:素质教育是什么?教师角色定位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首先,新课程强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就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指导者,与学生一起经历探索过程,交流过程中的经验,分享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硬灌输给他的要记得牢,并且觉得轻松有趣。
其次,教师应由课程的复制者向课程的整合者转变。我们仅仅是按照课本知识“依葫芦画瓢”是远不能满足当下学生需求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本地、本校学生学情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并具有一定研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而且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就如一名优秀的科学老师就像一本大百科全书,光是能讲课本上的知识是远不够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你不知道他们会有多少个“为什么”等着你,所以除了要把教材吃透,还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所创新。
此外,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组织教学能力,还应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上课可能难不倒老师们,但如何做好科研?教师要善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并形成文字资料,从中发现问题来研究,让自己成为“教育研究者”。
教师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进取,以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适应社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的使命。通过参加这次为期两天的校本研修通识培训,使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谈体会:
我觉得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是这些教授们为花费苦心精心准备的。福建教育学院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让我体会到了名师应当有六度素养:思想要有厚度、胸怀要有宽度、学识要有广度、研究要有深度、追求要有韧度、引领要有效度。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知识传授、重知识积累、重知识再现,绝不能轻思想训练、轻质疑思辨、轻引导创新。黄丽萍教授的《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让我体会到了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想实现大目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2标,不妨从小要求着手;要想实现小目标,则可以从大要求着手。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让我体会到了教师是社会成员、学校成员、学生社会化的承担者、自身社会化的承受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培训结束后我们都应该努力地使自己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培养一名师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识渊博的优秀教师。
你可以每天写100到三百字的日记,然后把三百篇的日记统计在一起,就是一个自己的切合实际的新的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扩展资料
通识教育必要性: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世界日趋一体化。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即会碰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碰撞的问题。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要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
当然,同时不能去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当代教育的日趋专业化,不仅使人变成了单向度的,而且知识也变成单向度的。知识与人的基本情感、道德伦理开始划清“楚河汉界”,使整个社会日趋冷漠、无情甚至是残暴。面对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正是我们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不够重视,才引发了这一系列问题。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
专业化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6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日新月异,旧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而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社会职业的变化。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目标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识教育
写心得体会的格式
、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怎么写?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心得体会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 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
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
——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 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 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1、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 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而人的认识往往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心得体会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发展、情感变化为中心线索,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具体的安排方法主要有两种: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
A.从不同角度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成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即:
体会(一)
体会(二)
体会(三)
?????????
在每一部分内部,理论上总述,再列举事实加以证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据,不流于空(华考范文网
B.递进式结构比较适合于表现前后思想的变化过程,尤其是针对以前曾有错误认识,经过活动(或工作)有所改变的情况.
在层次安排上,递进式结构应先简述以前的错误认识,再叙述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然后集中笔墨介绍经过活动所产生的新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放在过去的错误与今天的认识之间的反差,以此证明活动的重要意义.
(3)结尾 心得体会的结尾一般可以再次总结并深化主题,也可以提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结尾,不专门作结.
(4)署名 心得体会一般应在文章结尾的右下方写上姓名,也可以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