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首先,应该明确说明文的写作目的。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客观事物,介绍科学知识,让读者看得明白,读得懂。这就要求说明的语言应通俗易懂。而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以情动人,让人感动,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让人信服。在写作目的这点上,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围绕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
事物的特征即事物本身的独特属性,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是个体与类之间的差异性。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特征才能对事物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例如你要说明“蜘蛛”,你就要了解蜘蛛的特点,蜘蛛这种小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是自身能分泌一种粘液,结成丝,并用它来捕食昆虫,这一点也是蜘蛛与其他小动物最为不同的一点。要说明蜘蛛,就要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否则,就很难说得明白。要做到围绕特征来说明事物,就得认真仔细地观察研究事物,找到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对事物本身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说明事物的说明文是这样,说明事理的说明文也是这样。如《死海不死》一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首先向人们介绍死海与其它湖泊的不同之处在于:死海中生物不能存活,死海的海水淹不死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探根究底,找出原因,来解释这些现象。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质属性,由现象到本质地介绍事物,这就要求写作者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由此看来,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写作说明文的关键。
第三,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还应根据说明的目的来确定。
最好的说明顺序是让人明白的说明顺序。为了让人明白,可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说明顺序,如《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总说部分,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大体的印象,了解事物的特点和概貌;分说部分,是作者就事物的某些方面,作形象具体的说明,这些形象具体的说明能更有力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具体到要说明某一事物、某一事理时还应选择相应的顺序来说明。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
时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即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为序。如事物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古及今,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产品的生产程序等,一般采用时间先后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即以介绍事物的外形特征、构造特征为目的,按照事物的内外、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上下等的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介绍场地的布局、介绍物体的结构等大多采用这种顺序。如《核舟记》,先介绍核舟的中间部分的船舱,接着介绍船头的三个人形貌、神态、动作,然后介绍船尾的布局及两位舟子的神态动作,最后还介绍了船顶的题刻。主次分明,顺序清楚,使读者对核舟有了一个形象的完整的印象。
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主要用来说明事理,揭示事物的内函、性质及原因。如《死海不死》一文主要是向人们揭示死海里为什么生物难以存活,为什么人到了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也淹不死。这样一追问,就问到了事物的根本,把根本解释明白了,事理也就弄明白了。《万紫千红的花》《气候的威力》都是采用这样的顺序写成的。 有些说明文,不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综合、交错使用。
第四,要把事物或事理说得清楚、明白,还应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以下是说明文写作中的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为了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有个明确的概念,作者用准确、简单、科学的语言给被说明的事物下定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常用什么是什么的判断句式。在内容的揭示方面往往是:种差+属的形式。例如: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其中的“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是食物这一概念的“种差”即食物不同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物质”是食物的属。这样,我们对食物这一概念就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
作诠释。作诠释是对事物、事理的某些特点所作的解释说明,揭示概念的部分含义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与下定义的方法相似,它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不像下定义那样严谨、讲究科学,可以随意些,形式也不拘一格。例如:“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作诠释能够通俗地解释、解说事物,又不像下定义那样严格,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与下定义相比较,作诠释的方法用得更多一些。
举例子。举例子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形象具体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让我们对中国石拱桥有了一个更加具体的、形象的认识。作比较。作比较分为两类。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把同类的两个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突出事物的特征。另外,还可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突出事物的特征。同类事物的比较,重在求异;异类事物的比较,重在求同。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事物的可比性,拿来比较的事物应是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这样,比较的效果才会好。
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运用这种方法,一是为了使说明文写得有条理,二是为了使说明的对象更加全面,给人以完整的印象。《看云识天气》《向沙漠进军》等文章,都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打比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65方。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事物、事理,会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用已知熟知的事物来形容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便于读者接受。例如:“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用“一张弓”具体而又形象地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再如:《向沙漠进军》中,作者把风沙的进攻方式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形象而生动,读者一读就明白。
列数字。为了说明得更加准确、具体而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例如,让你介绍一个人物时,你说这个人长得非常高,好高好高,这样的说明大家很难对此人形成一个确切的印象,如果换一种说法,“此人的高度是二米二四”,读者一看就明白,这人真高。这就是列数字的好处。需要注意的是,列数字时,数字必须是准确的,数字还有确数约数之分,什么时候该用确数,什么时候该用约数,要分清楚。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还有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五,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这是由说明文的科学性、知识性决定的。说明文要介绍客观事物,介绍科技知识,“准确”是至关重要的。表示时间、空间、程度范围的词要准确无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说明。例如“基本上”“大约”“左右”“在当时”“比较”“大多数”“几乎”“许多”“可能”等词的准确运用,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另外,语言还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由于说明的对象不同,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不相同,有的说明文语言平实,有的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不管哪种语言风格,都是为说得明白服务的。
苹果,落叶乔木,叶子是椭圆形,有锯齿,花白色带有红晕。果实圆形,味道甜或略酸,是常见水果,具有丰富营养成分,有食疗、辅助治疗功能,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苹果通常为红色,不过也有黄色和绿色,是植物的果实。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西亚和土耳其一带,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苹果是普通的水果,也是最常见的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营养,是世界四大水果(苹果、葡萄、柑桔和香蕉)之冠。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中国有苹果已经很久远了。晋朝郭义恭著《广志》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3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2]苹果是美容佳品,既能减肥,又可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是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可食用部分76%。每l00g中含能量218kj,水分85.9g、蛋白质0.2g、脂肪0.2g、膳食纤维1.2g、碳水化合物12.3g、胡萝卜素20μg、视黄醇当量3μg、硫胺素0.06mg、核黄素0.02mg、尼克酸0.2mg;维生素C4mg:维生素E 2.12mg;钾119mg、钠1.6mg、钙4mg、镁4mg,铁0.6mg,锰0.03mg、锌0.19mg、铜0.06mg、磷12mg,硒0.12μg。尚含果胶、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在吴语地区因吴语“苹果”与“病故”是同音词,所以在吴语地区不在探望病人时赠送苹果。
在香港等地,西洋苹果又称蛇果,但并非因为它是《圣经》中蛇引诱亚当和夏娃吃的禁果,而是因为以前从外国进口苹果时,有人听到外国人称赞苹果delicious(美味),误以为此即苹果的洋名,所以又将其称为“地利蛇果”,后简称蛇果。
日语称苹果为“リンゴ”(ringo),这是日治时代以日文发音沿用至今,汉字写法即为“林檎”。传统台语则称作“Phōng-kó”,汉字“苹果”。因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在梨山尚未种植苹果前全依靠外国进口,苹果因而价格昂贵,所以早期吃苹果成为奢侈的象征
夏天,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那绿油油的大片大片的菏叶衬托着粉里透白的荷花,真是美丽极了!
家乡的荷花真是多彩多姿。荷花有好几种颜色,有藕色的,似锦缎;有粉色的,似晚霞;还有洁白透亮的,似那轻盈飘渺的轻纱。荷花的颜色勾人眼帘,它的姿态更是风情万种。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刚吐蕊,有的奇葩异放,还有的已经昂首挺胸,傲然开放。有的荷叶是卷曲的,有的荷叶舒展得很平,像个巨大的碧盘。
清晨,你打开窗户,会看到有好几滴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当太阳照在上面时,小水珠会映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显得十分美丽。那些荷叶上的水珠有时像小球一样,落入水中,在荷叶底下的小鱼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被这突然掉下来的小水珠吓四处跑。那情态煞是有趣。
到盛夏时,荷花瓣会自动脱落,一直藏在荷花底下的莲蓬终于挺身而出。成熟后,你把它揪下来,剥下莲子吃一吃,你会觉得甜丝丝的。在根底下的藕是我最爱吃的食物。
听别人说雨中的荷花更美丽,今天我真正领略到了。天阴沉沉的,到处下着蒙蒙细雨。我冒着雨挤进了亭子里,观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雨水落到荷叶中,像一颗颗可爱的小露珠欢快地跳跃着。在雨水的装扮下,荷花显得那么艳。微风吹过,荷花摆动着那少女般优美的姿态,点缀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相传,很久以前,王母娘娘的侍女玉姬被西湖美丽的景色所打动,她便私自下凡间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将她变成荷花“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门” 。于是便有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来赞美荷花了。
荷花并不能与花中之王——牡丹,花中仙子——水仙来相提并论。但这位“花中君子”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可贵。在我的心中,荷花虽娇艳但却是是伟大的,它的一身都是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5宝;但是我更爱它那“生于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我应该向它学习,在恶劣的环境下永不屈服的品质。我赞美荷花,赞美它那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
打比方,就是用zhidao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举例子,就是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例如:“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列数位,即是运用版资料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1000万颗以上的星星啊1000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权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