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模式,采访提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其中要包含:此次采访的目的、时间地点等行程安排、以及采访的预期成果。次要包含的如采访工具、采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8访对象的注意事项(风俗习惯、宗教禁忌、身体状况)等则按照实际情况而定。
注意:
1、访谈提纲中的问句不宜过多,以2-4个为适宜。
2、访谈提纲中的问句避免低效率、诱导。
3、访谈提纲中的问句尽量以开放性的表达方式。
4、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的目的设计访谈形式及访谈问句。
扩展资料
范例:
采访提纲:
一、采访目的:透过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历程、经验等,深刻领会成人、成才、成功的关系,作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透过采访,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透过采访成功人士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采访某一领域、学科、行业等做出重大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功人士,采访时认真做好记录并按要求认真填写采访报告。
二、采访时间:暑假2周时间
三、采访对象:某一领域、学科、行业等做出重大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功人士。
四、采访方式:应对面的采访,直观、真实性强、交流沟通效果好。
五、采访资料: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奋斗精神,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成功人士对社会贡献以及影响等。也能够了解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悟,比如他对于失败、挫折、成功、名气怎样看待。
六、采访的准备工作: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事先拟定采访提纲;
3、采访资料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对方的工作、职务、成就、经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访提纲
落实科学发展观采访团记者话感受
中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记者曹囡囡)中国广播网4月19日下午17时推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在线视频直播访谈之四:邀请中央台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团记者刘春理与侯杰做客中国广播网畅谈采访归来的感受和见闻,欢迎各位听众网友在线收看,同时也欢迎进入BBS论坛参与讨论。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广播网“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视频报道,我是记者曹囡囡。中国广播网从4月7号开设大型专题报道——“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得到了广大听众和网友的热情支持,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给我们发来电子邮件和短信留言,为“东部跨越”、“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谏言献策。同时,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往各地的记者每天也发回大量的稿件,用他们手中的笔和话筒告诉我们祖国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今天的直播节目里我们请到了中央台“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团中前往东部采访的两位记者,刘春理和侯杰。先请两位和听众网友们打个招呼。
刘春理:大家好!
侯杰:大家好!
东部最大的特点: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如何提升产业结构
主持人:刘春理这次去的是东部地区,广州福建和上海这些省市。你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刘春理:东部地区特别是上海、江苏、广东。这几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最大的特点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如何提升产业结构。
主持人:候杰有什么感受?
侯杰:出乎意料,东部是咱们国家发展最快的地区,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入快速的经济发展道路,大概有20几年了,在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代表中国现代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61最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去之前我们大家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同时我们对东部的各个省份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浙江,之前预想的,比如拿浙江在东部来说,浙江在我们心里依然是像温州、宁波等等地方,这是我在采访中最突出的感受。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尤其是工业优势非常明显。二位通过这次采访,觉得东部地区在发展的重点重心上是不是有所侧重?
刘春理:在工业方面,这个是有侧重的。比如说就拿江苏和广东来说,江苏发展的成分中民营经济占成分非常大,在经济发展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有后劲,另外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在广州突出的就是外援经济比较突出。外资利用中国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把技术和销售放在国外,利用我们的土地和劳动力把厂房设在广东。这种情况所赚取的很多资金都流到国外去了。而真正带给我们的财政收入和给当地的农民带来的实际利益并不是很明显。所以这一部分算到GDP中,就不是所谓的绿色GDP,广州提出发展内援经济。它的优势看起来没有广州的工业那么大,但是带给我们的利益还是很多的。所以说这是我发现他们的工业特点。
侯杰:就像你刚才说的,东部各个省份不同,春理说了,每个省都有自身的特点,各地在发展经济中都存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自然条件也不一样。就拿我走的这几个省来说,浙江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当初我跟浙江的人聊天的时候,一个绍兴的人给我说,浙江人所有的人,只要兜里揣着几百块钱就想当老板,而不给别人打工。
主持人:比较有野心。
侯杰:对,浙江人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有敢于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价值的精神。要是到山东呢,山东是沿海地区,拿青岛来说,最早中国的五几年开始的工业基地,那时称“上、青、天”。在这些年发展高新电子产品的企业,发展起来以后逐渐走品牌化的道路,打造山东的品牌,打造青岛的品牌,以品牌带动山东的发展。
对河北来说,河北有地理环境的特点。河北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如何搞好河北人的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这些年来河北省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点,按照自己的特点逐渐找自己该走的路。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能源紧缩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网友,你现在收看的是中国广播网“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在线直播访谈。我们今天请到的是中央台“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采访团的前方记者刘春理和侯杰,畅谈采访归来的感受。我们也欢迎广大网友登陆BBS论坛发表您的观点感受。
刚才我们谈到了东部新跨越发展的重点,那么两位觉得东部地区在现有的情况下,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刘春理:我所走的东部的省,每个省针对自己的省情都存在自己的发展瓶颈问题。东部从经济学的概念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东部地区也有自己的西部。在东部地区最明显的就是江苏和广东省。江苏存在苏南和苏北的问题,一条江隔开,苏南比苏北发展先进的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两个省最大的问题。在江苏未来发展中,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未来发展最大的经济目标。在广东也提出三南三北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对这个省来说是最重要的。协调发展包括很多路子,从苏南对苏北的支援,还有合作项目、合作形式。这是很明显的,再就是广东区域经济不协调,经常在每一年举行一次三北经济论坛,把珠三角的资金、技术、人才往北部引进,尽量做到区域发展协调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福建。我们认为福建经济也比较发达,但是相对于上海、江苏、广东这几个省来说又是稍微落后一点,山地多,人均耕地不足1.6亩。福建又是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省份,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工业用地之间的矛盾。福建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边保护耕地,一边发展工业,就把工业项目建在山坡上。到了福建一看,这个省有一个特点,工业项目建在山上,感觉像梯田一样,我们称之为工业梯田。既发展了工业项目,又节约耕地,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主持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侯杰:我走的这几个省份,有比较一致的发展瓶颈问题就是东部的资源。东部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走到了全国各省市的前列,但是它是没有资源的,未来发展后进怎么办?怎么样让东部更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浙江,全国在去年缺电很严重,其中1/3在浙江。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企业家跟我聊的时候说,怎么办?人多,地少,缺电缺水的情况怎么办?企业要发展,只有走高科技的道路才能逐渐的发展起来,才能进一步发展。
现在在东部,包括浙江山东都存在这个问题,如何在能源紧缩的情况下继续发展起来,他们选择了很多道路:
1、提高技术含量,走节约化的道路,节约生产、节约能源。这些年在山东浙江都在谈循环经济,把能源再利用,尽量压缩能的消耗。
2、转移,把资金投入到西部,投入到可开发的地方,在其他地方建立能源资源的基地,促进当地浙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西部经济的迅速提高。
新跨越后,未来的东部:科技更加先进,产业更加合理,社会更加和谐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的。树立和落实科学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系统的工程,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要树立由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两位通过十几天的采访经历,跑了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对东部整个地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你们觉得东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能不能为我们描绘一下未来东部的前景?
刘春理:我认为国家原先给东部的定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定位就是新跨越。在已经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迈出新的步伐。但是实行新跨越,必须解决刚才所说的发展瓶颈,比如区域不协调问题,资源不可再生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会实现真正的新跨越。也就是我们国家所说的率先实现现代化。当时国家领导人去江苏的时候,给江苏提出了目标两个率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实现小康社会。所以江苏省称之为两个率先,江苏把两个率先作为自己的目标苏南苏北苏中都像苏东一样,农村实现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这是江苏提出的目标。
但是对上海未来规划,上海在计划经济年代发展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国家资源、人才往上海流动,资金往上海涌,所以上海奠定了今天的地位。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以后,上海一些领导和相关专家到江苏和浙江走了一圈,对比他们的后进。发现上海的优势并不是像以前那么明显,现在人才,浙江、江苏不亚于它,外围资金也很多。现在上海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后进不足。所以提出科教兴市,上海的经济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是提高工业科技含量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以提出科教兴市。现在把科教兴市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海已经觉察到自己发展的最突出瓶颈问题,所以建立了张江经济平台,在宝钢建立了科研中心,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主持人:嗯,这也符合咱们科教兴国的战略。
刘春理:上海把科技问题解决了问题。上海继续作我们国家的龙头,不光是珠三角,是全国的龙头,对全国发生辐射作用,同时主动服务全国,这是上海提出的口号,我对这个地方的预测是这样的。
侯杰:刚才春理也谈了,东部面临新跨越的问题。东部各省经济发展领先全国其他省份,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如何继续发展,如果我们描绘一个前景,将来的东部可能是科技更加先进,产业更加合理,包括社会更加和谐,这是未来东部新跨越之后给我们大家带来的远景。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为我们描绘了东部未来发展的蓝图。我们也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政策出台,同时进一步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发展,必将会出现一个你追我赶、协调持续、共同发展的局面,祖国的明天也会越来越美好。非常感谢两位来到我们直播间,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这期直播节目还会做成视频点播,您可以在中国广播网上随时点播收看,谢谢大家收看,再见!
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3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如何写采访提纲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么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记得自己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 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 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 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 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 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8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 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 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 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办?无所谓就沿他 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 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