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经济活动分析是工业企业管理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生产经营成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正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企业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管理,忽视经济效益,对经济活动分析往往不够重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一些公司组织不够健全,没有坚持经济活动分析;(2)数据简单罗列,内容空洞,缺乏分析;(3)缺乏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4)数据口径不一,弄虚作假。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轨道上来,因此经济活动分析就显的格外重要,通过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时常变化和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要搞好经济活动分析,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组织机构
建立和健全经济活动分析组织机构是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公司要成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0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参与、配合的经济活动分析机构,规范日常工作职责和程序,形成完整的经济活动分析机制。分工的原则是管理什么,核算什么,分析什么。企业的生产综合指标分析由计划部门主要负责,财务部门负责成本、利润、资金等分析,其他部门,如营销、安全、生产等负责分析与专职工作相对应的指标。各部门之间应密切配合,相互沟通。
二、把分析指标逐一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
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情况、安全生产、资产结构、财务状况、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口径必须统一。财务部门要分析利润、收入、成本、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营销部门要分析售电量分类结构及变化趋势和电费回收及线损;安全、生产部门要分析质量以及可靠性。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活动分析方法
经济活动分析不是各项指标简单的罗列,也不同于工作总结汇报,它有着严密的程序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具体程序从提出课题到收集资料,再到对比差距、揭露矛盾,接着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措施改进工作,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在分析中,经常回用到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分析法。它是我们平时分析工作最常用的方法。通常是实际与计划目标对比,比如本年实际利润与计划利润比;实际指标与同期比,与历史最好水平比,比如本年售电量与去年比,与历史最高售电量比;实际指标横向比,比如A公司今年线损与行业内其他公司比,找出落后兄弟公司的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2、因素分析法。是研究与分析影响指标高低原因的一种方法。比如,本月收入比同期增长XX万元,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为XX和XX,要分析出因为均价变化增收多少,因为XX增长导致增收多少;
3、其他方法。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指标的相对数,对各种比率进行比较的方法;回归分析法主要对指标进行预测,平时运用较少,不再赘述。
四、突出重点,提出措施,落实到人,加强考核
分析是基础,落实是关键。找出问题的症结后就必须提措施、抓落实,否则分析就失去意义,因此既要重视方法,又抓好落实工作,因此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经济活动分析坚持科学原则,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要做好统计资料、调查研究、报表分析等基础性工作,要做到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更不能弄虚作假。
2、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数据准确是基础,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是关键。具体要突出重点工作、重点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要有针对性提出工作措施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3、经济活动分析后要形成会议纪要,要认真落实提出的措施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任务必须布置到各职能部门到基层供电所,责任必须落实到人。
4、对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职责要考核到位,没有考核就没有约束,通过考核监督,使经济活动分析更加落实到实处。
五、重点抓好基层的经济活动分析
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环节,安全生产、降低损耗、回收、成本控制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要通过生产现场来实现,因此企业要重点抓好基层生产现场的经济活动分析,要农电企业领导经常下去参加基层供电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对其经济活动分析进行督导,帮助其对各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总结经验,推广交流,另一方面发现问题,寻找措施,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通过卓有成效的经济活动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将会一年新上一个台阶,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逐年攀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金融企业根据会计报表(有按月编报的主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有按年编报的附表:利润分配表,应收、应付利息情况表,其他应收、应付款项表,递延资产明细表,固定资产明细表。另有在年度报告中附送的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资料等数据材料,对经济、金融某一业务领域、某一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逐一加以分析和考察,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理财过程和经营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价,为报表使用者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书面报告。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
1.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为了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金融企事业的获利能力,无论是金融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管理当局,必须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如利润总额多少,投资报酬率的高低,资金的营运等。分析金融企业会计报表,有助于金融企业的利害关系人和管理当局正确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并与同业比较,检验其成败得失。
2.衡量目前的财务状况。由于金融企业会计报表只能7a64e78988e69d83335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状,如果不将报表上所列的数据进一步加以剖析,就不能充分理解数字的含义,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做出有事实根据的结论。只有运用会计报表分析,揭示各项数据的经济含义,观测金融企业的营运绩效、获利能力,为金融企业的管理当局、投资者和债权人正确衡量金融企业的现状提供依据。
3.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企业在现代经营决策中必须拟定数项可供选择的未来发展方案,然后针对目前的情况,权衡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从中做出最佳选择,加以实施。因此,在决策之前,必须做好会计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金融财务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弄清楚,明确重点、要点,促进有关因素的最佳组合,帮助有关决策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以经济活动数据的分析说明为主要内容的书面报告。报告的关键在于分析说明,即对过去、现在的经济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其特点是:
1.分析性。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不仅要将各种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定时的分析,以便找出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全面和局部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进行深人的分析和比较说明,这样才能综合地反映出一个时期以来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及银行或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因此,分析性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
2.说明性。报告中必须对所涉及的经济现象、特征、指标、数据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此揭示经济活动的变化规律,为银行工作者提供管理的依据。
3.目的性。写分析报告的最终目的在于准确地指出经济活动存在的得失,从中寻找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使经济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
分析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按分析的时间划分
1.事前分析报告。事前分析报告也叫预测分析报告。在制定计划、对全年应完成的各种计划进行预测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能否完成计划做出切合实际的准确判断。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完成计划的有利因素要心中有数,并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对影响计划完成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事中分析报告。事中分析报告就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及时了解并掌握经济活动变化和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保证经济活动正常顺利地进行。
3.事后分析报告。在年度或计划期结束后,通常对上一年度或上一计划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二)按金融业务的性质划分
1.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报告。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报告,就是对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简析,反映出工农业生产成效、市场动态、第三章丝生汗动介析报告消费变化、现金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等,着重从统计数据中说明趋势变化工作的开展确定经营策略和方向。
2.工商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工商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就是银行对工商、乡镇等企业生产经营、商业流通以及资金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后写成的报告。一般可以对一定时期内企业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完成的情况,以及经营管理的全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如对企业资金运用情况的分析、对企业业绩状况的分析、对企业产成品资金的分析等。
3.银行资金活动的分析报告。银行资金活动分析报告源和资金营运情况的分析报告。大多是定期分析,如月份、季度、年度的现金、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银行资金营运情况的分析报告等。如果是专题分析报告,则是对中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写的报告,多为不定期的报告,如逾期贷款的分析报告、城镇储蓄存款的分析报告等。
4.银行财务状况的分析报告。银行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就是评价银行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银行的业务经营成果、分析财务收支和损益情况的报告。一般在年中、年末写,有时在月份、季度末也要写分析报告或简要分析报。
怎样开展经济活动分析
来源: 宏基货运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李喜桂 发表日期: 2009-7-8 11:42:01 阅读次数: 11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宏基货运财务培训课程:《怎样开展经济活动分析》 主讲:李喜桂
2009年6月26日下午,宏基货运公司部门经理、财务核算人员在公司会议室共同学习了财务知识《怎样开展经济活动分析》。通过财务学习,结合新会计制度法的推进,实现公司财务工作稳步发展。
第一章 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
一、 经济活动分析的概念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就是借助企业经济核算(主要是统计、会计)提供的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以不断寻求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二、 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
1、 促使企业全面完成生产经营计划。
通过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可以促使企业的各部门和职工加强计划的观念,提高执行计划的自觉性,提出保证完成计划的措施,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也可以了解企业在制定和执行计划中,是否存在预测不准,计划不周,执行失控,监督不严等现象,以便从中总结经验,改进计划管理工作。
2、 督促企业的经营活动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
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怎样进行的,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因此,有了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就能够对企业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增强企业遵纪守法的观念。
3、推动企业建全经济责任制
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能否深入,效果大小,同经济责任制的建立有关,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进行分解落实,成为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把经济责任的考核同经济利益的奖罚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部门的责任心: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4、为提高企业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决策资料
在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往往要联系企业的素质,从经营决策,指挥调度,人员设备保证上,研究其对取得生产经营成果和效益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为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这方面的决策的参考资料。
三、 经济活动分析的功能
经济活动分析包含着总结过去,指导未来的两重任务,不对过去进行认真的总结,就很难对未来作出科学的预测;在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就很难避免过去已经发生过的缺点和错误的再发生。因此是否善于运用经济活动分析这个工具总结过去,指导未来,也是衡量企业领导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标志。
经济活动分析是有效地管理企业的科学方法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企业前后两个经营循环的联结点,每通过这一点,企业得到经营管理水平就应当有一个提高,企业继续经营,管理水平就会循环向上,不断提高。
第二节 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和任务
一、 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决定于企业经营的特点。一般应当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1、 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决策
企业经营,需要有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方针:各个时期的经营活动,取决于经营的决策,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时,就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决策,了解各项经营决策的成功率,以及决策成功失误的原因,帮助企业采取改善和提高企业素质的措施。
2、 人员配备和劳动效率
在进行分析时,应对企业人员配备,职工队伍的素质,工作时间的利用,劳动和工作的效率进行分析,寻找以较少的人力或工作时间,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任务的途径。
3占用资金及资金运用
在进行分析时,应对企业资金的占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企业占用资金的合理性,取得资金的合法性,使用资金的效益性,寻找减少资金占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途径。
4、 生产耗费和成本升降
在进行分析时,应当对生产耗费和经营支出进行分析,研究生产耗费和经营支出发生节约成本超支的原因,寻找减少生产耗费和经营支出,降低成本的途径。
5、 企业收入和经济效益
在进行分析时,应当对企业取得收入、实现利润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影响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原因,寻找增加收入和利润的有效途径。
二、 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决定于企业的基本任务,并受制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其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企业发展生产,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寻求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途径,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在优质、低耗的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有以下几点:
1、 指导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提高经营决策水平。
2、 督促企业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完成国家计划,提高自觉执行政策和计划的水平。
3、 促进企业完善以经济责任制为主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4、 帮助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水平。
第三节 经济活动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一、 经济活动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经济活动分析一般由四个步骤组成,既:对比找出差距,研究查明原因,计算确定影响,总结提出建议。在每一步骤中,则贯穿运用一定的方法,现分别说明如下:
1、 对比找出差距
对比找出差距,在一般情况下,也是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起始点。对比或比较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实践中,作为对比标准的主要有:
(1) 同预定目标、同计划成定额相比
(2) 同上期或历史最好水平相比
(3) 同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
对比所运用的方法,通常称为比较法。比较所利用的指标数据,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者是相关比例数。在运用对比找差距方法时,必须注意经济现象或经济指标的可比性,即被比较的现象或指标,必须在性质上同类,范围上一致,时间上相同。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6
2、 研究查明原因
在对比找出差距的基础上,研究查明差距(或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分析工作的重要一步。
每项经营活动的结果,都可能由很多的原因造成,或者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原因或因素有些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这种联系,经过逻辑判断和推理,确定经济指标间相互关系的模式,排成固定的公式,在分析中加以运用,以确定差距产生的原因。
3、 计算确定影响
计算确定影响,就是根据影响经济指标的因素或原因,计算它们的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具体影响,以明确作用的方向(有利或不利)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根据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就便于在进行决策和制定措施中,抓住主要矛盾,有重点地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确定原因和计算影响,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也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步骤,称为确定影响的因素。
计算因素的影响,即测定各个因素变化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通常采用“连环代替法”或者它的变形“差额计算法”。
4、 总结提出建议
根据分析的结果,总结企业的工作,提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提供领导作为进行决策、制定措施的参考,以充分发掘企业的潜力,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所以,总结提出建议,是整个分析工作的重要步骤。
二、 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
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
1、 按进行分析的时间划分,有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定期分析包括年度分析、季度分析、月分析。
2、 按分析包括的内容划分,有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全面分析一般定期分析,专题分析一般不定期。
3、 按分析资料的形式划分,有书面分析、报告式分析
4、 按分析的层次划分,有全厂分析和部门的分
不管经济活动采取何种形式,都要注意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性,即重实效,而不重形式。
第二章 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方法
连环代替法即本-量-利(CVP)分析法
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如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综合比较法等,现重点介绍应用比较广泛的连环代替法。(即本-量-利分析法)
一、 连环代替法的原理
1、 连环代替法的概念
连环代替法,是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用来测量因素变动影响的计算技术。
2、 连环代替法的原理
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的一些经济指标,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制约关系,某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常常受其他一些指标的影响,这时,我们可以把影响这一指标完成的其他指标,称为影响该指标完成的因素。
一个经济指标,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总是由好几个因素所构成,这些因素的变化,也都会影响这个经济指标。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是不仅大小程度有别,且变化方向有异,使因素变化的影响,错综复杂,交织一起。但为了知道每个因素影响的方向性质,程度大小,就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加以分割。连环代替法这一计算技术,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采用的。
首先将构成经济指标的各项因素,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考虑计算的实际经济意义,排列成合理的顺序;然后顺序地假定其中一个因素变化,而其他的因素不变,再将因素变化后的结果同因素变化前的结果相比较,就能得到这个因素变化的影响数;按照既定的顺序逐个因素计算,就可以得到每一因素变动的影响数。
举例:设利润为P,总收入为x,税率为n,固定成本为a,营业成本为b,按照这三个因素的逻辑关系,它们与P指标的关系如下:
运用本-量-利(CVP)连环代替法进行分析
利润=收入-税金-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代数式P=x(1-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