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接续奋斗谋打赢,他们在大漠戈壁重温“两弹一星”精神

接续奋斗谋打赢,他们在大漠戈壁重温“两弹一星”精神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当代英雄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接续奋斗谋打赢,他们在大漠戈壁重温“两弹一星”精神和邓稼先的小故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接续奋斗谋打赢,他们在大漠戈壁重温“两弹一星”精神
  • 邓稼先的小故事
  • 谈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认识
  • 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 一、接续奋斗谋打赢,他们在大漠戈壁重温“两弹一星”精神

    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组织官兵重温“两弹一星”精神——

    大漠惊雷壮国威 接续奋斗谋打赢

    ■刘仁浩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高骏峰

    “同志们,不远处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是在那里成功发射的……”仲秋时节,大漠戈壁驻训场,第71集团军某旅炮兵营教导员陈涛利用训练间隙,给官兵讲述“两弹一星”精神背后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伟大决策。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深入大漠戈壁,隐姓埋名、献身国防。

    “弱水河畔扎营房,天当帐篷地当床。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当干粮……”陈涛通过一首诗开始了这堂教育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试验条件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一边做试验,一边抓生产,向沉睡千年的沙漠碱窝要粮要菜,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两弹元勋”邓稼先带领年轻的大学生团队,投入到自力更生研发原子弹的艰辛攻关中。由于条件有限,与试验有关的很多数学问题,他们只能依靠算盘计算。为验证一个结论,他们曾历时一年多,进行了9次繁重复杂的计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程开甲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经历30多次重大试验任务,经常面临生命危险。一次竖井试验,爆炸刚刚结束,为了获得精准试验数据,他毅然进入试验场地中心,争分夺秒记录……

    大漠惊雷壮国威,接续奋斗谋打赢。“正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才让共和国的钢铁脊梁强固不屈。”聆听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名干部动情地说,“踏寻老一辈科学家开创‘两弹一星’事业的足迹,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光荣传统,永远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赢得胜利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

    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在现地教学中感悟初心。“我在城市长大,之前对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缺乏深刻的理解。”首次参加野外驻训的列兵管政杰说,野外驻训之初,自己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训练难以适应,训练效果不太理想。听完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他主动发言:“我一定克服困难、奋勇冲锋,利用野外驻训时机练强本领。”

    “同志们,革命先辈不求功、不图名、不逐利,扎根大漠为国铸盾,献身国防无惧牺牲,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强军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我们必须向先辈看齐,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献身国防精武强能。”教育接近尾声,陈涛指着身旁的某新型自行榴弹炮,感慨地说,“此次野外驻训,我们的重点任务是在恶劣自然条件下锤炼随打随转、快打快撤的硬功夫,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

    官兵们响彻驻训场的誓言声,在沙漠戈壁久久回荡……

    短评

    因地制宜开展教育

    ■郑志江

    学习须有目的,教育务求实效。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能让官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不断夯实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激发精武强能的精神动力。

    演训场是练兵备战的主阵地,做好演训过程中的教育工作,直接关乎练兵质效。第71集团军某旅结合演训任务和驻地环境灵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现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各级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开展教育,确保任务展开到什么阶段,教育就进行到什么阶段。同时,应注重挖掘驻地红色资源、擅长开展现地教育,让教育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引导官兵把党史学习教育焕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的不竭动力,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奋斗强军的助推器。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一、邓稼先的小故事

    一、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国见到阔别21年的老友邓稼先。见邓稼先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职业,临别时,杨振宁试探性地问:“听说美国人也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是这样的吗?”此时,邓稼先在机场为前往上海的杨振宁送行,听到这话后,他笑了笑,不置可否,但还是补充说了句:“你先上飞机,我回头再告诉你。”

    这年8月16日,正在上海参加离别晚宴的杨振宁,突然收到有人专程乘民航从北京送来的,邓稼先经请示周恩来总理后写的简短信函:“我们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由中国人自行研制,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后来,人们得知,1979年的一天,在一次航投试验时,降落伞出现故障,导致原子弹坠地摔裂。邓稼先非常清楚其危险性,但还是毅然捡起碎片查找原因,不幸遭受严重的核辐射,由此而身患癌症。即便他行走都十分困难时,仍坚持亲自动手拆装,并严令下属:“你们还年轻,不能去!”

    其实,早在1958年8月,邓稼先就奉命着手“两弹一星”的研究,从此便做着连亲人都不知道的隐姓埋名的“神秘”工作。直到1986年6月,各大媒体才披露邓稼先和他的团队,用28年默默无闻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核大国地位。曾经不少人问邓稼先到底拿到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 1986年6月,杨振宁在探视病中的老友时亦提及此事。邓稼先夫妇最终如实相告:“10元。准确地说是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杨振宁说什么也不相信,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强调说:“这是真的,不开玩笑!”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留下遗言:“假如人死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我的祖国,选择核事业!”说完就撒手人寰,享年62岁。

    舍生忘死,淡泊名利,一心为国者,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二、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安徽怀宁县人。家庭背景:邓石如六世孙,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的邓家祖屋,也叫铁砚山房的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哲学系教授,与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是多年之交,母亲王淑蠲,操持家务。

    邓以蛰四个子女,邓稼先排行第三,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即北京);1936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学初中二年级,读至高一(因抗日战争,崇德中学在1939年停办)。这三年,他在英文、数学、物理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崇德中学,与高他两班的杨振宁成为好友。

    三、邓稼先的成就,也纳入了美国政府的视线,他们打算用更好的科研、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他的老师也希望他留在美国,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

    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与何祚庥、徐建铭、于敏等人合作,在《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了《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轻原子核的变形》等论文。为中国核理论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

    四、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周恩来请示毛泽东后,中央决定,国家研制核武器的基地和人员不能受冲击,加上他们所处的是军事管制单位,因此“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邓稼先所在的单位和他个人没有受到冲击。正是在这种保护下,邓稼先和一批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继续埋头苦干,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1971年,造反派侵袭九院,许多建立过大功的科学家蒙冤被整,邓稼先和于敏、胡思得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斗。

    有的造反派还在批斗中要求科学家们把核武器研究关键数据“交待”出来,这使身处逆境的邓稼先经受了严重的考验。在被批斗时,邓稼先为了不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他没有说一句违心的话,虽然处境很危险,他却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决不把重要科研成果披露一丝一毫。

    正在此时,杨振宁自美国经巴黎飞抵上海,首次回大陆探亲访问。他开列了在北京要见的人名单,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周恩来总理批示要邓稼先回京会见,救出了邓稼先,也解救了一批中国宝贵的科学家;依照周总理的指示,邓稼先连夜写信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此信派专人乘民航航班送到上海,在1971年8月16日饯行的晚宴上送到杨振宁手中。

    1972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是年,在一次试验中,身体受辐射影响,但仍坚持工作。

    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学部委员)。1982年,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28邓稼先高兴地写下:“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翌年,他的癌细胞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

    1985年,因直肠癌于7月30日住院。这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他进了医院,再也没能走出来。他住了363天,动了3次手术。363天里,他一直疼痛不止,止痛的杜冷丁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时年,因“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和“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二、谈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认识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他那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外国有一本书,题为《比一千颗太阳还亮》。邓稼先献身的事业,亮过一千颗太阳!他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以来,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2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人在报刊上占过巴掌大的版面。他们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人们常常忘记他们,只有当“大炮仗”的冲击波冲击各国地震监测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瞩目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们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全国上下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

      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挽歌——《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
      问君此去几时还?
      ……
      实验场上惊雷动,
      江河源头捷报传。
      ……
      不知邓老今何在?
      忠魂长眠长江畔。

      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写道:

      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国务院总理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他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稼先逝世,我极悲痛”。邓稼先的岳父、全国政协副主席、90高龄的许德珩老人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这样悼念邓稼先。

      在地球的另一面,远隔万里重洋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打来了唁电。

      杨振宁先生和邓稼先先生有着深厚的友谊,让我们读一读北京医科大学许鹿希教授撰写的《怀念稼先》中的第八节《半个世纪的友谊》的一段吧!

      “文革”初期,氢弹爆炸了,但核武器的研制并没有到头。可在那个乌烟瘴气的年代,就连稼先他们核武器研究院也未能幸免。林彪、“四人帮”组织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把斗争矛头指向稼先等十几位理论部的负责人。稼先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时只要说一句违心的话,就会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他顽强地顶着,处境很危险。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似乎苍天有眼,1971年杨振宁先生从纽约经巴黎飞抵上海。下飞机后,开列了他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张名单很快传到中央,稼先立刻被召回北京会客。不久,在周总理亲自干预下,基地里暗无天日的局面结束了。

      杨振宁先生当然不知道他们的这次会晤对稼先来讲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全家人从心底深深地感激他。

      杨先生与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自1971年以后,杨先生多次回来访问、讲学。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有一次杨先生到我们家,他说想和稼先一起骑车去颐和园。为安全起见,这样的要求我们着实不敢答应他。还有一次,我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先生对稼先说:“这回你可以吃饱了,想当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你可是常常饿肚子的呀!”可不是嘛,稼先留学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不敢按饭量吃,只能按钱吃。有一段,他和洪朝生(现在科学院低温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有一次他俩去吃饭,两份牛排端上后,稼先看了看,对洪朝生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给了稼先。……回想起这些往事,杨先生与稼先都笑了。

      后来,杨先生多次送书给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都写着“稼先”或“稼先弟”存念。稼先60寿辰时,杨先生特意送他一副国际象棋。稼先住院后,杨先生到医院看他,并且为他找特效药。最后一次,杨先生送给稼先一大束鲜花,这鲜花象征着两人永存的友谊,正像杨先生给我的唁电中所说的:“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最后,我想以杨振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我这篇怀念文章的结束语: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稼先没有虚度此生!

      1987年10月23日,杨振宁在宋健、周光召等陪同下来到八宝山公墓,祭奠与他有着半个世纪深情厚谊的挚友邓稼先。

      深秋的北京,瑟瑟秋风给人们带来寒意。八宝山公墓在安放骨灰的灵堂外面庭院里搭起了一个灵堂,邓稼先的巨幅遗像前摆着杨振宁送的花篮,缎带上写着“邓稼先千古杨振宁敬挽”。

      杨振宁眼含热泪面对邓稼先的遗像肃立默哀,鞠躬悼念。

      祭奠仪式结束后,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按照邓稼先生前嘱托,向杨振宁赠送一套安徽出产的石刻文房用具,上面写着“振宁、致礼存念稼先敬留”。许鹿希女士深情地说,这套文房用具象征着邓稼先和杨振宁的乡情和友谊。

      邓稼先是杨振宁的中学、大学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有在报刊重点宣传、表彰他。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

      杨振宁非常敬重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中国高层人士选定他当领导者来研究原子弹,这位人士是很有眼光的人。我认识邓稼先,又认识美国的奥本海默和泰勒。这三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邓稼先随和、腼腆,又没有行政工作的经验。当初美国的格罗夫斯将军也聘任了没有行政经验的奥本海默当主持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稼先的个性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种帅才。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

      历史没有忘记他们!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达12集的电视片:《让历史告诉未来》。在第8集里,有这样的画面和解说: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壮丽场面展现在荧光屏上,欣喜若狂的中国人民、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邓稼先先生的高大身躯也出现在荧光屏上。

      ……

      “1971年,当杨振宁得知,中国两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成的,他离开宴席走进了洗手间,那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

    三、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1964年春,托举原子弹的百米铁塔在罗布泊拔地而起,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一时间,试验大军云集,帐篷连营千里,大西北这片神秘的荒原似乎成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精神的缩影。

    参加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5058名参试人员来自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新疆军区、兰州军区、二机部、公安部、国防部十院、军事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等26个单位;33000多吨器材、物资从祖国四面八方运往场区,共动用火车皮1116节;汽车1270台,行驶1851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62圈。

    为了核试验,5000名工程兵日夜拼搏。盛夏,地表温度达50多度,他们坚持作业;严冬,气温在零下30度,他们照常施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部154项特种工程。

    为了核试验,执行安全防护保障任务的防化学兵,头戴防毒面具,身穿胶质防护衣,全副武装在戈壁滩上坚持天天训练,防护衣内温度高达摄氏40度以上,谁也说不清自己流了多少汗水。

    为了核试验,严防无关人员误入试验禁区,保证群众的绝对安全,基地的七名警卫战士沿着罗布泊最荒凉的地带徒步巡逻了8300里,在半年中每人磨烂了12双鞋。

    为了核试验,有一对夫妇各自接到命令后,便先后悄悄出发。一天,在核试验场一棵老榆树下等车时,俩人才惊讶相遇。张爱萍上将听了这段感人故事后,给这棵树取名“夫妻树”……

    应该说,献身于祖国核试验事业的人们是荣幸的。在这里,每一滴汗水都和那神圣的事业联系着,每一点创造都在那庄严的时刻得到验证。目标的崇高使平淡的人生趋于崇高,事业的光荣使平凡的青春拥有了一份特殊的光荣。

    他们在荒凉偏僻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牺牲和奉献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高尚的境界,拥有了一片精神净土。当然,那里也同样有挫折和失意,有委屈和眼泪,有生活中的种种缺憾。但和许多人不同的是,他们不仅在生活着,而且在奋斗着、创造着,他们在攀登一座座科技高峰的同时也在攀登着人生的高峰。



    在人造卫星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罗布泊很像一只巨大的耳朵,一个没画完的圆。

    1996年6月8日,在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的当天,中国外交部声明,9月份前我国还将进行一次核试验,之后将暂停核试验。

    这次事先宣布的核试验,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许多参加过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老同志,主动要求来现场参加暂停前的最后一次试验。这些从蘑菇云下走过来的人们心里,都揣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给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给自己几十年的人生亲手画上一个完美的圆。

    1996年的夏天,罗布泊人多泪。在最后一次核试验现场,提起参试人员的苦乐悲欢,基地司令员马国惠少将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马司令曾被人称作“枕着原子弹睡过觉的人”。

    在1966年的氢弹原理试验中,他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负责塔上激光项目的调试工作,在托举氢弹的百米铁塔上连续工作了20多天。有一天夜里为了调光路,他冒着大风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在100多米高的铁塔顶部、外面爬了两米多高,把挡住视线的窗子卸了下来。现在,是什么使这个把生死都能置之度外的男子汉如此动情呢?

    马国惠擦着泪说:“作为基地司令员,我也说不清这几年我们的参试人员有多少父母去世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有多少人孩子出生没能守在身边,有多少人亲人有病没能亲自照顾,现在我们试验成功了,可是大家在情感上的这些牺牲和缺憾却永远无法报答也无法补偿了。作为司令员,我从内心感谢他们,感谢那些同样为我们的成功做出了奉献的亲属和孩子们……”



    1996年7月29日,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天,但对于罗布泊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天,是他们人生记忆中最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我国又成功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这一天,我国政府郑重宣告: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次核试验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现已建立起一支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这一天,核爆炸之后,在大地的震颤中,我同侦察、回收的队伍一起最先冲向核爆心。

    望着山上滚落的巨石和腾起的烟尘,我想天上那一颗颗关注的“眼睛”一定也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可是罗布泊人心中的情怀却是任何卫星都无法摄取的。

    这一切都在从罗布泊走过的人们心中深深地珍藏着,一遍遍地回味着,时光之流难以把它冲淡,任何色彩也无法将它抹灭。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如果有人问你从哪来?每一个到过核试验场的人都会自豪地回答:

    我从罗布泊走过。

    我们用青春、汗水和热血为祖国也为自己在那遥远的荒漠中画了一个完美的圆,我们画得很漂亮!

    关于当代英雄的问题,通过《谈谈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认识》、《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当代英雄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当代英雄(3)

    相关阅读

    • 当代英雄事迹的作文

    • 158文章网作文欣赏
    •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叫“星光在闪烁:当代英雄谱”。今天,我要向大家分享我的读后7a64e4b893e5b19e334感。  “星光在闪烁:当代英雄谱”这本书共有二百五十六页,讲了“伟大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