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经济大家谈 - 新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经验与未来趋势

经济大家谈 - 新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经验与未来趋势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服务业管理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经济大家谈 - 新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经验与未来趋势和服务业在我国呈什么趋势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经济大家谈 - 新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经验与未来趋势
  • 服务业在我国呈什么趋势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 现在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特点有哪些
  • 一、经济大家谈 - 新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经验与未来趋势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李勇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三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服务业一直以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增长,保持着第一大产业地位,占比持续上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60%,位居第一,还吸纳了农业及工业的全部就业。这一时期是中国服务业发展质量快速增长的一个时期。展望“十四五”,在服务需求加速增长、服务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等动力作用之下,服务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经验

    一是坚持服务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业领域数字技术越来越普遍,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趋势明显,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零售业商业模式持续演进。我国网络零售额2019年已达到10.6万亿元。快递业务量完成635.2亿件,居全球第一。在这个过程中,零售业衍生出了“线上线下联动(O2O)”、到家服务、生鲜电商、短视频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诸多创新模式。电子商务作为零售业态的创新,在疫情防控期间也为稳定消费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创新模式,提高了文化、教育、医疗等原有短板领域的有效供给,为解决这些领域供给区域、城乡平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并为这些行业带来了创新动力。如网约车等共享经济领域持续创新、规范发展,不仅为居民提供越来越便捷的服务,也为服务业持续增长带来了新动力。在生产服务领域,在线设计平台、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等与生产相关的新服务领域也快速发展。

    二是全面推动服务领域的改革。自2015年以来,我国政府密集出台了服务业相关政策,也出台了40余项关于科技服务、大数据、健康、养老、体育、旅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具体领域的单项促进政策;从整体上看,我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在服务业统计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服务业统计体系日趋完善。

    三是持续推动服务业领域全面开放。自2015年以来,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步伐加快。随着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到2020年北京等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继批准,我国自贸区数量已达到21个,覆盖全部沿海省份。各个自贸区在开放试验的具体内涵方面各有特色。而海南自贸区将在中央的支持下,加大服务业开放的力度。2020年4月《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的通过,将进一步推动海南在服务业领域的更大力度开放。从整体上看,各自贸区的改革措施,其重点是推动服务业领域的开放。

    为了实现更全面的开放,在总结自贸区的相关经验后,我国出台了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制,而负面清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服务领域。动态管理的负面清单,说明我国对服务业开放的限制越来越少。这些政策推动了我国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看,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稳居全球第二。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服务业利用外资水平也保持平稳增长,占比已超过其GDP占比,这说明服务业已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

    “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趋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增长仍会有较大的空间。

    第一,服务业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十四五”时期,我国继续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医疗、养老、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式、互动式服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将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进一步提升。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高品质服务需求外溢的情况将得到缓解,这将进一步释放国内服务业需求。而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求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现代物流、营销管理、商务咨询等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品质,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支持,这将倒逼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服务业改革将持续推进。服务业改革一直在路上,一方面,在市场准入、要素价格、质量监管、标准制订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革空间;另一方面,服务业领域的商业模式持续创新,“互联网+健康”“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养老”等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这将带来很多新的监管问题,亟待在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因此,服务领域需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对与服务业相关的简政放权。对服务业的行业准入政策进行清理,破除行业垄断、进入门槛等各种隐形限制。完善服务业的融资、税收等相关政策体系,使对服务业的支持落到实处。建立适度放松管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政策保障体系、促进多元共治的服务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准入、要素价格、新业态新模式的柔性监管、政策协调、平台治理、多元参与监管等方面持续推进改革,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融合发展将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界限日趋模糊,两者实现融合发展日渐重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制造服务化与服务制造化都表现出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趋势,在商业模式上也不断呈现出创新趋势,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云制造等,都是其表现。服务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互动也是一个重要方向。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来实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合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农业产业链中,正融入越来越多的二三产业元素,而农业日益变为第一二三产业大融合的综合体。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深度切入农业,稳定农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解决农产品的供需对接,大幅度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第四,创新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十四五”时期,在服务业业态创新,包括“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共享经济、“服务业+人工智能”等诸多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创新将成为服务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服务业在我国呈什么趋势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当前的意识里,普遍认同以各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的服务业身份,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以政府为主体的服务事业也是“服务业”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公布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使之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在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需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认为中国未来服务业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结构优化调整,生活性服务业总量提升

    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是中国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中国服务业在过去20多年年均增速10%以上,但仅占经济总量的四成左右,低于印度的52%,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的水平。中国和印度同属亚洲发展中“大国”,两国的服务业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在印度,发达的是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则比较欠缺。而中国则正好相反:传统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一般传统服务业)发展相对饱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商贸、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仍居据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而金融保险、信息业、咨询业、科技研发与服务、高等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仅占第三产业的25%左右。

    结构优化调整基础上的总量提升,是政府对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整个社会生活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的大前提下,旅游、文体娱乐休闲服务行业将会进一步发展;而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物业、社区、家政、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也将会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趋势二:多资本同台竞争,促进服务业服务水平提升

    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整体晚于制造业,尽管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一直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积极促进服务领域的开放,但当前开放度依然相对较低(约为62%,发达国家一般在80%左右)。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我国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也依然严重不足,市场在服务业的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电信、铁路、邮政、民航等领域中的垄断性经营既限制了行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更不利于这些行业“以客为尊”职业心态的形成和积累,制约了行业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2005—2006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相继调查并公布了公众对于六大服务行业(民航、银行、保险、移动通信、旅游、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感受的评价情况,在百分制评价体系下,公众给予这六大服务行业的评价分值从67分到75分不等。

    没有开放就没有竞争力和进步,没有市场化就没有高质量的服务。《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服务业不仅对外资,而且对内资开放。在服务业开放进程中,银行业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行业之一,随着银行服务对外资的全面开放,“破垄”准入之后多资本同台公平竞争下的银行业,相信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更低的服务价格和更高的服务质量。

    趋势三:虚拟化无形化的现代化服务,对诚信提出更高要求

    不同于一般传统服务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的过程往往具有虚拟性(电子与网络化),服务产品往往具有无形性(咨询与技术提供),服务成交往往具有滞后性(保险理赔等),在这些特点之下,行业信誉将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而2005—2006年间,零点集团公布的系列行业服务指数的结果却表明:公众对于六大服务行业的信任程度并不高,特别是对于保险、旅游、医疗等服务行业,信任程度相对更低,而行业行为欠缺规范性是公众对于这些行业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以旅游服务为例,签约容易履约难、行程和费用不透明、合法利益难有保障、投诉和其他问题解决机制不完善等等,严重下拉了公众对于整个行业的信任感。诚信建设将是现代服务业必须要做的基础工程之一。

    趋势四:国际服务业对华转移,本土高端服务业人才稀缺

    有统计说,中国每1.1万人才中有一名律师,而美国每300人中就有一名律师。这是我们高端服务人才匮乏的一个小佐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端服务人才短缺现象已经出现。在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国际服务业对华大量转移之下,中国服务业不仅要解决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尖端人才匮乏难题,还将面临外资服务业“抢挖”我们高级服务人才的潜在危险,而培养和储备高端服务业人才,需要各服务行业和高等教育制度的共同努力。

    趋势五:政府公共服务也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服务目的及服务主体的不同,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按照《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行业分类及代码》,第三产业包括三大类:①为促进生产和提升居民生活而服务的行业或部门(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餐饮业、金融业等);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而服务的行业或部门(包括体育、卫生、社会福利、教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等);③为管理国家和社会而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党政机关、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社会团体等)。在我们当前的意识里,普遍认同以各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的服务业身份,但对于以政府为主体的服务事业,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它们也是“服务业”这一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2006年,零点集团进行了首次“中国公共服务指数”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样本量调查,考察中国公共服务的现状、了解普通公众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感受和评价,并在2006年1 2月1 9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上公布了此次研究的一些主要发现:总体服务水平偏低,存在比较严重的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等。

    政府部门应对现代服务业有长远思考

    从1997年的十五大开始,“现代服务业”越来越频繁地在中央政府的各种报告中出现。何为现代服务业?根据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程度不同,可将服务业分为一般传统服务业(如餐厅、超市、理发馆等,通常以个体化为经营模式)、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如航空、银行、大卖场等,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服务组织)和现代服务业(如物流中心、大型call center、大型结算中心等,其重要特点是将某一环节的服务发展成为专业化的面向更多服务对象的大规模服务单位)。举例来说,一个钱庄属于一般传统服务业,一个有多家分店且有呼叫中心、结算中心等服务设施的银行属于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一个为多家银行提供呼叫或结算服务的专门的服务中心则为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点是将服务流程细化到每一环节均能形成专业化规模操作的水平,这种产业从其业务对象来看是多元化的,从而必定至少是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服务的,而从其业务模式来说具备把过去服务链的某一环节高度细化的特点,很多时候服务商不必直接拥有物理意义上的服务设施,而主要是对服务资源的设计、管理、协调与整合能力,这种整合可以在空间上有更大的延展性。

    由于许多地方政府是用口号方式办服务业,所谓整现代服务业最多也就整到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为止而已。而在整好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同时,如何从体制、人才、诚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积累和预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则是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眼光的政府所应该仔细思考和规划的。

    二、现在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迅猛发展
      人力资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迅猛发展。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体现为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知识、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逐渐占据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在产业的投入要素中,农业主要受自然资源要素约束,制造业主要受物质资本要素约束,传统服务业主要受劳动力要素约束,而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具有整体上的高学历、高职称、高薪水特征,说明现代服务业主要受人力资本要素约束。现代经济发展表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积累,人力资本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将取代传统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聚集和培养高层次服务人才的任务将更为艰巨。由于我国的低工资制度和轻服务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再加上在我国目前服务市场有限度的开放,新兴服务业相当数量的业务骨干严重流失到外资企业,我国整个服务行业缺少人才的状况将更为严重。
      图2显示,交通运输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传统部门就业人数从2003年开始逐年下降,而新兴现代服务业如计算机软件业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03年为183.5万人,到2009年激增到290.5万人,接近300万人,增速达到了50%以上。说明这些部门发展较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会是现代服务业长期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竞争压力将推动服务业分工细化和加快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将继续重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大量的中间产品和加工过程独立出来,此时连结这些节点形成分工网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这些中间需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部分。竞争压力还会引导企业将原本内置于企业的服务活动进行外置,由更加专业化的企业来提供服务,如各种商务服务、营销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将更加细化,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经济分工的深化带动了对全球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图3表明金融业、计算机软件业和租赁商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明显呈上升趋势,金融业增速最快,2008年达到14863.3亿元,仅次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16362.5亿元。同时分工深化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从而导致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的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逐渐强化,并在专业分工基础上日趋独立化,推动了诸如管理、咨询、广告、研发、会计等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这些服务业一方面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进步或信息来实现。另一方面,服务业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使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即服务业的生产技术也在“知识化”和“信息化”,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服务在全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特点有哪些

    服务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紧密结合。由此而形成了其经营上的特点:
      ①范围广泛。由于服务业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所需要的服务产品都应当经营。因此,在经营品种上没有限制。服务业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业务,因而也没有地域上的限制。在社会分工中,是经营路子最宽、活动范围最广的行业。
      ②综合服务。消费者的需要具有连带性。如旅店除住宿外,还需要有通讯、交通、饮食、洗衣、理发、购物、医疗等多种服务配合。大型服务企业一般采取综合经营的方式;小型服务企业多采取专业经营的形式,而同一个地区的各专业服务企业必然要相互联系以形成综合服务能力。
      ③业务技术性强。
      ④分散性和地方性较大。服务业多数直接为消费者服务,而消费是分散进行的。因此服务业一般实行分散经营。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差别,特别使一些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地方色彩浓厚,因而服务业又具有较强的地方性。

    关于服务业管理的问题,通过《现在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特点有哪些》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服务业管理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服务业管理(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