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④丨这位四川少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

​《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④丨这位四川少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少年英雄的故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④丨这位四川少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和少年英雄有哪些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④丨这位四川少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
  • 少年英雄有哪些
  • 汶川英雄少年陈浩最新消息
  • 除了王二小还有哪些爱国小英雄
  • 一、​《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④丨这位四川少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征程,有哪些四川青少年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四川日报携手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推出《回望100年,四川青年大事记》,梳理出五四运动后的一百年间与四川青年有关的重要事件。同时,我们选择了“大事记”中一些人和事,推出《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系列报道,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故事。本期推出第四期——少年英雄刘文学。

    《四川日报》刊登学习刘文学专版 来源:《青春四川 世纪荣光》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刊 四川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事件】

    1960年1月,共青团四川省委给全省少年儿童一封信,号召全省少年儿童向少年英雄刘文学学习。

    刘文学的海报

    【故事】

    刘文学的事迹,至今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1959年11月19日凌晨,在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市)渠嘉乡双江村旁的一个水塘中发现了一具少年的遗体,他的脖子、脸上有多处抓伤。

    他就是刘文学,被誉为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第一位少年英雄。

    刘文学1945年2月出生于渠嘉乡双江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2年9月进入双江村小学学习。1957年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刘文学当年的同学李天益等人回忆说,刘文学学习成绩好,经常帮助同学,而且热爱劳动,是村里人公认的“小大人”。

    1959年11月18日晚12时左右,刘文学在地里参加完集体劳动,回家时路过一块辣椒地,发现同村的王荣学正在偷辣椒,打算带到城里去卖。刘文学立即上前拉住王荣学,要向生产队报告。王荣学情急无奈,掏出一元钱递给刘文学,还假称和刘文学有亲戚关系,希望他能放自己一马,但刘文学丝毫没有动摇保护集体利益的决心,坚决拒绝了。气急败坏的王荣学顿时起了歹心,想要置刘文学于死地。两人在地里搏斗起来,最后,年仅14岁的刘文学由于年小力弱,被40多岁的王荣学用背篼绳子勒死在地里。

    刘文学牺牲后,合川举行了万人追悼会,共青团合川县委员会追认刘文学为“模范少先队员”。1960年初,共青团江津地委追认刘文学为“模范少先队员”。共青团四川省委向全省少年儿童发出了学习刘文学的号召。四川《红领巾》杂志、《四川青年报》、《四川日报》和《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美术出版社、《人民画报》等报刊杂志及时报道了刘文学的英雄事迹;有关部门、单位和作家还根据他的优秀品质和英雄事迹,编写、创作、出版了不少的戏剧、舞蹈、歌曲、诗歌、挂图、连环画、长篇小说和电影等。

    刘文学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一时之间,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唱刘文学的歌、讲刘文学的故事”“学英雄见行动”等系列活动高潮。一些机关、单位、学校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纷纷来电来函吊唁慰问。有媒体报道,仅1960年内就收到全国各地来信45000多封;去扫墓、慰问刘妈妈和访问刘文学母校的群众也络绎不绝。

    1983年10月,民政部批准刘文学为革命烈士。

    2009年,刘文学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如今,为保护集体财产英勇牺牲的刘文学依然受到群众的怀念,合川区依然有《歌唱刘文学》等歌谣传唱,以纪念这位少年英雄。刘文学的墓园,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前来这里扫墓,虽然他的事迹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但至今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稿件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分别来源于《共青团四川省委志》,《四川省志·共青团志》,《四川青少年年鉴》,新华社、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上游新闻公开报道等。)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一、少年英雄有哪些

    谢荣策、张嘎、海娃、雨来、王二小等。

    1、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本名阎富华,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2、谢荣策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辽中县解放后,担任茨榆坨村的儿童团长,参加了土地改革斗争。

    3、张嘎

    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4、海娃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在他参加的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他单人捕捉俘虏100多名。前不久,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思念和追忆。他就是曾经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5、雨来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二、汶川英雄少年陈浩最新消息

    林浩六年“炼”成“小戏骨” 从“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到“高产小演员”,他不断带给人们一次次惊喜。 导演杨亚洲评价说,他“非常聪明,特别是在表演方面,非常有天赋,入戏非常快。你不可能不让他出名”。 9月18日晚,由《小兵张嘎》导演徐耿执导的抗战剧《满山打鬼子》,在江苏综合频道全国首播。影片中挑大梁的男一号“满山”, 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感动亿万人的救人小英雄林浩。 当年那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如今已经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了。令人惊讶的是,震后他意外踏上演艺路,一直片约不断,短短几年就拍了多部影视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次“触电”, 就和倪萍做“搭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在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读小学二年级的林浩所在班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中幸免于难,其中有两人是他冒险救出的。 当时年仅9岁半的林浩,成为汶川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在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小林浩回答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2008年6月27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荣誉称号。在同年8月8日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林浩穿着白色T恤随中国代表团入场,他挥着小旗与姚明走在最前列。这对代表着“中国未来”和“中国高度”的奇妙组合,也走进了全世界的镜头。 小林浩做梦都没想到,日后自己能和著名导演杨亚洲走到一起。 2010年春天,也就是汶川地震两周年即将到来时,杨亚洲准备拍摄电影《大太阳》,首先就想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抗震小英雄”。 其实关于拍摄这样的题材,杨亚洲此前一直都有顾虑。“5·12”地震之后,很多人都找过他要拍电影、电视剧,他都拒绝了。因为他觉得那时进入汶川拍摄,完全是给灾区添乱。但是,两年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再次找到他时,他觉得时机到了。 《大太阳》的故事,以广东归来的打工仔唐大川一家为主线展开。唐大川和倪萍饰演的妻子银杏已经人到中年,在“5·12”大地震中,他们失去了自己惟一的孩子。自此之后,妻子一直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事实,心理的创伤让她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唐大川为照顾妻子,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回到四川开起一家小饭馆。后来,这对因灾难而重修旧好的夫妻,最终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并成功有了新的孩子。 林浩在片中扮演在地震中失去母亲的“山娃”,与著名主持人倪萍演对手戏。他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演戏是什么,但在倪萍和导演的指导下,很快就对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 戏里戏外,林浩称倪萍为“老妈”。倪萍说,“他就比我儿子小10多天,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调皮捣蛋贪玩的时候,他却非常懂事。我要是他妈妈,我就特别满意。” 导演感叹, 你不可能不让他出名 令杨亚洲颇感吃惊的是,对表演一窍不通的林浩,在演留守儿童“山娃”时竟收放自如,演得非常自然。 其实,林浩本来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太了解了。惟一一次让他尴尬的是,导演杨亚洲让他扑到老妈的怀里哭时,他却说,“我不会哭,只会笑。”但是,看到剧组人员都在等着自己,焦急的林浩忽然想到了片中一个令人泪水滂沱的感人情节: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二十几位失去孩子的父母在漩口中学的废墟上,抱着逝去孩子的遗像来了,大声地呼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想到这里,林浩的小嘴瞬间变成了“O”形,他突然就扑进倪萍怀里,嚎啕大哭,直到杨亚洲挥手喊停。这是电影《大太阳》临近杀青的一场戏。 三个月后,在杨亚洲导演的推荐下,林浩又接拍了第二部电影—2011年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大爱人间》,由曾执导过《OK外乡人》《新天龙八部》等影视作品的著名导演田铮铮执导。 这部影片以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叙事背景,讲述了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位失去亲人的母亲带着子女来到异乡,受到社会各界关爱的感人故事。片中林浩出演乐乐一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后,林浩又拍摄了杨亚洲执导的《哺乳期的女人》等多部影视剧,演技突飞猛进。《哺乳期的女人》将视角锁定在备受忽视的留守儿童身上,讲述了留守儿童对母性和母爱的渴求,以及老人、孩子、女人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对于人性和爱的解读。2013年,在美国举行的第九届中美电影节上,这部影片获得金天使奖。 2013年4月28日,电视连续剧《满山打鬼子》在辽宁铁岭开机。该片由《小兵张嘎》导演徐耿执导,改编自薛涛原著的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长篇同名小说,被誉为“新时代的小兵张嘎”。林浩首次独挑大梁出演男一号。 林浩饰演的“满山”是一个和小兵张嘎一样勇敢正直的男孩。在面临残暴狡诈的日本鬼子时,他机智地躲避了一次次危险,最后成长为一个抗日小英雄。 9月18日晚,抗战剧《满山打鬼子》在江苏综合频道首播后,赢得一片喝彩。 其实,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特一营》中,也出现了林浩的身影,他在剧中演的是“小四川”。此外,他参与拍摄的还有电视剧《齐鲁英雄传》等等。林浩因此被媒体称为“高产小演员”、“小戏骨”。杨亚洲曾评价,“林浩非常聪明,特别是在表演方面,非常有天赋,入戏非常快。你不可能不让他出名。” 想考北影, 做有爱心的专业演员 这几年,由于片约不断,林浩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8年以前,他和大多数乡村留守孩子的生活轨迹没有太大差别,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林浩和姐姐相依为命,吃百家饭长大,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候,他也在心里埋怨父母,为什么要生下我们却不管。 地震之后,在外地打工的妈妈第一时间回到家,不顾危险和别人的阻拦,一直哭着喊着,“我的孩子在里面,我的孩子在里面”当时林浩很感动,他终于理解了父母当初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赚钱的无奈。 “有时候爸妈也真的没有办法,一切都是生活所迫。”说到这里,林浩的眼睛湿润了。 如今林浩一家人终于团聚,并且把家定在了省城。在成都西门某小区的高楼里,有一套超过100平方米的房子,里面挂满了林浩与众多名人明星的大幅合影:贝利、成龙、姚明 林浩的父亲林大坤在成都城南某公司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差事,没人知道他就是林浩的老爸。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山里人,有着山里人的人生哲学:“哪个的老汉儿又怎么样嘛?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林浩如今已经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读初三,还是班长。说起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他还有点小得意,“他们在电视上看到我就会一边拍我一边说,你演的那个角色怎么怎么的。” 身高只有1.55米的林浩心中惟一的“痛”,就是比好多同学矮,“老被人说怎么长不高,所以我经常打篮球,想长高嘛。” 虽然已经接拍了不少电视剧。但学业却是最主要的。“我的语文最好,英语有点让人头痛。在拍戏的时候绝对不会耽误学习,只要有落下的课马上就要补回来。另外,学习历史对拍戏很有帮助,让我知道那个时代的背景。” 林浩说自己很喜欢演戏,一开始对表演很陌生,慢慢地就迷上了。“演戏能学到很多东西,体验很多角色的心情。我也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关爱留守儿童,专注自己的家庭。”林浩的理想,是当一名像陈光标那样可以帮助大家的成功人士。 2008年8月8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林浩设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未成年人名义发起的公募基金—“林浩爱之链基金”。其宗旨是:立足四川灾区,面向全国,帮扶广大老少边穷地区的青少年,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后6年,林浩通过接拍影视剧、义卖个人公益唱片、担任爱心企业形象代言人、参拍各类公益广告、担任电视访谈嘉宾等方式,为社会慈善事业筹集到了数百万元爱心物资和现金捐款,荣获光明日报社、中国关工委、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国际慈善新星奖”,入选《环球时报》的“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还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童星”。 谈到未来,林浩说长大后他想考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成为一个专业演员,做一个有爱心的艺术家! 来源:新西部

    三、除了王二小还有哪些爱国小英雄

    1、马秀英

    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朱桥镇洼圩村)人,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1945年10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l946年2月担任石塘区黄卢(南)村妇女会长。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个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

    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拥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

    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 面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 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2、石宝芹

    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

    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

    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

    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姑娘齐声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3、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的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4、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收藏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汗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村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汗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

    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汗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汗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汗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5、海娃

    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海娃,他是龙门村儿童团的团长。有一次,海娃的爸爸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去送鸡毛信。海娃赶着羊群,发现了日军正在向他走来,海娃把信绑在了老绵羊的尾巴上,日本鬼子把他给抓了,让海娃给他们带路。

    到了晚上,鬼子把羊杀了几只,海娃趁鬼子不注意,趁机把信拿走,离开那里。海娃走了很久,发现信不见了,又往回找,却又被鬼子抓住了,让他再带路。海娃带着鬼子进入了埋伏圈,终于把信交给了张连长。

    关于少年英雄的故事的问题,通过《汶川英雄少年陈浩最新消息》、《除了王二小还有哪些爱国小英雄》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少年英雄的故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古代少年英雄故事,用简洁介绍一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荀灌(303-?),西晋颍川临颍(今河南临颍县)人,是我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女英雄。她13岁时,便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荀灌的父亲荀崧,是襄阳太守。他在任上做了一些
    • 有哪些革命战争年代小英雄的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
    • 短篇古代少年英雄的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
    • 少年英雄的故事有那些?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莫扎特: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岁就能在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