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东西问丨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和【端午】粽子和屈原到底有多大关系?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东西问丨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东西问)刘石林: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中新社长沙6月2日电 题: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专访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刘石林
作者 白祖偕 付敬懿 徐志雄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很久以前便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与波兰哥白尼、法国拉伯雷、古巴何塞·马蒂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2009年,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及其传说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屈原的作品及精神价值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探索屈原与端午的故事及发展历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社“东西问”近日独家专访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刘石林,解析屈原与端午成为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深层原因。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端午节起源涵盖了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多方面内容,集多种民俗为一体,其本身蕴含怎样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刘石林:端午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传说因地域和民族而异多达十余种,纪念的人物或祭祀的神灵也不尽一致,但总体而言,都是伴随着农耕文化及华夏先民对龙的信仰而逐渐产生。星象文化实际就是龙文化,因为先民认为龙操纵着风雨雷电,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需要祭祀龙。特别是农历五月五前后,既是农业生产重要时节,又是风雨雷电高潮时期,自然成为祭龙的最佳选择,这是祖先创造的一种祭祀文化。
端午“起龙船”仪式。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公元前278年端午,屈原在汨罗江畔投江殉国,当地人出于对屈原的崇仰和爱戴,把端午及节日的活动和习俗全献给了屈原。端午节的内涵也由祭祀龙,转向纪念爱国为民、上下求索的屈大夫,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端午的习俗可分为原始习俗与屈原之后衍生习俗。原始的核心主题是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如祭祀龙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平安丰顺,如挂菖蒲、艾叶也是为了消灾防疫、祈求健康平安。
屈原投江之后,习俗升格为一种精神寄托。如龙舟过去是祭祀龙仪式的一部分,起源与屈原并无关系,但龙舟竞渡之寓意,却是楚国人为纪念屈原,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期望阻止鱼虾吃掉屈原身体。端午习俗既是祭祀,也是纪念,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龙舟竞渡这项运动,也蕴含了人民凝聚力及拼搏竞争的精神。
端午节汨罗江上划龙舟。中新社发 汨罗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中新社记者:纪念屈原的习俗如何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并流传至今?
刘石林:南北朝之前,屈原只是作为一个文化人被记录在《汉书·艺文志》中。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经历长期分裂,无论统治者还是民众,都希望有统一的局面出现,于是通过节日喜庆的氛围,获得精神上的平衡,求得心理上的补偿。根据南朝《宋书》记载,逢端午节时,南朝宋武帝常会送一些杂色粽子给北魏太武帝,节日成为增进民族间交流的载体。
彼时,屈原等历史人物长期受到人们的尊敬,却没有明确的纪念方式。随着端午神秘气氛淡化,相传这些历史人物的死亡日期又恰好是五月五日左右,天然的联系让其逐渐捆绑在一起,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
中新社记者:中国端午节“申遗”是三省四地“联合打包”,屈原与端午为何能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刘石林:端午节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几乎仅次于春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等,各地活动略有不同。
民众端午包粽子。中新社发 汨罗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中国三省四地的“端午习俗”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首次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联合打包”一是证明端午节在中国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二也有利于将这一习俗完整地呈现于世界。
端午习俗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背后蕴含着爱国、拼搏、无私奉献的精髓,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屈原与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同时,端午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现留存的各类祭祀祭文,就是祭祀文化的活化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
中新社记者: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端午习俗?我们又应如何展开对端午节的保护与实践?
刘石林: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有庆贺端午的习俗,只是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但根源都来自中国。
我们保护端午遗产的目的与意义,根本原因是要激发全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新思考,并促使抢救和保护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如今,对于很多节日习俗,我们要在注重形式的前提下,挖掘和保护形式内在的文化。在市场经济之下,如何恢复传统文化的纯净本真,值得认真思考研究,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探索。
中新社记者:端午成为世界共有的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何借鉴意义?中国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无形资产,又该如何加强保护?
刘石林:端午文化能够走出国门,得到世界认可,主要是因为其固有的文化特质——民族爱国情怀,这是无国界的。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节日文化正是促进这种理解与沟通的良好载体。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母女制作彩粽,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新社记者 张丽君 摄
除了端午外,春节也已走出国门。春节来临时,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向华侨华人发贺信,或直接参与当地活动,体验祥和、喜庆的节庆文化。他们的贺信,实际上是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尊敬,也说明中华文化不仅可以“走出去”,还可以成为与西方交流的桥梁、友好的象征。
要更好地保护中国几千年积累的古老文化,首先要通过创新方式向下一代传授、传递,形成传承。其次是要更积极地宣传,让更多年轻人能了解、认知、体验,从而产生兴趣,主动来学习、传承。
然后,还要通过各种活动载体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比如过端午就应划龙舟、吃粽子,去亲身感受,而不能让它锁在柜子里、仅存于书本上。
一、【端午】粽子和屈原到底有多大关系?
端午节、粽子、屈原,这铁三角的关系,就像乾隆、纪晓岚和和珅这三位冤家一样,是剪不断、理还乱。端午节吃粽子到底和屈原有什么关系? 标准答案一般长这样: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至于为什么后来流行用艾叶、苇叶或荷叶包粽子呢?南朝梁代的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是这么解释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屈原说,你们投粽子投了几百年,虽然心意可嘉,可惜方法有点不对路,我来教你们怎么包粽子。
这是以粽投江用来纪念屈原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么说起来,是先有屈原投江后有粽子问世?而且屈原还直接主导了粽子的进化史?这事儿怎么听起来这么不靠谱呢?
不妨来较较真。不过,粽子究竟生于何时,现存文献并无明载。不过可以肯定它起源甚早,有学者认为在炊具出现前,便有了粽子的雏形。古代的粽子有两种形制,一种是“角黍”,就是今天常见的包裹的粽子;另一种是“筒粽”,以竹筒装米做成。考虑到以植物叶子包裹食物的饮食习惯流行于南方,而竹子更是南方所产,那么粽子大抵应该是源于南方的食物。“角黍”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的做法是:“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这说明,那时人们吃角黍,是在每年的夏至到端午期间,角黍还算不上端午节的专属食物。之所以叫角黍,是由于它包裹成角状。为什么不是圆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其他的形状呢?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出于模拟牛角祭祀的缘故,因为牛角在古时是祭器,有祭祀的象征意义。
“糭”是“粽”的古体字,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糭,芦叶裹米也。从米, 声。作弄切。” 周处《风土记》称:“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可见古人把两者混为一谈了。再加上南方多水,故“糭”在食用之外,也用于祭祀水神,古人常把蛟龙视为水神:“将贮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饲蛟龙,正是越人祭龙的古老活动,恰如我国北方周人的祭祖之俗。”( 王仁兴《中国年节食俗》)。
南朝梁时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五月风俗:“夏至节日食糉。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糉。”可见直到那时即使在屈原的故乡也并没有端午吃粽的习俗,倒是有龙舟竞渡,确系屈原之故:“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命,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值得注意的是,宗懔和吴均虽然同属梁代,但宗懔小吴均30多岁,果真如吴均所言,投棕是为了纪念屈原,宗懔为何厚此薄彼,阙而不录?
原因其实很简单,宗懔是老老实实地记载自己熟悉的岁时风俗,秉笔直录,吴均却是妙手生花,天马行空地编故事。先看书名,“齐谐”,志怪者也。你瞧人家,一开始就没打算走正经路线。还别说,他还真有本事把故事编的文词优美,引人入胜。如今《续齐谐记》只剩17条而已,全篇不到4000字,却有不少故事广为流传,如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鹊桥,五月五日投粽入江纪念屈原等等。可见这讲故事的功力非同一般。
不过吴均也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多有所本。为什么要用“五色丝”缠裹粽子?或源于祭祀水神的民间习俗。闻一多考证说,系五彩丝是由百越民族的“纹身”习俗衍化而来。纹身后似“龙子”,蛟龙会视为同类从而免受其害。晋代《拾遗记》中载,周昭王死而为水神,人们在水边祭祀他,用的也是五色:“至春上巳之日,禊集祠间,或以时鲜甘果,采兰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
那么,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粽子为何会变成端午的vip食品?
虽然端午现在是一个很欢乐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花样繁多,但溯其缘起,却始于忧惧。农历五月,正值年中,时节更替,寒气渐尽,热气饱和,古人认为这是一个阴阳争锋、生死攸关的关键月份,是个卫生防疫月,《礼记·月令》“仲夏之月”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五月被视为“恶月”,在这个月份出生自然不吉利。王充《论衡·四讳》中言:“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已而举之,父母祸死。”相传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便被父亲所弃。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说法,至今没有定论。但它本是一个“顺应天时”的节日无疑。总之,关于五月的诸多活动渐渐都汇聚到五月五日,专重五日,遂成端午节,而魏晋南北朝时,屈原这个人物和相关故事逐渐附着其上,端午原本驱邪避毒的意义渐被遮蔽,反而被赋予的屈原主题占据上风,久而久之,成了一种大众的“常识”。
并非没有质疑,宋人项安世说:“俗言端午为屈原,七夕为女牛,皆附会之说也,大率人情,每两月必一聚会,而阳月必用,阳日必重之,故古人因情而立教,示尊阳也。是故正月则用一日,三月则用重三,五月则用重五。”认为古人是因人情立节,虽然此说也有穿凿附会之处,但还是比屈原之说靠谱许多。屈原究竟是否端午投江,其实史无明据。胡适说屈原是一个“箭垛式人物”,有太多文学、伦理、民俗的意义附加上来:“古代有许多东西是一班无名的小百姓发明的,但后人感恩图报,或是为便利起见,往往把许多发明都记到一两个有名的人物的功德簿上去。……譬如诸葛亮借箭时用的草人,可以收到无数箭,故我叫他们做‘箭垛’。” 不过,与其说这是一种谎言,不如说是一种凝聚了社会共识和文化传承的结果,除了纪念屈原,古时还流传过端午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的传说,但很显然,千载以降,在这场优胜劣汰的文化选择中,屈原一骑绝尘,以绝对优势胜出,成了端午节当仁不让的主角。
有趣的是,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总有食物如影随形。从先秦起,古人便讲究根据季节更替调整日常生活,享用不同食品,与天时变化和阴阳消长相适应,因此元宵有汤圆,中秋有月饼,端午有粽子。堪称“舌尖上”的节日。“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周处《风土记》)粽子本是普通食物,但古人认为端午日阴阳交错,需用角黍来调和阴阳,粽叶包米是以阴裹阳,取阴阳调和、驱邪避毒之意。后概与端午的节日主题相契,渐从夏至转移到端午上,待端午与屈原绑定后,粽子也随之被文人附丽解说,成了屈原的亲密战友。
二、端午节与端午祭有什么区别
“我国的端午习俗与韩国的端午祭是有本质区别的。韩国端午祭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代表我们的端午习俗就没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希望。” 中国端午与韩国端午内容不同 此前,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最终确定,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我们的风俗都被外国人拿去保护”的说法很流行。在今天的论坛上,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刘石林表示,两者有本质不同。虽然韩国的端午祭是中国唐代时候传过去的,“但是,他们仅用了端午的名称和时间。他们把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放到这个节日里,替换了原来的内容。” 刘石林介绍,汨罗端午民俗中有关龙和屈原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发木祭典、龙头祭典,上红、扯龙须、“朝庙”、龙舟竞渡等,韩国江陵端午祭中都没有,他们也不吃粽子,不喝雄黄酒,而是吃用小米、粟米加香菜、葱等煎成的车轮饼和菖蒲糕,喝自酿的米酒,仪式包括寻找山神、祭祀山神和城隍神的祭典,以及荡秋千摔跤等体育竞技。 将端午和屈原家乡联合申遗 “不能认为韩国江陵端午祭已经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端午习俗就没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希望了。”刘石林提议应将端午习俗和屈原的家乡秭归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屈原端午龙舟文化,无论研究或开发,都需要进行知识普及。”湖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研究员任国瑞亮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端午文化的普及应当从青少年抓起,“应将屈原端午龙舟文化编入中小学教材。” 端午可成为卫生防疫节 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认为端午可以成为全民的卫生防疫节,“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夏季到来,天气日益湿热,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端午节时,人们都会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采集各种药材备用。因此,李汉秋建议,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旧俗新用,开展全民夏季爱国卫生活动,形成全民的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与会专家建议,汨罗应该建一座端午龙舟博物馆,不仅展示汨罗端午的民风民俗,还可以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不同的端午民俗。三、我也来说说屈原投江
也论屈原投江为了什么?于 试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生命给予人只有一次。谁不珍惜生命呢?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死亡。而死亡又分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中之自尽轻生,则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为之之事,则是值得一死才了之之事。
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是什么?
前途无望。国之不存,家之安在?国之不存,人将附焉?秦于西并巴蜀之后,便北取鄢、郢,南夺巫、黔,双向夹攻。秦将白起于顷襄王21年拔郢。襄王东逃而排斥屈原。屈原渡江南行,而至黔。30年蜀守张若占领巫郡、黔中郡,向东挺进。襄王昏聩病危,“变白以为黑,倒上以为下”。屈原东进西回,西回又东流,上下求索,无处栖身。他大声嗟呼,国已破碎,君将成亡国之君,臣将成亡国之臣,欲收回郢都再也无望,自己的报国之志再也无法实现,活着不如一死。他以国家为第一生命,以不能救国为耻。如《离骚》所示:“岂余心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寻找精神依靠。自楚王媚秦用佞之始,他就意识到命运舛乖,无以图谋,要另寻出路。这个出路只有离开这个浊世。所以说,他对死早有准备,不以为悲,而以为荣;不以为怯,而以为勇。以哪些楷模为“类”呢?汉朝经史学家刘向在《灵怀》中解释道:“九年之中不吾返兮,思彭咸之水游。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汩罗以长流。”彭咸,颛顼的后世子孙,楚人祖伯,曾为殷贤大夫,刚正不阿,不从流俗。因多次向君王劝谏改革而遭谗不服,大义凛然,投水而死。师延,商纣王大臣,著名乐师,制作了名曲。商朝灭亡后,不从周朝,抱着他的心爱的琴投濮水而死。屈原自己在《悲回风》的乱辞中写道: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子胥”为伍子胥,是冒死极力劝谏吴王讨伐越国不成功而自杀,被吴王收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的。“申徒”为申徒狄,因为多次要求商纣王离开靡靡之音,振兴图治,受纣王贬斥而负石自沉大河的。
这都是一些经天纬地的圣贤,他们的死,才死得其所,与日月同辉,精神永存。如果有一天我走途无路了,我的高洁性格不允许我屈膝变节,那么,我就要像他们一样,和他们站在一起。作者运用了类举法。《怀沙》中咏曰:“知死不可让,愿勿爰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
极度压抑。一个人选择死亡,从医学上讲是患了精神抑郁症,或者说是狂想症,非常想求得解脱。因为在那个时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毕竟很少;同他观点的不多,求生苟且的太多。他从郢都被赶出来西行,洞庭湖、汩罗、汉寿、常德、溆浦;又从溆浦逃亡东上。几十年风雨漂摇,而无知音,“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岂能不伤感?岂能不悲愤?岂能不孤寂?活着真不是滋味呵!人之常情。
没有人和他共鸣,上面不来请他,下面不来找他。他会憋死,于是要发泄,要呐喊,要出世。现在叫做转换一个角度,调动另一种方式,以排遣压抑,不致自己把自己打倒。这说明还是理智非常清醒的表现。我们可以从诗中看到他上天入地,驾云乘雾,不食人间烟火食,不妨叫作美丽的幻想。如屈原在《远游》中寄托的愉悦:
悲时俗之迫厄兮
愿轻举而远游…
贵真人之休德兮,
美往世之登仙。
顺凯风以从游兮,
至南巢而壹兮。
见王子而宿之兮,
审壹气而和德。
仍羽人而丹丘兮,
留不死之旧乡。
“留不死之旧乡”——永远留在长生不死的远祖故地。可见,他是不会随便和一般人一样去死的。
屈原投江自尽的目的是什么?
屈原自顷襄王21年南渡入湘,至25年前后定居汩罗,到36年之夏五月自沉,前后长达十余年,要自沉早就自沉了,所以,他的生命的自我结束,必须要体现最大的价值
不凡的出生应有不凡的终结,完壁无瑕,仰慕圣贤,与之同列。
“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汩渊自沉而死。”(《离骚序》)诗人本是天帝高阳后裔,其太祖叫伯庸。太岁那年的寅年寅月寅日,从天上而降于人世,三寅最吉,是谓上天之子。高阳,即高远的太阳,此即颛顼。颛顼第七世孙即舜,舜当然是太阳的延伸,又名重华,重重的光华。。诗人在《涉江》里,“与重华游兮瑶之圃”。这里,我们看到了他的非凡的出生和高贵的家世以及与神圣并列的希冀,心灵的深处必然积存着他要有非凡的业绩和伟大的归宿。
作为太阳神的子孙,他追求回归清白美丽的天堂,回归光芒四射的舜的身边,与圣贤同列,与正直对话,与高洁共处,是理所当然了。正如《涉江》所言,“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利用神的力量,匡正击佞。
以死殉国,警示世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不难推测,当时解决困境,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投降秦国。但是,“楚”字已经化成了血液在他的身上流淌,屈为楚姓之一,身为管“三闾”,丢失了楚的血气,有何面目见先祖?低头作降臣,受其凌辱,决不是他高昂的价值取向所能够妥协的。可以选择隐居。但是,一个彻头彻尾坚持反秦斗争的人,“罪恶深重”,是不可能有安定日子过的,说不定御赐一死。要活就要活得光明正大。可以他国躲灾。孔子周游列国,连鲁国也不眷念。以屈原之才,游说他国,必然受到重用。但是,他毕生视楚如命,忠君爱国,不愿离开本土,而去苟且偷生。想来想去,以死殉国,为最佳选择。他的死,向世人标明:忠君爱国,生死不改其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祖国需要你,人民需要你,忠臣,世界留芳。
屈原死前作了哪些必要做的事?
从楚王流放他起,就想到过会有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天,“忠而见疑,信而被谤。”他明知大厦将倾不可扶,却还是要扶!这就是“这一个”屈原,标炳青史的赤胆!郢都被秦攻占,襄王东迁,屈原南行。屈原虽被疏远南行,仍然苦谏反秦复郢,襄王了解屈原的忠直,“约黄昏以为期”。屈原深入本土意识强烈的南楚,策动各族人民反秦,结果收复了15座城池。秦得而复失,迁怒于襄王,就派人离间,襄王违约毁“成言”,遭致新组合的部队覆灭。秦趁势全围合歼。襄王死前悔悟不该不听三闾大夫的。
屈原行吟江畔: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宁溘死以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以赴湘兮,惜壅君之不识。------见《惜往日》
也就是说,他要把奸佞小人蒙蔽君王的罪恶揭露于天下,让历史公断;申述国破家亡的危害,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告诫领导们要火眼金睛,亲贤臣,远小人。
如果随便一死,“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所以,他静下心来,写诗了。什么形式好呢?所见生老病死楚风巫傩超度有灵,升天成仙,且巫语琅琅上口,雅俗共赏。他本巫裔,素喜巫傩,便改造巫风以抒积压之怀。他的惊人之作,《离骚》《九章》《九歌》等,不仅传世教人,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而且,立一代诗体,如奇峰兀起,万世效法,是为楚辞。
诗人为什么选择水死?
如前所述,所举之人均是水死,为什么不举其他圣贤为例?这是耐人寻味的。死的形式多样。刀杀不能全尸,到阴间也受磨难,怎么上天?吊死绞索无解,没有活路,怎么成仙?水死才能解脱,然后自由驰骋,畅通无阻。溯上,可上昆仑,楚人发祥之地;顺下,可入东海,面东君,就是面见太阳之神。据说太阳在海底下,慢慢上升。回归太阳的屈原则可以化龙腾云驾雾上天。自古水天相接,成为永恒,圣人不死,超凡脱俗。
大夫忌日为什么选在五月初五?
楚南民间习俗,夏日为陈祓之祭。五月五日为鬼节,凶日。舜帝南巡五月罹病竟崩殂于湖南九疑山,可见不是一般的日子。“五”,正当壮时,壮为寅,寅为虎,虎虎生威,光明与黑暗拼杀之时,正气与邪恶搏斗之期。舜为神,期望天下和煦太平,于是撒播阳光,驱散邪气,杀毒除瘟。是以举世敬仰。
驱散邪气离不开神巫。五与巫,谐音通假。古者,洞庭湖周边地区,二字同音。至今说“五溪”即巫溪,“五吧”即“巫吧”,“五术”即为巫术,“五搞六搞”即为“巫搞鬼搞”。
五月神巫当道除灾。这时,青黄不接,河水泛滥,瘟疫流行。古时人们最害怕的事就是自然灾害,祈求天助。神巫应运[而生,神巫统领生存,执掌祭祀,治疾疗伤。
屈原字灵均。均,指平原。灵,按繁体字作“灵”,从巫,霝声。《说文》认为:“灵,巫也。”证明屈原是生长于江汉平原、巫山一带的人。《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巫是古代的神职人员,是沟通天神与下民的桥梁和使者,经常了解排除人民的疾苦,开导人民如何生活,保存自己。地位是很高的,是人们希望的偶像。楚辞专家冀凡认为,《离骚》的主人公灵均,便是一个楚巫的典型,君主灵修便是当时楚国最大的巫长。屈原的祖先在春秋时期任职的莫傲,恐怕与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探索与研究。
屈原选择五月初五投江,可以说是,顺应祖先旨意,迎接祖先,回归神灵,趁以大水作法,顺利通畅。进入太阳的故乡,实现涅盘。我的舜帝,我的高阳,屈原回来了,要完成现实中不能完成的使命,驱邪斩谗,保卫家乡。
参考文献:
《冀凡楚辞研究文集》 冀凡 著 水沫文学社2004.5.版
《破解屈原溆浦之谜》 舒新宇著 东方出版社2007.11.版
《八大文明古国》张荣锦著 香港新风出版社2006.2版
《端午文化与屈原精神》刘石林 彭芳《华人论坛》2010.4
作者 于试 学者、作家,《华人论坛》副总编
关于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的问题,通过《端午节与端午祭有什么区别》、《我也来说说屈原投江》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纪念谁的节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