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鞠占圃用35幅《桃花源记》描绘了中国人向往千年的梦境

鞠占圃用35幅《桃花源记》描绘了中国人向往千年的梦境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鞠占圃用35幅《桃花源记》描绘了中国人向往千年的梦境和《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鞠占圃用35幅《桃花源记》描绘了中国人向往千年的梦境
  • 《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
  • 《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
  • 《桃花源记》: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 一、鞠占圃用35幅《桃花源记》描绘了中国人向往千年的梦境

    1516年,英国人莫尔写出了《乌托邦》,描绘了西方思想中的美好世界。

    比莫尔早一千多年的陶渊明,就写出了《桃花源记》,描绘了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国。

    陶渊明

    从此“桃花源”成了中国文化的源代码,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人不向往。

    在诗词歌赋和小说名著中,我们都能找到桃花源的影子。

    往远了说,王维的《桃源行》——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说的是桃花源。

    再往近推——

    《西游记》的花果山、《水浒传》水泊梁山、《红楼梦》太虚幻境、《射雕英雄传》桃花岛……

    再到现代作家,熊亮的最新绘本《游侠小木客·桃花源迷踪》,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樱桃小镇……

    这所有的一切,文化母体都是我们的

    《桃花源记》。

    足以见得《桃花源记》的江湖地位!!!

    我们再去看国外,很多国家也都出版过各种版本的《桃花源记》。

    可以说除了四大名著,《桃花源记》也是重要的中国符号。

    整篇桃花源记不足400字,但有若干成语出自这篇文章——

    阡陌交通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黄发垂髫

    落英缤纷

    说了这么多,

    只是在佐证《桃花源记》的重要性。

    但是对孩子而言,

    这些文字是有难度去理解的。

    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也只是在背诵《桃花源记》

    对于成人而言,

    我们可能只记得“桃花源记”四个字了……

    美术大师鞠占圃,用他的画笔,

    重现了这个人人向往的梦境。

    他的画,让你能够“一眼自入桃花源”

    鞠占圃是谁呢?

    他的title超级多:

    首先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文化部人民画院创作院秘书长,红旗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驻院画家,先后在中国美术国展创作班及其他多个国展创作班任导师。担任2014APEC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艺术品创作工程的艺术总监和主创人员,并为主席休息室、总统套房、第一会议室公共区域等创作了70余幅作品。

    这样重量级的艺术家,平日里,我们很难看到他的画作,更别提带回家珍藏。

    但是,现在,你的机会来了!!!

    由果麦文化出品,鞠占圃绘制的

    《桃花源记》绘本

    让你一次看个够。

    绘本采用超大开本,和13寸笔记本电脑等大,能够给读者带去强烈的视觉冲击。

    注:图上立体卡为京东专供

    这本艺术绘本,适合珍藏,也适合馈赠亲友,更适合给孩子做艺术启蒙绘本,将大师画作带回家,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亲近国画和传统文化。

    马上到年底了,各种节日袭来,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的,别迟疑了,趁着活动正在进行,将大师绘本带回家吧!

    鞠占圃介绍

    鞠占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3年生于山东潍坊,2004年进入北京画院高研班学习,2008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课题班卢禹舜工作室学习。

    中央美院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研究员,文化部人民画院创作院秘书长,红旗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院驻院画家,文化部人民画院创作院秘书长,北京达人美术馆顾问。先后在中国画院高研班、中国美术国展创作班及其他多个国展创作班任导师。

    曾担任“2014 APEC峰会国际会议中心艺术品创作工程”艺术总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作品创作,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笔墨,为各国总统领导人套房,第一会议室等空间创作类风格画作70余副。其极具中国哲学精神和中国新时代美学风范的系列作品深深折服了APEC艺术评审团,也使他一举成为入选APEC雁栖湖国际会都艺术装饰画作最多的艺术家,并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的魅力。


    鞠占圃作品欣赏

    鞠占圃 | 地藏王菩萨弘法图 240×120cm 2019年

    鞠占圃 | 清风松下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碧崖清音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乱峰寂寂一溪水 70×180cm 2019年

    鞠占圃 | 空潭寒翠 136×68cm 2019年

    鞠占圃 | 何年尊者伴松来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半生尘海浩茫茫 220×100cm 2019年

    云满山头树满溪180×70cm 2019年

    鞠占圃 | 观世音菩萨弘道图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翩翩飞鸟栖我庭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野鸭静卧芙蓉雨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修竹高处得意鸣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云满山头树满溪 50×220cm 2019年

    鞠占圃 | 瀑布清籁答高吟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天地道中参 220×100cm 2019年

    鞠占圃 | 时空碎片:微笑之三 119×144cm 2019年

    鞠占圃 | 时空碎片:微笑之四 145×106cm 2019年

    鞠占圃 | 最美桃花源 180×50cm 2019 年

    一、《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

    向往者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平与与世无争的意境,和黑暗社会的鲜明对比,

    二、《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

    《桃花源记》的主旨是: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

    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壮志难酬。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桃花源记》: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为《桃花源诗》写的序言,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一个世外桃源,尽管写的是一个不存在的理想境界,但是陶渊明却采用了虚景实习写的手法,也真实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如何理解虚和实,是理解好《桃花源记》的关键。

           整篇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景。这位渔人完全是在无意之中发现桃花源的。“忘路之远近”中一个“忘”,表现了渔人沉浸于打鱼之中,完全没有留意周围的变化。等到他注意到周围不一样时,已是“忽逢桃花林”了。一个“忽”字,写出这片桃花林好像是忽然凭空出现在眼前的,这也为后面再寻而不可得埋下了伏笔。“渔人甚异之”写出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惊讶与意外,“甚”字把渔人把渔人的惊异刻画的更加真实。初见桃花源,桃花源显得很神秘,可是渔人又是那么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桃花源的美景也是如图画一般在我们的眼前铺展开来。第一自然段,就奠定了亦真亦幻的基础。

           而二三自然段,写得是渔人在桃花源里面所见到的和经历的事情,写得就更加细致入微了。达到土地房屋、良田美池,小到田间小道、鸡犬相闻、男女老少,都一一描绘出来。人们发现渔人之后的种种表现,陶渊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一一刻画,使人读来大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切仿佛就是真实地存在的,渔人在这里享受着村民的热情好客,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最后村民的临别嘱托,为桃花源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不能跟外人说呢?明明是说了也没有用,因为渔人出去之后,尽管“处处志之”,可是还是再也找不到了。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不能说的,说了和没说的区别是什么呢?这句话其实体现了村民们的淳朴的愿望,他们不希望受到外界战乱的纷扰,不希望与外界有联系,只愿意过着这世外桃源的生活。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再也没有人找到他们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明明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可是我们读起来感觉非常真实,因为陶渊明把这个地方描绘得很真实,这里的一草一木,土地房屋都历历在目。人们生活劳作的场景也描叙得异常细致:他他们的劳作、他们的穿着装束乃至于他们的申请,都刻画的细致入微。看到这些,很难想象这竟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分明就是活脱脱的一幅乡村美图。既然不存在,陶渊明为什么能够描述得这么细致,而且这么逼真?让我们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因为,这样一幅乡村图,在他脑海中无数次地呈现。他虽然归隐田园,但是时代的战乱仍然让他揪心。千千万万的百姓正在遭受战争的荼毒,千千万万个家庭因为战争破灭,无数的良田美池毁于战争。所以,这个理想家园虽然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却真实地存在于陶渊明的心灵里。他也如此地渴望现实中有这么一个理想的境地,人人能够怡然自乐,没有剥削、没有战火。所以,他笔下的渔夫返回现实世界之后,处处留下标志,马上告诉太守带人来追寻桃花源,其实正是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生活向往的折射。  

            然而,当人们再可以去找寻时,却再也找不到了。这就像陶渊明在自己的内心所建构的美好的家园,只能存在于他的内心,真实地寄托着他的不满与向往,却永远无法在现实中实现。

    关于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的问题,通过《《桃花源记》的主旨是什么?》、《《桃花源记》: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