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振聋发聩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和科学发展观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 科学发展观
  • “感恩共产党 感恩大中华 问情5.12”为主题的类似诗歌 口号 之类的演讲稿 - -校领导要用的 拜托各位啊……
  •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一、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制图:程璨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群众游行队伍中,竖立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8个大字的“未来号”航船行进在天安门广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占坤/摄

    2009年10月1日,在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红色玫瑰和蓝色花球簇拥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标语,当3200人组成的“科学发展”标语方阵行进到天安门城楼前时,图案变换为“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唱响的主旋律。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对人类社会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甚至恶性发展,敲响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

    非典突如其来直面新挑战

    按照党的十六大部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开始全力推进。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疫病灾害暴发了。

    2003年2月中下旬,非典疫情在广东局部地区流行,2003年4月中下旬,全国26个省(区、市)呈暴发状态。同时,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发生疫情。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板蓝根、消毒水、白醋等脱销,人们开始抢购各种生活物资,饭店、商场空无一人。

    当广东的非典疫情进入相对平稳的缓和期时,北京却成为非典暴发的重镇。

    3月1日,北京收治了第一个输入性非典病例,是一名在山西太原做珠宝生意的商人,从广州进货后感到浑身乏力、发烧,随后转到北京医治。3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北京定为非典“疫区”。从4月21日开始,全国实施每天一次非典新增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报告与公布制度。也是从这一天起,北京连续十几天每天新增90至100个确诊非典病例,最高时达到152个。

    与此同时,北京7天建成一座临时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创下医院修建速度之最。随后运转的51天内,小汤山医院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并创下病死率最低、医院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的记录。

    面对考验,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作出了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的重大决策。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全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我国有效控制住非典疫情。

    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至此,我国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要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03年这个“戴口罩的春天”,非典疫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这场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敲响警钟,引发党和政府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深刻思考: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而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03年4月,胡锦涛对广东考察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2003年8月底9月初在江西考察时,胡锦涛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此,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初步形成。

    2007年10月,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钟南山院士课题组曾在《我们是否吸取SARS的教训》一文中总结说:“把社会发展的目的落实到人,尊重人,关爱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新世纪的人本思想具体而生动地呈现于抗击SARS的整个过程中。”

    以抗击非典为契机,中国树立科学发展执政新理念,重建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断弥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短板”,科学应对后来的禽流感、甲流,直至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重大胜利。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一直把“又快又好”作为指导经济发展的方针。在这一发展指向中,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十一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四位。

    有评论指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但我们走的基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中国经济发展在“快”的同时,也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代价,“有水皆污”“逢雨必酸”“企业偷排废水”等环境问题,在我国不少地区已集中出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党中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新的发展方针。2006年10月11日,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

    从“又快又好”,到强调“又好又快”发展,“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仅仅两个字次序的调整,却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有着相当的深意。

    “又好又快”发展,是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又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又好又快”发展是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也是反思中国多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

    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六大在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并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有党建专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关注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告别以经济指标衡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成为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坐标。

    时代奔涌向前。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
    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
    科学发展观

    ( 2005-7-19)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新概念,它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些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这是世界性问题。面对这些难题,人类不得不冷静思考:是继续毫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还是重新选择一条理性的道路,实现健康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可是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乐观。就拿水源短缺的北方草原来说,历史上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时水草丰美,畜牧兴旺。可如今,草原生态平衡遭破坏,加之超量放牧,引起草原沙化。我国每年减少的草地,相当于两个县的平均国土面积,土地沙漠化在扩大、南移,逐步逼进京城。

    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面积不断扩大,程度加剧。按目前耕地减少的速度,多则十几年,少则几年后,我国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13亿人口的大国,一旦缺粮,有谁能救得了我们?我国是世界上森林人均占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可是木材的消耗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我国共有258种动物濒临灭绝,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有4000至5000种。

    历史上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当年见过的黄河,今天我们看不到了。如今黄河年年断流,据统计1972年至2000年这28年中,竟有22年黄河因枯水而断流,有时一年断流200多天,专家预言“黄河将在本世纪内,成为中国的内流河”。当李白送“故人西辞黄鹤楼”时,他所看到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江面水天相连,一望无涯。可如今的长江,每年进入枯水期,船舶常因低水位而搁浅。仅此一项,经济损失无法估计。生态环境恶化,已多次敲响警钟。

    现在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而污染又在毒化着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已有100多个城市缺水,北京也是严重缺水城市。我们不得不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目前我国尚有6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的报复性反应。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衰落,就是有力的证明。在东方,古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消失,也为恩格斯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人类活动应当顺其自然,人和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多少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百年未遇的九级地震,引起海啸,这是不是自然界的又一次报复呢?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我们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既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既满足当代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眼前的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处,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深化政府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

    2004年12月23日 01:36 中国经济时报

    高尚全

    26年来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证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始终是一个互动过程。我们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及其运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决定性体制因素和关键。如果说20多年来以企业为中心的改革成功地塑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体制条件,那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改革的重心转向政

    府体制。

    一、26年来政府改革的重要进展

    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关键。从改革初期的“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直到近年来提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中国的政府改革大体保持了与经济体制改革近似的“渐进”过程和特征。可以说,离开政府改革的渐进展开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是不可能的。因此,客观评价政府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互动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改革为新体制的发育和成长提供了初始条件。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这一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以“简政放权”和“政企职责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政性分权改革,改革不仅大大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催生了新体制因素并拓展了其成长空间。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授权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和向沿海地区扩大,意味着部分经济取得了相对独立于传统体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是由于这种行政性分权改革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向“市场”分权的意义,不同于以往那种“体制内”收收放放的分权,因而成为促进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就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而言,由于产权关系的制约,虽然至今仍未完成“政企职责分开”的改革,但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使得不同产权主体的产品交换日益广泛,对于市场价格和市场资源配置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有企业负责人包括一些直接管理企业的政府官员,在“计划外”经营中初步具备和锻炼了市场意识,不仅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为非国有经济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准备。

    2.政府改革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深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中国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启动了体制“转轨”意义上的政府职能转变进程。1993年党政机构改革初步划分了经济管理职能与非经济管理职能、行政管理职能与社会中介组织功能、宏观管理职能与微观经济组织职能,部分削减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职能,并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此基础上,1994年实施的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投资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财税、金融和外汇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宏观调控的基础框架。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大规模撤并了具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业主管部门”,为消除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利益动机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有利于克服以往政府部门源于利益纠葛的职能交叉弊端,进一步促进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向间接调控转变。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对内开放步伐,打破经济运行中的行政性垄断,在市场准入和规制方面为不同产权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推出了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此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

    3.政府改革推动了政府运行法治化进程。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行政法治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依法行政开始进入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监督行政权力的新阶段。《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规范行政行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起到了重要作用。15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91万余件,案件类型几乎覆盖所有行政管理领域,不仅推动了政府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而且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2003年通过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深化了政府行政法治进程。过多过滥、管理无序的行政审批,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障碍,也是造成政府权力部门“设租”、“寻租”的重要因素。从“行政审批”到“行政许可”,虽只有两个字之差,却反映了政府在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和突破。《行政许可法》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范围和设定权限制,规范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的关系,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公民和市场主体的权利,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但相对于经济市场化进程而言,这种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甚至在主要方面是滞后的。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仅要求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和政府机构的相应变动,而且涉及或包括政府的行政运行机制、政府功能与市场功能的界定、政府行为的规范乃至行政权力来源与约束等更为丰富、广泛的领域。特别是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在更广泛的领域加快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现实要求越来越迫切。

    二、深化政府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对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言,政府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问题是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上世纪80年代强调“完善”政府计划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调节的“补充”作用不同,向市场经济转轨意味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必须转向“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来补充”的思路。如果不确立这样一个基本思路,政府的职能转变就难以实现,并且制约各项改革的深入展开,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经过26年来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相互促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由于经济运行中政府主导的特征,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传统体制惯性和利益格局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因素可能在思想理念方面。就当前的现实而言,可能有几个基本理念需要继续深化我们的认识。

    1.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了,才能真正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管从理论上说,任何社会都应该把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但我们确实一度为了某种脱离现实的价值理念牺牲过发展,我们也曾试图脱离发展在静态中解决某些社会矛盾,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有过历史教训。因此,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已经广泛深入人心,并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在经济社会转型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包括了发展观方面的丰富内涵,而且要求在发展战略和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也就是说,“发展要有新思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正是反映了执政党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深化,也反映了执政能力的提高。

    首先,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会公正的普遍实现,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制度文明,都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前提,而且必然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离开这些关系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就难以深化,科学发展观就会流于一般口号。

    其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在经济市场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的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应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直接控制和领导经济发展思路,继续扩大市场机制主导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政府只有在摆脱直接主导经济运行、甚至直接主导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和把握集中与分散决策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集中体制“能办大事”的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不能否认,集中体制具有决策迅速和降低执行成本的“优点”,但这必须建立在决策和执行都科学或“正确”的前提上,才“能办大事”。而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等,不解决约束条件问题,很可能大事办不成,负面影响不少。因而,只有约束条件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如战争时期、战后恢复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等,集中体制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问题在于,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散决策,如果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就很难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

    2.如何深化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认识

    按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表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迅速展开,如何认识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关系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重要。问题的焦点在于,一是宏观调控究竟是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前提,还是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资源配置为前提?如果是前者,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何体现?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谁?中央政府代表“国家”来进行宏观调控是理所当然的,但地方政府也强调代表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三是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本质含义是什么?最基本的含义即所谓狭义的理解是,国家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但所谓广义的理解包括了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的综合调节。

    对宏观调控及其与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关系理解不同,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把宏观调控与传统的计划控制或行政手段等同起来的倾向,成为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因素。某些政府行为往往是以宏观调控之名,行计划控制或行政之实。中国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行政性壁垒”,普遍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运行,大都以加强“宏观调控”的名义来取得“合法性”,实际上既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也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明确现代市场经济的内涵,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是在市场经济的理念基础上产生的,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综合平衡”概念的直接转换,离开市场经济来谈论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并没有本质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其出发点不是否定和取代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和竞争,更不是政府主导经济运行,宏观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更“准确地”反映总体市场“信号”,帮助和促进市场主体理性选择,改善市场主体自由选择和竞争的环境。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宏观调控也不是政府“管理”的替代性概念,不同层级政府和部门都强调宏观调控,使得宏观调控似乎更具有政府管理职责划分和行政运行的特征,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行的和谐,影响了宏观政策对经济运行的有效调控。

    3.充分认识转轨时期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特殊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市场在长期“自然”演进过程中不断成熟,形成了一套以法律为基础的相对完善的“游戏规则”,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必须以“促进”和保护市场为基础和前提,而且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相对清楚,如何解释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大的原则分歧。但在转轨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并且始终存在价值判断和理论上的分歧。

    首先,中国不存在“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因为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直接介入市场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中国的问题是要不要“缩小”和“减少”政府干预范围或领域,政府干预要不要以市场为基础的问题。有些对否定政府干预的批评和论证政府干预必要性、合理性的观点,并没有多少现实针对性。对于一个转型中的经济体来说,更需要论证的是:政府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必须但长远是要“退出”的,哪些干预无论现阶段还是长远都要“退出”,哪些干预现阶段很“弱”而长远是需要加强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释和处理好转轨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其次,中国的市场化基础是通过政府主导改革而建立的,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远没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那样清楚。政府不仅制定市场“游戏规则”、担任“裁判”的角色,而且还直接参与“游戏”。也就是说,政府既要促进市场发育、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也要根据市场的发育程度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在这个意义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可避免地面临“角色冲突”,从而对走向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功能定位造成深刻影响。因此,在相当时期内,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政府如何适应经济市场化的现实要求实现自身的“转型”,依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新体制因素主要是通过传统体制外的“增量”方式发展起来的,计划体制内的变动相对要滞后,特别是大量的国有企业如何转型尚在探索之中。一方面,“体制外增量”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并日益向“体制内”渗透和拓展;另一方面,“体制内”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政府还难以“超然”于市场之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协调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避免体制冲突扭曲市场信号,促进而不是阻碍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仍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总体而言,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远不像成熟市场经济体中那样基本“定型”,而是一个市场关系逐步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过程。但是,只要走向市场经济,就必须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地位,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这个历史背景下,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是必然的。现实中的诸多矛盾更主要的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并非所谓的市场机制“缺陷”。在转轨经济中,“权钱交易”和公共领域的“缺失”恰恰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表现,是市场“边界”不清的结果,不能作为指责市场经济或市场机制的依据。问题的症结在于,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究竟是强化政府职能转变,让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更充分地发挥基础作用,还是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力,这是根本方向问题。这个问题搞不清或方向反了,不仅无法最终确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新体制,而且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和稳定形成重大障碍。政府主导型经济是转轨经济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或完善状态,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是最终形成市场主导型经济。

    二、“感恩共产党 感恩大中华 问情5.12”为主题的类似诗歌 口号 之类的演讲稿 - -校领导要用的 拜托各位啊……

    七月一日,是您的生日,一个全中国都为之骄傲的日子。您从童年走到了壮年,走进了社会主义的青春年华,走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岁月的犁铧,泛起了深深的皱纹;血写的历史,渗透着鲜红的案卷。几多哀怨,几多欣慰。让我们循着您的足音,翻开历史,用虔诚地心,拜读您过去的史篇。
    九十年风风雨雨的跋涉;九十年血与火的洗礼;九十年生与死的考验;九十年波峰浪谷中的搏击;九十年高山流水般的美妙;九十年和平共处的温馨;九十年是您的金色之秋;九十年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您可曾记得?母亲近代的历史,满目都是耻辱、哀伤。“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点燃了愤怒的烈火,沉寂的神州刮起了飓风。
    杭州南湖,沉睡的雄狮,睁开了眼睑,激烈跳动的心脏,庄严举起的拳头,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古老的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辉煌、灿烂!国共合作,北伐告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烽火,八一军旗,迎风飘扬。您孱弱的身躯,锤炼出自己的铁拳。
    云崖暖、铁索寒;岷山雪、尽开颜。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走过了地球周长的三分之一,“地球上的红飘带”,使整个地球都为之颤抖了。卢沟桥上的枪声,向您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忍让、懦弱带来的是被污辱的命运。侵略者的铁蹄下,呻吟着和平鸽的哀鸣。是您站起来,挥巨手、挽狂澜,雁荡芦火、林海怒涛,八年的浴血奋战,豺狼被赶出了家园。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恶魔最终毙于正义之剑。万水同喜、千山共乐,颂我壮丽神州、锦绣中华!
    在您二十八岁的那一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二十八岁,您正值火红的青春,创造出了让您自豪骄傲一生的奇迹!向全人类献上了一只最美丽的花环。毛泽东与他同行者的名字,化作一颗颗不灭的星辰,永远闪烁着璀璨。
    十年文革,风雨如晦。您再次闭上了您那犀利、睿智的双眼,岁月的风霜染白了您如墨的黑发,您却承受了最难以承载的煎熬。三位您最心爱的儿子-----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离开了曾经赐予他们高山一般的体魄,大海一样胸怀的祖国母亲的怀抱。顷刻间,松涛呜咽、山河不语;大地垂泪、万物同悲。您化悲痛、举利剑、斩乱魔,十月的神州大地玉宇澄清,十亿同胞载歌载舞,颂扬您的伟绩,赞美您的丰功!
    十一届三中全会,像春雷滚过了阴沉的苍穹,象灯塔照亮了迷失的航程。邓小平挥动着巨手,为十二亿炎黄子孙绘制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彩图,古老的中国到处都绽开了青春的笑脸。醒来的雄师昂首阔步、引吭高歌,再震天地人寰!神州大地,春潮涌动,一个春天的故事,传遍南国水乡、塞外高原。紫荆飘香,银花火树,东方明珠,再展新姿,您喜迎七十六岁华诞。十五大的号角,响彻神州。邓小平理论永载史册,彪炳千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您喜笑颜开迎来了祖国五十华诞,天安门广场再次成为花的海洋,歌的海洋,欢乐的海洋。铁流滚滚,长剑倚天,雄狮劲旅,气冲霄瀚。举杯邀明月,莲花盛开来,漂离了五百多年的游子----澳门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天翻地覆慨而慷,敢叫日月换新颜!
    十六大的召开给2002年的严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开了站在新世纪、新征程上的中国崭新的一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干事创业。“神舟”五号,遨游太空,震惊寰宇,中华民族期盼了数千载的追天梦想成真。
    2003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球打响。面对非典病魔,您镇定自若,坦然应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领袖与百姓,护士与战士,爱心在交织,暖流在汇聚,友谊在延伸,跨越了市界、省界、国界。全党动员、全民参与;严防死守、同仇敌忾,誓与SARS浴血奋战。一个护士到下了,千万个病人康复了,在全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下,病魔终于退缩了。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雄伟的三峡大坝,巍然屹立于地球之巅。千秋梦萦,一朝实现。
    2007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迈向新的征程。
    2008年,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人也遇到了一场又一场的挑战。1月25日一场异乎寒冷的暴雪,袭击了四季如春的江南;3月14日一个自称“和平斗士”的喇嘛,在世界屋脊、高原之都——拉萨,策划了一场震惊世人的骚乱;4月28日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敲响了“铁老大”的警钟;
    5月12日14时28分,历史再一次定格,一场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强的8级特大地震,袭击了中国四川汶川。
    霎时间,江河呜咽,山川垂泪。党啊,是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迅速指挥10万精兵奔赴灾区。一场与死神和震魔较量的救援大行动,在巴蜀大地展开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生死不离,大爱无疆。世界的目光聚焦灾区,全球华人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爱心,汇聚成一道道爱的洪流。这洪流穿越着五千年文明的时空,融合了几十亿华夏儿女的血脉,把“中国人”三个大字写在天地之间。
    5月8日上午9点17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海拔8844.43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辉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7年前的诺言!来自奥林匹亚的神圣之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九十年弹指一挥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九十年沧桑巨变,九十年同舟共济,九十年风云变幻,九十年悲喜人生。
    新世纪,新征程,蕴含着新的希望,新的憧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如春风化雨,深入党心、民心、军心;科学发展观如一面旗帜,舞动着神州,舞动着中国;中国共产党正像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亮的航灯,指引着中国这艘永不沉没的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

    自己修改下!!给分给分。。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这个“要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当前,各行各业、各地区、各部门都在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求真务实,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税务部门,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笔者说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要认真组织学习,统一干部思想,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要做好在税收工作中,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认真组织税务干部学习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有关指示、讲话,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讨论、座谈,以统一干部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税务干部对新时期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在税收工作中,自觉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归纳起来,就是要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座谈,务必使广大税务干部达到四个认识。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二是要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这个认识上要使税务干部把握三个明确:第一,要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以发展这个主题来贯穿的,“发展”存在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之中;第二,要明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更好地推进“发展”这个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伟大实践;第三,要明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是对能否真正做到“三个代表”的最好检验。三是要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四是要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稳妥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审时度势、妥善解决和处理诸多矛盾和问题。五是要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在税收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抓好税收收入为首要原则
    以经济建设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为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部门,担负着为国聚财的主要职责,只有依法收好税,把应收的税收上来,为国家提供强大的财力资源,才能为促进全面发展提供财力保证。所以,作为税务部门,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坚持以抓好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为中心,任何时候不能动摇,不能放松,不能淡化,并要将这一原则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原则,牢固坚持好,切实贯彻好。
    一是要科学地搞好税源调查。搞好税源调查,是科学地、合理地分配税收计划的重要环节,只有进行科学地税源调查,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税源状况,才能摸清税源“家底”,从而为分配税收计划、安排税收任务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一些基层税务机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务必把搞好税源调查作为第一环节,组织好人力,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把税源调查工作搞好抓实。
    二是要科学地分配好税收计划。在搞好税源调查、宏观分析税源现状的前提下,税务机关要及时地、合理地、科学地下达税收计划,分配征收任务。这里注意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计划的下达、分配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建立在可靠的、真实的税源调查、税源分析基础上;另一方面,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特别客观情况,要及时对税收计划进行必要调整,使之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情况,科学体现了坚持了“发展”观点。
    三是要坚持依法征收,致力应收尽收。在组织税收收入中,要始终坚持依法征收,致力应收尽收,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不流失。这就要求:对每征收一笔税要做到“依法”,不该征收的,一分不能征收,坚决杜绝滥征乱罚。同时,坚决避免有税不收、收“人情税”、收“关系税”现象,防止发生国家税款被人为流失现象。要严格对照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把应收的税收足额征收上来,及时入库,真正做到应收尽收,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税收计划任务。
    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征管制度。要确保“依法征税”的实现,在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基础上,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必须要科学、规范,便于操作,便于实施,便于监督,从机制上为提高征管质量,确保纳税人实现的税款缴纳入库提供保证。
    三、必须把落实税收政策与推进征管改革、改善纳税环境相统一,作为在税收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在税务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致力落实好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以不断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着力改善纳税环境以更好地服务纳税人、提高税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做到相统一、相互促进。
    (一)致力落实税收各项政策。一是要制订或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涉税政策。国家或有立法权的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研究、制订、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法律法规、政策,以鼓励某些产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某些行业适应市场变化健康发展,促进和带动经济落后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超常发展步伐,以迎头赶超先进地区,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认真、全面落实税收政策。一方面,要用好、用足、用够目前国家已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维护广大纳税人合法权益,真正为各类经济实体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落实税收政策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效率”、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做到:该兑现的及时兑现;该办理的及时办理,决不拖延,不推诿,不设卡,不搞暗箱操作。通过落实税收政策,为各类纳税企业和自由创业者的发展增强后劲,为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二)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为了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必须要适时对传统的税收征管理念进行转变,对传统的征收方式、征管模式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顺应税收工作发展新趋势,为开创税收工作新局面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一是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对征管机构进行必要调整和精简、压缩,以降征税成本,充分发挥应有效能作用。二是要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设备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在税收征管中的科技含量,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三是要不断改进纳税申报方式,全面推广采用电子申报、网上申报、银行划卡缴税等方式,以更大地方便纳税人,提高征纳双方办税效率。
    (三)着力改善纳税环境。随着税收事业的不断发展,纳税环境更需进一步治理和改善。一是要深入开展行之有效的税收宣传活动,以不断增强全体公民依法纳税意识,提高全社会税收法制观念。二是税务机关要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形式,加大服务力度,规范服务程序,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及时、高效、公正的办税服务。三是要规范和整治税收秩序,依法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要坚持依法查处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纳税人营造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公正竞争、健康发展的税收法治环境。
    四、在税收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素质,为税收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坚持以人为主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干好税收事业同样离不开人。这个“人”在税务战线表现为广大税务干部、职工即 “税务人”。因此,我们要紧紧依靠广大“税务人”,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调动好整体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为干好税收事业、推动税收事业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的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
    一是要抓好对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对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全体税务干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等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新需要、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在抓好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其一,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特别要开展“更新知识、适应发展”方面的培训;其二,要实行全方位教育培训,不留教育培训“盲区”;其三,要注重提高培训效果,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二是强化税务干部廉政建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毫不放松地抓好对干部的廉政建设,并要将此作为一项树好形象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廉政制度及其监督约束机制,从机制上确保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严查违纪违法行为,筑牢干部的拒腐防变的堤坝,时刻敲响“廉政”警钟。
    三是开展以人为主的创建活动。要结合税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以人为主的各项创建活动,引导税务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激发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全系统形成浓厚争先创优的氛围,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赢得社会赞誉,真正让党和政府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广大纳税人满意。
    四是实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税务人”成长、发展环境。在推进“人”的全面进步,不断提升素质和水准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激励机制,是难以达到效果的,难以实现整体干部队伍的素质稳步提高。因此,作为税务部门在抓好“税务人”培训、提高素质的过程中,务必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诸如:出台有关“干部学习激励机制”,“干部竞争职位能级激励机制”等等,以激活人力资源,盘活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人尽其才,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税务人”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宽松的人文发展环境。
    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你越来越熟悉它的时候,就会很快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你就会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你也会遇到和其他作者一样的滞碍。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顺利解决。追求完美是一个原因。
    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你发现所写的不是你开始想写的,写下粗稿,以后再修补。写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渐渐进入状态。如果写不出全部内容,就写纲要,在容易写具体的内容时再补充。如果写不出来,就把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即使你觉得是垃圾。当你写出足够的内容,再编辑它们,转化成有意义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有序的写出来(in order)。你可能要从正文写起,最后在你知道你写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再写简介。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一天只能写上一页。追求完美也可能导致对已经完美的文章无休止的修改润饰。这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把写作当作和人说话就行了。
    写信也是练习的好方法。大多的文章也会因为风格很想给朋友的信件而易读(can be improved)。写日记也是很好的锻炼。这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好处。
    无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内容也是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情况。
    LaTex(附:CTex)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它自己有很多自定义的宏定义。

    关于振聋发聩的问题,通过《“感恩共产党 感恩大中华 问情5.12”为主题的类似诗歌 口号 之类的演讲稿 - -校领导要用的 拜托各位啊……》、《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振聋发聩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振聋发聩(1)

    相关阅读

    • 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振聋发聩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科学发展观: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和科学发展观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