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100篇,(知识讲解+分析点评)满分宝典分享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100篇,(知识讲解+分析点评)满分宝典分享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100篇,(知识讲解+分析点评)满分宝典分享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100篇,(知识讲解+分析点评)满分宝典分享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 关于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 练习题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100篇,(知识讲解+分析点评)满分宝典分享

    《100诗歌鉴赏题解题分析》结合具体试题,逐个分析诗歌考查要点,解题方法

    完整资料后台回复【电子版】即可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的必考试题,想要获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点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时空立足点,就可以为贯通全诗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是解读诗歌的重要 方法 。抒情类诗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有诗人设身代言,即诗人设想自己就是诗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诗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诗人自身的形象。总体看,后一类居多。

    2.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诗人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关注题目,分析题意,同样是贯通全诗的重要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立足点,像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哲理诗等,一般就没有,那就更应该关注题目。

    3.了解诗歌的结构

    “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4.答题应紧扣原诗的内容

    命题者对诗歌鉴赏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择,否则难以说明自身是否读懂了原诗。

    5.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想当然等。我们在平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 总结 答题规律。

    6.熟悉有关意象与意境的知识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而且这两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7.清楚诗人的用典

    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 文化 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8.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解除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9.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程序

    (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仔细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另外,还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

    (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 典故 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感情。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

    B。“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D。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

    【参考答案】

    1.(不能报国杀敌的)悲愤

    2.A。分析:读诗词,需了解词人所用典故的含义,该词中,“觅封候”是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出作者自己报效祖国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并非是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

    看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 "的还看了:

    1.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诗歌的表达方式

    2. 高考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满分答题经典技巧

    3.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

    二、关于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 练习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3分)

    4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3分)

    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1分)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2分)

    答: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反衬。(3分)

    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1分)

    ③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2分)

    4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1分);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1分)

    (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

    答:(1)①初夏的风光(或"初夏的景物");②清和"清新、和暖")。(各1分)

    (2)这首诗的"散"与"不散":就天气情况说,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情况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树、葵花);就自然情况说,有清风,有阳光。(2分)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二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虽然写柳树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风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2分)[评分标准]"散"与"不散"各2分:只概括说明(如答案的首句),未能结合伤口分析,只给1分。

    4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①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②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2分)

    答:①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用典;对比(拟人)。(4分,每空1分)

    ②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在鉴赏时应侧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点具体来谈,不可谈得过于散乱。(2分)

    46、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6分)

    北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E.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从你所认定的第(1)题的答案中任选一项,说说它为什么"不恰当"?

    答:(1)B C(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

    (2)第二句中的"放吏衙",是说免了下属的例行参见(恋北斋而推委公事),故B项不恰当。第三、四两中的"雨后"与"深秋"互文见义,诗人观鸟看蝶是同时(深秋雨后),故C项不恰当。(只就其中一项回答。意思对即可。)

    4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

    前人这样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80字左右)

    答:要点:(1)侧面落笔,以“闲”写忙,兴味尤绕。(2)牵入栀子花,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意象甚美。(3)含蓄不发,摇曳生姿。(6分。要求扣住前人评述的“心思巧词句秀”进行赏析,表达简明通顺。有欠缺酌扣。若另有创见且合理,酌情给分)

    4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__________节的情景。(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1)重阳(2)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4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答:(1)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此小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5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不要。(1分)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2分)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莺啼绿红”也未必能听得见、看得着;而用“千里”二字,诗中所写的景象更加开阔,全诗诗味也更加浓郁。(3分)

    5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桑乾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无端,是没来由,也就是诗人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渡,就是再渡。(2分)(2)这四个字,十分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做客并州,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4分)

    5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5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5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3分)

    答: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3分)

    ⑵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

    5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2)题。(6分)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1)对这首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

    B.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早春图景。

    C.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

    (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

    答:(1)B C(每答对一项1分,共2分)

    (2)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形象的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答出特点2分,分析正确2分,共4分)

    57、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瀑 布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5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59、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田园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6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2)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很多人想知道怎么去解答高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

    一、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 方法 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四、分析语言特色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介绍

    一、特定形象解读类

    所谓形象,在古诗词中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形象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所描写的形象,如《石灰吟》中的“石灰”、《蝉》中的“蝉”等)。解读古诗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也就是要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设问方式】

    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点明了鉴赏对象的,如“--的寓意是什么?”“诗中 -- 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 -- 图景在作者心中的含意是什么”等;另一种是未点明鉴赏对象的,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诗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万能公式】

    特定形象解读=指出形象+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 (注:“点明了鉴赏对象”的题目,省略第一项。)

    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二、诗歌意境鉴赏类

    意境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问及“意境”的诗歌,必然是“景”“情”兼具的诗歌。

    【设问方式】

    这一类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等等。

    【万能公式】

    诗歌意境鉴赏=描绘了什么样的客观形象图景+图景的特点+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公式阐释】

    如果说意境是“面”,那么意象(形象)则是“点”,一个大的“面”是由一个个小的“点”组成,作者对意象(形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鉴赏意境,就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景”充分描摹出来。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做一个简要的 总结 ,常见的写法有:自然清新、恬静美好、清旷冲淡、雄浑壮阔、雄奇伟丽、寂寞冷清、苍凉萧瑟等等。

    3.对上面的总结再进行外延的拓展,从中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

    三、情感主旨提炼类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设问方式】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等。

    【万能公式】

    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公式:

    第一种:情感主旨提炼=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情感主旨提炼=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公式阐释】

    1、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志向”;“这首诗说明了……道理”等。

    2、分析事实的方法: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阐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主旨: ①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 ②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③ 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 ④ 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 ⑤ 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思乡之情;

    ⑥ 抒发个人忧愁、寂寞、苦闷、伤感、恬淡、闲适之情。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六种分类

    ★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总结

    ★ 高中语文赏析古诗的答题技巧及常用术语

    ★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

    ★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与5大套路

    ★ 高中语文赏析句子答题技巧

    ★ 高中语文古文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问题,通过《关于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 练习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