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不可胜数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这两天,杜甫被踩了一万脚和杜甫至暗时刻,逃亡途中,幼子夭折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这两天,杜甫被踩了一万脚
几乎每年,都会有人拿杜甫开涮,今年尤为严重。
这几天,杜甫“有点忙”,已经被踩了一万脚了。
有说杜甫满腹牢骚的;
有说杜甫水平不行的;
还有拿其他诗人当枪,内涵杜甫的。
顺便还有以杜甫最后的去世原因来嘲讽的。
从未想过,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会遭遇如此大的争议,但事实就发生在眼前。
杜甫才名从未被高估如果说中国古代谁最擅长写诗,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李白、杜甫。
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很难让我们在这两个诗坛巨擘中分出高下。
李白的乐府、歌行、绝句震惊了诗坛,杜甫则在律诗上引领潮流。
当然,李白在诗歌中的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光芒要盖过杜甫。
但杜甫在诗中的人文关怀、忧国忧民的情怀,却历久弥香。
李白气挟风雷,诗歌创作是天才的大手笔。
杜甫以史入诗,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者。
那如果从杜甫的诗歌擅长写实,没有意境而言,来怀疑杜甫的创作水平,那请问还有什么比忧国忧民更有意境呢?
以史入诗的创作风格,或许让杜甫的诗歌看起来没有李白那么奇幻的想象力,其语言的华丽也不如小李杜让人深刻。
但世间万物的美是各有不同的。
有一种美是春花秋月,这是很直观的美。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如是也。
有一种美是长河奔流,一泻千里。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也。
有一种美如高山巍峨,如大海澎湃。杜甫“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是也。
况且,作为“诗圣”的杜甫,并不是不能辞藻华丽。
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朝献太清宫赋》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江畔独步寻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
从辞藻角度来质疑杜甫,也很难说得到人们认同。
陆游写给自己儿子的诗里这样说: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初学者往往醉心于辞藻的繁丽,热衷金玉其外。随着不断精进,对美的把握也更上高楼。
如陆游这样的大诗人,尚且将李杜看作是高墙,深恐难以领会。
温庭筠、李商隐这种辞藻高手,在陆游看来甚至都不值得评论。繁丽的辞藻在李杜这种高手面前,是小把戏而已。
杜诗最大的好处是丰富性,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综合博物馆,无论何种美感,都为人一一呈现。
这也是杜诗能够击败所有作者,成为后世注解者最多诗人的原因。论才华,在诗歌领域,一切至高无上的字眼,杜甫都配得上。
杜甫并不是被后人吹起来的李白出道即巅峰,征服了朝野上下。
但杜甫却认为是被后世不断吹捧起来的,在当代并没有多少关注度。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但在同时代的中唐年间,文坛盟主元稹、白居易等人已经纷纷把李杜并称,甚至对杜甫的评价要高于李白。
韩愈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凌暴”,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元稹在为杜甫作的墓志铭当中写到: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元稹的评价得到后世认可的一点,就在于认为杜甫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宋代秦观将杜甫看作是诗歌领域的集大成者:
杜子美之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当其时而已。······于是子美穷高妙之格,极豪迈之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诸子之长,子美亦不能独至于斯也。
也就是说,杜甫最初获得“诗圣”的称号,还不在于忧国忧民,而是就诗歌创作本身而言的。
杜甫对五律的把握,已经到了非常娴熟、运用自如的地步,不但韵律精细,且境界浑然天成又多有变化,有意境壮阔忽而变为凄凉的,也有气象巍峨忽而转为细致婉约的,如《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另外,杜甫是七律诗的第一位大家。七律到了杜甫手中,才真正变得境界广大、感慨至深,无论写物还是抒情,都能摆去束缚,于尺幅之中,含有思飘云物、律惊鬼神的壮观景象,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用“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表达的方式像散文,但格律却很完整。
也正是由于他兼备众长又自铸伟辞,也就为后来诗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白居易、元稹继承了他关心民间疾苦的一面,却受到了杜甫在诗歌中夹叙夹议风格的影响;
韩愈、孟郊、李贺则继承了他奇崛、散文化、炼字的影响,炼字在孟郊手中变成了苦吟诗;
李商隐则继承了杜甫七律诗组织严密而又跳跃性强的特点。
他们都从杜甫那里继承了一枝一节,而开创了新的诗派。
到了宋代,王安石、苏轼都特别推崇杜甫。
当然,杜甫的爱国情操,更为历代士人所推崇。文天祥兵败被俘,有《集杜诗》200首,《序》说:“凡我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杜甫并不是被撑死的这样一位无论才华还是人品都没有太大争议的人,却被污蔑。
还有杜甫和底层百姓共情,也成了原罪。
说到这儿,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替“完颜构”洗白一下?
杜甫确实出身不差,京兆杜氏的名号很响,而他也的确在科举上遭遇不公,和李白一样发过牢骚。
但杜甫和李白一样,并没有“摧眉折腰事权贵”。
他不是没有机会走上官运亨通的康庄大道,当唐肃宗在灵武的时候,杜甫历尽艰辛到了唐肃宗跟前。
唐肃宗看着眼前衣衫褴褛的杜甫,一是可怜,二是感动,授予了杜甫“左拾遗”的官职。
杜甫尽职尽责,当朝廷普遍要问罪宰相房琯的时候,只有他敢于仗义执言。
由于太过于正直,他丝毫不了解唐肃宗只是需要他来撑门面的想法,所以被放逐。
在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歌。
以至于,杜甫“大历五年夏,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这种饿久了,暴饮暴食而死的结局,让人们觉得不够体面。
但杜甫在大历五年冬,尚有《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诗作,
如果杜甫真是撑死在先,那这篇诗作是不是太“聊斋”了。
当然,杜甫穷困潦倒是肯定的,最后在贫困交加中去世也是肯定的。
但杜甫虽然已经过去千年,他的灵魂却穿越千载,一直到现在,并将永远流传下去。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生活虽然能囚禁他的身体,但困不住他的灵魂。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不小心,我又吟诵了杜甫的诗歌。
参考资料:
净悟《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一、杜甫至暗时刻,逃亡途中,幼子夭折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因为母亲的病逝,他被寄居在洛阳的姑妈家。一场瘟疫席卷而来,杜甫和他的表弟都被感染了。杜甫的姑母是一位深具中华传统美德的女性,仅有的草药和食物,姑妈总是先照顾自己的侄儿,然后才是自己的儿子。
在她精心照料之下,侄儿的病渐渐有了转机,恢复了 健康 ,而自己的儿子却一天比一天沉重,并且最终夭折!
这给杜甫的人生开端就暗暗地涂上一层悲剧的色彩;直到他长大之后,才有人告诉他这件事,这也因此成了他心灵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杜甫出生在诗书之家,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七岁学诗,九岁学书,随着身体渐渐康健,他也变得渐渐顽皮起来。
他在《百忧集行》中回忆自己愉快的少年时光,说:
早慧的杜甫在才子如云的洛阳已经显露头角了。洛阳名士崔尚、魏启心等见了杜甫的作品,都为之激赏,称赞他无异于班固、扬雄再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几乎是唐代热血青年的一次成人礼。李白如此,杜甫也是这样。杜甫从20岁到29岁的十年内,做过两次漫游。异乡山水,新奇的事物一些幸福的或者不幸的事情,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经验,丰富了生活。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或许是那时杜甫真实的写照。因为要参加735年在洛阳举行的进士科考,杜甫结束了这次漫游,回到洛阳准备考试。
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率极低,不及百分之一。杜甫投考的那一年,举子三千,只录取了27名!
杜甫榜上无名!
睥睨古今的杜甫并没有把这次落第放在心上,在洛阳他拜访各界名流,结交志趣相投之人,并且积极准备第二次漫游。
公元741年,杜甫回到了洛阳,就在那一年,杜甫结婚了,夫人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
杜甫和他的这位夫人感情深厚,安史之乱后,他们一起流亡,一起受苦,在分离时,为她写了很多牵肠挂肚的诗作。
在洛阳,33岁的杜甫遇到了44岁的李白。杜甫对李白是一见倾心,从此引为毕生牵挂。
杜甫身处洛阳,或许那种勾心斗角的风气让他厌恶,而李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傲视权贵的气质引发杜甫内心深处的叹服。
李白十五学剑,二十行侠,曾亲手杀过好几个人,随后到处漫游,求仙访道。李白崇尚自由,个性张扬,不摧眉折腰,只为一己开心颜。
李白现身长安,便被玄宗李隆基引为座上宾,司马子微称他有“仙风道骨”,贺知章誉他为“谪仙人”。
青年杜甫也是豪气干云,绝不是暮年时一副老病孤愁的形象。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度恢弘,襟怀开阔,“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远大,雄心勃勃!
关键杜甫也有一把子力气!他骑得了烈马,拉得了硬弓。漫游齐赵之时,杜甫曾和好友苏源明纵马骑射打猎。杜甫把马放开,向天空射出一箭,霎时间这只鸟儿便堕落马前。从这里便可看出,杜甫并非仅仅是一个诗人,他还是一个骑胡马、挟长弓、箭不虚发的射手。
因此说,李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或许就是杜甫被生活磨砺掉的那一部分。
在东蒙山,杜甫和李白食则同桌,寝在同榻,两人形影不离,任情谈笑,喝酒聊诗,渡过了一段令杜甫一生难忘的时光,李白也从此成了杜甫一生的牵挂。
无论在长安的书斋,还是在秦州的客舍,亦或是在成都。在长安时,杜甫说李白“白也诗无敌”,在秦州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说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而纵观李白的诗作,只有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时,临别时赠一首诗给杜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杯中酒”,后来似乎忘了这位诗友。
做了三十多年太平皇帝的李隆基终日在深宫里纵情声色,放任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为所欲为,他已经由英明帝王蜕变成了糊涂天子了,整个大唐的天空弥漫着浓浓的乌烟瘴气。
杜甫第二次参加科考,本来他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可是因为李林甫的作梗,他再一次名落孙山。杜甫要养家糊口,维持温饱,只能收起年轻时的傲气,“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拉开了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的序幕。
战事一开,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杜甫夹杂在逃亡的队伍之中,杜甫由于过分的病劳,陷在蓬蒿中不能前进,和他一起逃亡的表侄骑马已经跑出十多里,突然发现不见了杜甫,又回头呼喊寻找。他找着了杜甫,把自己的马让给杜甫骑,自己步行,右手持刀,左手牵缰,这才保护杜甫脱离了险境。
唐玄宗逃离了长安,长安城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达官贵人的官邸有的被焚烧,有的住满了胡人。白天他们上街杀人放火抢东西,晚上在这里胡吃海塞,纵情声色。大街上血流成河,即使婴儿也不能幸免。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或许是叛军横行时长安城真实的写照!
长安是呆不下去了,杜甫的好友兼诗友严武在蜀川担任节度使,他有了一个逃亡的方向。
一路凶险,惊心动魄。“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他蓬头垢面,一个月不洗头那是常有的事情。他到蜀州时,脚上的破草鞋只剩下几根筋了,脚掌磨得血淋淋,幼儿也在流亡途中夭折。
杜甫历尽千辛万苦,在759年岁末,辗转来到成都。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在西效外浣花溪寺里修建了一座暂可安身的草堂。
从此,这座简陋的茅屋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杜甫在草堂里养花种树,躬耕垄亩,品茗会友,吟诗作对,过起了一段惬意悠闲的生活。但是这种清静的生活并没有延续多久。
严武是始终都希望杜甫出来做官的。严武在长安时,就推荐杜甫为京兆功曹,这回两人同时到了成都,严武几乎是强硬地把杜甫召到幕府,让他出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唐代的幕府生活是很严格的,每天天刚亮了便入幕府办公,夜晚才能回来。杜甫这时业已53岁了,满头白发,穿着狭窄的军衣,在幕府里与一些互相猜疑、互相攻击的幕僚周旋,心里充塞了难言的苦涩。
晚年的杜甫疾病缠身,旧疾未除,又添新病,他又患了风痹。他一再写诗给严武,请求解除他幕府中的职务,让他回到草堂去过农人的生活。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严武才答应他的请求。
765年,极力庇护的严武于四月突然去世了。失去依靠的杜甫在成都呆不下去了,他不得有在五月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
这座草堂,杜甫居留不满四月,身后却留下很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后来流传于世的“薛涛笺”就是用浣花溪水制造而成。
公元770年,五十九岁的杜甫在湘江的舟中死去。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置在岳州。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经过很大的努力才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埋葬在祖父杜审言墓旁。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双子 星座 。他的笔下有着史书都鲜有的细节,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兴衰乱离以及大时代下人民的幸福与苦难,尤其是战争之下的苦代。
苦难,让人永远记住了杜甫,但愿这个时代永远都是风和日丽,祥和清爽。
二、《杜甫传》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传》读后感1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
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 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 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 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 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 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 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 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2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泽东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杜甫传》读后感3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题记
红日高垂,云卷云舒,春日草木郁郁葱葱。长安书斋中,摊平宣纸上,一片浓墨连篇,执笔落下的,是杜甫对挚友李白的殷切思念。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人们总喜欢对比,尤其是生在同一时代的名人。若说李白与杜甫在同一时代却又有点不妥,因为前者在盛唐肆意,而后者的人生却在晚唐才缓缓展开。可是虽说时代不甚相同,但天才间的惺惺相惜却也让他们成为了挚友。而他们的对比,也由此开始。
李白生于盛唐,他写的诗,浪漫奔放,受到当时的游侠和求仙风气的强烈影响,游侠和求仙不仅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他诗歌的一个鲜明特色。
可杜甫却是完全不同的,在他的一生中,极少有这种生活,唯一涉及到的,还是他与李白携同云游的日子里,他写的诗,大都沉郁顿挫,带有深深的悲慨色彩。
若是李白的人生让人啧啧称奇,而对杜甫的人生则只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杜甫的人生可以说是悲惨的,落第,被贬,流亡,战乱,家散,国破……最终也逃离不过一个贫困潦倒,郁郁病终的结局。
744年,杜甫初遇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这不仅是杜甫对商贾勾心斗角生活的厌烦,还是接触李白时油然而生的感触。天才们的相遇总让人觉得相见恨晚,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却能一同游历,谈笑风生。
最后二人分手后,却再也没有相见了,“石门上的金樽也没有‘再开’”。李白在分别后又陆陆续续结识了许多好友,他的诗中也再没有他了,而杜甫却愈加思念对方从而留下许多名句,直至李白离世。从这,也可以看出两人的不同。
李白像是雄鹰,向往无际的蓝天,不会为了某事或某人牵绊太多,他喜爱漫游,喜爱新事物,所以他是浪漫的,极具个人主义色彩;而杜甫却在这方面显得更一往情深些,他喜欢怀念美好的往日,因此也对现实认识得愈加透彻,所以对黑暗十分敏感,显得更为忧时忧民,悲天悯人。
这样的杜甫也不由得让人感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这样一个战火飘零的年代,它既毁灭了杜甫,可又成就了杜甫。它毁灭了杜甫沉稳安定的生活,毁灭了杜甫温馨美好的家庭,可古人有云“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这样流离漂泊的生活才让杜甫留下了无数佳作。
杜甫和李白的人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比起李白,杜甫的一生就像是繁华落尽,枯叶化蝶的凄凉。与李白的会合,对于他来说,是段不可多得的友情,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宝贵的财富。
《杜甫传》读后感4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5
杜甫是大家都知道的大诗人,都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同样杜甫也是一个特别传奇的人物。
其实对于历史上的帝王,都有正史记载,而文学家记载的相当少,但是他们留下的作品已经足以证明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我今天看了冯至的《杜甫传》通过部作品我重新认识了杜甫。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诗人里面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多么黑暗的通知下,那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它们的光芒;杜甫出生在一个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十三代孙。
杜甫年轻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自高自大,夸张甚于实质。当时就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傲慢的言行。他自己常说,他的文章超过屈原、宋玉、他的书法胜过王羲之。在政治上自比稷契,想致君尧舜,在文学上把屈原贾谊、曹植、刘祯都不看在眼里。从这里我能看出来一个放荡不羁,心高气傲的`年轻人的张狂。这一点和李白也非常像,李白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杜甫也有“会当云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杜甫早年成长在唐朝发达的“开元盛世”。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母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杜甫小时候经常生病,由于身体不好活下来也算是一个奇迹。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开始学书法,他不断地作诗、写字、学习。杜甫出生的地方在洛阳附近,杜甫身受洛阳文化的熏陶,在他常常上树折取梨枣的年龄,已经由于他的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脚了。
年轻的杜甫喜欢出门远行,他喜欢结交好友,欣赏祖国的好山好水。杜甫漫游了十年,经历了不少秀丽和雄伟的山川,认识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后来“安史之乱”他看到民不聊生,官吏欺负百姓。这一段时间他改变了自己的风格,他开始关心平民百姓。于是他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杜甫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的诗句豪迈洒脱。尽管他一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他慢慢变得成熟。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不得不说杜甫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我们要做一个内心豁达的人。
《杜甫传》读后感6
《杜甫传》,显而易见,记述的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生平。“杜甫”这一名字,如雷贯耳,我们都不陌生。想必大家从小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在冯至先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独立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一个虽然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人诵读和传承。而这一巨大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纵身一跃汩罗江,让后人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身影。杜甫也相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力,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文,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学多才的大文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在这黑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一个后来的杜甫。逐渐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中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的杜甫已经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为了后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汉》中说自己是“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里,杜甫当是身陷泥淖却心系苍生的伟人形象。
《杜甫传》读后感7
他是杜甫,大笔一挥,满纸都是岁月的伤痕。
——题记
人生于他,竟只如一场秋凉。
他伴着开元盛世诞生,正是因为经历过繁华,才会在落寞时叹息。在人们心中,他一直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的夙愿,从来不是独善其身,他想要的,他向往的,第一盖世才华,辅弼天下,赈济苍生。
为此,他苦苦寻觅,却无奈落得萧索。
只是,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大唐的故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平稳。
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以梦为马,那杜甫就必定是以笔为刀。越是到后来,他看得越清晰,社会的动荡,时局的动荡,朝廷的昏暗,百姓的疾苦,都曾在他的笔下出现。只可惜,他一介布衣,自是人微言轻,下笔再用力,也挽救不了一个时代的暗淡。
就像,孤灯一盏,照不亮万张乾坤。
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诗中之词再犀利,也阻挡不了奸佞小人在庙堂之中翻云覆日。
那份赤诚之心,终究没能被那个王朝真诚安放。
为了走入庙堂,他投诗干谒,却只落得个“野无遗贤”。
奸佞之词,还真是讽刺。
长安,繁华是别人的,喧嚷是别人的,欢颜是别人的,他像个局外人,望着宫阙楼台,默然叹息。
那段日子,杜甫在命运的轮盘上,彷徨无措。
长安月冷,一纸凉薄。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在逃亡过程中不幸与家人走散,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忘为国效力。
只可惜,统治者从盛世的梦中惊醒时,却至万千苍生于不顾。车辕乱撞,那是他们逃跑时的不堪。
至德二年,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
正是那年,杜甫走进了宦海,可是,身为官员的他,做不到左右逢源,学不会虚与委蛇。他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杜甫很难在这个刀光剑影,尸横遍野的地方立足。
等待他的,是不久后的贬官。
正是应了那句话——乱世之中,人如秋草。
杜甫历尽了萧瑟飘零,却依旧不知何处落脚。
生活这盘棋,并非我们落子。
五十九年的岁月,杜甫过得足够厚重,虽不艳丽,却足以惊艳世人。
他是杜甫,记挂苍生,已被苍生记挂。
他是杜甫,千年岁月,他的名字与故事不曾被磨灭。
大唐盛世,那个跳出来冷眼旁观的人,叫做杜甫,
三、杜甫是怎么死的
杜甫之死: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扩展资料: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参考资料:
关于不可胜数的问题,通过《《杜甫传》读后感》、《杜甫是怎么死的》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不可胜数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