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李尔王简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荐读|莎翁经典《李尔王》的深刻内涵和现世价值和读《李尔王》有感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荐读|莎翁经典《李尔王》的深刻内涵和现世价值
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由莎士比亚创作于1605年,是一部由英国的古老传说改编而成的不朽名作。《李尔王》的伟大之处在于历经四百多年后,就算抛开创作背景,它仍旧具有独特的现世价值。尽管几百年来,有诸多学者对该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但本文也将以新的角度来诠释这部经典名作。
这部经典讲述了李尔王在垂暮之年通过三个女儿表达对自己爱的程度来分配自己的国土,狼子野心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对父亲献媚求恩以得国土,小女儿表达了自己真实而理性的情感却被他抛弃,远嫁法国。忠臣肯特的拼死进谏却换来了被流放的下场,由此开启了这场悲剧。
两个女儿掌握实权后开始对李尔王恶言相对,百般刁难。当李尔王意识到自己的艰难处境时,他开始在女儿们面前变得低声下气,却换来了她们的得寸进尺,步步相逼。他的内心节节溃败,走投无路之际冲进了暴雨侵袭的荒原中呼天抢地,高高在上的君王沦为世人眼中的疯子。
小女儿从法国回来为李尔王兴师讨伐,却不料在两位姐姐和奸臣埃德蒙的逮捕下惨死监狱之中。李尔王因小女儿的死悲伤过度,也死于牢狱之中。大女儿和二女儿则因为争夺埃德蒙的爱而手足相残,一起痛苦死去。
01
人生无常,谁都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就算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一旦失去了权力、地位和财富,也就失去了活得自由的资本。李尔王从未是他自己,他不过是一副被奉为国王的躯体。国王的附加是权力、地位和财富,人们所谄媚、奉承、逢迎的不过是他的这些附加而已。李尔王并不知道,就算国王改换一副皮囊,对他人而言也是没有变化的。
高高在上的地位、他人的谄媚逢迎让他迷失自我,造就了他自大又不可一世的性格。就算他清楚地明白两个女儿在对自己曲意逢迎,他还是以为就算放弃了自己立身的根本,依旧能够享受到国王的待遇。李尔王的悲剧正在于他迷迷糊糊地过了一辈子,垂暮之年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慢慢看透了自己,临死前一刻才真正了悟人生,抱憾而终。
当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他就会像皮影戏里的小人一样被世俗的环境、他人的言语、内在的欲望牵动思想和行动,这种人最容易被利用、被欺骗、被煽动、被诱惑。
02
“不知感恩的儿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莎士比亚惯用具有娱乐色彩的悲剧来影射现实,其实在每个时代都不乏存在着李尔王的缩影。李尔王认为自己给了女儿国土,她们就会为此感恩戴德,让他安享晚年。可最后,他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正如现实中有些父母为子女倾其所有,以为儿女会为此尽孝,可到头来不过变成了自己的一厢情愿。
故事的杜撰是非黑即白,且有逻辑的,而现实中的有些事却更为复杂和曲折,难辨是非。往往事件中牵涉的利益有多大,斗争就会有多残忍。人皆利己,是由人的基因所决定。不要盲目相信他人,切莫依附他人,坚守好自己的立身之本,方能活得自由。
不管是庞然大物还是无名小卒,最后都会成为耄耋老人。对于年老的人,年轻人应该多一份的理解和关爱,因为那是年轻人的未来。若是老人因为年老就被遗忘,过不上幸福的晚年生活,那年轻人的未来又在何方。
03
“我爱您只是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小女儿的孝心真实、理性,却不被李尔王所接受。最后也是因为要拯救李尔王,善良的她惨死在监狱之中。
恶人得到报应让我们拍手称快,好人的殒没让我们痛心不已。剧本中那些恶的,善的,丑的,美的,最后都毁于一旦。这样的悲剧于世人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不要放过罪恶,更要懂得去保护善良和美好。
人性是灰色的,唯有不断进步的文明才能感化多数人内心的那只野兽。科学使我们懂得真,艺术使我们懂得美,文学使我们懂得善。只有随着人们思想水平的不断提升,真相能够获得接受,善良能够得到保护,罪恶能够得到惩治。惟其如此,我们才得以生存在一个更加安全和谐,有希望,有未来的社会环境中。
一、读《李尔王》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李尔王》有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李尔王》有感1
《李尔王》称得上是莎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充分展现了人性中难以回避的丑陋,无以复加的残酷以及难以逃脱的悲哀;与此同时该剧也充分体现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善良,不求回报的奉献,不离不弃的真诚以及感人至深的牺牲。整部剧充满着对王权、对社会、对正义、对人性、对自然、乃至对神的拷问及深思。本文以过往李尔为核心,以该剧中五个与李尔相关的重大场景为划分标准,细致考察李尔在整部剧中的转变以及其所受到的教育。
作为国王的李尔是专横的独x者,这主要体现在其为小女儿考狄利娅抉择夫婿中。在考狄利娅触犯国王李尔之前,其是十分受疼爱的,李尔要分给她“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而且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也能感受到这种偏爱,“他一向都是最爱我们妹妹的”。但当考狄利娅并没有按李尔的意图诉说对其的爱时,李尔不但剥夺了考狄利娅的土地,更是向她的两个追求者极力贬低考狄利娅。他直接劝勃艮第公爵“放弃他吧”,劝法兰西王“您还是丢开了这一个为天地所不容的x人,另外去找寻佳偶吧”。即使在法兰西王执意选择考狄利娅后,李尔仍不忘诅咒他们,“你们不要想得到我的祝福”,致使法兰西王“盛怒而去”。国王李尔对女儿婚姻随意专断,反复无常;将心爱的女儿转瞬间称为x人,其极致的专横可见一斑。
国王李尔不仅是专横的,更是愚昧的,极易受到蒙蔽的。他面对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奉承,显得极其受用,认为其所说的就是她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没有一点怀疑的倾向,而面对考狄利娅的无话可说则擅意决断,根本不考虑考狄利娅所说是否是真实情况。而其在面对肯特为考狄利娅求情的死谏时,李尔根本不加思考,只是仗着君主的权威一昧地欲使肯特屈从,“闭住你的嘴巴”,最后剥夺了其官职并将其驱逐出境。
由此可见,国王李尔是一个专横、愚昧、易受人愚弄的宫廷王,他生活在由王权所构筑的自我世界中,王权将其完全封闭,令其行为、言语等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他看不到真实的世界,看不到社会的真相和真正的人性。讽刺的是,其悲剧恰恰起源于他基于王权的任意妄为,因为这使其失去了自我世界的根基——王权(分割国土事件),这迫使其自我世界崩塌,也迫使其开始认知真实的世界,而他也正是在悲剧的逐步进展中,逐渐受到教育,摆脱专横、愚昧乃至深入其血脉的宫廷王性。
读《李尔王》有感2
在暴风雨中李尔命令风、瀑布、电火(象征着风、水、火三大元素)来摧毁这个世界,进行末日审判。这场暴风雨不仅是外在的、现实的,更是李尔内心狂暴的暴风雨的体现。李尔的命令、行为看似是要毁灭这外在的世界,其实是要毁灭自己内心中固有的自我世界。而李尔之所以不命令地元素,是因为象征着地元素的土地早已经丧失,他构成自我世界的四大元素早已缺乏了其一。
从李尔的语言中可见其转变,他开始承认自己不再具有命令自然的能力(在罗马神话中国王是有掌控气候的能力),他是自然的奴隶,但他仍然要反抗自然,因为自然在滥用它的威力;他开始关心正义与邪恶,祈祷神灵发现逍遥法外的罪人、杀人的凶手、伪誓欺人的骗子、道貌岸然的逆伦禽兽;他开始反思自我,虽然其自我评价(并没有犯多大的罪、却受了很大的冤屈)有失公允;他认识到了自己困穷无告,开始珍惜身边微贱的东西。这些都是国王李尔所绝不可能思考的,这些都表明那个将李尔封闭起来的自我世界已经近于完全坍塌,李尔已经能感到真正的自然以及存在于社会中的运行规律以及人性中的高贵与丑恶。
最后来分析对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审判。我们看到李尔在疯狂中又恢复了盛怒,坚决要审判二女。李尔所陷入的深刻的自我矛盾与斗争是因为二女而起。虽然这种痛苦使得李尔走出了自我世界,开始感受并看清真实的世界,但正是因为李尔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他就愈发感到并了解了二女的残忍,因为她们剥夺他的并不仅仅是王权、国王的尊严、王性,而且意图剥夺的是他作为人的尊严。她们虽然打着教育李尔的旗号,但实质做的却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直接违背了自然的原则。将父亲放逐在狂暴的暴风雨中,这无论如何都是逆天违性的,她们的狠毒,人性中的丑恶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用教育来掩盖的.,理应受到审判。
在审判过程中,李尔在疯狂中反而透着一股清醒和理智,他要走请爱德伽做审判官,傻子做执法的同僚。这二者是《李尔王》全剧中在疯狂中看清自然、社会、人性的人物,并用他们看似疯狂的语言提点李尔。李尔指控高纳里尔的罪名是踢他的父王,而不是违背国王的命令。李尔的控诉更多地是偏向自然的关系、父女伦常的违背,而不是政治的,有关王权的。而他要剖开里根的身体也是为了要看看“究竟是什么天然的原因,她们的心才会变得这样硬”。李尔已经摆脱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价值评判体系(由此又可证明他的自我世界已完全坍塌),转而去寻找自然的原则,去探寻人性的根本。
读《李尔王》有感3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一部,不过也确实名副其实,读来使人神伤。
李尔王是声名显赫的大不列颠国王,生有三个女儿,于是他决定将国土分赐给她们,以爱为考验。李尔王被大女儿二女儿的甜言蜜语迷惑,而三女儿虽实话实说却被逐出本国,有肯特来阻止,却无果,幸法兰西国王将其娶为妻,方止。然而葛罗斯特也遇到了小儿子迫害大儿子的事,他也被蒙在鼓里。之后发生的事才让李尔王认清两个白眼狼女儿的真面目——她们不赡养李尔王,对李尔王破口大骂,欲削减李尔王少得微不足道的卫兵。他疯了,身边只剩下小丑、肯特、葛罗斯特与埃德加,(其实是那个被害的大儿子,乔装扮成乞丐)最后,小女儿让医生治好父亲,并班师攻打大不列颠。话说那两个歹毒的女儿,为了争抢埃德蒙,两败俱伤,双双损命。当大不列颠快回归了,小女儿于牢中被害,李尔王也随之死去,跟随李尔王的肯特也忧郁而亡。
书中的李尔王虽有些糊涂,但也是人之常情,而且他知错回头。而两个女儿则无情无义,手足相残,唯利是图,忘恩负义。小女儿却十分孝敬,有情有义,令人称赞。其他忠臣以肯特为代表,都使我分外感动。此书最后的结局十分悲惨,孝魂忠魂俱去了,令人心伤。
此书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人不能自私自利,需得忠孝两全,大气大度也不可或缺,如果犯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矣。有情有义才会有人称赞,忘恩负义与禽兽无异……
《李尔王》写得实在太棒了!希望你们也去多多欣赏这样的佳作。《李尔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读《李尔王》有感4
寒假里我读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其中之一——《李尔王》。我认为它是四大悲剧中最出色的一部,其中对人物对白的描写十分细腻且发人深省,读过之后令人流连忘返、深受启发。
李尔——整部故事的主角,只爱听大女儿与二女儿虚假的奉承却听不惯小女儿平淡质朴却饱含真情的话语,一气之下赶走了小女儿,将自己所有的国土分给了这两个女儿,从而一步步促成了这场悲剧的发展。
小女儿考狄利娅虽然由于笨拙的言词失去了李尔的欢心,却因为她的诚实、直率赢得了法兰西国王的青睐,获得了自己应得的幸福。年迈的李尔王只保留了自己国王的名号、带着自己的100个侍卫准备到两个女儿家安度晚年,却不料获得土地与权力的两个女儿对他态度冷淡、撤掉他的侍卫并且最终将他赶出了家门。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曾经威风凛凛的国王被这样子当作垃圾扔掉、践踏尊严,李尔在暴风雨中的怒吼真是令人揪心!好在李尔的身边还有肯特这位忠臣,虽然先前因为自己的直言惹得国王生气而被放逐,但是他没有就此离开国王,而是乔装打扮,一直默默陪在国王身边,在漫漫长路中为他指点迷津。
故事中的另一位主角爱德蒙,与爱德伽同为葛罗斯特的儿子,但因为是私生子,常常受到人们对他的歧视与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严重的创伤,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奸诈和诡计。他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与更多的财产,不惜一切代价陷害自己的兄弟,并用花言巧语骗了一直认为他是孝子的父亲,并最终让自己的父亲失去了双眼。葛罗斯特虽然失去了双眼,但却因此看透了人心,而且找回了自己忠实孝顺的儿子爱德伽。
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现实生活的例子太多,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判断虚假和真实的那双眼睛,才能够不被甜言蜜语所迷惑。我们只有拥有理智,才能够看清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读《李尔王》有感5
究竟是怎样的父亲,才会依仗儿女们的只字片语,来判定他们对自己的爱?我总想,这样的父亲,定是在生活中也没有深入了解和信任过孩子的。人愈没有什么,愈要争取什么,愈想炫耀什么。书中李尔便是这样一位父亲,他身居高位,荣耀和金钱早不足以满足他的内心,独独欠缺一份承诺永恒的至爱,渴求并炫耀爱,是李尔的虚荣。
于是他向女儿们发问了,花言巧语迷惑了李尔,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最动人的语言、华丽的表面,就是真正爱的体现!然而,这表面的爱,也不过是满足了一时的虚荣,蒙蔽了窥察真爱的双眼。以至于当小女儿考狄利亚说出:“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时,李尔勃然大怒,将平日最疼爱的小女儿赶出家门。
讽刺的是,大张旗鼓喊出爱的姐妹俩将李尔逼到暴风雨的荒原,只有在无所顾忌的惶惑中诅咒呼啸,被他遗弃仇视的小女儿反倒用生命揭露弥天大谎,换回父亲的信任。“有人不会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可并不是无情无义!”尽管意识到这一点,但心爱的女儿却再也不会回来。支撑在李尔精神和心灵的柱子袭然倒塌,疯癫也成为李尔无可逃脱的宿命。
同样地,葛罗斯特伯爵也是一位深爱儿子的老父亲,但由于轻易听信了小儿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长子爱德加,促使了悲剧的发生。而继承爵位的庶子爱德蒙不过是个信仰自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损人利己之徒。背叛父亲、加害兄弟、勾结恶势力,虚伪一旦被戳破,必将以死为代价。
李尔也好,葛罗斯特也罢,他们明明爱自己的孩子,却也沦为悲剧的受害者,这是为什么呢?倘若李尔再冷静一些,放下虚荣,细想跟女儿们相处的一幕幕,或许他能认识到小女儿才是真正爱他的人;倘若葛罗斯特再耐心一些,与长子悉心详谈,给他一些解释的机会,而非一味试探,或许他就能发现,真正的始作俑者竟是他视为忠心耿耿的小儿子;再倘若考狄利亚和爱德加足够了解父亲的脾性,及时向父亲说出原委表达爱,或许悲剧也不至于发生。
人性不可以试,更不可以猜。想以真心猜测真心,以爱试爱,结局不是误解,就是让你失望。唯有信任爱、了解爱、懂得爱,才能看清欺骗,从一个眼神中读出歉意,从一个拥抱中感受不舍,并懂得沉默之中的欲言又止,知道对方的真正需要所在。也就不会靠只字片语判断爱,因为盲风晦雨之中,唯有信仰爱,才能看见真情。
二、生命的选择——读《李尔王》有感
生命的选择——读《李尔王》有感当把死亡纳入到选择体系中,我们才能去比较生和死。生命本就包含生存和死亡,但我们总想把死亡割弃掉,祈求永生。可悲的是我们想法设法的避免死亡,却又永远逃离不开。那不如正视死亡,这并非在倡导死亡,而是让我们思考对待生命的方式。莎翁的经典悲剧《李尔王》正是对死亡这一命题的探讨。
如果事先了解英国的历史,你绝对会惊讶,莎翁怎么这么敢写!当时的统治者詹姆斯一世想要统一英格兰与苏格兰,在这个大背景下,《李尔王》一开始就写道:“告诉你们吧,我已经把我的国土划成三部”。这是对时代的直接反叛,一下子就为李尔王的人物性格定下了基调——自负。他不是一个对权力贪恋的普通君王,绝对的自负与骄傲才敢让他把土地分给女儿们。这一决定为他后面所经历的种种悲剧埋下了祸根。
存在主义有一个概念是“边缘情境”:指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即由于某种严重的变故,如亲人死亡、身患绝症、面临生死关头、家庭破裂等,个体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对话关系出现断裂。个人置身于日常生存秩序之外的状态,价值尺度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李尔王》十分符合这个概念:两个女儿的背叛、身处荒野居无定所、小女儿被绞死等。他不止遭受了外在生活的悲惨,更面临着价值尺度的摧毁:“最卑贱的乞丐,也有他的不值钱的身外之物;人生除了天然的需要以外,要是没有其他的享受,那和畜类的生活有什么分别。”
携带一百个侍从是李尔王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现在要他改变,不,李尔王无法接受。因为这绝非放弃一百个侍从那么简单,而是对他生活原则最根本的否定,所以他发疯、愤怒、抓狂。一个自负的人绝不容许自己的原则被别人更改,如果要更改,也必须由他自己来定义。对他来说不能携带侍从,那就什么都不要:“我宁愿什么屋子也不要住,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和无情的大自然抗争,和豺狼鸱鸮做伴侣,忍受一切饥寒的痛苦!” 他是一个很极端的人物,一旦不能按照理想方式生活,就破罐子破摔,选择最糟糕的生活。正是因为他这种性格,才使得他成为莎翁戏剧中前后反差最大的一个角色之一。这样一位暴烈、易怒、自大和骄傲的君王,之后却变得仁爱与明亮。若非经历种种苦难,体悟民生疾苦,我们是无法相信他在后期的转变。
莎翁设计李尔王死亡的结局不同于其他人物,没有利剑刺伤他,也没有用毒药灌进喉咙,而是抱着最心爱的女儿,自己选择死去。他抱着心爱的小女儿死去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惋惜,不会去想:如果他继续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会长叹一口气:“呼,李尔王完满了。”因为他已经不需要活着了,活着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死亡才是对他的一种解脱。
活着是意味在人世间要去发现,去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李尔王已经发现了。人们所期待的世间权力的最高点他拥有过,处于黑暗与风暴之中最底层的苦难他也遭受过。他的精神经过价值重构与建造,他领悟了什么是爱,幸福与苦痛真正的汇聚在他身上。他内心归于平静的时候,也正是他向世界告别的时候。李尔王无论是之前做君王时挥霍肆意,还是之后穷苦时衣衫褴褛,甚至最后选择死亡,他都是喜欢和享受的。因为一切皆有他自己定义,即便是悲剧,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一生是圆满的。
路遥在谈《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说道:“生命从苦难中开始,人生下来就是要受苦难。” 近期很多新闻媒体报道自杀案件,全部都是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选择结束生命。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苦痛相比于李尔王怎样,或许不同的个体苦痛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但他们对待生命的方式是我们大多数人万万不敢也不会更不肯选择的。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是不同的,但我们注定都会遭受苦难。面对所遭受的苦难,是学会饱受苦难的能力还是结束生命,是不同的人生选择。但正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像李尔王那样遭遇人生全部的破坏与毁灭,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饱受苦难的能力。李尔王选择死亡是超脱人生,他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而那些在绝望和压抑中自杀的人恐怕才是现实的惨烈的悲哀。
此外,还想简要谈一谈关于《李尔王》翻译的问题。以《李尔王》最后的几句台词为例。
在初读《李尔王》时,我选择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朱生豪的译本。
朱生豪: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他们的生命,你却没有一丝呼吸?你永远回不来的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
之后我又翻阅了译文出版社孙大雨和方平的两个译本。
孙大雨: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老鼠要有命,你却没有一丝气息?你不会回来了,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决不会!
方平: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生命;偏是你,没有一丝气息?你一去再也不回来了!——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回来了!
为什么要比较译本呢?因为在读这三个译本的时候,我完全是不同的心境。同样一部作品,因为翻译的差别,理解全都变化,不得不让人思考,究竟哪一种才是莎翁的本意。
莎翁原文是:“Why should a dog, a horse, a rat, have life and thou no breath at all. Thou'lt come no more.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
李尔王最后说出这几句话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呢?悲痛必然是有的,那还夹杂了什么呢?在孙大雨的译本中,我读出了抱怨怒吼。李尔王已经遭受了那么多,不再暴戾自大,已经悔悟了,好不容易和小女儿团聚,为什么又要再失去她!李尔王遭受不住了,他又再次疯狂“一直老鼠要有命”一个“要”字,埋怨感特别强烈,仿佛再说:“他们有生命有什么用呢?还不如给我亲爱的女儿!” 我能理解一个父亲失去女儿后的痛苦,能理解他把愤怒悲伤情绪迁移到其他事物身上,但我不能理解,也无法相信李尔王会这么想。后面连续几个“决不会”是李尔王承认了现实表达出:“你决不会再回来。”的意思,还是李尔王不相信现实,否定他的想法,像疯了一样的喊出“我决不会相信你不会再回来了。” 因为这两种情绪,从“决不会”中我都感受到,但是李尔王最后内心会这么激动,翻涌,动荡,疯癫吗?很难判断。
那是无奈吗?在方平的译本中,我感到了一丝李尔王作为一个父亲,一位没落君主的无奈。他感叹动物的生命,可是自己的女儿却没有生命了,他无能为力。“偏是你” 仿佛在说:“我多希望不是你,究竟为什么?怎么会是你呢?我没有办法保护任何人,我只希望人们不再受伤害,可我亲爱的女儿却惨遭杀害。” 当初李尔王拥有一切,没能爱她。之后李尔王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有她,最后连她也没有了。。。。。。方平将“never”译成了“永远不”,承接前文的无奈,将这种失落深深延续了下去。李尔王已经不会再期待王位了,也不会再要求一百个奴仆,更不会奢望小女儿原谅她,只希望她活着。
那朱生豪的译本呢?很奇怪,我前两遍读完之后是平淡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没有感觉反而使我感到惊讶,因为李尔王在说完那几句话之后就死了,我怎么会没有一点感觉。我反复读了几遍后,眼眶就红了。脑海里的画面就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瘫坐在地上,用全部的力气对世界告别。我在他的表情里看不出抱怨,忧郁,无奈,反而有一丝幸福融在悲痛里。他似乎在说:“我造成了女儿的不幸,虽然我也曾遭遇过痛苦,但此刻我是幸福的,女儿躺在我的怀中,我也该离去了。”
由于缺乏翻译功底,我们很多时候不能直接阅读原文,感悟原文,因此译本的选择十分重要。我不能说朱生豪的译本是最好的,但确是我目前为止读到的最能引发我共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前面提及死亡对李尔王来说是一种解脱的原因。
李尔王这个君王被莎翁塑造的十分具有魅力,译者对李尔王的解读各有风味,读者的接受自然也是不同的。如何走进作者,作品和人物?这个问题在读《李尔王》之前,我自认思考良久,现在却觉得远远不够。如何对待生命呢?也许永远不会像李尔王一般通透的面对生存和死亡,也许还是会恐惧害怕闭口不谈死亡,但却多了几分找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动力!
三、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篇一、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一部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少见到的悲剧,毕竟我认为亲情是最温暖的也是最牢固的,它有着血缘的联系,以及许多年的感情基础。可是戏剧的背景一个充满谋求权力和财富的宫廷之中,在这里,人们被财富与权力迷昏了头,于是发生了父女手足相残的悲剧。
李尔王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唯一真心待他而且毫不虚伪的小女儿,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是自食其果,亦是必然的。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争先恐后向他奉承的之人之中,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他说煤球是白的就没人敢说煤球是黑的。日复一日,奉承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便使他极爱面子,以至于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正当两个女儿都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小女儿没有向他奉承与夸赞,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他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造就了这个悲剧。
而李尔王的大女儿 和二女儿就是典型的宫廷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女子的温柔,贤惠,孝顺,她们狠毒、不忠、不孝、无知,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欢的浪人毁灭自己的家,甚至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在不断地利用她们。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没有找回心中的亲情。
在中国的古代宫廷中为了权力而父子、兄弟相残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李尔王的悲剧就在于人性因权力的的堕落。就算在这二十一世纪,家庭因遗产,房子,赡养父母而搞的家庭破碎的例子也是很多,每每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禁会想,为了钱而否定了了父母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手足的情谊…。值得吗?也许我还没有步入社会,不知道挣钱的辛苦,但是我知道的是,赚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更快乐,而没有亲人的关爱的生活是不会开心的。
最后一句更是全文的经典:世人啊,擦亮你们的眼睛吧,含毒的针刺往往隐藏在美丽的花束之中。
篇二、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而我也于这个寒假期间,看了看这本书。此书讲述的是一个国王自食恶果的故事。
读完本书,我觉得书中的那个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李尔王”实在是可悲。他好像不懂得人情世故一样,分不清好与坏,仅仅凭着两个大点儿女儿平常多说的那些奉承、好听的话。就将自己的江山和权利分给了她们。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以至于被两个大女儿所抛弃,最后还连累了小女儿,自己则在悲痛疯癫中死去。
可以说,悲剧的发生是由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一手造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他不仅害了自己,而且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看来他是遭到了天遣,可谓是自食其果。当然,那两个坏女儿的做法也是让人没法容忍的`。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的父王面前一个劲儿的夸耀、吹嘘,好来骗取父亲对自己的欢心,从而为自己将来那背信弃义的理想打好基础。然而,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往往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她不怕和他顶撞,也因此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这位被蒙着双眼的可悲国王就把对自己唯一忠心的小女儿赶出了家门。而没有了绊脚石的两位大女儿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李尔王分给她们盼望已久的家产。之后,她们便抛弃了原先深爱着她们的老国王。当然,恶人有恶报,我可以说,她们的一生是最不完美的,她们没有得到别人真诚的爱。有的,仅仅是和她们当初同样目的一个男人无尽的摆弄。她们不光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同样的,那个害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和父亲的私生子爱特门,到头来也是一无所有。他同那两个可悲又可恨的女人一样,为了金钱和权力,抛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当时那黑暗的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故事虽是发生在遥远的古国,可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无论是谁都会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听夸赞的话。这就是人生,但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篇三、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
自从学过威尼斯商人以后,我就开始喜欢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觉得他的语言是很风趣的,即使是在被翻译成中文以后。虽然读起来可能在某些地方会觉得有些可笑、有些夸张,但那却是在影射我们的生活,这其实最真实的。
再来说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
“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
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当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工于心计的人么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情感而去统领这个世界的话,那一定是冰冷黑暗的。
武断却不是傻瓜的李尔王
书的前一部分,写考狄利亚是三姐妹中最爱李尔的,却因为她没有虚假而华丽的词藻而遭到父亲的摒弃。我很气愤,觉得李尔终究会遭到报应的。果然,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有一点点解气的同时,我却开始并不憎恶李尔了。因为当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开始意识到考狄利亚的真挚和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卑劣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他心灵的柔软,尤其在他决定与考狄利亚同死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至少他是渴望爱的,至少在临死之前他回归了最纯真的人性*。
与李尔对比他的两个大女儿,就卑劣的多了。
虽然同样是难逃命运的惩罚,但她们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她们的人生里没有亲情,也没有爱情,只有相互利用、相互伤害,去追求自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利益。我想这样的人是白走一遭的。
当然书中还有一群从始至终都象征着正义与美好的人们,这就包皮括世界上最善良的人——考狄利亚
对于考狄利亚,我只能用完美来形容了,不知道是因为她真的没有缺点,还是李尔王中丑陋的人太多了。但相比昏庸的父亲,狠毒而虚伪的两个姐姐,考狄利亚是善良、诚实、懂得真爱、盛气凌人的。虽然她的戏份很少,但一定是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她是因为善良而拥有气质的,这样的气质是容不得半点虚伪的。好人该有好报,我本以为她可以高贵地生活在法兰西国王身边,但很遗憾,这样一个女孩最终还是因为为父亲打抱不平而被害死了,难道善良也有错吗?也许这是悲剧中注定的吧——把美好的毁灭掉。
我想,李尔王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不能接受的,但也许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只是我还没有看到过它的黑暗。我不知道当自己走出校园以后会面对着怎样的世界,我都希望远离谄媚和虚伪,坚守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纯真,不去做因为欲|望而失去理智的“傻瓜”。或许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做到这很难,但不经历谁又知道善于恶,伪与善的标准呢?
向真诚的考狄利亚致敬!
关于李尔王简介的问题,通过《生命的选择——读《李尔王》有感》、《莎士比亚《李尔王》读后感》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李尔王简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