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德不孤必有邻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德不孤必有邻到底是什么意思?和德不孤,必有邻什么意思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德不孤必有邻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城市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很多路牌广告换成了公益广告。刚刚看到的一个路牌上写着“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意思是:有道德、德行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定有志同道合之士与他相伴相随。
《论语》里面的话,当然都是孔子说的。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有很多人愿意做他的学生,孔子当然是很有德行的人了。可是,还有一个讲课比孔子还要厉害的人,叫做少正卯。他的名字就一个字,叫做卯。少正是他的官职,为六卿之长“正”的副职。这个“正”可不是什么小官,仅次于宰相。换算成现在的职位,应该比省部级还要大一点。“正”的副职,起码也是省部级的官员。少正卯学识渊博,和孔子一样,他也办了私学。很多人都慕名去听他讲课。有一天,孔子兴致勃勃的开讲。往台下一看,只剩下颜回一个学生在听。就问他,你的师弟们呢?颜回说,他们都去听少正卯讲课了。孔子很生气,可是没办法呀。过了没多久,孔子当了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代理宰相。孔子大权在握,首先想收拾的就是少正卯。他在上台后第七天,就在东观之下杀了少正卯,然后曝尸3日。
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德不孤必有邻”,就有些讽刺的意味了。面对旁人的指责,孔子给少正卯罗列了五大罪状。
《荀子·宥坐》是这样记载的: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这五大罪状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少正卯就是一个奸佞小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就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孔子,这就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少正卯无非是讲课水平比孔子高一些,往大里说,叫做政见不同。至于搞得这么血腥吗?
古语说得好,成王败寇。少正卯早已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世人知之甚少。而孔子则被称为中华民族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子孙后代荣耀无比,至今已传承了83代,编写了“世界最长家谱”,有2500多年历史。据说存世的孔子后人已有300~400万人。
一、德不孤,必有邻什么意思
德不孤,必有邻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南朝.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后妃》:“吾垂白之年,虽亲所闻见,然而德不孤,必有邻。且妒妇不惮破家,况复甚于此者也?”
唐.刘知几《史通.自叙》:“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扩展资料:
德不孤,必有邻——管宁的故事
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
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 管宁拒绝住在公孙度为他准备的大宅第中,执意来到荒凉的北部山区,以山为室,伐荆筑篱,隐居下来。
越海来辽避难的人,仰慕他的道德学问,纷纷搬到他的附近居住,几个月的时间,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形成一个有百十户人家的大村庄。
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
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因此颇受人们爱戴。
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什么?
你好,“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孔圣先贤在论语里仁篇中的章句,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三、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希望对你有帮助:“德不孤,必有邻”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关于德不孤必有邻的问题,通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什么?》、《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德不孤必有邻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