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山海经: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还是被应龙斩杀?和夸父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山海经:夸父逐日追的不是日?到底是半道渴死还是被应龙斩杀?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非常著名,最常规的解释是夸父追赶太阳最终渴死,一般人会津津乐道,感慨其不惧艰辛追逐光明的英雄事迹。然而,我们不禁好奇这一悲剧壮丽的神话究竟源于何种文化原型或者集体记忆。毕竟作为民众共同记忆的神话来说,它从来都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杜撰!
夸父此人,在《山海经》中出处有三,《列子》中有一:
一、首先是《海外北经》,这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个故事版本“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博父(袁珂云:应为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加黑的部分就是夸父逐日的主要故事内容,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不过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后面几段话中隐藏的信息:
1.夸父追日的方向应该是自东向西走,毕竟太阳是东升西落的,而夸父在喝完河渭之水不够解渴的时候,又想去北方的大泽解渴,可见大泽距离河渭(中原)不会太远。所以夸父的路线应该是向西再向北走,但为何这件事只记载在《海外北经》及《大荒北经》,而不是《西经》中?
2.夸父死后,将其手杖丢弃,化为邓林。看得出来这件事情对于夸父非常重要,那么邓林究竟是什么?原来邓林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一片树林,而仅仅是比肩而立的两株树木!(“邓林在其东,二树木”),接着与而树木毗邻的还有一棵长千里的“寻木”,三株树有什么含义?我们下文再说
二、《大荒北经》中记载的夸父则更为详细:“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以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这里额外介绍了夸父所处之地,在大荒的成都载天的大山中,夸父耳朵上挂两条蛇,手里把着两条蛇。而且夸父是后土之孙,这里与《海外北经》中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夸父追的不是太阳,而且日影!
也就是说,《大荒北经》的记载,泄露了夸父逐日神话的原初本像,表明夸父所追赶的并非是日轮本身,而只是太阳的影子而已!
《山海经》中竟然有两处不同的记载,那么究竟该相信谁?
三、《列子·汤问》中,基本延续了《大荒北经》的说法,明确指出追的是日影!“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四、《大荒东经》中则又提到了应龙杀夸父之事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则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阳Sir以为,夸父逐日的神话背后,其实隐藏着古人观象造历的深层含义。这点,郑文光先生也在《中国天文学源流》中指出:
十分清楚,夸父追的是日影。而古代天文学家正是从测量日影开始的。追随着太阳的运行,不断测量太阳的影子,直至日落西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夸父可说是最早的天文学家,把他神话了,就变成了追逐太阳的巨人!
接下来,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追日影!
《大荒北经》所谓的“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本义也并非是说夸父追赶着太阳的影子从东方到西方天边(禺谷),一方面要测量日影一天的变化,也无需随着太阳的运动而移动观测点;相反为了观测的准确性,观测点非但不能移动,而且必须固定!
所以,这里的“追”字,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追逐、追赶”之意,也有“依据、因循”的意思。所以说,“追日景”可以理解为,追随太阳在天上的运动轨迹,用立在固定观测点的表木来测量其投影角度和长短变化!
而“逮之于禺谷”这句话中,禺谷也被称为“虞渊”,被认为是西方的日落之地,它不仅是一个空间坐标点,也是一个时间坐标点,那么,这句话的本义并非是说夸父跟着太阳跑到了西方的禺谷,而是指夸父观测太阳的投影,从早晨一直到了黄昏太阳落山之时!
前文提到了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之事,这里进一步说明一下,其实夸父的手杖,正是测量日影之表!
“邓林”是二树木,加上与之毗邻的“寻木”,恰好是三株树,这三株树正是古人在冬至(夏至)时测日影、定方位需要其实树立的三根表木!
夸父的两根“杖”就是分别用以识别“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两根标识之表,也就是神话中夸父用以“逐日”(追随太阳从日出到日落之间运行)的仪器,而与“邓林”所毗邻的“寻木”则正是用以观测投影的表木!
“八尺曰寻”古代的测影之表正是以八尺作为基准长度,因此树立地面的“寻木”,正是用来测影的尺度。
最后说一下夸父蹊跷而离奇的死因:《大荒北经》中写到:
“夸父……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以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矛盾之处在于:这里的夸父先是被渴死了,之后不知怎的被应龙又杀了一次,这是怎么回事?
而在《海外北经》中只写夸父渴死,在《大荒东经》又写夸父被应龙杀死。然后《大荒北经》则又把两种死法综合了起来?
实际上阳Sir以为,前者追日影的夸父是单独的一个人,可能是作为测影观象的历法官员;而后者提到的夸父,则可能指的是一个族群即夸父族!
因为文中写到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将蚩尤与夸父并列,可能意味着应龙荡平的是蚩尤与夸父这两个部落,而并非只是斩杀了其首领!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诸君如果喜欢阳Sir的文章,记得点赞、收藏、转发以及关注呦
一、夸父究竟是怎样死的?
渴死的。
春秋战国列子的《列子·汤问》中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译文: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了,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去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了,夸父又向北去喝大湖里的水。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丢弃的手杖在他的尸体血肉滋润下,化为桃林。桃林有方圆数千里那么大。
扩展资料:
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但是,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
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部族在一个地方定居了相当长时间,其原始的,破坏性的劳动,必定会使那里的资源受到破坏并趋于枯竭。土地肥力下降或盐碱化,狩猎和捕鱼范围增大而获得的数量却减少,诸如此类都是不可避免的,能获得的食物和其它物资只会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选择,部族必须迁徙,移居到新的,更好的地方。
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
这个决定,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球,更何况向西迁移,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漠,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多。
但对夸父族这样的一个内陆部族来说,作出这个决定却是正常的。大地是球形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以及我国西北部的地理状况,他们一无所知。他们最多可能从靠近黄海、渤海的部族那里知道:东面,就是大海,太阳从海中升起。至于西面,尽头是禺谷——太阳落下的地方。
当夸父族人发现河水突然迅速变浅,水面变窄,水量不断减少时,他们明白赖以生存的水源就要消失。是坚持前进,还是退回去?夸父决定:留一部分人在绿洲,其他的人在夸父率领下,向北,去寻找大泽。
很有可能,他们看到了海市蜃楼,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是一样的:向北走,还是沙漠。沙漠是严酷的,又是漫无边际的。在跋涉中,体力迅速下降,又没有足够的水。最后,夸父和他所率领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
这就是夸父逐日传说中的实际情况。人类在远古时代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才能够生存下来,居住一处,就会破坏一处。所以,迁移,拓荒是较为频繁的。而夸父逐日,由于其非凡的胆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被记住的因水源不足而造成的拓荒失败。
二、与太阳竞速的夸父,为何又会被应龙杀死,《山海经》记载有误?
一、夸父逐日
最早记载夸父这一暴走族的文献在《山海经》中,其中有两个条目跟追日有关。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第一个版本弥漫着男人挑战最速传说的浪漫,甚至死后还留下了片邓林 ( 一说是桃林 ) ,让后来想挑战的人,多了个遮荫的地方,你说佛系不佛系?
第二个版本把夸父的户籍地、出格的外形做了确切的陈述:
在一片荒芜旷野之中,有个大山,山中有人双耳穿的不是耳环,而是大蛇,手上不是拿双节棍,而是抓着两只大蛇,一副怕别人不知道我是野蛮人的打扮。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不过他追日的壮举,这次却被下了评语“不自量力”,也去掉了幻化邓林这一鼓励后人挑战的纪念碑。最诡异的是,夸父不就渴死了吗,后面怎么又被黄帝的大将应龙给杀了呢,而且还排在蚩尤之后,夸父不就追个日,犯得着复生再被砍死一次?
除非,夸父追的不只是日。
二、太阳神黄帝
太阳神,在远古的神话中都是火焰、光明、智慧、规律、父亲的象征,后来独尊太阳的力量多半都被独尊在帝王的身上,只是在中国,很早以前便从太阳崇拜转向了天崇拜的倾向。
回头看看当时的黄帝,基本是准天神下凡,社会规范、器具、礼仪等等的创造者,那场与蚩尤的逐鹿之战,端看双方的打扮,就知道是一场文明 VS 野蛮,智慧 VS 力量的世界大战。
黄帝在文治方面,除却天生智慧过人外,后天因为名气大,又抢走许多人创造器物的功劳,加上很喜欢控制跟管别人,制定了许多社会的规范,手底下的仓颉还受上天感召造了文字,可说为当时的人们带来璀璨的文明之光。
而阪泉之战击败 ( 并吞 ) 了象征火焰 ( 太阳 ) 的炎帝,可说综合以上,他基本就与太阳神的意义与作为相同了。
三、夸父的兄弟义气
夸父哥追的日,很可能就是这位黄帝大哥了,但他不是追,而是想要一争长短。上古很多叫得出名字的人物,多半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要不就是部落的名字,被简化成一个人,就像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应该就是八十一个小部族的简化版,夸父很可能也是此一情况。
夸父祖上可是后土神 ( 大地之神 ) ,一定也是天生神力,领个北方部族,应该不过分,据研究还可能是亲炎帝这一派的,加上他们居住的位置是北大荒,根本匈奴前辈。朋友被打爆,加上有着很需要吃喝的巨人身材,却处在四荒之地,怎么不会想乘大战之际,对中原的黄帝部族刮些油水呢?
夸父追的日,或许就是与黄帝这位光芒万丈的天之骄子,相互竞争的神话故事版。真实的版本应该是,炎帝被黄帝给了一顿揍,蚩尤听闻后找兄弟一起替炎帝报仇,也叫上了夸父一族,但因为住太远,讯息传递慢,从极北之地赶去时,人家仗都打完了。
最惨的是,传讯的信鸽还被黄帝给截了,顺便派了大将应龙去伏击。
出门太赶忘记带水壶,而且快累毙的夸父们,到处找水喝,殊不知应龙老兄先到处换了指示路牌,让没导航的他们迷走荒岭,最后在一处大林子里,应龙的奇兵就让夸父们像个傻子,仗也没打到,就被歼灭在当地了。
所以夸父追的不是日,而是男人义气相挺、跟乘乱想捞一票的浪漫。
三、与太阳竞速的夸父,为何会被应龙杀死?
因为夸父要去帮助蚩尤打黄帝,所以被黄帝派遣应龙给截杀了。夸父逐日的版本在民间有很多,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夸父要追赶上太阳,小学的时候课本上这个故事是在说夸父有着远大的理想,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傻……夸父逐日,体力有余但耐不住口渴,于是就找水喝,他把沿途的长江大河喝干了,又把路过的湖泊喝干了,总之他所过之处都成为了寸草不生的地方,最终还是觉得口渴难耐,最终渴死了。
不过另一种版本说夸父是被应龙杀死的。在这个版本中人们引用了黄帝像太阳一样引领人类前行,把太阳比作了黄帝。也就是说夸父逐的不是日,是黄帝。他追逐黄帝的目的,是杀了黄帝。因为他和蚩尤一样都是蛮族,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被蚩尤邀请参战。于是夸父就不远万里奔跑前去帮助蚩尤。可是夸父不识路,不过目的是杀了黄帝他很清楚。所以他认为自己只要向着太阳的方向跑,就没错了。
有人把黄帝比作太阳之神,在这个版本的夸父逐日中黄帝确实就是太阳。所以黄帝看得清清楚楚,夸父追赶着要杀了自己,所以黄帝就派遣应龙在半路伏击夸父。夸父追逐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却还没有看到目的地,而太阳就要落下,此时的夸父心情非常焦躁,再加上奔波了一路非常疲劳,于是就打算在前方的树林中休息一晚。
应龙就埋伏在这里。应龙和大军潜伏在树林中,知道夸父追逐了一天肯定口渴难耐,要进入树林寻找水喝。他趁着夸父见到水的那一瞬间突然出现杀死了夸父,因为在那一瞬间夸父因为过于欣喜,而忽略了对周围环境的防备。
综合而言,应龙在这个版本中是黄帝手下的大将,杀夸父是因为双方所处阵营不同,厮杀没有对错之分。
关于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的问题,通过《与太阳竞速的夸父,为何又会被应龙杀死,《山海经》记载有误?》、《与太阳竞速的夸父,为何会被应龙杀死?》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