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地质学基础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数,哪些高校入围了十强?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数,哪些高校入围了十强?
  • 西财是哪所大学
  • 同济大学代码是多少?
  • 一、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的通知》,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

    2018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作为教育部深化“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改革进程,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构建高质量本科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未来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健康力,计划于2019-2021年遴选建立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西北大学“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质学专业为依托,以“世界一流学科”——地质学学科为支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111引智基地”,已形成由4位院士领衔,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26人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先后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10项。

    基地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先期建设基础上,秉承“基础、能力、人格”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特点以及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强化使命担当、革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兼顾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交叉融合的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开放选修课程体系。

    形成“导师+团队+学科方向”的“多对一”导师引领、本-硕-博纵向贯通、全过程动态进出的培养机制。

    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拔尖计划”出国交流专项基金、国际专家学者聘用、双语及全英文课程建设等国际化培养战略。

    创新书院制与学院制交互协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开放驱动的管理模式,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素养、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家国情怀、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地质学基础研究杰出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学校长期以来重视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托已有的七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坚持“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大胆创新、严格管理、保质高效、示范引领”的基地专业特区建设思想,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实施提前批次录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小班授课、滚动淘汰制度以及推免专项等政策举措,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先试先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也将以此次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辐射带动全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打造办学基础良好、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西北大学,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数,哪些高校入围了十强?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但权威性和认可度往往并不太高,主要是因为多数榜单出自商业机构之手,且评价指标及所占权重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广大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可盲目将高校在榜单上的排名作为择校依据。

    相比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评价指标相对单一的排名,其实更具参考价值。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十强,就很好地反映了高校在基础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领域的水平与实力,赶紧来围观吧!

    60所高校、199个基地入选“拔尖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实施范围从拔尖计划1.0的纯理拓展到大理、大文、大医,涵盖了20个基础学科类别。

    2019年、2020年两批共遴选了199个基地,涉及到60所高校。其中,也不乏东北财经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山西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非“双一流”建设高校。

    与“双一流”相比,“拔尖计划”不论是在入围高校数、还是在基地数上,都要少很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含金量之高。

    北大、清华排名悬殊

    在两批“拔尖计划”2.0基地数上,北京大学以13个的优异成绩,排名全国第一。反观综合实力一贯与北大“平起平坐”的清华大学,只有7个入选,其中2020年度仅收获了1个。北大和清华在基础学科2.0基地数上的悬殊,体现了两校学科类型各有优势侧重。换言之,对于有志学习基础学科专业的高考顶尖学霸,北大比清华有更多选择。

    南大跃升第2

    南京大学一直是高校圈神奇的存在,在2000年的全国高校合并大潮中,不仅没有像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数985名校一样合并做大,反而是经历了拆分。即便如此,南京在高校圈也是妥妥的前十实力,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和中科大并称为“华东五校”。两批12个“拔尖计划”2.0基地数的表现,展现了南大在基础学科方面的实力和底蕴。

    北师大、复旦并列第3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均收获了10个“拔尖计划”2.0基地,并列排名第3位。其中,北师大能有如此亮眼表现,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不过,作为师范类最高学府,北师大的确在基础学科方面有不俗实力。

    武大、浙大并列第5

    紧随北师大、复旦之后的是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两校均收获了9个“拔尖计划”2.0基地。作为两所发展势头强劲的综合性高校,武大和浙大近些年进步明显。其中,浙大基本坐稳了国内第3的位置,武大则已经成为了十强常客。

    南开、中科大并列第7

    南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7个“拔尖计划”2.0基地的表现,并列处于国内第7位。其中,中科大一贯在基础学科领域有突出表现,南开大学在历史上也是比肩清北复交级别的高校,基础学科实力有底蕴。

    吉林大学让人惊喜

    吉林大学与清华大学以6个“拔尖计划”2.0基地的表现,并列处于第9位。其中,清华大学的排位明显与其综合实力不相匹配,吉林大学的表现则让人惊喜,在此排名中力压了同一层级的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

    对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十强高校排名,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二、西财是哪所大学

    西财是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简称“西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西南财经大学的发展:

    2018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2020年5月12日,首批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基地名称为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0月23日,首批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2021年1月,首批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4月9日,西南财经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以上内容参考:

    三、同济大学代码是多少?

    同济大学代码是10247。同济大学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美“10+10”计划,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际铁路联盟、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4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1月,同济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新生院和29个专业学院,本科招生专业82个。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应用物理学专业、海洋技术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工业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基础医学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其中,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7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车辆工程。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同济大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0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度(23个):金融学、德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环境设计。

    2020年度(18个):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应用化学、海洋科学、工程力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运输、环境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口腔医学、会计学、物流管理、动画、视觉传达设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20年度(4个):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命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21年度(2个):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力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规划景观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规划景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拥有专任教师278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7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1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8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8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0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7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以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图书馆藏

    同济大学图书馆由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嘉定校区图书馆、沪北校区图书馆、德文图书馆、同济大学博物馆组成,总面积68135平方米。同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纸本图书超过450万册,电子图书及学位论文约1233.17万册,纸质中外文现刊700种,中文电子期刊约74.53万册,外文电子期刊约117.92万册。

    合作交流

    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在同济大学宣布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全方位合作,并宣布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重庆大学于次月宣布加入,至此,同盟的合作高校增至9所。

    关于地质学基础的问题,通过《西财是哪所大学》、《同济大学代码是多少?》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地质学基础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地质学基础(2)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