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15首经典秋日诗,哪一句道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

15首经典秋日诗,哪一句道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赞美秋天的句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15首经典秋日诗,哪一句道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和很多描写秋天的美妙诗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15首经典秋日诗,哪一句道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
  • 很多描写秋天的美妙诗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
  • 形容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秋天的古诗的赏析
  • 一、15首经典秋日诗,哪一句道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

    《千家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编排顺序上,同一体裁作品都主要按照时令、节候的顺序编排,因此,通过《千家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四季流转、时序变化的美好。

    之前,岳麓君通过这本书分享了春光夏日

    点击左边蓝色字体可查看往期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秋色吧!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千家诗》,岳麓书社出版

    1

    《秋月》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诗人通过描写幽静可爱的秋夜月色,表现出超然物外、悠闲自在的情趣,诗风明净空灵。

    2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来临,天气转凉。这首诗写的是新秋景象和诗人的感受。“一枕新凉一扇风”写出了新秋特有的感受。第三、四句“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作者通过形象的描绘,把无形的秋声和个人感觉,转换成可见可闻的形象,这跟欧阳修《秋声赋》中说的“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类似。

    3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刘季孙,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博学多才,工诗文。苏轼出任杭州知州时,刘任两浙兵马都监,两人时相唱和。这首诗由苏轼赠刘景文,描写秋末冬初景色:荷花凋谢,已无遮雨的荷叶;菊花凋零,却仍有不怕严霜的花枝;而且橙黄橘绿,硕果累累,更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诗人把昔人认为悲凉的季节描写得生机勃勃,表现出旷达乐观的精神。

    4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枫桥镇。诗人秋夜在枫桥停船,写了这首名作,记述了秋江夜泊,引发羁旅愁思的一段经历。前两句描绘了枫桥一带的秋江夜景: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枫叶飒飒,渔光点点,而羁旅之人,因愁思难以入眠,只得睁着眼与江枫渔火相对,倍觉凄清冷落。后两句写时将夜半,寒山寺的钟声蓦然响起,传入旅人耳际,更添孤寂之感。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幽远,韵味无穷,寒山寺与枫桥因此声名远播,成为旅游胜地。

    5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是一首写深秋月夜景色的诗。霜月,就是秋季已经下霜的月夜。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七月蝉鸣高树,八月北雁南飞,九月霜降,因此听到雁的叫声时已无蝉鸣。在深秋下霜的月夜,诗人登上百尺高楼,远望水天一色,青霜和明月争辉,各自显现出娇美的姿态。诗歌具有空灵辽阔、玉洁冰清的美感。

    6

    《秋兴·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是因秋景而起兴,感怀往事,是杜甫著名的组诗。这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当时诗人五十五岁,旅居夔州(今重庆奉节)。《秋兴》共八首,八首诗的共同主旨是:身居巫峡,心望京华。王嗣奭(shì)《杜臆》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

    本首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前两句开门见山,直写巫山巫峡秋天的景色和气氛,紧扣“秋兴”。三、四句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而相成的语句,描绘了巫峡秋季的“萧森”情景,并衬托出作者沉重的心境。五、六两句,由景及情,抒发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丛菊两开”,点出离开成都之后滞留夔州已有两年;“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漂泊在外,有家难归,非常思念故乡。最后两句,紧接上联,用寒夜传来的急促的捣衣声,烘托诗人的焦虑心情。

    7

    《月夜舟中》

    戴复古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戴复古是南宋“江湖派”著名诗人。这首诗描写诗人秋夜在船中的凄凉感受。首联说,月夜中的行船,载着满船的月光,似乎沉浸在虚空中;平静澄清的江水,散发着逼人的寒气。颔联说,诗兴在迷离的帆影中浮沉,梦魂在缥缈的桨声中摇动。颈联说,碧潭的水映照出天上星辰,红蓼迎风伴和着鸿雁悲鸣。尾联用“数点渔灯”“断桥垂露”收结。各种景色共同渲染出一种迷茫、悲愁的氛围。

    8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长安时伤秋思乡的作品。开头两句,写长安已经是凄凉的秋天。三、四两句写抬头所见的景象,“残星几点雁横塞”,描绘北雁南飞的匆忙;“长笛一声人倚楼”,写自己不能回乡,而凝神沉思。这两句写得非常传神,当时就受到著名诗人杜牧等人的赞叹,作者因而被称为“赵倚楼”。五、六句写低头所见的景象。末两句运用两个典故,衬托乡思。全诗诗意浓郁,形象逼真。

    9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这首诗是写诗人因秋天来临而感叹自己的飘零身世。天宝年间,杜甫曾三次向唐玄宗献赋,希望自己被征召录用,但是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故诗人看到新秋傍晚的物候,触发了光阴易逝、功名落空的心绪。首联迅速切入“新秋”这个题目,火烧云迅速变化消失,秋风乍起,人已经感受到了秋意。中间两联展开铺叙:树叶飘零,人们准备寒衣,秋蝉悲鸣,萤火闪烁。这四种景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冷落凄清的图画。末联写自己怀才不遇、功名不就,只能独自“搔首”感叹。

    10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陆游坚决主张抗金,而政治上受排挤,理想一再落空,故思想上有时不免苦闷彷徨,这首诗正是这种心情的流露。第一句说,世人争名逐利的劲头比火牛还要厉害,这主要是讽刺那些官场得意、争名逐利的人。第二句说,自己摆脱利欲,情愿到处漫游,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这表现了诗人不得志的孤独苦闷,也表现了诗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第三、四句用“闲”与“醉”,写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借酒浇愁。第五、六两句借景抒情,用砧杵、残月、井梧烘托自己的愁绪。第七、八句说,自己本想借登高眺远来舒展愁眉,却连登高解闷的地方也找不到。

    11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引”是一种乐曲和诗歌体裁。《文选·长笛赋》李善注:“引,亦曲也。”本诗写看到秋风送雁的感受。一、二两句从大处着笔,突兀而起,询问秋风从何处刮来,萧瑟寒凉,一阵阵吹送那南归的雁群。以此对比,游子思乡却不能像雁群一样南归。三、四两句从近处着笔,用风吹动树叶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旅途游子的孤单。“最先闻”三字概括了心中感受:只有夜不成寐的孤独的游子,最先听到这萧瑟的秋声。

    12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丘二十二,姓丘名丹,他在兄弟辈中的排行是第二十二位。丘丹是诗人的朋友,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任仓部员外郎。作者寄此诗时,丘丹正在临平山中学道。诗的开头从自己写起。诗人自己在秋夜中一边散步,一边吟诗,微微感到寒意和寂寞,于是很自然地想到隐居在深山里的朋友。三、四两句笔锋一转,由近及远,由己及彼,咏出对朋友的怀念与猜想: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诗人想象在深山老林中,一边是松子坠落声,一边是丘丹独对孤灯,幽思未眠。这样叙写,就把互相思念的两地友情连在一起了。丘丹接到此诗之后,写了《和韦使君秋夜见寄》,其诗云:“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回答了诗人的想念。

    13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薛莹是晚唐诗人。这是一首即景怀古的诗。秋日傍晚,诗人泛舟太湖,处处寒烟笼罩,水波浮动,诗人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古往今来,这里的兴废存亡的历史故事,就像江水东流般一去不返,还有谁去过问呢?只好发出无可奈何的感慨。诗中描写的“落日”“烟波处处愁”,或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晚唐社会的写照。

    14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颋(tǐng)是盛唐著名文人。这首诗是写他秋季到汾上旅行的感受。汾,即汾河,流经今山西省中南部。惊秋,是说因秋景而引起情绪波动。本诗写景和抒情交错进行,一句紧扣一句。第一句描写寒凉的秋天,北风早至;第二句写离家万里的流离生活,路途迢迢来到这凄凉萧索的汾河边上。这两句借用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泛楼船兮济汾河”。这种借用,可以增加诗歌的容量。第三、四句用“摇落”两字把情绪的颓唐和万物凋残糅合在一起,一阵阵的秋声更是触动旅人情怀,使人不敢听而又不得不听。

    15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的《秋浦歌》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第十五首。秋浦,地名,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因城西南有秋浦湖而得名。这首诗借揽镜照白发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的特点是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开头两句来得非常突兀:白发竟然有三千丈长,那是因为没完没了的忧愁苦闷。这样起笔,是何等惊人。后两句又用疑问口气,表达吃惊的感受:明镜里秋霜似的白发不知从何而来。四句结合在一起,写尽了诗人心情的复杂和曲折。

    本文解析摘自

    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千家诗》。

    《千家诗》

    作 者:陈蒲清 导读、注译

    定 价:¥28.00

    《千家诗》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千”,为国学启蒙小四书。它篇幅适当,浅近易懂,便利初学。内容丰富,多为唐宋两代的名作,传诵不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人情风貌。入选的作者面宽,既有帝王将相、名流学士,也有野老牧童、和尚道士,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认诗不认人,不以人废诗,从而使某些不出名甚至没有留下姓名的作者所写的好诗能够广泛流传。因此,它能够符合广大读者群体的需要,能够风行全国,是我们学习唐宋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入门读物。

    一、很多描写秋天的美妙诗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

    秋天已经来了,现在已经开始降温,很多的地方都已经穿起了两件甚至是三件衣服,秋天确实是比较凉爽,但和夏天比起来,秋天是我认为最舒适的一个季节,因为它不冷也不热。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们会满载而归,五谷丰登,在古代,人们没有多余的方法去赞美秋天,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么多的描写秋天美妙的诗句,哪一首才是你最喜欢的呢?
    我最喜欢的描写秋天的诗句是杜牧的《山行》。

    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就将秋天的美给描述了出来,我相信这一首诗每一个网友都是学过的,并且对诗中的意境也是念念不忘,当时上学的时候,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插图,而插图所表现的正是这个霜叶。为什么说这一句诗是我最喜欢的呢?因为他表现了秋天不一样的景象,每一个人都说秋天很单调,是枯黄的,因为在秋天树叶会掉落会变得枯黄。但杜牧就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秋天,而且这个秋天在他的眼里是非常美妙的,用二月的花来比喻秋天的美。这也是因为杜牧在山中游玩的时候看到的景象,让他感到很震撼,所以就产生了写诗的想法,想把这一刻永远的留住,而且很明显他做到了。
    秋天来了也不要忘记添衣服哦。

    我们看到也说到这个季节是比较凉快的,很多的人会在这个季节里面生病感冒,因为凉意来得太快,如果没有及时添衣服的话,人们就会着凉。并且要注意那些流行性感冒,当我们感冒之后,要第一时间的去医院检查并且接受治疗。不要让一个美丽的秋天变成一个你不好的回忆,秋天就应该是最快乐的一个季节,过了秋天之后就是寒冷的冬天了。

    二、形容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秋天的诗句1
      1、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5、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8、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11、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2、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1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1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16、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8、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1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0、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1、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22、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23、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24、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25、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26、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27、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8、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9、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30、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描写秋天的诗句2
      1、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2、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5、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6、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
      7、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8、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酒泉子·长忆西山》
      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0、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11、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2、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3、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4、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15、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描写秋天的.诗句3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5、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12、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13、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14、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15、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1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17、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8、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0、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21、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2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2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2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26、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27、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28、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3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3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32、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33、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34、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35、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浣溪沙》
      37、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39、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4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41、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4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4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45、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46、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
      47、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48、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49、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50、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描写秋天的诗句4
      1、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2、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3、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6、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7、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8、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9、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頫《岳鄂王墓》
      10、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1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4、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5、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16、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7、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李冠《蝶恋花·春暮》
      18、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20、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21、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22、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2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24、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26、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27、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28、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29、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30、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31、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32、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3、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4、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35、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36、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3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9、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40、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41、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42、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的赏析

    导语: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虫下”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敬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蚵”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米。 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景寄寓客愁乡思。诗人很自然地摄取适于表达旅途孤寂、飘泊之感的眼前景物,采用白描的手法,着墨轻淡地写来,却传达出了真切的情意。诗人先描绘暮霭迷濛的江边洲渚 ,指出夜宿建德江的时间、地点。接着,更具体地描写泊舟烟渚上所见的江天景色。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层次分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很精彩的景句。因为原野空旷,视野广阔,以致造成远天低于近树的错觉,因为江水清澈,月影浮荡在江中,人在船上,江月仿佛和人更接近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景致,诗人只以十个字,便细致、逼真地描绘出来了。没有锐敏的观察力和白描传神的表现力,就不可能把由于野旷和江清而引起的天与树、月与人的关系变化,描绘得那么准确、生动。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词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词中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

    《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聚焦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首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袭来耳边了。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一句用“寒”字,是为了唤起第四句“霜叶”;每二句写“白云”,是为了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反衬第四句的“霜叶”异常“红”艳,给人以“红于二月花”的感受。更有力的铺垫还是由急于赶路而突然“停车”以及由此突出的那个“爱”字,前面已分析过了。还有“枫林晚”的那个“晚”字,意味着夕阳将落,火红的光芒斜射过来,更使满林枫叶红得快要燃烧。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写秋景,是赠给他的好友刘景文(名孝孙)的。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是唐朝中期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此诗悲壮苍凉,深刻反映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声。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吊古诗。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第二联一写近景,一写远景,第三联以夕阳衬旧垒,以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诗人登上南朝旧垒吴公台。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远望山峦,皆在云罩雾缭之中。傍晚的太阳沿着旧日的堡垒缓缓下落,寺院中传出的钟磬之声慢慢向空林中扩散。秋风四起,这钟磬之声也似带有一种寒意。南朝故迹尚存,人去台空,只有长江之水,在秋日的夕阳中独自流淌。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

    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正所谓“每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关于赞美秋天的句子的问题,通过《形容秋天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的赏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赞美秋天的句子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秋天的句子短句唯美,飘落的是寂寞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赞美秋天的句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秋天的句子短句唯美,飘落的是寂寞和秋天寂寞的句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
    • 古诗词里秋色佳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赞美秋天的句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古诗词里秋色佳和描写秋日的古诗词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