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2022年幼小衔接数学暑期练习卷,关键: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方法和幼小衔接:数学计算能力怎么练?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2022年幼小衔接数学暑期练习卷,关键: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方法
数学基础内容的衔接,主要是了解数的意义与组成,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计算方面,掌握技巧是关键。如拆数,合数,平数,凑数等。
一起来看看:
01
一、考查对10以内数的加减的理解与计算。
学习建议:把10以内数拆解成一个个的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一来可以加深我们对数的组成的理解与运用,二来可以提高我们的速算能力。比如:5可以拆成0+5=5,1+4=5,2+3=5.
二、考查对百数表中数的排列顺序及规律的理解掌握。
相邻数指这个数前面的那个数(该数-1)与后面的那个数(该数+1)。填相邻数时,一般按左小右大的排列顺序来填。如15的相邻数,为14,15,16。
三、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方法是关键。
比较数的大小,有两种方法可以用,一是利用这些数在百数表中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它的大小,排在前面的数小,排在后面的数大(适用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二是把对应数位上的数直接比数(适合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时,从最高位比起。比如在比较两位数时,从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大。若十位上的数一样大,我们再来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数大。
五、考查对数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运用。如破十法等。
六、考查数数和观察能力,以及对数的组成的了解与灵活运用。
图1与图2相对比较好理解,是加法算式,就是把计算符号“+”左边的数与右边的数相加,并计算出结果即可。
图3是道减法算式,许多孩子理错图意,列算式7-3=4,对么?不对,花开部分+谢了的部分的和才是总花数,即算式为10-3=7.意思是10朵花,谢了3朵,还有7朵,明白了吗?
图4是经典的括号图,一般来说,括号下的数表示整体,括号上面的数表示各部分,它们的关系是部分相加等于整体。“?”在哪表示求哪,即“?”标在“=”后。
七、考查对凑十法的理解与运用。具体操作:凑十法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有才的网友们编了一首“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八、此题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简单易错,一定要认真对待。温馨提示:在连线时,尽可能借用透明直尺来画线,使答卷更加的直观与工整。
04
九、考查对有序数数的理解与实操。
在数类似这样乱排的图形时,一定要按自已熟悉的顺序与方法来数,如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又或数一个标一个记号的方式,以免漏数或重数。
十、考查对数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对一些常识性的词如“又进了”、“游走了”、“飞回来”的理解,以及对其是应加或应减的辨析与运用。
一、幼小衔接:数学计算能力怎么练?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育儿资讯,如果对小编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小编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幼小衔接:数学计算能力怎么练?三步让孩子成为口算小达人!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
一个月内,另一群孩子即将上小学,许多父母已经开始热身并为婴儿冲刺准备。
几天前,龙龙的妈妈抱怨道,她遇到了一点麻烦:年轻人和年轻人之间的联系已经结束,但是现在数学加减法总是错误的,2 + 5 = 7,2 + 6甚至是7但是3 + 6可以再次等于9 ...她带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练习,但是准确率仍然像过山车一样,我真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作为一个过去的人,我了解像龙龙的母亲这样的父母的焦虑。毕竟,建立良好的儿童与儿童之间的联系基础可以帮助儿童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并树立信心,但是,让孩子在上学前做同样的事情会使孩子处于机械化学习的状态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确实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伯爵的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认知的预计算阶段,知识和概念的学习需要通过感知来确认。
一年级的孩子大约在6-7岁之间,处于这个阶段,他们在学习数学和计算时并不像我们一样。他们了解它们是代码和符号,并了解其相应含义,然后将数字放入计算中以获得答案。
在学龄前儿童的眼中,一个物理的苹果,一根手指和一个小圆点都是客观的对象。还有一次,它代表了丰度和丰度。它需要通过特定的事件进行测试并计数。2,此时他们无法直接理解“ 1 + 1 = 2”。
要理解“ 1 + 1 = 2”,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经验和游戏中进行练习,以了解“ 1 + 1 = 2”的不同类型,然后从中学习规律,消除物体本身的含义,1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这意味着一加一更有利于儿童计算能力的提高。
加减法是计算能力。如果您希望这种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则必须首先具有“数字意义”和“数字意义”
一个是要了解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我记得去年我儿子第一次上小学时,他的数学技能更差,当我和他玩游戏时:
我:算一下有多少?
很多:1.2.3.4.5、5!很好,这个呢?1.2.3.4.5.6、5!
一世:……
这种反馈使我意识到儿子知道如何计数,但不了解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时候,自然地,他无法应付更高的水平-计算好。如果加法和减法被硬性加法,这与孩子的认知发展背道而驰,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如何确定是否有呢?
只需按照上述说明进行操作,即可与孩子一起生活。如果孩子能顺利,准确地完成学习,那就可以了。
(一年级之前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不一定要等到一年级才去上学。)
纯算术的加法和减法是抽象的具体操作。与一年级孩子的直接接触超过了他的认知水平,那些提高了自己刷问题能力的孩子更多地依赖于记忆存储,这种孩子将来将更加缺乏应用技能,因此应该为之做好准备知识?
5可以分为1和4,许多孩子可以记住它,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将它与真实事物联系起来。取出平常的事物,让孩子们数一数,不断地感知它们,并在应用程序之间形成联系和知识。
?,?,=的含义是,您可以绘制符号,然后让孩子使用对象表示数字并执行方程式。在此过程中也要进行计数,然后逐渐用数字替换。请注意,+和-符号应为这为孩子进入伯爵(Piaget)的“具体计算阶段”并进行反向思维(例如加减法的反向思维)打下了基础。
加法和减法练习应基于经验,并且可以在生活,游戏和任务(问题)中完成。推荐一些常见的游戏:
1.手指游戏
许多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用手指计算问题时会停下来甚至指责他们。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手指是儿童的自然计算器,当孩子被带到身边时,他可以想到这个工具并在遇到计算困难时使用它。这本身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需要被人喜欢。同时,数指是建立定量关系的过程。当孩子数到一定水平时,他们自然会理解计算的含义。
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孩子多用手指来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学的信心。
当我解决儿子的计算问题时,通常会使用几种小型游戏:
有一个童谣约10分和近距离练习
十九个十九个好朋友,
手牵着手二八二十八,
三七三七真的很近
四六四六
五十二手。
我们可以将童谣与孩子们结合起来进行手指互动,例如,在1919年的好朋友中,一个人得到一个,一个人得到9,非常接近,组成10
应该注意的是,当您松开手指时,必须在5个或更多手指之后换手。为什么?因为这可以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张10形的手形图片,这对于分隔和记忆也非常有帮助低于10的数字。
实际上,这是我们的饮酒命令。拳头代表0,掌心代表5,倒数是321。两个人一起说出您的总数,分别是0、5、10、15或20。对与错的赏罚可以事先达成协议,您可以获得贴纸,画星星或其他东西。
这主要是练习5、10、15、20等算术,这是算术的基础。相对简单,这是将来孩子学习加法和乘法的良好基础。
当我和儿子开玩笑时,这是偶然的。后来,我研究了该原理,发现它是从物理计算到抽象计算的良好过渡,类似于算盘开始时孩子脑海中的算盘。
儿子:如果妈妈参加考试,我可以动手吗?
我可以。
儿子:如果超过10怎么办?
我:我小时候用脚...
儿子:怎么用?
我:想象一下它会像一只手一样灵活,而不是母亲的手,然后用你的小手来计算。
请记住,当时是儿子,他带着微笑一起向前和向后倾斜,然后伸出脚开始计数。后来,他开始尝试将手指放在头上(十种方法的基础非常有帮助),结合其他几款游戏,无需手指即可轻松实现“计算自由”。
也许在父母眼中,牌是一项令人不满意的事情,实际上,它也是实现操作自由的有力工具。
最有效的是“ 21点”,这也是许多孩子喜欢的。
游戏规则为:1-10代表各自的数字,JQK代表10(不要为王)。每个人轮流计算手中的总牌数。拥有最接近21张牌且不超过21张牌的人将被视为获胜者。
在这个游戏中,练习是不断加法的,因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它将促进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并使大脑更加活跃。这种具有高大脑活动性的运动更为有效。
3.生活的底线:
“运用所学知识”是使孩子感到有价值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的关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计算内容,增加锻炼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例如,当您购买食物时,可以计算出零钱,当您将餐具放在家里时,可以计算出相差多少,与所有人共享时,可以计算出有多少种类型和数量,以及以此类推。
我把“学习败类”的儿子带了半年,并通过计数手脚的游戏,从不等于5的小学败类中脱颖而出,我成功地反击了小大师,不仅可以在20岁以内计算加减法。他还主动要求学习100以内的垂直加减法(从姐姐那里获得的口头算术题卡),这是他从5年半到5年半的转变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无限的潜力,玩耍和信任是最好的助推器。带孩子移动。我相信您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快乐的算术大师。
我是天仙,她是带着孩子和女儿的第二胎母亲。
在追求阳光和养育子女的方式上,我愿意与您一起聊天并共同成长。
如果您喜欢,请跟随我@讲聊成长,更多干货将继续更新。
我是一个家庭教育老师,一个高级的产科教师,也是一个多平台的育儿作者。跟随我给你带来实用的母性和育儿知识。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问,请发私信,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让你作为一个家长突然敞开心扉,不再孤独地走上育儿之路。
二、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
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小学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 学习态度 和习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目录▼▼
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
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 1 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
1、认真完成知识性 教育 任务,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其获得长足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语言教育中的汉语拼音、识字及口语能力训练;数学教育;科学常识教育;了解社会中粗浅知识、懂得基本的日常行为规则,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知识技能;思维能力训练,对幼儿进行独立学习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
2、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此阶段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如跳绳、跳皮筋等,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去适应小学学习方式,完成系统性知识内容。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教会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物品、用具的习惯;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将要入小学幼儿有意识制定一些班级纪律,要求幼儿必须自觉遵守,并培养幼儿养成倾听教师要求、不懂就问,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及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及各种工作。
4、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
5、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 抽象思维 能力。在作息时间上,集体教学活动活动时间适当增加,让孩子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专注力由短暂变得逐步拉长。教师环境布置尽可能与小学接近,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缩短午睡时间,增加看书、手工、写字作业时间,让孩子的 思维方式 由直观、图画方式顺利过渡到抽象、文字方式,适应分科教学,适当留作业。
>>>
● 2 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儿童 在形象思维方面占优势。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支持,儿童的思维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把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可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如:为了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可为一个班的学生准备9个纸盘和一些小苹果,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分组分苹果游戏。第一步:让学生把9个苹果都放在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自己决定。要求每盘里放的苹果要同样多,看可以分几盘?第二步:分组进行每盘放2个、4个、5个和6个几种不同的分法。
在操作过程,学生产生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当出现剩余苹果时,学生可能会不知所措。这时,抓住时机组织同学讨论。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演示:有9个苹果,每盘放2个。问:“为什么剩下1个呢?”在同学们发现“分不完”的情况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同,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能分完,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此前学生的求知欲已被激发,为接下来的学习讨论做好了铺垫。
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现实。如教《钟表的认识》一节,可以课件创设情境:画面1:电影院门口《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海报场景。画外音:星期六的晚上6时整,电影院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小明可高兴了,因为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画面2:小明在家的情景。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7分。师:小明看了看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1:妈妈,快到7点了,电影就要开始了。生2:妈妈快点吧,来不及了!生3:妈妈,快到7点了。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小明抬头看了看钟楼(钟面显示7时零3分)。
师:小明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生4:妈妈,电影已经开始了。生5:都过6点了,都怪您!做事慢慢吞吞的。生6:妈妈,我们迟到了,不能进场了。教师解释说:“还能进场,只是开头精彩的部分已经看不到了。”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做事情要遵守时间的教育。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得出:“快到6时”和“刚过6时”可以说成“大约6时”。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里教师既没有“告诉”也没有引导,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观察,认识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中生成。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积极心理状态之下。
>>>
● 3 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数学活动课与数学课外活动。从表面上看,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以往学校中组织的数学课外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有质的区别。以往学校中的数学课外活动,往往被看作是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其主要功能是数学学科课的延伸和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娱乐、休息、调节学生的学校生活。虽然客观上也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在培养和教育学生方面有许多优点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的,没有固定的时间表,缺乏稳定的课程目标,更无体系化的课程内容,是一种弹性极大,开放性极强的学科课程的辅助形式。因此,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不少学校的数学课外活动时间常常被教师用来补课或安排作业,更多的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为主的思想的影响,则始终未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教育途径而放任自流,课外活动可有可无。有些学校既使用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一般来说也难以始终如一,时紧时松,甚至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
数学活动课与 其它 数学活动。由于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教学中的活动、竞赛辅导及其它一些活动亦有所加强和发展。如实验、演示、操作、技能训练等,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这些活动也有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学生自主,发展特长等因素,并有助于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和活动课中的活动不可相提并论。学科课中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本学科课堂教学需要的,它是学科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则是一种独立的新型课程。活动课的活动有别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活动,有以下几层意思: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自我活动为主;以学生的自己设计、组织、开展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会员活动为主。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可以掌握学科课程难以包容的信息和技能。
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高参与的基础。我相信,一个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队伍里排队等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厌倦、沮丧"来形容。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
● 4 数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及其个性的生命体。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在学习中得到的主人翁体验和成就感等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在引导学生独立探讨新知时,教师注意设“跳板”引渡,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有了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学生就会得到心理的满足,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这节课时,课堂伊始,便让学生用积木堆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让学生摆好后上台展示,这一环节立即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这些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并当回“小画家”,想办法把这个面画下来;接着又让学生在钉子板围一围,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最后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图形做拼贴画。整节课,学生虽然一直在动手操作、实践,但课堂却进行的非常顺利,活而不乱。学生学的那样兴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真真切切的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相关 文章 :
★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五篇】
★ 如何从小开始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精选
★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计划
★ 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
★ 大班幼小衔接育儿知识三篇
三、幼小衔接分解与组成要怎么教孩子
一、弄清幼2113小衔接的习惯养成。家长既要更新对孩5261子的成长4102要求,又要督促与指导孩子逐步养成1653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一)与孩子一起“步入”小学。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园从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的具体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以语言行为、益智活动、游戏活动、操练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只是“告知” 与“提醒”的作用。当孩子升上小学后,就要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些“硬性”规定,违反规定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严重的话还会受到参与打扫卫生或德育操行扣分的惩罚,在心理方面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家长需与孩子一起“步入”小学,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的标准。

(二)与孩子一起提高标准。
孩子在读幼儿园时对于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不作“硬性”要求,当孩子“步入”小学,就要根据小学的课程标准,规范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标准,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因而,家长在开学前也应与孩子展开一次幼小衔接的沟通会话,与孩子一起提高标准。
1、要使孩子做到姿势标准。
(1)坐姿标准。孩子应坐在桌子偏右一些,腰背要挺拔,胸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或作业本一尺。正确的坐姿可以延长孩子的坐端正的持久时间,也就增强孩子的学习精力。
(2)执笔标准。孩子的握笔姿势也要标准,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应离笔尖一寸距离,其余三指并拢垫笔即可,作业本应放在前面偏左一点,这样有利于看到书写的笔顺和结构情况。
2、要使孩子做到书写标准。
孩子写字的时候要按照课本或老师所教的笔顺标准来写字,一般是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半包围)、先外后里在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规则,具体以教材(近期各版本的笔顺有所变动)为准。并且要边写边念读,这样家长就可以在一旁做点家务也能听清楚,当然最好是在一旁看着孩子写规范字了。
(三)与孩子一起学有激情。
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学有激情,也就是能较长时间专于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1、先温习。孩子在做家庭作业前,家长要让孩子先把老师当天所教的重点或例题回忆一遍,也可以去翻阅课本例题解题方法,引导孩子如何获得想要的资料,做到明确重点,掌握方法,不要代替孩子而完成任务。
2、再运用。家长让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按照刚才梳理的方法抓紧落实,去做作业、做练习、做测试,从而再次巩固应用。
3、接纠错。当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家长发现孩子完成的作业有错时,可以让孩子做完此题后,再引导孩子去检查或检验,实在发现不了就指出其方法上的漏洞,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并及时纠错。
4、后查验。当孩子完成作业后,一定要让孩子再次查阅或变练检验,无误后才能去完成下一题或另一科。
(四)与孩子一起学要得法。
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学要得法,就要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
(1)学习使用工具书。当遇到学习问题,可以通过自己去查阅学习工具书来解决的,家长尽量指导孩子去查找和搜索答案。比如:查字典、新华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学习工具书。
(2)培养阅读方法。家长告诉孩子对应的阅读方法即可,一些题目还要由家长读给孩子听才行,孩子的识字毕竟还少。阅读的方法教给常用的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等就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选择读法,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边读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感悟和方法要领,并能向家长分享和完整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孩子通过周而复始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逐渐提高完成作业的正确率,缩小时间差,就能让孩子有学习激情,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上小学之前需要准备工作。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准备自带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具以及防控工具。
(一)购买学习用具。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去购买可心的书包,以备装下课本、教辅、作业本等发放的学习用书资料;还要购买文具盒,装上数支铅笔(一般买一打)、橡皮擦一只、直尺一把(另一边有波浪线的最好)、改错笔或贴、卷笔器或卷笔刀。其中家长要为孩子削好或卷好最少两支的铅笔,以备对换使用。
(二)购买生活用具。家长还要买好水壶以防口渴,购好雨伞或雨衣以备下雨天防淋雨。
(三)购买防控工具。家长还要让孩子带上两个一次性口罩,其中一个进校园时就带上,另一个备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上免洗消毒液,可供孩子洗手消毒。
这些日常生活的用具,家长可以让孩子再逐一准备与装袋,一些生活起居常识就要从中贯穿,让孩子能自行整理与准备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
三、上小学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保营养补给。孩子升上小学,从消耗能量上来说,就要比幼儿园大得多,家长应注意加强营养的均衡补给。特别是孩子从午饭到放学回家,体能消耗已经差不多了,一般家庭做作业前,最好能吃点面包或糕点,喝热牛奶,但不宜过饱,20分钟后就可以“开工”了。
(二)调整作息时间。孩子上小学后不再是幼儿园时的时间散漫的节奏,而应严格按照学校提供的上下学时间去调整好在家的作息时间,确保每天至少9小时的睡眠时间。特别是上学到校时间的准时,如果迟到,教师会进行询问与批评的。
(三)做好接送工作。孩子毕竟还小,家长应每天再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后5分钟左右送到校即可,避免拥挤;接回的就应在学校规定的放学时间提前5分钟到校门口,最好与孩子约定相对固定的地方站立等待,以便孩子寻找,无需都挤在校门口等待。
(四)做好心理抚慰。孩子毕竟从幼儿园升上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强或自卑心强的话,很容易受到老师或同学的“打击”,或因为学习问题而心理受挫。因此,家长每天应察言观色与细心关爱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梳理期间所遇到的“障碍”,让孩子能高高兴兴上学,开开心心回家。
总之,开学在即,家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由幼儿园升上小学,也是由衷地感到欢喜,同时又会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与责任,老师和孩子们都面临新学期的教与学的新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家长的关爱与辅导下,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新学期取得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关于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的问题,通过《幼小衔接数学怎么教》、《幼小衔接分解与组成要怎么教孩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