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崔颢《黄鹤楼》:古今第一七律,李白看后不敢下笔,数年才出诗对

崔颢《黄鹤楼》:古今第一七律,李白看后不敢下笔,数年才出诗对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黄鹤楼李白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崔颢《黄鹤楼》:古今第一七律,李白看后不敢下笔,数年才出诗对和中考古诗:崔颢《黄鹤楼》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崔颢《黄鹤楼》:古今第一七律,李白看后不敢下笔,数年才出诗对
  • 中考古诗:崔颢《黄鹤楼》
  • 「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
  • 为什么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为七律之首
  • 一、崔颢《黄鹤楼》:古今第一七律,李白看后不敢下笔,数年才出诗对

    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各自都有一篇镇楼墨宝。滕王阁有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有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黄鹤楼有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大名楼,之所以能毁掉后多次重建,历经千年而不衰,靠的就是这三篇不朽文章。王勃《滕王阁序》不必多说,“千古第一骈文”;范仲淹《岳阳楼记》,也是散文中的绝品;崔颢《黄鹤楼》作为唯一的诗作,则是“古今第一七律”。

    《唐才子传》记载:“诗仙”李白也登过黄鹤楼,酒醉之际正欲提笔,却看到了崔颢的《黄鹤楼》。酒意瞬间醒了大半,仔细琢磨后发现:崔颢此诗已至极境,在黄鹤楼上断无持平的可能。就留下了一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后飘然离去,这就是典故“李白搁笔”的由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崔颢这首《黄鹤楼》诗,上半部分从仙人驾鹤而去的故事入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满怀憧憬的崔颢,到来后发现仙人早已离去,此地剩下的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楼阁了。这种憧憬与失落交错的意境,极其具有感染力,也为之后的思乡埋下了伏笔。

    之后“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那种白云飘荡的宏伟景象,瞬间就把伤感的气氛拉了回来,而且将黄鹤楼美景描绘地淋漓尽致。由这种景象,鹤去楼空、物是人非的感悟随之而来。上等抒情手法,讲究一个“哀而不伤”,崔颢无疑是个中高手。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之工整,意境之优美,为唐诗罕见之名句。不建议进行任何解析,或者刻意地理解。闭上眼睛,心中默念,那潜在的感知,就是你对它独有的记忆。

    最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将一切情感,落到了“乡愁”二字,与首句初登黄鹤楼时的失落遥相呼应。这种起伏辗转的抒情手法,和情景交融的文笔,使得《黄鹤楼》有“古今第一七律”的美誉。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沧浪诗话》

    《黄鹤楼》虽有格式上的瑕疵,但崔颢意境之妙,是其它七律远不能及的。就连“诗仙”李白,也是数年之后,到凤凰台才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回敬崔颢的《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李白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格式上完全仿照了崔颢的《黄鹤楼》,是尝试超越《黄鹤楼》之作。至于两者的高下,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黄鹤楼》意境更加优美,胜过《登金陵凤凰台》一筹;另一种则认为《登金陵凤凰台》,是对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的感慨,这种家国情怀要比《黄鹤楼》乡愁更加珍贵。

    综合来说,就是《黄鹤楼》意境更美,抒情更加缠绵悱恻;《登金陵凤凰台》立意更大,更有家国情怀。两者孰高孰低,实在难以论断。但黄鹤楼至今远比凤凰台,更加闻名遐迩,其实就能反映出一些问题了。家国情怀固然壮怀激烈,但受时代局限性也更强;乡愁之情固然缥缈,却任何时代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两者侧重不同,一个升温迅速、一个回味无穷……

    一、中考古诗:崔颢《黄鹤楼》

    【原文】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简介】

    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崔颢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注释】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处,住留于此,故名黄鹤楼。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悠悠:久远的意思。

    【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作者介绍】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崔颢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讲解】

    此诗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诗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因为崔颢的诗实在太高妙了。他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无论从律诗的格律还是从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黄鹤楼相伴。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该诗内容为吊古怀乡。登上黄鹤楼后,诗人为眼前的景色所感染,遂即兴赋诗,一气呵成。该诗自然清新,又有气势,为历代所推崇。据说,李白登楼看到此诗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该诗的出色。

    黄鹤楼的得名缘自其位于武昌黄鹤山的地理位置《齐谐志》中有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的传说,《太平寰宇记》引《图经》中又有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的记载。诗人从楼的来历入手,从传说写起,由怀古进入写景,又从中引发乡愁,场面宏大,情思悠长。

    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这四句用了散文的写法,一气呵成,没有遵守格律的要求,连用了三次“黄鹤”,但没有丝毫呆滞的感觉。

    后四句即景生情,写在楼上北望的见闻。他的写作顺序是由远到近,先写远处江北历历的汉阳树 ,接着写进入眼帘的鹦鹉洲头的萋萋芳草,最后写楼下近处大江上的烟波。但日暮的重重雾霭阻隔了回乡路,使他不禁顿生愁绪。和前半部分不同,后四句又严格遵循起了格律,若断实连,气韵一体。尤其是结尾,不仅收束有力,且给人缥缈苍茫之感。

    【鉴赏】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武昌古时叫鄂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乡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这样的诗歌,抒发的虽不是忧国忧民的感情,却可以从诗人那飘泊动荡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困苦情状。《黄鹤楼》这首诗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感情基调上并不颓唐,不失为这类主题中的“千古擅名之作”。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乡愁。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登黄鹤楼的凭吊之感。而这种览胜吊古的情思又自然地与有关黄鹤楼命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联。驾鹤成仙美丽而虚幻,但诗人却浪漫地认无为有,肯定他们“已乘黄鹤去”,现在黄鹄矶上只剩下空楼一座,徒有其名而已!于是,诗人吊古伤今之意,借鹤去楼空点出,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寂寥落感。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二句,又深寓了古人不可见之憾,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这种人事变迁、今非昔比的感慨,在古人心目中是典型的,也是共通的,它是很容易触动政治失意者的共鸣。诗的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景色和因凭吊而生的乡情。诗人登楼远眺,汉阳府东晴川阁附近平坦的陆地上草木繁茂,历历在目;而江中的鹦鹉洲上则“芳草萋萋”,生意盎然。看到亭亭绿树,萋萋芳草,此时,诗人心中蓦地想起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诗人的目光便落在“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想透过眼前迷茫的景色去寻觅自己的“乡关”,然而,故乡遥迢千里,诗人在黄鹤楼上怎么能够看得到呢?从而由“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透露出浓重的乡愁。这种情思渺渺、悠悠不尽的心灵感受,对客游异乡的人来说,是不难理解的。

    在律诗中,这是一首破格之作。诗的前四句一气贯注,跌岩转折,连用三个“黄鹤”、两个“空”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煞尾,完全摆脱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笔随,情跃纸上。对于这一七律中的离格奇绝之笔,沈德潜曾称赞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四句既然破格,后四句就要力求整饬归正。否则,就把七律写成七古了。由于该诗后四句回到格律时文笔也很自然,因此它在整体上仍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此诗实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所以,人们不仅不以“离格”责之,反而弥觉新颖。

    二、「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

    上次提到崔颢的《登黄鹤楼》被评为 唐人七律第一 ,李白都被压得不能翻身。但是,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的名头一出,必然会遭来无数非议。崔颢的这首诗确实不错,但是架不住他本人名气不大啊。说到唐诗,李杜是绝对的标志性人物,以至于后来姓李姓杜的诗人出了名也只能简称“小李杜”(开个玩笑,相信李商隐杜牧不会介意)。李白飘逸潇洒,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名头也就罢了,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著作等身、才华横溢、感情细腻的全才诗人,后世学者怎么能够看着他没有拿下这第一的名头!于是后人选出了杜甫的七律《登高》,倒是没抢崔颢“唐人七律第一”的名号,直接封了“ 古今七律第一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被称赞为“层层叠叠,两句融入八层哀”。

    第一层: “作客”。这里并不是到别人家享受好吃好喝,而是一种不开心的生活状态。古人乡土情结深厚,有诸如“父母在不远游”等说法,远离家乡称为“客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老了都愿意返乡,最不济也是死后埋在家乡故土,所以有时郁闷发狠是会说“哪里黄土不埋人”,意指“我连死后回家乡埋葬都不在乎了还能咋地”。

    第二层: “常”作客。作客已是十分不爽,还要经常(常常、长时间)作客他乡,无奈之情尽显无疑。

    第三层: “悲秋”常作客。“少女思春、文士悲秋”一缕寒风扫过,漫天黄叶落下。文人骚客最受不了这种凄凉,凡是描述秋天的文字似乎都带着哭声(请脑补二泉映月,尽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那是农民伯伯的感受啊,文化人得“清高”啊)。如此凄凉的的秋天还经常作客他乡。。。

    第四层: “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代交通不便,每次出现“万里”几乎就意味着远到完全隔绝了。作客作到万里之外,应该是最遥远的思念了吧。

    第五层: “登台”。登台就要望远,望远就是眺望故乡。很多景点都会有类似“望乡楼”这样的建筑,就是古人给客居异乡的人一个登高思乡惆(hua)怅(qian)的地方。

    第六层: “独”登台。登台思乡得有人陪,说说话,所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个人登楼,光想想那背影就够凄凉的了。

    第七层: “多病”独登台。病倒的时候是人精神上最容易虚弱的时候,古时候医疗水平不是很高,一病不起甚至一命呜呼都很常见,因此“多病”之身怕是什么不好的事都琢磨过了,这时候一个人登楼望乡,少不得要考虑“何处青山埋忠骨”了。

    第八层: “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是虚指,就是岁数大了,并不是要一百岁,而且经常作为文人委婉的指代“死亡身故”的说法(“百年好合”不算)。那时候也没有老年大学什么的,也没有广场舞,都快“百年”了,除了整日哀思还能干啥?

    把这八层悲连起来:

    一个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头,颠沛流离,常年客居在到离家乡万里的远方,在这个枯枝败叶乱飞的凄凉晚秋,拖着病怏怏的残躯,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爬上(江边的)高楼,眺望远方,思念亲人。。。

    就这两句话,放在电视剧里演二十分钟肯定没问题!

    信息如此丰富的年代,不妨重新读读经典。

    三、为什么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为七律之首

    唐代诸多诗选,七律部分《黄鹤楼》开篇或压卷,是因为这首诗被后世称为“唐人七律第一”,这和李白的一个典故有关。
    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和江汉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首推唐代诗坛巨星、号称“诗仙”的李白。李白青少年时代在江汉地区漫游十多年,因而自称“少长江汉”。又说:“我本楚狂人。”这些并非诗人逢场做戏的谑语,实是他出自肺腑的由衷之言。楚山楚水曾造就过战国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李白成长也离不开壮丽的楚地山水对他的哺育和陶冶。李白的诗集中共收诗歌1000余首,其中有关黄鹤楼和江夏、汉阳的诗共有50多首,武昌蛇山留下了许多李白的传说和遗址,有搁笔亭、太白亭、李白读书处等。由于崔颢的《黄鹤楼》诗,还引出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的千古佳话。
    历代诗人对李白在黄鹤楼上是否因崔颢诗而“搁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李白并未搁笔。有的对搁笔表示疑问。有的对李白搁笔表示遗憾和惋惜。有的对崔诗不服气,叫喊“不准崔诗在上头”,似是意气用事。清代湖北学者陈诗则冷静进行考证,指出李白搁笔云云,实无其事。陈诗指陈了这一传闻的来历:“李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诗,叹服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原是借此一事设词,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 后世赞颂李白的谦虚和才华特建搁笔亭,清江夏县令曾衍东为此撰联“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而崔颢的《黄鹤楼》也凭借这一典故而成为“唐人七律第一”。

    关于黄鹤楼李白的问题,通过《「读经典」古今七律第一》、《为什么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为七律之首》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黄鹤楼李白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黄鹤楼李白(4)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